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夜遊者-Sakuraaki
近年來隨著《港詭實錄》、《紙人》等一批具有中式恐怖元素遊戲的興起,中式恐怖這個概念也被帶得火熱了起來,而《煙火》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之一。
《煙火》是由拾英工作室開發,Gamera Game發行的一款第三人稱恐怖冒險遊戲。短小精悍的遊戲內容、引人入勝的遊戲情節、以及意猶未盡的解密內容。無一不呈現出國產獨立遊戲製作組對待遊戲和玩家的認真態度。
作為已經遊玩多周目的筆者來說,對遊戲最大的感受就是,遊戲中對於人物的刻畫可謂是入木三分。劇情短小帶來的並不是缺陷或者遺憾,而是另外一種除留白之外的可以引人深思的細節與對人物的出色打磨。
由這兩點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極致細思極恐的感受與體驗。接下來筆者將針對主要人物展開一些分析。
林理洵
本作男主角,其本身就是一個詛咒般的存在。自幼八字純陰的debuff導致他的世界和別人的不一樣,使得他從小就很少照鏡子。當然這在本作中也意外成為解謎的關鍵因素。讓筆者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次利用鏡子看清解謎標識的洗衣機之謎。
男主有一個因公殉職的父親,是一位聲望極高的警察。也是因為父親的影響,林理洵的童年並不是十分的愉快。記得有段旁白這樣說道:“不管林理洵獲得了什麼榮譽,都會被老師同學看作是父親的延續”。
就好像是因為他父親很優秀,所以其必然也很優秀一樣。這種觀點在遊戲中反映便是,遊戲開頭的靈車引發的主角對父親的執念。
而讓筆者印象最深的當屬那張獎狀。首頁是田芳芳的,第二頁是林理洵的三好學生,撕下,第三頁是父親因公殉職信息,第四頁是一面鏡子。
是呀,為什麼是一面鏡子呢?筆者認為鏡子是代表一種反思,在整個遊戲中處處有鏡子,也處處都在映射林理洵的內心,自己是否是父親的代替品?
這個問題困擾了林理洵大半的人生。直到這次事件的結束,林理洵明白了自己不應該是任何人的替代品,哪怕是自己的父親。因此在結尾的時候,也通過靈車開走但林理洵沒去追趕以展現出林理洵擺脫了父親的光環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田家夫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田家夫婦便是很典型的例子。何桂蘭是典型的鄉下婦女,因封建迷信而耽誤了兒子的療程。她用民間土方醫治兒子的癲癇症,耽誤了兒子治療的最佳時期,最終導致其一命嗚呼。
在兒子死去之後,精神上承受不住巨大的悲傷,又試圖用一種非正常的方式解釋兒子的死因:因為自己的丈夫是盜墓賊這種十分“晦氣”的職業,間接導致氣運不佳,從而涉及到兒子,導致兒子的死亡。
因而再次將自己的精神寄託到了封建迷信之上,不斷地給所謂的“神婆”張姐送錢,以求得見到“兒子”的機會。哪怕兒子已經死亡,何桂蘭依然還是相信邪教。
再來說田向榮,作為一個讀過幾本書的知識分子,曾經有一份十分體面的銀行工作,因為趕上下崗大潮,被迫下崗。
作為曾經的“大戶”,他住著氣派的房子,向來對親戚朋友出手闊綽,因此田向榮自然不能有失“面子”,為了維持這份“體面”,花了不少錢託關係給兒子安排體面工作,耗盡家產不得以田向榮再次拿起了洛陽鏟,幹起了倒賣文物生意。
對於兒子的死,田向榮表現出了歇斯底里。不質疑自己的土方子是否有問題,而是反過來去暴打為自己兒子提供治療的醫生葉敬山,導致醫生折斷了肋骨後還要求醫生賠償其子。
