![](https://image.gcores.com/d6db9be7fbd14b84c069008ce24cd670-1267-845.png)
繼RTX 5090 D之後,RTX 5080作為RTX 50系首發陣容的次旗艦,終於也迎來了性能測試正式解禁的時間點。同時,1月30日也是RTX 50系正式發售的時間。華碩旗下全新打造的夜神系列,也加入了配備RTX 5080 GPU的ROG ASTRAL 夜神 RTX5080 O16G GAMING(以下簡稱RTX 5080夜神),相比RTX 5090 D的16499元首發價來講,RTX 5080的MSRP首發價僅為8299元,顯然更加親民,那麼ROG這款信仰級的RTX 5080,能夠成為發燒玩家嚐鮮DLSS 4的甜品之選嗎?
RTX 5080官方規格介紹
![](https://image.gcores.com/4e4e12e5c25262a4ad01e40bef29074f-725-808.png)
RTX 5080採用了Blackwell架構,有關Blackwell架構的技術解析請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cbgJPeUMvKPtrQcx_zPXAw),這裡就不再贅述。
RTX 5090 D使用的是GB202芯片,而RTX 5080則使用的是GB203芯片,芯片面積大約是GB202的一半,CUDA單元的數量也大約為RTX 5090 D的一半,其他單元數量規格也有對應的縮減。
詳細規格部分,RTX 5080使用的完整版GB203芯片由456億個晶體管組成,具備7個GPC,每個GPC有6個TPC,一共42個。因此,它有84個SM單元,包含10752個CUDA核心、84個RT核心、336個張量核心、336個紋理單元和64MB二級緩存。
RTX 5080和RTX 4080的芯片面積幾乎一樣,但是CUDA核心數多出了10.5%左右,RT Core和Tensor Core數量也都要多一些,而光柵單元是一樣多的。當然,RTX 5080的RT Core和Tensor Core也分別升級到了第四代和第五代,所以各自的總算力相對RTX 4080分別提升了51%和131%。
顯存部分,RTX 5080搭載256bit的GDDR7顯存,顯存帶寬要比RTX 4080高出34%。編解碼器方面,它比RTX 5090 D要少一個第九代編碼器,而解碼器則同樣是兩個第六代。相比RTX 4080的兩個第八代編碼器和一個第五代解碼器來講也是大幅升級。
加速頻率方面,RTX 5080比RTX 4080稍高一些,而整板功率則高出12.5%。首發價格方面,RTX 5080是8299元起,比RTX 4080首發9499元起便宜1200元,和目前一線品牌的RTX 4080 Super相當,但很顯然有了DLSS 4加持的RTX 5080性能是遠超RTX 4080 Super的,因此性價比堪稱完勝。
ROG ASTRAL 夜神 RTX5080 O16G GAMING圖賞
![](https://image.gcores.com/0c35c3563f2f91237ad29869cacaf572-1265-843.png)
ROG ASTRAL夜神RTX 5080採用了全新的ROG Astral系列外觀設計,從整體視覺來看,相對之前的ROG STRIX系列顯得更加沉穩大氣,定位也更高。
![](https://image.gcores.com/daeaeb4e6bfd19470152f61515e79491-1267-845.png)
![](https://image.gcores.com/9ee2799216a8b2b69f073a7f0caf49d9-1267-845.png)
ROG ASTRAL夜神RTX 5080使用了四風扇設計,正面具備三個軸流風扇之外,背面進氣格柵位置也有一個風扇,可以提升20%氣流和風壓,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此外,顯卡還搭載了華碩專利真空腔均熱板、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相變GPU導熱墊,提供強大的散熱性能。
![](https://image.gcores.com/4e7a73c3a62ebe71f710a36358597ed4-1267-845.png)
![](https://image.gcores.com/f52bca779eb8a575ee85e4844653a837-1267-845.png)
