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網特稿從什麼時候開始,去影院看電影成為了和吃餃子、看春晚一樣的過年重頭戲?
截至1月21日16時50分,2025年春節檔上映新片的大年初一預售總票房,已突破3億——
2025年這一即將到來的春節檔,被許多影評人與觀眾看成是史上最強大的春節檔之一,共有6部重量級影片定檔。
按照預售從高到低排名,這6部新片分別是——《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蛟龍行動》與《熊出沒:重啟未來》,大部分都是知名IP的新作。
這些影片不僅在題材上涵蓋了軍事、神話、武俠、動畫、偵探和喜劇等多種類型,還在製作陣容上匯聚了多位知名導演和演員。
影片平均時長超過137分鐘,也創造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的片長新紀錄。
春節檔是一年中最關鍵的電影檔期,不僅因為它正值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更是因為這段時間內的電影票房,會直接影響全年的電影市場表現。
春節檔通常被視為全年電影市場的風向標,其成功與否,往往預示著接下來一年的整體趨勢。
由於春節檔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各大片方紛紛將其視為必爭之地。儘管只有少數幾部影片(一般1-2部)最終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但所有參戰的影片,都在竭盡全力爭取更高的市場份額。
今年的“春節檔之戰”,看來會格外激烈。
“春節檔”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電影行業“兵家必爭之地”的?這一片繁榮與熱鬧的背後,是過去十幾年春節檔的風雨兼程與蓬勃發展。
“春節檔”之前,先有“賀歲檔”
《紅番區》
20世紀80年代起,每至歲末,香港演藝界一些明星會自發湊在一起,不計片酬,拍攝以“恭喜發財”“家有喜事” 等吉祥詞命名的影片,內容以喜劇為主,有知名明星參演——這些影片便是早期“賀歲檔”的雛形。
1995年農曆新年,成龍、梅豔芳主演的《紅番區》以“賀歲片”名義引進中國內地,收穫了9500萬元的票房——當年僅次於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1.03億元)。這也是中國大陸觀眾,第一次在電影院中接觸“賀歲片”。
1997年12月24日,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葛優、劉蓓主演)上映,成為內地第一部真正意義的“賀歲片”,也開啟了中國內地賀歲片市場。
“賀歲檔”這一概念也慢慢定型——一般指的是,當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的電影檔期,持續八、九十天左右。
《甲方乙方》
此後幾年,《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等 “馮氏喜劇片” 陸續在賀歲檔上映,紛紛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馮氏喜劇片” 也一度成為賀歲檔的代名詞。
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在賀歲檔收穫過億票房,賀歲檔成為 “大導演、大明星、高投入”商業大片的主要檔期。
在2010年之前,中國電影高速發展,賀歲檔也開始受更多電影人重視,影片更是從單一“喜劇賀歲” 走向多元化。但受農曆春節闔家團圓這一傳統習俗的影響,內地電影行業,尚未形成明確的“春節檔”概念。
彼時,不少影院因春節期間觀影人數減少,選擇暫停營業,甚至會選擇放員工回家過年(!!!)。
《阿凡達》
2010年1月,好萊塢鉅製《阿凡達》登陸國內影院。儘管影片上映時間在當年春節前一個月,然而憑藉其強大的轟動效應,在2010年春節的7天假期裡,該片依舊斬獲了1億元的票房佳績。
最終《阿凡達》這輪首映獲得13.39億元票房,也成為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第1部破十億票房電影,觀眾們開始慢慢養成在春節期間看電影的習慣。
在此之後的2011年與2012年,《最強喜事》《碟中諜4》等部分影片開始選擇在春節期間上映。不過,這一時期的春節檔,仍然缺少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優質作品。
2013年 《西遊降魔篇》
“春節檔”的誕生
2013年成為電影檔期格局變化的關鍵節點——周星馳導演的《西遊降魔篇》(文章、舒淇主演)於大年初一上映,春節期間獲得5.25億元,最終以12.46億元的總票房成績成為內地年度票房冠軍。
“春節檔”概念正式誕生。
通常,春節檔的時間跨度與當年春節黃金週假期(正月初一-初七)一致,一般會安排六到八部華語影片,在大年初一同日上映。
《西遊降魔篇》開啟了華語商業電影,在中國大陸春節當天正式公映的先例,它不僅是第1部破十億票房的春節檔電影,也是第一部“年度票房冠軍”和“春節檔票房冠軍”的雙重得主。