看起來十分荒謬的田家夫妻,有著自己的一套道理。也許是時代使得他們無法接觸到除鎮子之外的事物,導致了何桂蘭的愚昧無知,和田向榮的粗暴貪婪。而更深層次的是夫婦的內心黑暗,不讓孩子去更好的地方上學,以此鎖住兒媳婦防止其改嫁,進一步表現了兩人的自私自利。
兒媳婦趙小娟從一開始,便沒有得到二老的認真對待。田宇死後,活得更像工具人,先是喜好被剝奪,下一步連女兒都被奪走,不讓在一起睡覺,最後甚至想毒死兒媳婦作為復活兒子的”容器”,兩人的冷漠、殘暴、自私自利在這一刻表現得一覽無餘。
到最後一刻,他們都沒有懷疑過神婆的話的真偽,即便是神婆被捕,還極力想營救神婆出獄。在筆者的視角來看,他們的行為可謂是瘋癲愚昧至極,但是在他們自己看來卻是營救兒子的最後方案。
他們想要的只不過是兒子的“回來”,哪怕是兒媳婦死去也無所謂。最可恨的是田向榮這種敗類,偽裝成人的形態藏匿於社會當中,我們不知道這種人有多少,也不知道這類人之後會不會在我們身邊顯現,當然這也是本作為何如此“恐怖”的原因之一。
趙小娟
悲劇的核心人物趙小娟,一個普通的熱愛攝影的女子,十分愛丈夫女兒,丈夫去世之後女兒便成為了其精神支柱,由於公婆的迫害導致身死。雖然趙小娟的結局是悲劇,但就趙小娟的內心來說,卻是十分善良的。趙小娟自嫁入田家之後,便放棄了自己內心熱愛的攝影事業,轉而一心照料家庭。
在一個封閉的小鎮中努力做一個好妻子。在這個時期裡趙小娟是相對幸福的,有愛她的丈夫,富裕的家庭條件,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然而生活不總是稱心如意的,尤其是像趙小娟生活的這種較為封建的家庭中。善良的趙小娟一直在想著照顧好丈夫孩子和公公婆婆,對丈夫和公婆百依百順,不料丈夫的過世開啟了她不幸的遭遇。
從丈夫死去之後,趙小娟這個可憐女人的精神支柱便只剩下女兒田芳芳一人。田家公婆依舊不放過這個可憐的兒媳婦,而趙小娟依舊是心善的。她為了可以順其自然地帶著女兒田芳芳逃離公婆魔爪,在葉敬山醫生的提示下,去有意模仿丈夫行為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以田宇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訴求,讓公婆相信“上身”成功,最終騙過了公婆。可是悲劇也由此引發了,何桂蘭和田向榮徹底相信了神婆,打算殺死趙小娟,讓兒子“借屍還魂”。
在臨行前夜,田芳芳陰差陽錯的將公婆二人下給趙小娟的毒藥放入鍋中導致了爺爺奶奶和自己的死亡。恰好被支出去的趙小娟逃過一劫,卻在回家後,被映入眼簾的女兒屍體刺激得精神崩潰,上吊自殺,結束了自己可憐可悲的一生。
十分諷刺的是,在自殺前一刻趙小娟還在鼓勵葉醫生出去看看,而卻不知自己早已深陷囹圄。善良的種子長出來的並不一定是善良,願來世你可以被溫柔以待。
田芳芳
天真可愛,懵懂的小女孩,因為善意害死了全家人。田芳芳的劇情我們只能通過其日記、和與老師的對話得知。遊戲通過這些內容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很完整的人物形象。孩子很小,非常喜歡媽媽,也很喜歡新轉來的老師陳青穗。
得過作文大賽的獎,對爸爸記憶不是很深刻,也不理解為什麼媽媽每天都要吃藥。於是就聽媽**把她吃的藥理解成可以得到幸福的藥,想讓全家幸福起來。初衷是好的,可是結局卻不遂人願。
田宇
田家的兒子,由於癲癇發作而死,是田家滅門慘案的矛盾核心點。其實整部遊戲並沒有對田宇的正面描寫,但是通過許多細枝末節我們可以推斷出田宇的生平,以及其性格經歷。
