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歷史甲冑的發展有著一套十分獨特且豐富的演變路徑。從商周到秦漢,從隋唐到明清,軍事鬥爭的快速變革推進了作為士兵最基本防禦手段的甲冑的不斷演變。在五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裡,斧戈和槍矛的擊打在青銅上留下印跡;長劍和直刀的切削在鋼鐵間長相錚鳴;箭矢與飛石的衝撞在皮革前偏轉化解;火藥和鉛彈的怒火則在織物上盡情揮洩,神州華夏一代代的勇士們穿著各式甲冑、揮舞各類兵器的身影組成了這段歷史最為壯麗的史詩。
堅實的甲冑和鋒利的兵刃使得神州的戰士們在對外戰爭中同樣所向無匹
隨著戰爭形式的不斷變化,中國歷史甲冑從商周古典時期簡單的頭胸單片甲逐漸過渡到秦漢帝國威武的側襟全身札甲;又在魏晉和南北朝的紛爭裡淬鍊出厚重的兩當披裹形制的札甲。而在隋唐帝國的光芒裡,全身防護的對襟直身札甲成就了大唐武士的風貌;又在宋遼今夏的戰火中發展出它最為極致的步人甲;最後,來自蒙元的西風為大明帝國帶來了應對火藥和刀劍的布面鐵甲;並在清代見證了中國歷史甲冑的夕陽時光。
現代的全甲格鬥愛好者們正在將中式歷史甲冑帶上戰場(圖源:四川兵擊聯合會)
儘管中國與歐洲在歷史甲冑的發展演變上大相徑庭,但是其依舊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完成了在戰場上抵擋攻擊、保護士兵、追逐勝利的歷史使命。以札甲、鱗甲和布面鐵甲為代表的中國甲冑也在當代的電子遊戲、電影電視、歷史武術活動和全甲格鬥等運動中大放異彩,提供了不同於歐洲古典時期或文藝復興時期歷史甲冑的獨特風範,廣受全世界歷史武術和甲冑愛好者的喜愛。
並且,隨著國內甲冑學術研究和復原工作的進展,越來越多的的歷史甲冑原貌出現在了大眾面前,進入了電影電視劇和遊戲的舞臺。本系列文章將以國內相關文獻為主要參考,簡要介紹從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19世紀中國歷史甲冑的演變過程,如有錯漏還請各位讀者多多指教。
本文主要資料來源:
劉永華.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陳大威. 畫說中國曆代甲冑[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7
龔劍. 中國刀劍史[M]. 北京:中華書局, 2021
本文中圖片部分來源為@大塗鴉國,@咪咪媽的劉Sir和@防彈乳牛,均會註明出處(非商業用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繫作者。
中國甲冑:10-13世紀(宋遼金夏)
1 宋代-兩當披裹甲
儘管宋代崇文抑武的國家政策存在巨大影響,但長期與金、遼、西夏和蒙古的軍事鬥爭依舊迫使宋代軍隊的甲冑和武器裝備繼續進化,特別是一線重裝步兵的佔比逐步提高,札甲進一步較隋唐時期重型化和完善化。其中軍官和重裝騎兵繼續裝備華麗的兩當披裹結構札甲,而基層士兵則更為廣泛地普及了重裝化的直身札甲。
現代關於宋代的甲冑資料主要來源於《武經總要》一書,其中有大量關於各類形制甲冑的插圖和結構示意圖片。宋代的兩當披裹甲冑形成了雙層防護結構,背甲和原有的胸甲連成一體後在正面開襟,隨後在正面繼續披掛一層單獨的大型胸甲,外層胸甲往往還在下方連接有護檔結構。部分甲冑的裙甲也會整合到背甲結構中一同穿著。
而中高級軍官穿著的兩當披裹甲冑往往擁有包裹每個大型甲片結構的織物包邊。而原有的大型披搏也演變為單獨穿著的掩脖(護頸)和與之相連接的中型肩甲,並在肩部增加了金屬製的“獸吞”結構,即單獨的小型肩甲。同時胸甲正前方也出現了由皮帶固定的大型獸吞,作為額外的護腰和裝飾結構。前臂和小腿則普遍有獨立的護臂和吊腿,整套甲冑的防護和結構較前代出現了顯著變化。
