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尼特 成立於 2023 年初,聚焦於遊戲-人文的實體出版,翻譯引進海外遊戲人文著作,同時也推出遊戲的實驗性出版物。
落日間 過去數年間,一直在遊戲理論、遊戲設計、譯介、跨界對話和實驗創作方面持續工作和探索。為國內的遊戲設計師、思考者、玩家提供了深入思考遊戲的視野。
塞尼特 x 落日間 將共同嘗試探索一種可能的遊戲人文學,利用出版、Game Jam、工作坊、譯介、展覽等方式踐行人文教育。我們將連接國內優秀的遊戲設計師、思想者,一起將遊戲這門藝術引向更深處,將幾千年以來所延續的人文精神引向遊戲。讓遊戲者思想,讓思想者遊戲,繼續二十一世紀的人文冒險。
塞尼特:本世紀的責任
假如我們嘗試從藝術史的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那麼毫無疑問,二十一世紀是遊戲的世紀。媒體把電影叫做“第七藝術”,也給電子遊戲加冕為“第九藝術”。然而只要你留意人類的歷史,亦或是身邊小貓小狗甚至是小孩子的日常行為,你不難發現,遊戲,這門最古老的藝術,或許是“第零藝術”。我們從“玩耍”中學習生存、語言等諸多技能,遊戲——玩,是一切高等智慧的發端。
宗教、迷信、教育、經濟、統治,這其中涉及到的概率、博弈、資源分配、控制論……都與當代遊戲息息相關,塞尼特「Senet」——古埃及最古老的版圖遊戲,陪著法老們一同下葬,希望塞尼特能將他們引向太陽神的世界。附著在它上面的泥土與難以辨認的棋盤,都在提醒著我們遊戲古老的歷史,同時也是人類的精神史和社會史。
對遊戲世紀的定義和論述,我們在此不必多言,但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它?該世紀最前沿的思想家們,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遊戲,把它作為媒介,把它看作生態,把它當作界面……接棒自二十世紀的諸多沉思後,思考遊戲,面對數字技術與人的結合,是我們這個世紀的責任。
電子麵包蟲正在蛀空莎士比亞泛黃的書頁,顯而易見的是,古典人文精神在今天已然變形,或是被逐漸遺忘,但未被抹去,而是等待被重新編碼喚醒。這些年,數字人文被反覆提及,今天它不再是一種指導思想,更是一種人機現實。這個遊戲的世紀,同時仍是一個對遊戲充滿了偏見的世紀。或樸素,或前衛,或深沉,我們有可能實踐一種遊戲人文教育嗎?我們可以用遊戲改造、引入人文教育嗎?我們既先鋒,又保守,落日間探索,塞尼特拾穗,這是我們要走的路。
沙皮狗
2023/5
落日間:邁向一種可能的遊戲人文學
作為對「何為遊戲」「遊戲何為」這樣終極問題持續糾纏的反抗,我居然得以在過去數年中堅持下去,並在同世界、同理論的不斷碰撞中逐漸形成了一塊飛地——落日間。就像它名字一般,仿若是馬上就將轉瞬即逝,遁入黑暗之前堪堪留下的些許時空。
落日間從最初的獨自前行,再到後來,逐漸演變成某種「弱弱聯合」或研究創作網絡的工作方式,這讓我結識了一批同路人。我希望落日間能夠更加成熟獨立,並在維持原有邏輯的探索道路上走得更遠,並嘗試與更多的夥伴真正構造起堅實與長久的合作,或許它能成為不僅僅是我,而是更多創作和探索者的庇護所。
「實體轉譯」
如果說電子遊戲和數字化的內容像是一臺機器:一次製作,就可以在不同平臺網頁上覆制、分發、傳播,不斷滾動;那麼諸如藝術展、活動、工作坊、實體書、1v1的教育溝通就像是煙花,每次表演都需要特地準備,都需要投入絕對的精力和時間,還要面對複雜的現實。
過去的我更加信奉(現在也依舊相信)互聯網、無限複製分發和免費的邏輯,而現在,我覺得對電子遊戲的思考,不僅僅要跨領域溝通和探索,也應該跨越數字-模擬,虛擬-現實的二元界面。落日間的工作不應該只有數據庫的存儲與播客的廣播,現實、身體、社群、活動事件的發生等等依舊重要。
「出版?」
在某次機緣巧合中我結識了沙皮,我們有著相同的志趣,並一同研究新浪潮導演 Chris Marker 與遊戲相關的數字技術創作(包括播客 E34 未來之記憶 及譯介若干)。後來在廣州見了面,沙皮跟我談起他之後希望嘗試到遊戲-人文相關的出版,我們一拍即合,並開始不斷積極地構想相關可能擴展與合作的形態:
如何藉助落日間的優勢去做一個傳統出版的品牌?「日|落譯介計劃」中的內容可能集合出版嗎?落日間的播客與工作的內容是否能通過出版達到更加長久的沉澱?除了正式書號的出版外,更輕量的 Mook 或 Zine 是否可行?出版之外,其他的更多遊戲-人文還可以如何實踐?如果真的能夠持續提供價值,是否有可能構建起一種健康的商業模式?諸如此類。