從那時起,“春節檔”逐步發展成型,並被視作一年之中最為關鍵、競爭也最為白熱化的電影檔期。
2013年春節檔(2.9-2.15) 總票房:7.8億元
1《西遊降魔篇》 春節檔票房5.25億 總票房12.46億(年度第1)
2《101次求婚》春節檔票房9797.7萬 總票房1.99億
3《雲圖》 春節檔票房2875.4萬 總票房1.69億
2014年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依然是“西遊”IP
2014年大年初一,鄭寶瑞導演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甄子丹、周潤發主演)上映,春節期間收穫6.34億,成為2014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影片最終獲得 10.44億元的總票房——當年年度總票房第3名。
2014年的春節檔總票房達到14.1億,同比增長顯著,市場觀影人次的增長超過了票房的增長。證明了“春節檔”並不是前一年的“曇花一現”,這個檔期的商業價值越發受到行業重視。
這一年,雖然春節檔前三名的水平參差不齊(《爸爸去哪兒》大電影遭受詬病),但至少保證了春節期間票房全部過億。
2014年春節檔(1.31-2.6) 總票房:14.34億元
1《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春節檔票房6.34億 總票房10.44億(年度第3)
2《爸爸去哪兒》春節檔票房4.86億 總票房6.96億(年度第8)
3《澳門風雲》春節檔票房1.87億 總票房5.24億
2015年 《天將雄師》
3D電影助票房增長
2015年的春節檔冠軍,是李仁港導演的《天將雄師》(成龍、約翰·庫薩克主演),春節期間獲得4.61元,最終以7.42億元的總票房,在年度排行榜上位列第13——未能進入前十。
從春節檔出現的2013年至2015 年,春節檔總票房從7.8 億元增至 18.18 億元。
2015年春節檔有多部3D電影上映,高票價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檔期票房的增長。
這一年,購票APP成為大贏家——貓眼電影初一在線售票成績超1億。
2015年春節檔(2.18-2.24) 總票房:18.18億元
1《天將雄師》 春節檔票房4.61億 總票房7.42億
2《澳門風雲2》 春節檔票房4.28億 總票房9.72億(年度第9)
3《鍾馗伏魔:雪妖魔靈》 春節檔票房2.69億 總票房4.07億
2016年 《美人魚》
春節檔走上新高度
2016年的春節檔霸主,屬於“春節檔”的”先驅“星爺——周星馳新作《美人魚》(鄧超、羅志祥主演)春節期間狂攬15.04億,成為首個春節檔期間破十億的電影,也將春節檔推入史無前例的高度。
《美人魚》最終總票房33.91億,成為中國影史第1部破30億的影片,更是當仁不讓的年度票房冠軍。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春節檔開始重複出現觀眾們熟悉的IP——第二名《澳門風雲3》連續三年春節檔上映(全部進入前三);第三名《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則是2014年春節檔冠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續集。
從2016年起,春節檔前三名,全部收穫超過10億元的總票房,也全部位列年度前十。中國電影市場與春節檔的表現,都是前景一片大好。
2016 年的春節檔總票房同比增長近 70%,突破30億元大關,7天36億的票房令人咋舌,日均票房更是超過4億元。
2016年春節檔(2.7-2.13) 總票房:36億元
1《美人魚》 春節檔票房15.04億 總票房33.91億(年度第1)
2《澳門風雲3》 春節檔票房7.02億 總票房11.16億(年度第7)
3《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春節檔票房6.68億 總票房11.98億(年度第5)
2017年 《西遊伏妖篇》
11部影片“參戰”
2017年,春節檔出現了11部“參戰”的影片,創下歷年新高。
周星馳身為編劇,聯合徐克,在《西遊降魔篇》《美人魚》後,第三度征戰春節檔,帶來新片《西遊伏妖篇》(吳亦凡、林更新主演)。
影片不負眾望果然春節檔登頂,但卻沒能複製《美人魚》的票房奇蹟,最終以16.52億的總票房成績收場,日後被春節檔亞軍《功夫瑜伽》後來居上。
春節檔的這11部影片中,有超過半數的影片,都涵蓋喜劇元素——這也是春節檔選片的大勢所趨。
看電影已成為新時代的年俗,春節期間看電影,開始成為過年的必備項目之一。而“閤家歡”電影歷來都是春節檔期的剛需,“閤家歡”式喜劇片開始佔據絕對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部默默在11部春節檔電影中,殺到第5名的動畫片——《熊出沒·奇幻空間》。2.81億元的春節檔成績,5.21億元的總成績,春節檔新的“無冕之王”來了。
2017年春節檔(1.27-2.2) 總票房:33.46億元