用料部分,ROG ASTRAL夜神RTX 5080配備了50A晶體管和16+4+3相供電,可以提供比標準規格高出35%的功率支持,大幅增強供電穩定性和超頻潛力。顯卡還使用了保護性電路塗層,採用全自動化製程,有效提升了顯卡的可靠性和耐用度。因此,它的整板功率上限高達400W,相比公版的360W規格更高,GPU頻率也提升到了2760 MHz,高於公版的2620 MHz。
![](https://image.gcores.com/88d3da9fb5ca923e52d8ce4c257846df-1267-845.png)
此外,ROG ASTRAL夜神RTX 5080還配備了超硬的金屬外殼,採用壓鑄金屬框架、護蓋、背板和304不鏽鋼I/O擋板,配備顯卡支架,大幅增強了顯卡的物理防護能力。
![](https://image.gcores.com/8aee6914ae864e3f80fca6201b4fe812-810-540.png)
在顯卡頂部,提供了雙FanConnect II風扇接口,可將機箱風扇連接到顯卡上,根據CPU和GPU溫度來調節風扇轉速,改善整個機箱的散熱環境。顯卡配備16pin輔助供電接口,提供了雙BIOS開關,可以在靜音模式和性能模式之間快速切換,滿足玩家不同的使用需求。
![](https://image.gcores.com/3c2ccb73ab4d542af07f71e29db6fe7a-1264-843.png)
個性化方面,顯卡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在頂部提供了一條燈帶,適合玩家打造酷炫而不張揚的賽博龐克風格燈效MOD主機。
![](https://image.gcores.com/56ac78490782bc4340c212d48d3aa1a0-1267-845.png)
接口部分,顯卡提供了三個DP 2.1b和兩個HDMI 2.1b,最多可以支持四屏輸出。
![](https://image.gcores.com/51328dbe1ce9a92d43e050b3cc91d9a1-1253-836.png)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實戰測試環節。
實戰測試:DLSS 4甜品級信仰旗艦,遊戲工作兩手硬
測試平臺
顯卡:ROG ASTRAL 夜神 RTX5080 O16G GAMING
處理器:銳龍7 9800X3D
內存:佰維DDR5 6000(C28) 16GB×2
主板: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硬盤:WD_BLACK SN850X 2TB
電源:ROG雷神Ⅱ16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24H2
測試平臺部分,我們依然選擇了銳龍7 9800X3D,將處理器部分的瓶頸效應控制在最小,同時還使用上代的RTX 4080與之進行對比(部分測試還加入了RTX 4080 SUPER的數據方便大家參考)。
DLSS 4應用與遊戲測試
RTX 50系最大的升級就是帶來了DLSS 4,在全新Transformer模型加持下,DLSS 4不但能夠提供更好的畫質和效率,還能通過多幀生成技術巨幅提升遊戲幀率,讓4K遊戲大作能夠實現像電競網遊那樣數百幀的超高流暢度。因此,我們將首先進行DLSS 4的性能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11d5a7ee65c6121bbb94be3293dd74b7-1241-696.png)
首發宣佈支持DLSS 4的遊戲和應用有75款,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一部分更新了對DLSS 4的支持。在原生支持DLSS 4的遊戲中,我們可以選擇多幀生成的倍率(4×、3×、2×),而在非原生支持DLSS 4的部分遊戲中,我們也可以通過NVIDIA APP來設置使用的模型(新的Transformer或者上代的CNN)與多幀生成倍率。
![](https://image.gcores.com/5fd160fb4a4abb088d2527db5eeca912-892-244.png)
3DMark DLSS 4功能測試方面,RTX 5080 夜神在DLSS 4的4×、3×和2×幀生成下分別相對原生幀率提升了478%、372%和251%。而在2×幀生成下使用TF模型相對使用CNN模型也有7%的提升。
和RTX 4080使用2×幀生成(CNN模型)相比,RTX 5080 夜神在4×幀生成下的幀率要領先121%。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TX 4080和RTX 4080 SUPER在這個測試中也可以使用TF模型開啟2×幀生成,相比使用CNN模型,有11%左右的提升。
