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一直都想寫篇這樣的文章來紀念自己的遊戲之路,可是每次打開電腦做好準備就想打退堂鼓,太多想說的真起手寫反而不知道從何下手,想著過年時間比較充足,再不寫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寫了,自己下了決心才誕生了這篇稿子。人老了就愛懷舊,就像年輕時候和父母在一起他們最喜歡聽的就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小時候不理解,現在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我最愛聽的是“就在半夢半醒之間”之類的他們也不理解,他們喜歡的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經常在網上看一些老玩家回憶自己遊戲之路的,不過大部分都是80後玩家,就算有幾個70後的也和我的經歷相差甚遠,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主機一路走來,我呢,偏偏就缺了主機這一環。我一直很好奇有沒有和我一樣路線的。90年代這裡有個分水嶺,94年playstation出世,97年我第一次接觸到電腦遊戲,2選一的情況下購入的電腦,但是80後的玩家毫無疑義的會選擇PS,等到2000年以後我也已經上班幾年了,這個時候流行CS,網遊,再加上習慣了電腦遊戲,而主機遊戲大部分都是日語英語,所以雖然對主機遊戲一直很嚮往但還是一直沒有購買主機,我的遊戲路線很簡單,遊戲機-街機-電腦遊戲
遊戲機,街機篇:
70年代生人小時候可沒有電子遊戲的概念,那時候都是小孩子一起瘋玩。我第一次見到電子遊戲是80年代,具體的場景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那時候我才8歲,週末到爺爺家,下午無聊就打算去公園去玩,爺爺家離公園就一道斜坡,斜坡兩端有些店面,半路看到一個店面圍了很多人,小孩子好奇心重,幾下就鑽了進去.這就是我人生第一個電子遊戲,放到現在來看那時候的畫面真實慘不忍睹,但當時對我而言簡直就是一個不可思議。裡面就一臺電視,黑白的,遊戲也很簡單,就一個飛機不停向上飛,沿途不停打別的飛機,敵機也只會左右飛,自己的飛機飛一會兒就沒油了,昂昂昂的叫,空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加油站,必須去加次油,手柄也很簡單,一個搖桿一個按鍵,我自己給他取名就叫“加油飛機”.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小遊戲2個人玩,旁邊圍了一大堆人,大家指手畫腳的不停討論,出計策。這場面沒經歷過人無法想象的.不知道值友們還記得這個遊戲不
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就是第一代的遊戲機雅達利,我當時看到的已經是改良的版本雅達利2600,當時正確的定義是:電視遊戲操作檯,至於這款遊戲的正確名字是“運河大戰”。而我當時看到飛機其實是輪船,畫面是俯視角,可笑我當時去看成了往天上飛。這就是當年的雅達利2600
雅達利2600
慢慢的,大街上多了些這樣電子遊戲店,其實叫店也不合適,很多點只是頭上一個塑料布,下面一臺電視,2個人坐著雙打,不變的還是每次都圍了一大堆人,遊戲也多了些,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放學叫上同學2個人往哪一坐,開雙走起,不過那時候零花錢少得很,看的多玩的少.
沒過多久,第一代的神機FC出現了.話說,FC給我的第一眼還是很有意思的。我記得當時7點左右,我回家的時候突然下起雨了,而且雨還一下整的老大,我一路小跑,跑幾步就找個屋簷躲下雨,就是在躲雨的時候不小心躲到了一個塑料佈下面,可能當時也是因為老遠看見花花綠綠的畫面跑到這裡來躲,具體的心理現在記不住了,就記得當時又是一次震撼,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個老闆簡直是壕無人性,他用的是彩電,彩電,彩電(重要的話說三次),再加上FC的畫面和雅達利完全不是一個等級,我當時完全忘了下雨這個事,就在那裡站了2個多小時,後來還是我老爸來領的我.是什麼遊戲估計我不說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神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FC的出現才是真正讓大家理解了電子遊戲這個詞,我們這些70後的孩子普遍零花錢都少,所以當時的情況是班上哪個孩子準備放學的時候去玩2把遊戲,身邊會圍了一大幫孩子,然後平時關係最鐵的還得到特殊待遇,就是可以坐在他旁邊看,其他的只能站在旁邊或後面.我記得當時的收費是1毛1關,好在可以選關,不然每次都得8毛.還記得這些畫面麼
大概1年後我終於有了我的第一臺FC,還是我老爸託人從外地帶回來的,隨機帶一張碟,經典的64合一,當時帶的人也不懂,就想著64個遊戲划算,不過很多人都知道的吧,這個64合一幾乎都是小遊戲,不過也耐玩,不像後來出來的更誇張,什麼百合一,千合一之類的,一個坦克大戰都能算幾十個遊戲.FC陪伴我度過了我的童年時光,每年的寒暑假就是我最幸福的時光,那時候也不興什麼補習班,白天父母都要上班,直接就是2,3個小夥伴踩著父母上班的點來我家報道,開始一天的遊戲時間。想想我們也就這點比如今的小孩爽,不會放假了還得天天補習.