宋代高級軍官裝備的甲片往往還有織物包邊裝飾(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搭配軍官兩當披裹甲冑的頭盔已經廣泛安裝有鳳翅結構,這種演變自摺疊頓項的裝飾結構同時還具備額外的護眉功能,其延伸了盔甲兩側和頂部的防護範圍。此時的鳳翅和頭盔的頓項結構不再有關聯,一般宋代的鳳翅頭盔依舊安裝有皮革、織物或小型甲片的、覆蓋整個頸部至肩部的大型頓項。此外,宋代鳳翅盔的結構往往在耳後繼續向下延伸幷包裹後腦,形成整體半包圍的結構,因此宋代軍官頭盔的頓項高度也相對降低。
2 宋代-直身甲
宋代基層士兵廣泛裝備的甲冑形制均為直身甲,例如歷史上著名的步人甲就是一種強化多層防護的直身札甲。宋代直身甲結構較唐代也進行了防護水平的升級,一方面在無袖大衣前開襟身甲的基礎上,在臀部和襠部增加了單獨的甲片,並調整修型了裙甲佈局以方便活動。其次披搏結構大幅修改,在保留兩側大臂方形肩甲的基礎上,增加了兩片式的第二層胸甲,以馬甲結構披掛在身甲的外側,形成雙層的胸甲結構。
而宋代士兵的頭盔形制也較隋唐豐富許多,最基礎的范陽帽是一種圓形頂部搭配飛碟樣帽簷的斗笠型金屬/織物頭盔,一般用於實戰的版本是全金屬,或中間圓頂部分金屬搭配織物帽簷。部分斗笠型頭盔還會在內部安裝有較短的、覆蓋頸部的織物或小型甲片頓項。而更搭配更重型步人甲的頭盔則擁有完整的封閉式頓項結構,其擁有四片或雙片大型甲片組合的一體式圓形頂盔,以及包繞整個頭盔的、以中型札甲甲片組成多層的環形頓項,僅在眼部留出空隙。
這種全封閉式的重型札甲頭盔的頓項還具備向上摺疊收束並固定在盔簷的功能,形成類似斗笠型範陽帽的飛碟結構。此時部分重型頭盔還安裝有第二層較短的、貼面部兩側的小型頓項,以在外側頓項收納的同時保留一定的防護能力。實際上,部分區域雙層甚至三層以上的防護結構正是宋代札甲的特徵風格,以犧牲甲片重疊面積和重量的代價實現了札甲時代相對最完善的防護能力。
此外,在隋唐和宋代相關文書、壁畫和雕塑作品中出現的山紋樣甲冑風格的實際形制目前尚不能確定。一種觀點認為,山文甲是一種獨屬於中國的甲冑結構,其使用山字型或三角形小型甲片相互結合編綴而成,其活動性較札甲顯著更優、但結構剛性或防護能力相對降低,可能是中高級軍官穿著的甲冑;另一種觀點認為,山文甲實際上是當時常見札甲或鱗甲的美術代指畫法,而小型甲片相互交疊的形式確實有山文的影子;還有觀點認為山文其實就是鎖子甲的簡化畫法。但目前仍沒有實際的山文甲片出土,所以上述觀點還停留在推測階段。
在壁畫中常見於高級軍官的山文甲的真實形象依舊迷霧重重(圖源:防彈乳牛)
3 金/遼/西夏-直身/兩當披裹甲
遼國和西夏的甲冑類型基本繼承自隋唐時期的兩當披裹風格,但可能因生產力和軍事鬥爭需求的影響,其在結構上有所變化和簡化。目前存世的關於遼國和西夏甲冑的相關資料極其罕見,所以大部分甲冑的具體形式尚不能完全確定。遼國的兩當披裹札甲一方面保留了完整的裙甲和背甲結構,另一方面又加長了前胸甲片,在原有範圍的基礎上增加了長至大腿的大型護檔結構。與之相反,西夏的札甲似乎較為簡化,大部分札甲僅有胸背甲和披搏結構,沒有單獨的裙甲,腿部的防護完全交給了加長的胸背甲下襬,防護水平下降明顯。
一名遼國武士的甲冑,基本上繼承了隋唐札甲風格(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而長期與宋遼處於軍事鬥爭狀態的女真部族在早期的武備則主要都來源其戰鬥的對手,既包括遼國的隋唐風格兩當披裹札甲,也擁有大量的宋朝步兵直身札甲,其基本結構和穿戴方式均和中原王朝一致。其中,最富盛名的金國衝擊騎兵鐵浮屠的具裝甲冑就幾乎和對手的重裝步人甲完全一致,但在許多細節上依舊存在差異。
與宋軍騎兵作戰的金國鐵浮屠(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首先是金國鐵浮屠所裝備的札甲頭盔存在十分獨特的眉毛狀護額甲片,單獨固定在上半部分圓形盔體的前側,而其下方連接的環形頓項則和宋朝步人甲頭盔類似,完全包裹整個臉部和頸部,並延伸至肩甲區域,但尚無證據顯示其內部存在第二層的頓項。也有部分頭盔採用了半開放式的側面或小甲片包繞的頓項結構,可以露出半個或整個臉部。
金國頭盔的典型結構是單獨安裝的護眉(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而金國札甲的身甲部分結構也相對簡單,其大部分直身甲和兩當札甲並沒有安裝額外的第二層胸甲,僅在隋唐形制的基礎上延長了胸甲下襬或安裝有單獨的護檔甲片,以增強必要的防護水平。而宋金的長期戰爭影響下,雙方都開始在一線重裝部隊廣泛裝備專業的全甲破甲武器,例如鞭鐧和斧錘等,都將甲冑對抗的烈度進一步升級,使得該時期內中國札甲的防護和厚度達到了新的巔峰。