![](https://image.gcores.com/b71341853f08631ddf7566ed2ca2650f-894-179.png)
《電馭叛客2077》最新版已經正式加入了對DLSS 4的支持。從實測來看,RTX 5080 夜神在使用DLSS 4並開啟4×幀生成時的幀率是原生的9倍,瞬間變得非常流暢。如果和使用2×幀生成(CNN模型)模式相比,也提升了70%。和RTX 4080與RTX 4080 SUPER開2×幀生成(CNN模型)相比,則分別提升了95%和93%。
![](https://image.gcores.com/0c9b27ea9b3a728a318bbe4d4ca9edd9-895-177.png)
在《霍格沃茲之遺》中,RTX 5080 夜神開啟4×幀生成相對2×幀生成(CNN模型)提升了76%,相對原生則提升了333%。如果和RTX 4080/RTX 4080 SUPER開啟2×幀生成(CNN模型)相比,則分別提升了99%和92%。
![](https://image.gcores.com/a3eaf2d94097b4a996ee2182fbf4d908-893-179.png)
《漫威爭鋒》可以通過NVIDIA APP來開啟對DLSS 4/TF模型/多幀生成的支持,可以看到,RTX 5080 夜神在開啟4×幀生成時的幀率是原生的407%,相對遊戲內置的DLSS 3與幀生成(CNN模型),也要高出77%。如果和RTX 4080與RTX 4080 SUPER使用DLSS 3與2×幀生成(CNN模型)相比,則分別提升了105%和104%。
![](https://image.gcores.com/5c903b5ef436e74d34e4869f364bf828-890-177.png)
D5渲染器也可以通過DLSS 4大幅提升實時預覽的幀率。從測試來看,開啟DLSS 4和多幀生成之後,RTX 5080 夜神的幀率從12fps提升到49fps,提升幅度高達308%,預覽也從卡頓變成流暢了。而RTX 4080和RTX 4080 SUPER則只能使用DLSS 3的2×幀生成,開啟之後也只有RTX 5080 夜神一半不到的幀率。由此可見,在3D設計類工具中,如果加入了DLSS 4的支持,並使用RTX 50系GPU,就能大幅提升設計師的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
基準性能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126744edad8442feeff554072a76510e-893-312.png)
接下來我們看看基準測試的情況。從3DMark的系列測試來看,RTX 5080 夜神在DX11的FireStrike測試中相對RTX 4080提升了24%~28%,在DX12的TimeSpy中則提升了18%~20%,在包含DX12U特性和光追的項目中則提升了27%~29%,新版的RT Core確實效率更高。綜合3DMark基準性能的成績來看,RTX 5080 夜神領先RTX 4080大約24%,領先RTX 4080 SUPER大約20%,超過了CUDA數量的差異,看來新版的SM單元在效率方面確實更加出色。
常規遊戲性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539e275afae3458da00fc71d6629fdaf-893-692.png)
常規的4K光柵化遊戲性能部分,RTX 5080 夜神的平均幀率相對RTX 4080最高提升了30%,其中《CS2》《電馭叛客2077》《極限競速:地平線5》等遊戲提升超過了20%,綜合所有遊戲來看,平均幀率提升幅度為18%。1%Low幀部分,RTX 5080 夜神相比RTX 4080平均提升了大約17%。考慮到芯片規模的升級,這個提升幅度其實很出彩了。
![](https://image.gcores.com/4249bea70dcbcff6f45851bdddaeb628-891-555.png)
將分辨率降低到2K,RTX 5080 夜神相對於RTX 4080的平均幀和1% Low幀平均提升幅度則變成了14%和13%,比4K下的提升幅度稍微小一點。畢竟降低分辨率之後,瓶頸就變成了處理器,特別是《CS2》這樣的電競網遊處理器瓶頸更明顯。因此,我們推薦入手RTX 5080的玩家還是使用4K分辨率並開啟DLSS 4來獲得相對上代更多的幀率提升。
光追與DLSS遊戲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1c5aaa7fd7a0c2b72525c5eca5255774-891-418.png)