FC當時是劃時代的遊戲機,出品的很多遊戲放在現在來看也是很好玩的遊戲,比如松鼠大戰,綠色兵團,赤色要塞,赤影戰士,超級瑪麗,兵鋒,1942,中東大作戰,七寶奇謀,洛克人,FC遊戲當時唯一的缺點就是貴,隨便一張卡帶就是150以上,大型遊戲比較多的卡帶會高達2,300,我記得後來我買過一張四合一:蝙蝠俠,忍者龜,赤影戰士,聖鬥士星矢,當時買成280,80年代的280可以算是奢侈品了。因為遊戲卡帶太貴,後來在我們這個城市還自發形成了一個二手電子市場,一到週末很多人來這裡用卡帶進行交換,不等價的卡帶可以加錢或者1換2之類的。再往後交換的範圍更大了,CD,隨身聽之類的都來這裡進行交換。這個市場其實還挺長壽的,一直到2000年以後還存在,不過那時候大部分不是交換了,成了盜版DVD的主要市場。
還有我最愛的蝙蝠俠
前幾天聽到一首歌很有感觸,放上來大家一起聽聽,特別是這2句歌詞“夢想著赤色要塞可以一直無敵”“坑爹的影子傳說”,真心道出了我當年的心聲
好像是90年代初,真正的街機遊戲出現了,90年代是街機遊戲的黃金時代,出現了一大批讓人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的經典遊戲,三國志,恐龍快打,電精,拳皇系列,圓桌武士,小飛俠,美少女戰士,摔角霸王,變身忍者,實在太多經典了
這個時候我最愛的就是和好基友一起雙打,一人一個幣,還記得嗎,三國志背靠背堵老王,2個人不停按按鍵,和現在的搶紅包是不是差不多;
恐龍快打相互跑,然後飛踢;
摔角霸王被人按在地上,一直叫救命;
到現在我電腦裡仍然保存著大部分的街機遊戲,沒事就用模擬器擼兩把
PS:LZ手殘,一直對格鬥遊戲上不了手,拳皇街霸系列一直都做不到一個人翻盤,唯一拿手的是侍魂,不過都不是在遊戲廳練的,是後來在電腦上練出來的,只會用鍵盤玩,用手柄搖桿就是個渣
電腦篇:
94年樓主開始上班了,這個時候大街上慢慢出現了一種新的遊戲機,沒錯,又是一代神機:playstation。可惜PS的出現和我當時的情況只能用這句詩來形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恨君生遲,君恨我生早.PS流行的時候我已經上班了,作為一個成人不可能天天在遊戲室看別人玩遊戲,自己玩呢一個是手生(沒玩過嘛),二一個當時的遊戲室天天都有一堆小孩在那等著看別人玩遊戲,你玩的不好會主動出手搶過來幫你玩,一個成人身邊圍一堆小孩告訴你該怎麼玩你玩得下去嗎。而且過來人都知道,和同齡人討論遊戲是平時聊天的重要話題,上下學和課間討論遊戲是每個玩家應盡的義務,我這個年齡段實在尷尬,雖然有幾個愛玩遊戲的同齡人,可是都和我一樣的狀況,對PS遊戲玩的極少,所以儘管一直對PS懷有極大的熱誠但實在算不上一個PS玩家。
97年的時候一次隨意的聊天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遊戲的大門。96年我們單位來了個大學生實習,平時沒事大家就一起聊天,說到平時無聊的消遣,大學生說他沒事就是玩電腦遊戲,當時就震驚了,電腦對那時的我們來說就是一個遙不可及東西,居然可以玩遊戲。都是年輕人說到興頭上立馬就攛掇著一起跑他宿舍去見識下,我記得當時一起去了3個人,到他寢室果然放著一臺方方正正的電腦,我大概記得是臺586,旁邊2個塑料音箱,開機還是DOS的,實在想象不出這樣黑乎乎的畫面還能玩遊戲。玩遊戲還得輸命令:PLAY。我清楚的記得他展示的第一個遊戲就是死亡地帶,其實這個遊戲不僅是當年就算放在10年後也是水準極高的遊戲,遊戲是死亡鬼屋類型的槍戰遊戲,特別之處是採用了真人演繹,包括實際戰鬥畫面的NPC也是真人,過場動畫全部是真人實拍,給人的感覺真的就象是一部相當刺激的動作科幻影片。遊戲還有亮點的,遊戲進程居然還有啪啪啪的畫面,雖然不多,可那個年代不像現在,要看大姐姐只能靠買碟。而且這款遊戲可是當時很少完全使用鼠標的遊戲,我們幾個沒一個會使用鼠標的,瞄個人半天都打不死,打得那個累啊.