鐵浮屠的身甲依舊是單層結構,其手持專業的破甲武器——骨朵(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然而,在札甲這種結構上堆疊厚度以換取防護能力的做法在宋遼金夏時期已經接近極限,首先相互編綴的甲片本身缺乏大型一體式甲片的結構剛性,面對專業全甲武器的衝擊防護效能十分有限,而層層堆疊又加劇了金屬重疊帶來的重量劣勢,極大限制了士兵的戰鬥體能。因而,後世以大型甲片相互鉚接並固定在織物內側的布面鐵甲逐步取代了沉重的札甲,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結構剛性和防護水平。
中國甲冑:13-19世紀(元至明清)
1 元代-鎖甲
元代是繼唐代後第二次東西方文化大量交流的時期,自蒙古西征到宋蒙戰爭期間有大量來自歐洲和中亞地區的武器裝備流入了中原的戰場之上。其中就包括中亞彎刀、蒙古弓、鎖甲、布面鐵甲/鐵甲衣等,它們在後世和中原本土相關武備不斷交流演化,奠定了元明清時期一些新型裝備的基礎。而在甲冑方面,鎖甲和布面甲是元代期間逐步成為流行盔甲的代表。
實際上,以鐵質小環相互連接編織的鎖甲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在華夏大地,但真正作為較常見身甲選擇的時期則是自元代開始,主要裝備於較為輕裝的護衛士兵,甚至在明代也有被火銃手和錦衣衛士兵等穿著的記錄。鎖甲的形制和其他的常見甲冑的主要不同,其更像是用鐵質的絲線編織的襯衣或長衫,而非一個披掛在衣服外面的獨立剛性結構。
明代也有裝備有鎖甲的士兵和護衛人員(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鎖甲的最大優勢是靈活貼身,但其一方面幾乎沒有任何結構剛性,無法抵禦武器的衝擊打擊;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金屬結構重疊的情況,在同等防護面積和水平下,相較於札甲和板甲要沉重許多,缺乏結構剛性也使得重量無法有效分散到全身,而是負擔在兩肩區域。這種缺陷可能是中國古代始終沒有將鎖甲作為廣泛一線部隊裝備選擇的可能原因。
而元代存在的鎖甲結構可能來源為同時期(13-14世紀)西歐的風格,即為在鎖甲長衫和襯衫的基礎上,增加有獨立的保護肩部、四肢甚至是軀幹部分的單片式金屬或皮革甲片,以提供額外的防護和結構剛性。同時,相對應的頭盔也採用西歐風格的一體式圓形頭盔盔頂,搭配包繞整個頸部到肩部的多層鎖甲頓項結構。
2 元代-布面甲
自元代開始出現並廣泛裝備的布面鐵甲則是真正意義上中國古代甲冑更新換代的最後一輪,其本身以蒙古流行的長袍/腰線袍(即在後世明代流行的曳撒/貼裡)為版型基礎,將大型帶少許弧度的鐵質甲片通過鉚釘的方式固定在織物內側形成身甲結構。這種織物在外鐵甲在內的組合既可以吸收早期火器霰彈的衝擊,也具備足夠的結構剛性以抵抗冷兵器的打擊。
考慮到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期西歐就開始流行在罩袍內部通過鉚釘固定大型甲片的早期板甲衣,元代出現的布面鐵甲很可能受到了同時期歐洲類似甲冑形制的啟發或影響,並根據自身文化背景和軍事鬥爭需求發展出中國古代特色的布面鐵甲形制。其相較於傳統札甲的甲片更大,結構剛性更強,金屬重疊部分少,重量較輕,可維護性也十分優秀,很快便在軍隊中廣泛流行,而其形制一直沿用至明清時期。
早期的元代布面甲結構多為無袖長袍,正面對開襟,和唐宋時期的士兵直身札甲類似。胸背部和腿裙內部都綴釘有上層壓住下層的中大型甲片。而肩部防護則以披搏為主,外側同樣是三角修型過的織物基底,內部安裝有尺寸相對較小的甲片以方便活動。同時,頭盔也廣泛採用一體式整體盔頂,搭配後、雙側和下頜三片式的布面頓項,部分頓項內部也會安裝甲片。
元代的頭盔也採用一體式盔頂和布面鐵甲結構頓項(圖源:畫說中國曆代甲冑)
3 明代-直身甲
