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i和Velasquez在受到《戰地》系列的啟發後,囿於硬件條件的限制,所以他們決定開發一款能在所有人電腦上都運行的“戰地”。經過七年的開發打磨後,《BattleBit Remastered》終於在6月15日Steam上開啟搶先體驗發售,發售首周便奪得遊戲周銷榜榜首,首月更是創下超300萬份銷量的輝煌戰績,這對於一個僅有三人開發的小團隊來說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事。雖然宣發有碰瓷《戰地》的嫌疑,但在上手體驗過後我認為它擁有的東西比《戰地》更加“戰地化”,正在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甚至於顛覆整個遊戲行業。
《BattleBit Remastered》允許玩家在最多容納254人戰場中進行戰鬥,得益於像素畫質和低成本的主機性能,使得遊戲場景內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可以被破壞。遊戲內包含突擊兵、醫療兵、工程兵、支援兵、偵察兵以及小隊隊長共六個兵種,和《戰地》系列不同的是,《BattleBit Remastered》中只要是同一陣營的玩家都可以救助隊友,大多數情況下這要比重新部署再跑過來體驗好得多,每個兵種還有專屬的職業技能,例如突擊兵開鏡換彈速度加快等。唯一遺憾的是遊戲內沒有降落傘,空中載具只能通過繩索快速滑降。
不同於戰地開發團隊的上百人,《BattleBit Remastered》的製作團隊僅有三人,他們的目標便是製作一款“令所有人都感到興奮”的遊戲。在2016年發佈的早期版本中,《BattleBit Remastered》的前身還是一款極其硬核的射擊遊戲,甚至比《Squad》還要硬核,這並不是該作用戶群體想要得到的遊戲,在聽取大量玩家反饋的意見後,他們決定做一款“還未發售遊戲的重置版”。放棄最初將遊戲定為硬核軍事化的決定,把遊戲往休閒化的方向推進,事實證明這一決策無疑是非常正確的,簡單的遊戲機制大大降低了玩家的上手難度,但仍保留了玩家在受到傷害後會身體會流血,不及時綁紮繃帶會失血而亡的設計。
在大部分時間裡與社區玩家保持緊密的聯繫也是這款遊戲能成功的因素之一,當完成一件武器皮膚或者是想添加一個新模式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作品或想法放到社交平臺上,這樣做既保持了遊戲的曝光度,也讓喜愛這款遊戲的玩家獲得了參與感。同時遊戲還經常有看直播送皮膚的活動,這一行為也間接地提高了用戶粘性。
出於對遊戲純粹的熱愛和玩家的信任,製作組經常維持在一個高強度的工作狀態裡。他們通常會用一週的時間對遊戲進行更新和調整,同時在週末的時候開啟測試,並且在下一週重複以上的工作,在聽取社區玩家反饋意見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遊戲內的功能和優化各種Bug。Larry在接受採訪時笑稱Oki就曾連續50個小時沒睡覺,而自己只堅持到了48小時,非常遺憾地輸掉了“比賽”。

遊戲中乾淨簡潔的界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分項,沒有漫長的過場動畫,也沒有煩人的充值廣告,就如同點開即玩的頁遊一樣,玩家唯一要做的就是投入到每一場戰鬥當中。並且遊戲內不含有任何的微交易系統,製作組最近正在和慈善機構合作,打算製作一款皮膚用於支持慈善事業,而他們本身並不會從這款皮膚中收到任何提成。除了遊戲本身的購買付費以外,其他任何類似於槍械皮膚的物品開發團隊都不希望其只是用於賺錢,而是將更多的產品價值投射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在經歷了發售後近三個月的時間裡,遊戲玩家數量以肉眼見可見的速度飛速流失,從發售之初的近9萬人直接跌到了1萬人左右。遊戲中較為強力的槍械往往需要高等級才能解鎖,同時武器的配件也需要擊殺一定數量的敵人才能解鎖,同等水平下白板槍大部分情況都對不過滿配的槍,或者是新人拼槍難以拼過版本輪椅,就像之前我在《2042》裡被12M殺得滿地亂爬的時候,發誓一定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結果又被RM68打得找不著北。好在現在製作組現在將升級經驗再次下調後,通過佔點和急救也能獲得不錯的升級速度。如果能早點更新此項措施,沒準玩家留存率還能再上升一截,畢竟人人都玩輪椅那就沒有輪椅。
國區的定價同樣是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所在,作為一款輕量級的像素射擊遊戲,15刀的價格在歐美地區可能只是一頓飯錢,而國區99元的門檻讓不少人對它望而生畏,無形中拒絕掉了一大批潛在的玩家群體。如此的流失速度我感覺最快下個月遊戲就能迎來打折,首次折扣力度應該在8折到7折之間,半價的話希望渺茫,最後希望遊戲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