這就是當年我玩的第一款電腦遊戲:死亡地帶。遊戲太古老了,實在找不到遊戲截圖
遊戲雖然好玩,可我們真心伺候不好鼠標大爺(玩的人想摔,看的人想罵),又想自己操控遊戲角色,大學生重新拿出2款神作,名字我不說了,你們應該猜得出來是什麼遊戲
這款遊戲稱為神作不過分吧,我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於金老先生的武俠世界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幾乎沒有沒看過這套書的人,所以當書裡的人物活生生的出現在你眼前,你還可以進入這個世界,學習只存在於你腦海裡的武功秘籍,認識從沒見過但熟悉他的一切的武俠人物.這一切對我來說都無法用震驚來形容,更關鍵的是這遊戲全中文啊,我當時就一個想法:這個遊戲可以玩一輩子
第三個遊戲現在還活的很好,重啟系列還搞得好評不斷。雖然畫面在現在來說實在有夠寒磣,可是當年看到完全是驚豔的感覺,從來沒有玩過這種3D探險,上手簡直是手忙腳亂,說來你們都不相信,我當年玩這款遊戲的時候,第一關聽到老虎叫都能嚇出一身冷汗,(這種感覺後來玩生化危機又再次找到了)而且從沒玩過這種類型的遊戲,又是3D的,完全不知道怎麼找路,後來我有時間慢慢玩的時候都一直是看著攻略玩,不然根本玩不下去,怎麼走都找不到路。哪像現在,自己什麼資料都不看都能翻盤。話說這遊戲後來是我的最愛,整個系列一部不落,包括外傳,甚至玩家自制的MOD我都撥號去下載下來打通過,前幾代的作品不是特別複雜的關卡可以一隻手操控過關.
題外話:因為實在喜歡這個遊戲,沒有電腦的時候我也去PS遊戲廳玩過,可是畫面和電腦上差距太大,滿屏馬賽克,本來我就對路不熟,電視上更找不到路,這次極差的遊戲體驗也讓我對PS徹底的放棄了.
從同事宿舍出來後我就徹底對電腦遊戲著魔了,可是當時的電腦離普通人實在太遙遠了,那臺電腦大學生買成1W多,1W在97年來說簡直就是一筆鉅款,我也不是什麼富二代,家裡就是一個普通的工薪族,自己都狠不下心拿1W來買臺電腦。可是心裡長了草也難受,那個時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了解一些和電腦相關的信息,沒事就買一些雜誌,像什麼電子遊戲與電腦遊戲,市場與電腦,大眾軟件,家用電腦與遊戲機之類的,剛買也看不懂,就只能直接翻後面幾頁介紹遊戲的,沒事就囫圇吞棗看看前面的電腦信息,不知不覺的居然就慢慢了解電腦了,知道了電腦是CPU,主板,聲卡顯卡等組合起來的。像大眾軟件這種買的比較多的到現在都還在家裡放著.97年底過年的時候大學生要回家,我還專門找他要了鑰匙過年幫他看寢室,突擊學習了下DOS裝遊戲玩遊戲的過程,然後過年的時候好好爽了一陣,我學習DOS的初級命令就是:MD,FARMAT,install,play這些,不過別說,只是玩遊戲的話這些命令倒也夠了.雜誌有些還沒被扔,放在父母家裡
轉眼就過了1年,草長了1年不拔實在難受,自己攢了點錢找父母借了幾千湊了7000終於買回了人生的第一臺電腦,話說那時候我們這個3線小城市就1家賣電腦的,而且不是專門賣電腦,主要是賣辦公用品的,比如打字機複印機之類的。這家店和我們單位有點業務,就打算去他們那裡提。我老爸還想著我對電腦不熟,專門在他們單位拜託了2個剛來的大學生幫我參考,不過這2個大學生對電腦還沒我熟悉,什麼都不知道。記得我的第一臺電腦配置在當時來說真的牛B啊,MMX200,2.1的昆騰火球(好像是),S3Virge,聲卡記不住了.16M內存,主板是華碩的,光驅是索尼的CDU611.這裡單獨說下光驅,現在光驅的確沒什麼用了,但是當年光驅可是最有用的東西,和PS一個道理,光驅老化或者壞了真叫欲哭無淚,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記得用酒精擦光頭的是吧,不僅僅是電腦,包括PS,CD都有這個問題,壞了不好修,買又貴。那時候大部分的遊戲都有兩種安裝方式,最小安裝和最大安裝(完全安裝),因為硬盤小,如果用最大安裝根本裝不了什麼遊戲,所以我一般都是最小安裝,玩遊戲的時候讀取光碟,這樣的後果就是光驅老化的極快。我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腦海裡又想起了當年的場景,一張碟放進去,光驅“嗚~~嗚~~~”的轉,然後讀取失敗,重新放,重新失敗,下光驅,擦光頭.當時的光驅又貴,我記得好像我當時買成700多,倒黴的是回家才5天就壞了,去換了個,變華碩的了.
