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1961)
·形象特點:紅肚兜、蓮花紋飾、手持火尖槍,圓臉稚氣,保留傳統年畫風格。
·意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首次將哪吒搬上銀幕,奠定其“仙童”基調。

《哪吒鬧海》(1979)
·形象升級:白衣飄飄、身纏混天綾,悲情英雄氣質,自刎場景成為國漫美學巔峰。
·文化符號:反抗父權與強權的象徵,被譽為“中國動畫史上的里程碑”。

《哪吒傳奇》(2003)
·設計風格:Q版卡通化,紅衣丸子頭,強調童真與成長,受眾偏向低齡群體。
·傳播影響:央視播出後成為一代人童年記憶,主題曲傳唱度極高。

《非人哉》(2018-今)
·搞笑日常化:現代校服+丸子頭,三無“少女”屬性,隨身攜帶“藕絲泥霸”手機。
·解構神話:將哪吒融入都市生活,展現反差萌。

《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
·賽博龐克版:機車少年、機械鎧甲,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東海市”。
·視覺革命:蒸汽朋克+東方元素,探討重生與身份認同。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
《哪吒之魔童鬧海》(2025)
·顛覆性造型:煙燻妝、鯊魚齒、插兜痞笑,打破傳統“靈珠轉世”設定。
·內核突破:以“我命由我不由天”重構反叛精神,第一部票房超50億刷新國漫紀錄,第二部更是直逼影史票房巔峰。

黑神話悟空《不由己》片段節選(2024)
·形象特點:不怒自威的形象完美呈現了哪吒的“殺神”氣場,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帥哪吒。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