我們先從時間線來說。首先趙小娟和田宇結婚是在1995年之前,兩人在影樓認識並相愛結婚,1995年生下了女兒田芳芳,之後便趕上了失業大潮導致田向榮下崗,一家人的經濟情況每況愈下。而自從趙小娟嫁到田家之後,田宇便一直待業,從未工作過,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等我爸幫我找到工作錢就來了”。事與願違,還沒有找到工作,田宇便死了。
從家境來看,田宇從小衣食無憂,父母的溺愛導致其性格較為軟弱,沒法受到一點挫折。父母一直在為其“體面的工作”而操勞著。從田宇的態度來看,他似乎一點也不急,是一種相信父母會為自己找到工作的樣子,相信自己家的足夠有錢,可以支持自己一輩子衣食無憂下去。但從01年父親下崗以來,家中便沒了經濟來源,這是整個家庭都沒有料想到的。更加不幸的是,田宇突發癲癇,讓這個本就扭曲的家庭雪上加霜,也就此引發了田家的滅門慘案,趙小娟和公婆的矛盾日益增長。
田宇之死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也是那個家庭矛盾衝突的爆發點。筆者認為,任何人物性格的塑造都離不開時代背景,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在一個閉塞的小鎮中,鄉里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田向榮的氣派和麵子是田向榮丟不掉的“東西”,因此一直給田宇找工作。而對於體面的工作的執著以及自己的不負責的性格,導致田宇一直沒工作,田宇的壓力一直在增大,可鄉里鄉親的碎碎唸叨一個也少不了。遊戲中並未正面刻畫田宇的性格與經歷,但卻以他為核心講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悲劇故事。
陳青穗
在林理洵昏迷的時候,出現在他身邊的年輕女教師。曾任報社記者,為調查田向榮倒賣文物一案而來到了小鎮上,假借支教者的身份,成為了田芳芳的語文老師,在調查完田向榮盜墓案之後便失蹤了。但是在林理洵來調查田家滅門慘案的時候,卻不斷出現在林理洵的視角中,並給予林理洵重要的提示以及一些幫助。
關於陳青穗是否已經不在人世了這一疑點,筆者主觀上是認為陳青穗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筆者同時也希望她可以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等待主角去發現她的存在。關於她的的去向,筆者有以下幾點證據證明其已經不在人世:
- 陳青穗不斷地隨著林理洵的視角變動,林理洵自幼便可以看見不一樣的東西,而陳青穗是一個正常人。
- 遊戲開始時候的訃告,和已經結尾時候小學生唱的《送別》都在暗示著老師的離去。
- 陳青穗在認定失蹤之後便無人再見過。
- 失蹤當天下雨,而林理洵見到陳青穗的時候,她帶著傘。當天是不下雨的,同時穿著和失蹤前一樣。
- 河邊發現的辭職信,已經被水泡了許久。
這便是筆者發現的證據,來佐證陳青穗已經不在人世了。關於陳青穗是被誰所殺,筆者有如下兩個猜想:
- 王金財所殺。正是王金財的賬本,才使得陳青穗有了關鍵性的證據,得以讓盜墓活動浮出水面。因此王金財有理由也有動機去殺掉陳青穗,銷燬證據。
- 身為其上司的主編所殺,在主編準備去接陳青穗的時候殺了她。盜墓案涉及到很多上層人士,可能主編也是其中之一,而為了自保以及上層的利益關係,他選擇殺死陳青穗,求得升遷的機會。證據就是,泡在水裡賬本和完好的請辭書,如果主編有完整的收到賬本也應該拆開看來辭職信,可是到最後辭職信是完整的,就很蹊蹺。