電腦搬回家就徹底開啟了我的電腦遊戲生涯,當時還買了人生第一款正版遊戲,也是神作:星際爭霸,不過盒子現在找不到了,我玩這款遊戲的時候的大街上還沒什麼網吧呢,更別提有人聯機了,所以玩的時候都是單機,又是英文,單機完全靠攻略,這遊戲後來有多火大家都知道的,畫面又精細,和PS的畫面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當時就覺得自己的選擇是200%的正確
插點題外話:因為電腦買的早,加上人又好奇,不玩遊戲的時候就喜歡研究電腦的安裝維護,不知不覺的對電腦熟悉起來,後來很多親戚朋友買電腦修電腦都喜歡找我諮詢瞭解,有點小問題還能幫他們處理,那時候能安裝系統都是別人心目中的神人,要是能夠組裝電腦別人簡直就是膜拜,話說我後來幫我朋友一小孩裝過電腦,裝了遊戲,那小孩滿臉崇拜的神情讓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的電競之路#。
簡單說幾款那時候經典的遊戲,我估計大家對這個喜歡看,那時候是真心買不起正版,盜版都貴,1張20,遇上大型RPG簡直就是災難,所以喜歡買那種合集,可是合集假的多,幾十個的遊戲的就幾個對的上號,其他的安裝不上,後來買的多也知道認準一些有把握的買,盜版也慢慢做出了品牌,比如著名的CJG系列
當時超級喜歡這款,多樣的轉職,豐富的技能,隱藏的職業,我翻盤不下5次,各種隱藏的職業都嘗試了一次,這可是當年的年度最佳國產戰爭遊戲、電腦玩家第一屆遊戲金像獎最佳國產遊戲、新遊戲時代獎最佳國產戰略遊戲等榮譽,在當年蟬聯銷售排行榜長達半年以上。超時空英雄傳說2北方密使
98年到現在值得一說的遊戲實在太多了,再說一款我心目中永遠NO.1的遊戲,我對歐美RPG一直很感興趣,不過很少漢化,所以沒怎麼玩過。當時有2款差不多的遊戲,而且都是多碟,盜版都得7.80,就和我鄰居商量了下,鄰居年齡和我差不多,也是電腦遊戲愛好者,他買了一款,就是著名的博德之門,我買的另一款。2款作品都是第三波漢化的,漢化水平極高。眾所周知一說到歐美RPG大部分人想的都是博德之門,我也很喜歡博得,翻盤N次,包括後來的WEIDU版,(說到這裡插幾句,我及其討厭日式的地雷迷宮系列,純粹浪費時間,至於仙劍奇俠傳這種在國內被頂禮膜拜的遊戲我當年玩起感覺也很普通啊,不知道後來怎麼就火成那樣,仙劍我就翻過一次,戰國美少女斬斷雲空還不錯),包括後來的冰風谷系列,地牢圍攻系列,無冬系列,獅心王,灰鷹,奧秘,NOX,冰城傳奇我都玩過,不過我買的這款在我心目中才是歐美RPG真正的王者,估計以後也不會有超過這款作品的遊戲了,那就是dang~~~~~·~~~~~~~異域鎮魂曲
異域剛玩的時候還覺得一般,豬腳醜陋,畫面也不像博得充滿中古世紀歐美風情,玩到1/3簡直就欲罷不能了,記憶力最清晰記得的畫面是翻過一次後再新遊戲,來到大廳,見到Deionarra,這時候音樂響起我竟然哭了,站在那裡一直看著Deionarra,居然就那樣看了半個多小時
還記得莫提(喋喋不休的骷髏)嗎?還記得失寵嗎(長著翅膀的女妖)?還記得安娜嗎(性感的小尾巴)?還記得達肯嗎(githzerai勇士),還記得火人嗎(Ignus)?諾頓呢?維勒呢?