「好玩的文科生」
可能很少人知道,落日間公眾號先前的名字是「快做一個好玩的文科生」,就像在數年前我編輯的一個網頁那樣——「一種可能的人文學」 ——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某種方式對抗如今人文實踐中生命感的式微。
而我現在認為,當初引導我踏入電子遊戲領域時的直覺是對的,我最終又回到了這裡:落日間的工作並不僅僅是為更多人介紹電子遊戲,我看到的是遊戲/電子遊戲中隱藏著的豐碩潛能,它有可能接續計算機先驅們對計算機寄予的教育理想,匯聚數學/科技/藝術/創作與哲學,去溝通,並反過來推進一種新的人文教育實踐,就像古希臘語中游戲(παιδιά, paidia)與教育(παιδεία, paideia)有如此緊密的聯繫一樣。
令人激動的是,無論是新的遊戲人文出版,或是落日間工作的整理與擴展互補,還是一種新的教育的探索:這一切的路都還尚未展開,一切的工作都還有待開展——而這或許也正是作為遊戲製作者的工作:在少有人行的幽僻之地先行,為後來的遊玩者構造出新的創造的可能空間。
塞尼特與落日間雖然只是如此微小的鏈接與合作,但我期望著,或許這種大膽實驗的火花,能夠延續落日間,成為未來黑夜裡那個照亮新人文的一點光亮。
葉梓濤
2023/5
從此刻成立起,我們已經註冊好各公眾平臺的賬號,包括微博、微信、豆瓣、知乎、機核等。歡迎諸位搜索「塞尼特」/「Senet」關注我們的消息。
出版是個漫長的過程,從選題到組稿到版權到審校到出版發行,這中間短則一年半載,長則兩三四年都有可能,因此我們會走得慢一些,慢工出細活。在走正式出版流程這漫長的週期裡,我們也會穿插出版一些快速、小而精的專題內容。
- 通訊刊物
而在更加長遠的出版計劃之前,我們已經著手於成立後的首份工作:製作一期以「古埃及棋戲塞尼特」為主題的通訊刊物,介紹塞尼特的歷史、古埃及宗教與遊戲人文精神,當我們在玩這幾千年前的遊戲時,我們在玩什麼?預計將於 7 月正式與諸位見面。
另一份正在製作的刊物,涉及「快樂的死亡」,遊戲與失敗息息相關,我們在遊戲中樂此不疲地體驗失敗,一遍又一遍地重新開始。我們將在深入挖掘從加繆到克爾凱郭爾到尼采再到德勒茲等人關於重複、輪迴等思想,這些思想家將給到我們關於遊戲什麼樣的啟發?
- 田野調查
漫長而短暫的人類歷史中,不同部落,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遊玩方式。一些花牌,一些特別的骰子,一些精巧的木製玩具,一些被禁止的遊戲,一些盛大的節日,一些祭祀儀式……不同民族的遊戲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小小的遊戲方式與遊戲道具,都將折射出該民族背後的文化與人口變遷,與帝國之間的糾纏與同化。一種遊戲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間傳播?而如今作為大眾媒介的電子遊戲,又是如何影響和改造了各民族的新生代?
我們正在調查中國侗族、苗族、傣族地區的遊戲,中國之大,歡迎在其他民族地區有興趣參與田野的人聯繫我們,以田野網絡式的工作方式分享彼此的資料,一同推進這項工作。
大利侗寨,村民正在玩骨牌 - 拍攝者:計煒瓊
- 工作坊
我們將聯合不同的機構,推出遊戲-人文類線下工作坊或是 Game Jam,連接優秀的遊戲設計師、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文思想者,學生,深入遊戲-人文領域的交流。
- 歡迎投稿
我們歡迎來自諸位的投稿,目前可供投遞的板塊包括「遊戲-哲學」「遊戲人類學」「遊戲研究」「遊戲考古學」四類。優秀的稿件經採納,將以稿費形式予以報酬,刊發於官方網站的相應板塊或實體出版物中。
投稿請發送投稿欄目+作者+聯繫方式至
tangchenyao@hengtion.com
商務合作
shengyu.senet@hengtion.com
官方網址
www.hengtion.com
研究創作網絡Discord頻道
https://discord.gg/dmFsdk6y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