1《西遊伏妖篇》 春節檔票房11.76億 總票房16.52億(年度第5)
2《功夫瑜伽》 春節檔票房8.89億 總票房17.48億(年度第4)
3《大鬧天竺》 春節檔票房5.83億 總票房7.56億
2018年 《唐人街探案2》
這一年春節檔質高量多
時光來到2018年,這又是春節檔制霸的一年——冠軍屬於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2》(王寶強、劉昊然主演),影片後來成為年度票房第2。
2018年的春節檔票房達到57.7億元,新的春節檔里程碑誕生,創下中國電影檔期新紀錄,其中前三名全部春節票房超過10億元。
在線選座與移動支付等方式的出現,極大地便利了大眾的觀影流程。
這一年的春節檔,被業內認為“質高量多”,當年評分8.5的《紅海行動》(現在是8.2),創下了5年來春節檔電影的最好口碑,更是後來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進入檔期前同為“種子選手”的《西遊記女兒國》則未達預期,成為系列中首部跌出春節檔票房前三的影片,最終也沒能復刻《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破10億的票房總成績。
《熊出沒》系列新作《熊出沒·變形記》,穩定地位列春節檔第5。這個IP在不久之後的每一年,都會繼續穩下去。
2018年春節檔(2.15-2.21) 總票房:57.23億元
1《唐人街探案2》 春節檔票房19.1億 總票房33.97億(年度第2)
2《捉妖記2》 春節檔票房17.17億 總票房22.37億(年度第6)
3《紅海行動》 春節檔票房12.05億 總票房36.52億(年度第1)
2019年 《流浪地球》
取勝還是要靠口碑
2019年春節檔,7部電影成為主力軍,最引人注目的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吳京、屈楚蕭主演)的逆襲。
正月初一時,“小破球”單日票房僅列第4位,但從正月初三開始,《流浪地球》成為當日票房冠軍,並在此後一直領跑,再次證明了影片最終要靠口碑取勝。
2019年春節檔既充分驗證了“質量為王”這一市場鐵律,也為業界追求高質量,帶來了信心。
春節檔第4名來自我們熟悉的名字——周星馳執導的《新喜劇之王》,本片春節檔收穫5.36億,總票房也就是6.27億,這也是他迄今為止最後一部導演作品。還好,6年已經過去,星爺重振旗鼓,新作《女足》有望明年上映。
《熊出沒·原始時代》雷打不動位列第5,任你其他真人電影如何廝殺,熊大、熊二和光頭強,總能分到屬於自己的那杯羹。
2019年春節檔(2.4-2.10) 總票房:59.05億元
1《流浪地球》 春節檔票房20.31億 總票房46.87億(年度第1)
2《瘋狂的外星人》 春節檔票房14.61億 總票房22.13億(年度第6)
3《飛馳人生》 春節檔票房10.53億 總票房17.28億(年度第7)
2020年 沒有春節檔
2020 年,因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是沒有春節檔的一年。
1月23日,7部影片接連宣佈撤檔,《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唐人街探案3》《奪冠》《急先鋒》《緊急救援》皆選擇擇日再映,《囧媽》則選擇大年初一全網免費獨播。
這些被撤檔的片子中,除了有兩部改期第二年春節檔,大部分片子都選擇了在當年國慶檔期上映。
2021年 《唐人街探案3》
女導演賈玲入局
2021年,形勢依舊,還好可以有電影。
這個春節檔有7部電影上映,包括去年撤檔的《唐人街探案3》《熊出沒·狂野大陸》。這兩部影片的等待沒有白費,表現都很不錯,其中《唐探3》(王寶強、劉昊然飾)以35.61億的驚人成績,收穫春節檔冠軍。
這一年的春節檔票房全部由國產影片貢獻,《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這兩部頭部影片之爭,佔據了春節檔總票房的80%。
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更是成為女導演執導影片票房之最,目前依然排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3名——這也是有史以來的,春節檔影片的最佳排名。
除了《熊出沒·狂野大陸》上升1名,來到第4,其他非頭部影片都沒什麼大的存在感。
因“就地過年”政策,外出旅遊被限制,電影院迎來了好時機,春節檔出現了熱門電影場次一票難求、票價上漲的情況。
2021年的春節檔票房突破78億元,繼2019年的59億元后,再次刷新累計票房、人次等新紀錄。
2021年春節檔(2.11-2.17) 總票房:78.22億元
1《唐人街探案3》 春節檔票房35.61億 總票房45.23億(年度第3)
2《你好,李煥英》 春節檔票房27.29億 總票房54.13億(年度第2)
3《刺殺小說家》 春節檔票房5.39億 總票房10.35億
2022年 《長津湖之水門橋》
“最貴春節檔”
2022年,情況依然特殊,電影也不能停。