還記得嗎:什麼能改變一個人的本質?
這裡轉一段,個人表達實在不夠好,總覺得表達不出對這部作品的喜愛:
13年來,《異域鎮魂曲》被很多媒體及少數RPG玩家奉為歷史上最偉大的遊戲之一。在相關論壇上,所有將《異域鎮魂曲》通關的玩家們發出的除了讚歎還是讚歎。我無意在本文中再贅述那些榮譽和讚賞,總之阿瓦隆設計了一出令人震撼的劇本,從人人夢想的長生不老到毅然赴死的轉折,也許這並不值得大書特書,但這一切卻和我們熟悉的愛情、親情、友情、仇恨無關,和這些最容易打造流行元素的情感都無關。《仙劍奇俠傳》裡李逍遙的愛情,《最終幻想Ⅶ》裡獅子的父子親情,都曾令很多玩家感動甚至流淚,但是《異域鎮魂曲》靠的不是這些老牌催淚彈手段,玩家把自己變成了無名氏,嘗試理解他的信仰,思考夜巫的問題,開始反思。
失去記憶的無名氏是一張白紙,在我們的遊戲進程中,不斷讓這張白紙重現它被隱藏的色彩和畫面。我們在很多遊戲裡都能製造傷害,但從來沒有一個遊戲能讓我們製造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傷害,死人為“我”而死,活人為“我”而活,“我”嫉妒那些強者,“我”貪圖那些“我”所沒有的,在數不盡的欺騙和誘惑之後就是背叛和殺戮。這些罪行在無盡的輪迴中無盡重演。事實上從跨出追求不死這一步開始,無名氏就走向了罪惡的深淵。《異域鎮魂曲》展示給我們的,實際上是一條贖罪之路——尋回記憶之旅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反思過程。
尋找無名氏不朽之謎的過程,是一個探索求知、認識自我的過程。“什麼能改變一個人的本質?”這個點睛之筆激發了玩家思考的慾望,更是一個反思自我的過程。最後無名氏展現終結不朽的勇氣和決心時,則讓玩家們從迷惘、猶豫、痛楚中迴歸自我。
無名氏的同伴裡,有一位睿智的吉斯瑟雷人——達肯,他在最後和無名氏道別時說道:“你,終於‘知道’了你自己嗎?”“知道”是一條艱苦的道路。達肯終其一生都在尋求認知之道,尋找自我思想的缺陷,認知自我、認知整個多元宇宙。當我們面臨結局,也感同身受: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確實知道了自己,這條路多麼艱苦!又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
結局中無名氏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血腥戰爭的戰場,這是一條有去無回、有死無生的末日之路,他帶著無盡的悲涼和絕望。但他也承受住了這沉重的痛苦,因為這是他應得的。這是認知和反思的必然結果、貪慾的最後代價。我做了,我承受——這是“異度風景”的世界,和我們生存的這個現實世界所應有的價值觀。
如果說遊戲是第九藝術,那麼《異域鎮魂曲》所闡述的一切,無疑則代表著第九藝術的巔峰。
玩異域我有個忠告:如果真的想玩這款遊戲,希望能有耐心仔細體會里面的對話,不要一目十行,或者看也不看的一路點下去,那樣你是感覺不到它的魅力所在.
異域是我心目中評價最高的遊戲,沒有之一,很幸運,遊戲出來的時候正好是我有時間有精力的時候,我想換成現在我不會再有這麼大的精力來慢慢體會,現在的遊戲廠商也沒有當年的黑島那種堅持自我的精神了,現在的遊戲一切都是短平快,上來就要打,不過這也和玩家的心態有關,比如現在叫我玩一個遊戲的話我也想直接就開幹,再也沒有以前那種泡上一杯茶,慢慢閱讀對話,體會人物心情,將自己代入角色的心態了.