陳青穗作為田芳芳的語文老師,真誠地引領她的心靈走向光明,並努力幫助田家母女逃離小鎮。而自己卻為了讓鎮裡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決定放棄記者這一職業。陳青穗直到最後都在幫助林理洵調查田家案件。雖然很遺憾她失蹤了,但我相信,她的精神一定會在小鎮學生們的心中延續著。
葉敬山
作為醫生,作為被迫害者,葉敬山的強大遠超我們想象。他從小就為別人而活,為了養父母而放棄了自己的天賦專業,僅僅是因為大家很嫌棄法醫而放棄了法醫專業,轉而做了一名醫生,名為孝順實為束縛。當葉敬山碰上了趙小娟的那一刻起,彷彿一切都變了,好似一切又如同從前。之所以變了,是因為葉醫生遇到了和自己經歷相似的女人,引發了內心的震動,打算幫助母女二人逃離城鎮,而不變的是當時的社會和接下來的劇情。
或許是惺惺相惜吧,葉敬山對於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女人趙小娟有著和旁人不一樣的感受。可能是同情,可能是可憐亦可能是喜愛。因此,對於田家滅門案歸結於趙小娟精神失常這件事上,可謂是十分憤怒。所以他付出了行動,燒燬了王金財的屍體,並偽造線索,將田家滅門慘案歸結於己身,為趙小娟攬下了流言碎語和所有的罪行。事實上,葉敬山是有機會離開鎮上的,遊戲最後和林理洵對話之前,他故意錯過了最後一班列車,並與林理洵對話讓玩家知曉更多的細節內容。
關於葉敬山和陳青穗是否有交集的問題上,筆者認為是有的,這裡有幾條遊戲中給出的劇情可以看出;
- 陳青穗對林理洵不肯告訴他,怎麼知道她來採訪過時,說了一句“用問題換問題才公平”,而葉敬山林理洵在車站交流時也提到“有人教過我用問題換問題”, 兩者應該都是陳青穗一人;
- 關於葉敬山的殺人動機,陳青穗和林理洵有過爭執,陳青穗十分固執地認為是葉敬山殺的人。如果沒有和葉敬山交流過的話,僅僅通過知曉葉敬山被田向榮打斷肋骨,是無法做到那麼懇切的。
以上兩條證據足以佐證葉敬山和陳青穗的關係,是葉敬山自己希望作為犯人洗刷趙小娟的罪名,而陳青穗作為從犯幫助葉敬山達成目的。
一些個人主觀評價
對於一款恐怖遊戲來說,解謎元素是像食物之於人般不可缺少的存在。而過多的解謎元素卻會影響整部遊戲的體驗。比如為了拉長遊戲時長而將解謎設置得非常難的《紙嫁衣》兩部曲,並不是遊戲劇情不引人入勝,而是過度的解謎要素及解謎難度十分消耗耐心和智力,導致筆者全程看攻略通關了遊戲。
而《煙火》的解謎相對於其他的恐怖遊戲來說,解謎元素相對較少,而且比較簡單容易上手,這就給了新手玩家友好的體驗,不會因為解謎不順而煩惱,遊戲劇情也很容易繼續下去,而不至於過度卡關,導致信心喪失。
除去優秀的人物刻畫外,最讓我著迷的是優秀的畫風,大青大紅的運用讓這款遊戲將中國式恐怖氛圍拉到了極致。
首先,遊戲中青色的畫面讓人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其顏色是鐵青色,這種顏色通常被用作死人面部顏色的刻畫,而這種顏色的運用上,本遊戲可謂是達到了極致。
在另外一種主題色——紅色的運用上本遊戲也是十分出彩,遊戲中處處都是詭異的紅色,使得玩家感到生理上的不適感倍增。而青紅兩種顏色是對位色,產生碰撞必然是違背常理的,這也符合遊戲劇情所講述的悲傷的故事本身。
說回故事本身,優秀的劇情設計使得整個故事顯得十分真實,給玩家很大的代入感,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新生代中式恐怖遊戲。作為新生代的中式恐怖遊戲,煙火很好的繼承了中式恐怖遊戲獨到的傳統即優秀的恐怖氣氛,這種氛圍在這作遊戲中渲染的十分到位,尤其是上文描述的對於光影以及青紅顏色的運用。是一款值得多周目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