這一年的春節檔電影一共8部,冠軍是徐克導演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吳京、易烊千璽飾),春節期間收穫25.33億,佔據檔期票房的的42%,延續了去年(《唐探3》)和2016年(《美人魚》)的“超級頭部”型格局。
與2016年的霸主《美人魚》一樣,《長津湖之水門橋》身為春節檔冠軍,也憑藉40.67億元的總成績,成為了年度票房總冠軍。
《熊出沒·重返地球》毫不意外地位列第4,春節檔票房5.62億,總票房9.77億。
韓寒導演的《四海》春節檔收穫4.74億,排名第5——影片“全員BE”的結局,恐怕是它無法在喜劇受青睞的春節檔,走得更遠的根本原因。
2022年春節檔整體票房為60.39億,位列影史春節檔總票房第二,相比第一名2021年,2022春節檔全國總票房下滑了23%。
這一年電影票均價為52.8元/張,一線城市平均票價高達66.4元/張,也被業內稱為“最貴春節檔”。
2016年至2021年間,春節檔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佔據80%的票房,已成常態。
2022年春節檔(1.31-2.6) 總票房:60.35億元
1《長津湖之水門橋》 春節檔票房25.33億 總票房40.67億(年度第1)
2《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春節檔票房13.9億 總票房26.27億(年度第3)
3《奇蹟·笨小孩》 春節檔票房6.68億 總票房13.78億(年度第6)
2023年 《滿江紅》
《中國乒乓》臨時撤檔
2023年的春節檔,封控已經結束。
原本這一年有7部影片定檔大年初一,但大年初四(1月25日),《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突然宣佈,從大年初五(1月26日)開始改為小規模放映,並於2月17日再度大規模上映——春節檔期間臨時延檔,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2023年春節檔,由《滿江紅》(沈騰、易烊千璽飾)與《流浪地球2》兩分天下,二者貢獻了七成的檔期票房,互相角逐也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流浪地球2》在大年初一首映後一馬當先,取得當日票房冠軍,但從初二開始,《滿江紅》反超《流浪地球2》,並逐漸拉大與後者的差距。
最終《滿江紅》獲得春節檔冠軍,《流浪地球2》亞軍,兩部影片分獲年冠與年亞。
鷸蚌相爭,得利的是第三名《熊出沒·伴我“熊芯”》——《熊出沒》系列已經來到next level.
這一年的春節檔總票房達到67.64 億元,超越2022年,僅次於2021年(《唐探3》那年)。
為吸引觀眾,各地採取促進電影消費措施,平均票價降至7年最低,7部電影還聯合抵制盜錄盜播。
2023 年春節檔的影片平均評分7.03 分,也為歷年春節檔最高,影片整體質量較高。
2023年春節檔(1.21-1.27) 總票房:67.64億元
1《滿江紅》 春節檔票房26.08億 總票房45.44億(年度第1)
2《流浪地球2》 春節檔票房21.66億 總票房40.29億(年度第2)
3《熊出沒·伴我“熊芯”》 春節檔票房7.48億 總票房14.95億(年度第8)
2024年 《熱辣滾燙》
時間最長、變數最大
2024年是跨越8天的“最長春節檔”(大年初一-初八),檔期比往年多1天。
這一年的春節檔變數也最大,一共有10部影片,但有4部撤檔——《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八戒之天蓬下界》《黃貔:天降財神貓》,1部2月16日(大年初七)上映的電影《破戰》,以及1部網絡電影《目中無人2》。
賈玲導演再戰春節檔,新作《熱辣滾燙》26.8億的春節檔成績,登頂本年度春節檔票房榜。
《熊出沒》已經連續10年現身春節檔了,這一次新作《熊出沒·逆轉時空》春節檔票房13.69億,是該系列春節檔票房首次破十億。影片總票房19.83億,位列全年第5,距離20億隻有一步之遙。
《我們一起搖太陽》片方於2月14日(大年初五)宣佈,影片於2月16日(初七)撤檔——與前一年《中國乒乓》幾乎一樣的操作。
《搖太陽》講述的是兩個身患絕症的年輕人互相治癒的故事——這樣一部口碑不錯的電影(目前評分8.1分),也許會在其他任何檔期吸引觀眾,卻無法在一向鍾愛“閤家歡”與“喜劇”的特殊春節檔,獲得更多青睞。
2024年春節檔以80.51億的票房收官,打破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春節檔總觀影人次突破1.61億,超2021年春節檔1.60億觀影的人次成績,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觀影人次紀錄。
2024年春節檔(2.10-2.17) 總票房:80.51億元
1《熱辣滾燙》 春節檔票房26. 8億 總票房34.174億(年度第1)
2《飛馳人生2》 春節檔票房23.65億 總票房33.6億(年度第2)
3《熊出沒·逆轉時空》 春節檔票房13.69億 總票房19.83億(年度第5)
那麼2025年的春節檔,你最想看的新片,是哪一部?
作者 | 甄子
來源:時光網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