來試試你能認得出幾個遊戲吧,這幾個都是我當年玩的廢寢忘食的遊戲
我發現寫著寫著就要偏題,怎麼跑到介紹遊戲上去了,還是拉回來繼續聊電腦.
99年的時候出了個FPS遊戲:虛幻,當時的3D射擊遊戲不多,我去逛碟市的時候順手拿了張,回來安裝試了試,一試就上癮了,其實換現在看畫面爛的不行,我的顯卡S3Virge,就沒有3D功能的,我居然就這樣用軟件加速玩通了,跟著就對VOODOO上心了,可是那時候的VOODOO貴啊,VD2要2000多,VD1都要1000多,而且那時候覺得顯卡花個1000多太浪費了,只能玩3D遊戲用,就咬牙堅持,好像是00還是01才買了塊VD1,1年後賣掉VD1攢錢換了塊VD2。那時候做夢想的都是pentium 2+ VOODOO 2SLI
這就是當年被無數玩家包括我頂禮膜拜的VOODOO1,2,後面系列我就不說了,什麼RUSH,VOODOO3,4.5之類的,和Nvidia的撕逼大戰大家可以百度具體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後來的故事和大多數電腦玩家一樣,電腦升級--換內存--換顯卡----換整機,再來一遍,加內存---換顯卡-----換整機,這些年也用過了一堆的顯卡,從最早的s3--voodoo--voodoo2---tnt---GF256---440--3850---4850---660到現在用的960.不知不覺這就2016年了,話說這麼多年下來對電腦遊戲的熱愛一直沒有冷卻過,雖然現在孩子也都9歲了,每天玩遊戲的時間也屈指可數,還是堅持著時間短擼一把,時間長開單機的遊戲狀態.
PS2,PSP,電子書
雖然大部分玩的都是電腦遊戲,可是心裡對PS系列還是心癢癢的,每每看著雜誌上的PS遊戲還是垂涎欲滴,04年的時候收了個二手的PS2,搞了一堆的碟,PS遊戲最不爽就是讀盤的地方超多,開門讀,劇情讀,而且接電視始終沒有電腦看著舒服,玩過幾個知名的遊戲後就放著吃了2個月的灰,這一放就出事了,再開機什麼都沒問題就是讀取不到1號手柄了,這問題出的真夠悲催的,試過手柄沒問題,主機也沒問題,放碟一樣照樣讀,可是99%的PS2遊戲都必須1號手柄,拿去維修人家說估計是1號手柄插槽出了問題,修不了,我的PS之路就這樣短短就結束了。話說這裡我想請問下值友,這種問題好修不,能修我還想修好繼續玩呢
最後說說電子書和PSP,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網絡文學興起來後就一直是愛好者,可是又不喜歡坐在電腦前看,眼睛累,所以一直在尋找可以拿在手裡看的方法,那時候才04還是05年吧,根本沒有什麼大屏智能機的,偶然在雜誌上看見了電子書這種東西,簡直就是為我這種人量身定製的,沒說的,一定要買,但是我們這種小城市知道電子書的人都不多更別說能買到了,後來還是專門跑成都去買的,成都都難買,逛遍了整個數碼城就看見一家在賣的還只有一個樣機,最後是老闆打電話專門去倉庫提的一件新的。拿回來看書簡直是爽呆了,可惜也是好景不長,才用1年就被小孩給我掉地上把屏摔壞了 ,為了這篇稿子我還把它又翻了出來,居然還能用
扯遊戲怎麼扯到電子書上去了呢,這就涉及到我下面入手的PSP了。電子書摔壞了書還是得看啊,在論壇和人討論的時候別人推薦了我PSP這個東西,當時想著電子書也是1000多,PSP也是1000多,還不如買PSP了,還能玩遊戲,不比電子書好多了嗎,然後就入手了PSP1000,。當時用著PSP真是方便,便攜性極高,買個腰包繫上走哪都能用,遊戲也爽,比GBA的畫面好多了,用了1年多充電接口出了問題,接充電器衝不了電,賣給了老闆重新加錢換了個2000.不過現在用的極少,都是用手機看書了,只是隔三差五拿出來充下電。
寫到這裡差不多也就結束了這篇稿子,本來想簡單寫下這麼多年自己的遊戲之路,不經意就寫了這麼多.最後謝謝大家看完了我這篇文章,不知道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我想電子遊戲對我來說可能是一輩子的朋友了.
謹以此文獻給我30多年的遊戲生涯#我的電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