在4K光追和DLSS遊戲測試部分,RTX 5080 夜神相對RTX 4080平均幀率最高提升了21%,1% Low幀最高提升了22%,平均則分別提升了13%和14%,也比較符合芯片規模的差異。
生產力性能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a2e842f22b2e6529fe62e114a25190f2-890-485.png)
常規的3D設計工具軟件測試中,RTX 5080 夜神最高領先RTX 4080和RTX 4080 SUPER大約25%,平均領先幅度分別為10%和9%。對於3D設計師來講,RTX 5080 夜神也是更為高效的選擇。未來很多3D設計軟件還會增加對DLSS 4的支持,那麼在實時預覽的時候RTX 5080 夜神的優勢至少會提升一倍。
![](https://image.gcores.com/8c65dbf190f4c890054987a2ca5ffb95-833-910.png)
▲RTX 5080 夜神同時解碼8條H.265/10bit/4:2:2視頻也能保持流暢
剪映專業版已經提供了對RTX 50系第六代解碼器的支持,可以看到具備雙解碼器的RTX 5080夜神在同時解碼8條H.265/10bit/4:2:2視頻時也能保持流暢的幀率,和RTX 5090 D的雙解碼器表現幾乎沒有差別,這對於視頻剪輯師來說也是非常強大而實用的功能。
AI性能測試
![](https://image.gcores.com/757801aedbdf027019c7c573a59caf52-890-279.png)
RTX 5080支持FP4精度,因此在對應的AI計算中相對使用FP8效率更高、顯存佔用更低。從測試可以看到,RTX 5080 夜神在FP4模式下相對FP8模式出圖速度大約快了一倍,而RTX 4080和RTX 4080 SUPER由於不支持FP4模式,在FP4模式下的出圖效率幾乎相比FP8模式慢了一半,更是隻有RTX 5080 夜神在FP4模式下的23%~24%。如果用戶需要一款高效AI利器來完成新媒體配圖、封面設計等等精度要求不算苛刻的AIGC任務,那麼RTX 5080 夜神顯然是個比上代RTX 4080/4080 SUPER效率高很多的選擇。
功率與溫度表現
![](https://image.gcores.com/9e27cc1340f034364c0d40e05b196ac4-1007-725.png)
▲RTX 5080夜神滿載考機整板功率為400W,GPU最高溫度保持在61℃,顯存保持在60℃,風扇噪聲也很小
RTX 5080 夜神采配備四軸流風扇和3.8槽散熱器,整板功率為400W。從考機(室溫21℃)情況來看,在滿載400W整板功率下,GPU溫度最高也不過61℃,顯存為60℃,此時顯卡風扇噪聲也很小。我們嘗試對它進行超頻,最後GPU頻率提升到3270 MHz,顯存頻率提升到31000 MHz,TimeSpy GPU得分提升到35581分,相對原始頻率提升了5%,表現相當不錯。
總結:豪華用料信仰外觀,AI渲染甜品級旗艦
從前面的測試來看,作為RTX 50系首發軍團中的次旗艦,RTX 5080在DLSS 4為首的一系列AI渲染技術加持下為發燒玩家提供了更加出色的4K與2K光追遊戲體驗。特別值得點讚的是,RTX 50系獨享的DLSS 4不但可以讓遊戲幀率暴增數倍,還可以提供更好的畫質,在支持DLSS 4的遊戲越來越多的未來,升級到RTX 50繫帶來的體驗收益會也會不斷增長。
同時,在AI和生產力方面,RTX 5080新增對FP4精度的支持,能夠提供更快的AI計算速度(也為AI渲染提供了強大的硬件基礎),同時它還擁有16GB/256bit/GDDR7顯存,相對上代提供了更高的顯存帶寬,不管是對於遊戲玩家還是對於AIGC用戶來講都能帶來更高的執行效率。
此外,RTX 5080還內置了2×第九代編碼器和2×第六代解碼器,新增支持4:2:2/10bit編解碼,同時流暢解碼8條4K/H.265/4:2:2/10bit視頻的表現令人驚喜,這能大幅提升視頻剪輯工作者的效率。此外,在3D渲染工具方面,RTX 5080相對上代RTX 4080 和RTX 4080 SUPER也有明顯的效率提升,而在DLSS 4的加持下,還能讓實時預覽的幀率提升數倍。綜合來看,對於追求高效率、同時也注重性價比的設計師用戶來講,RTX 5080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RTX 5080夜神作為ROG全新旗艦顯卡的代表作,不但擁有頂級的用料與散熱設計,還提供了遠高於公版的性能輸出,在DLSS 4等AI渲染技術加持下可以提供高出上代一倍的性能,確實值得同時追求信仰、酷炫外觀與強悍性能的發燒級玩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