當明代再次開啟中原王朝的大一統時代後,其武備和軍事體系在元代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了長足的發展。一方面,明代採用的衛所制度在軍隊編制和官職體系上繼承了元代的基本架構,士兵的戎裝和甲冑也採用了中原化的貼裡、曳撒和布面鐵甲;而另一方面,明代同時也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札甲和改進結構的新型直身罩甲作為一線士兵和指揮軍官的選擇。
取自《出警入蹕圖》中身著小片鱗甲直身甲的萬曆皇帝形象(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以直身對襟結構的、通過長條形甲片和小型魚鱗甲片編綴並固定在織物基底上的無袖罩甲是明代札甲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這種類型的罩甲結構較唐宋時期的版本要簡化和輕量化不少,一方面,大部分的明代直身扎甲均為胸背單層結構,且簡化了身側和裙甲的包裹範圍,裙甲不僅左右分開,同時前後分開為四片,進一步提升了活動性並方便騎乘馬匹。
裝備有直身鱗甲的錦衣衛近衛士兵,可以看到分片的裙甲(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另一方面,明代的直身札甲,特別是裝備於中高級軍官的罩甲,均採用中小型札甲片或魚鱗甲片進行編綴,甲片面積進一步縮小精緻化,在犧牲結構鋼性的前提下減輕了重量並極高地提升了穿著的舒適性。此外,手臂防護部分則為中型半弧形甲片連續編綴形成的環臂甲,防護面積覆蓋整個肩部到手臂區域,是一種十分具備明代特色的甲冑組件。
環臂甲是明代前中期非常常見的手臂防護(圖源:大塗鴉國)
但除中高級軍官裝備的罩甲類型外,明代也有相當部分的基層一線士兵裝備有傳統的直身札甲,其結構也更接近唐宋時期的無袖直身甲搭配大型披搏的形制。相對於暗藏甲片的布面鐵甲(即“暗甲”),這些傳統札甲在明代被稱為“明甲”,在明代前中期依舊保留有大量裝備,但在後期逐漸被綜合性能更優秀的布面鐵甲所取代。
明代早期裝備傳統札甲的士兵(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而明代甲冑的頭盔部分也具備相當濃郁的蒙元風格,大多為四瓣相互組合形成壺狀的盔頂部分,並留有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盔脊結構,在中高級軍官裝備時留有裝飾空間。而頭盔前面獨立安裝有護眉結構以防護武器的劈砍打擊。此外,頭盔的頓項結構也採用三片式編綴,無論是札甲片、鱗甲片還是布面鐵甲,其頓項的長度和麵積都較唐宋有所減少,包裹性更強。
4 明清-布面甲
布面鐵甲是明代最具代表性和最廣泛裝備的通用化甲冑類型。這種來源自蒙元時期,形制為對襟側開大衣的全身甲冑幾乎統一了明代軍隊各個類型士兵的盔甲,既方便穿脫維護,又具備足夠的防護面積和結構剛性,無袖大衣的版型則進一步滿足了步兵騎兵的戰術動作的需求。而除去上下一體的常規版型,明代後期還開始應用上下分體,以無袖夾克搭配獨立包裹裙甲的分體式布面鐵甲,這種版本更奠定了後世清朝甲冑的基礎。
裝備布面鐵甲和環臂甲的明代士兵形象(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由於明清時期的時間距當前相對較短,因此布面鐵甲擁有相當豐富的考古證據和實物遺物,目前對其基本結構的把握也較為全面。布面鐵甲採用“複合裝甲”的結構類型,其在有良好韌性的織物基底的內側,通過鉚釘以相互交疊的方式安裝中大型金屬甲片。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較傳統札甲提升結構剛性、遮蓋甲片縫隙以強化防護水平,又能夠極大改善甲冑的可維護性和金屬重疊帶來的重量問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適度的活動性以滿足戰鬥動作的需求。
布面鐵甲是明代士兵的主流裝備(圖源:防彈乳牛)
實際上,這種多功能性的鎧甲在結構上與幾乎同時期歐洲的板甲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起源自13世紀、在騎士罩袍內側加裝甲片,並最終和板胸甲分道揚鑣、分庭抗禮的布面板甲衣一度是西歐軍士級別士兵的主力身甲選擇。其相較於同時期的板胸甲成本更低、便捷維護且易於個人穿脫,儘管防護能力不及前者,但優秀的性價比和適度的靈活性使其也成為了一線士兵的首選。在這一點上,來自數百年後的東西方戰士們在現代全甲格鬥的賽場上再次達成了驚人的共識。
身著歐式板甲衣的全甲格鬥運動員
有觀點認為,明代廣泛裝備的布面鐵甲還與當時逐步推廣使用的早期火器的形式相關。由於早期火器的威力在面對甲冑時確實有限,而中國古代披甲率又相對較高,因此明代火器多選擇霰彈以追求對目標的打擊效率而非殺傷威力。相應地,布面鐵甲外側織物可以充分吸附霰彈破片,內側甲片承擔衝擊力,是一種對抗早期霰彈火器的有效防護措施。相反,同時期的西歐則逐漸走上了獨頭鉛彈的發展路線,因而,增加厚度對抗槍彈的3/4甲和半胸甲成為了文藝復興中後期的士兵防護選擇。
明清火器的大量使用也是布面甲流行的因素之一(圖源:防彈乳牛)
在甲冑形制上,明代布面鐵甲主流以無袖大衣的罩甲為主,既正開襟的胸背裙一體結構。一般胸背區域內襯較大型的甲片以追求結構剛性,並在身體正前方開襟對合。而罩甲在腰部前後分叉,左右分開形成四片裙甲,內襯較小型的甲片以保證靈活性,一般覆蓋到小腿前側。在穿戴時一般還會在腰部墊上寬的織物束帶後再繫上皮帶,以將甲冑重量分攤到軀幹。
明代直身布面甲的腰帶會有織物束帶作為內襯(圖源:防彈乳牛)
而明代布面甲肩部和手臂的防護則分為兩個單獨組件,一個是安裝在腋下的、同樣為布面內襯甲片結構的護腋。而另一個就是十分著名的環臂甲,其採用半弧形大型甲片層層套疊編綴,最終形成覆蓋上至肩部,下到手腕的大型護臂結構。這種環臂甲較傳統札甲的披搏和肩甲更為貼身舒適,既提升了防護面積,也改善了靈活性,是明代布面鐵甲的標誌結構之一。
單獨安裝在腋下的甲片和環臂甲的組合防護是明代布面甲的典型特徵(圖源:防彈乳牛)
在晚明時期,布面鐵甲也開始出現進一步的結構變化。一方面,以遼東地區邊軍為代表的部隊開始穿著上下分體形式的布面甲,即胸背部分由大衣縮短為夾克形式,下襬覆蓋到大腿,而在內側單獨穿著包裹下肢的布面裙甲。另一方面,標誌性的環臂甲被替代為類似傳統札甲結構的布面披搏,和身甲和裙甲保持一致的織物基底加內綴甲片的形式。
上述在晚明逐漸開始出現的分體式布面鐵甲也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成為了滿洲八旗和清朝軍隊的主力甲冑,其中布面鐵甲的外側織物配色也形成了八旗軍隊的特色。而當時間步入近代,清朝軍隊基本上不再發展和改變原有布面鐵甲的結構和功能,甚至由於火器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放棄沉重的內部甲片而換為了織物戎服。和同時期的歐洲一樣在近代戰爭的炮火中逐漸結束了漫長的甲冑時代。
小結
披堅執銳,與子同袍,一直以來都是華夏兒女們最為浪漫的宣言和壯烈的夢想。身著漢服和中國歷史甲冑參與到今天的各類歷史復原活動中,也是我們當下能夠切身體會古人曾經的生活與戰鬥的最好方式之一。對於一個兵擊運動和歷史武術愛好者而言,手持兵刃身著盔甲不僅僅是滿足兒時的單純願望,同樣也是保持赤子之心,追求熱愛和傳承具有獨特價值的華夏文化的必然選擇。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復原的中國歷史甲冑,並在考古和歷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更好地瞭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來自畫家馮子健的畫作《碧蹄館之戰》,畫面上的明軍將士身披布面鐵甲英勇作戰
相關閱讀
兵擊的歷史溯源:歷史武備發展影響下的東西方兵器武藝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上)
鐵甲戎裝:中國歷史甲冑簡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