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第一次認知很多並不是那麼主流的世界文明,是通過電子遊戲。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文明,我們的歷史書上往往一筆帶過,而通過帝國時代、席德梅爾的文明,讓年幼的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絢爛多彩的文明。
但是,遊戲畢竟是遊戲,很多文化上的內容會在一定程度上向遊戲性做出妥協,我們對不少文明的認識,也停留在刻板印象上。於是,我萌生了創作這個系列的想法:通過遊戲裡屈從於遊戲性的符號化機制,來反向聊聊其相應的文化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憑啥加成是這個”。內容不會太過系統,也不會對歷史、宗教等進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大家抱著圖一樂的心態輕鬆閱讀,就當多一點豆知識和吹逼小故事就好。
本期我們來聊聊高棉,也就是今天的柬埔寨。相較於之前遙遠大陸的異國文明,我們對南亞文明更加熟悉,且有較多的史料和文物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可靠的真相。雖然遊戲中選擇高棉作為文明的例子不少,但實際上,高棉並非一個文明,而是一個民族。且從遊戲的描述來看,確切的說應該是由高棉人建立的吳哥王國。
1、吳哥王朝
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16世紀,彼時地理大發現正值狂熱,一名叫做迭戈·德·科託的葡萄牙探險家來到了中南半島。他於柬埔寨當地居民的帶領下,在熱帶低矮的樹叢中開闢道路,忽然,在林地中出現了巨大的建築物,他詢問嚮導,誰知當地居民竟然沒人知道這座宏偉但荒廢的城池屬於何人。於是,科託認定,這些建築一定是曾經來到此地的歐洲人所建。然而,後來隨著一本元代著作《真臘風土記》被譯為法語,歐洲人才開始相信,這些宏偉的建築群確實為當地土著所建,而這些建築的主人,就是曾經近乎統一東南亞的吳哥王朝。
當我們解讀高棉文化時,如前面所說,其實有大量可以參考的史料。除了我國外交使臣、西方學者的記錄,更有大量寺廟中的碑文保存至今。而且高棉擁有自己的文字,曾經書寫過很多書面材料,但遺憾的是他們使用的主要是一種叫做糖棕櫚的植物樹葉,這些樹葉很容易被蟲蛀和風化,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完整記錄了。
如同前面所說,高棉是一個民族,他們在中南半島一度建立過一系列國家。我們能從晉朝的古籍得知,早在1世紀時,高棉人就建立起了一個叫做扶南的國家。而在4世紀時,高棉人創建了作為扶南屬國的真臘。
在7世紀時,真臘趁扶南國王逝世,武力兼併了扶南國,調轉了二者的身份。之後真臘本身又經過一系列分裂和重新統一,在9世紀初,闍(shé)耶跋摩二世遷都吳哥城,真臘開始了其最輝煌的統治時期,我們以都城的名字命名這個王朝,也就是吳哥王朝。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到,吳哥王朝的版圖基本覆蓋了整個中南半島,南起中南半島南端,北至雲南,東自越南,西到孟加拉灣,除了泰國和越南的部分地區,全部都是吳哥王朝的國土。
雖然上面說的很簡單,但其實當時的中南半島是十分混亂的,除了高棉人不同國家內部的戰爭,還有東邊的占城人,北方的泰國,以及南方的爪哇,整個中南半島亂做一鍋粥。文明百科裡說闍耶跋摩二世“時而是爪哇的座上賓,時而是階下囚”,其實就是我們看古裝劇裡經常看到的,闍耶跋摩二世在還是王子時,被送到爪哇成為了質子。而在其回到家園後,也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混戰,最終在802年封王,我們之後講到宗教和統治的部分再詳說。
2、水利都城
無論是文明系列,還是帝國時代,都給了高棉一個很鮮明的特色,就是大量的食物產出。我們在地理書上學過,東南亞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人們的印象裡,中南半島這種氣候似乎天然就很適合水稻生產。但其實,在吳哥王朝之前,這裡的人口並不興盛,中南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在雨季,大量的降水讓湄公河氾濫,沖毀農田;而旱季,極高的溫度則讓稻田迅速乾旱。
文明帝國6高棉特色能力
高棉人為了應對旱澇,沿著湄公河修築了許多蓄水池,稱之為“巴萊”,也就是文明帝國6裡的特色能力大人工湖。這種巴萊遍佈高棉的各大城市,在雨季蓄水,旱季灌溉,並且有與之配套的諸多堤壩,將湄公河分段,也用作蓄水功能:當一段流域的水稻灌溉用水得到滿足,就掘開堤壩讓水流向下一段流域,依次類推,這種方式被稱作“越丘灌溉”。得益於些水利工程,高棉人的水稻種植,實現了從一年一季到一年三季的飛躍。
吳哥地區航拍
在國王的號令下,高棉人每年三次重複著這種開掘、插秧、收穫的循環,產出的大量糧食成為了吳哥王朝繁榮的原動力。依仗充足的糧食產量,吳哥王朝在12世紀時人口一度達到了200萬。後來法國學者格羅利埃甚至稱吳哥城為“水利都城”。
不過,這裡還需要提一點,正如文明帝國6的加成,除了食物加成外,可以看到還有大量的信仰加成。這些巴萊也不僅僅是單純的生產工程,所有大型的巴萊中心都建有一種特殊的寺院,稱之為“湄本寺”。寺中打有一口與蓄水池聯通的深井,國王在祭祀活動時會在祭司的陪同下乘船到達寺中,通過檢查井中水位來確認儲水池的儲蓄情況,並以此判斷是否要開掘堤壩放水。在當時,降水的不可控被視作神明的旨意,而國王的這種祭祀活動,無疑是將信仰和生產進行結合的產物。
東湄本寺
3、神與王
說到了宗教,就到了本篇的重頭戲。高棉的政治體制是非常典型的神權政治,一般來說,神權政治常見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君主就是神明的化身,另一種是君主替神明履行統治,而高棉人則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有趣道路。
中南半島的民族多樣性和地理位置都決定了,這是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的地區。而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文化,就是印度教。早在扶南時期,就有印度的商旅將印度教傳播到了高棉,一同帶來的還有梵語以及律法。而在吳哥王朝,印度教更是作為統治工具進一步滲透到高棉社會的方方面面。
這裡稍微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印度教,印度教和其他主流宗教較大的區別在於種姓制度和萬神殿,前者我們不叫熟悉不多介紹。印度教由三位一體的三位大神毗溼奴、溼婆和梵天統治的諸多神靈組成,而非其他宗教一樣只有一位至高的神靈。
然後說回正題,高棉不光僅僅是學習了印度教,還對其進行了本地化:一方面吸收了一定本地的泛靈崇拜,另一方面則是把印度教中的聖山須彌山、聖河恆河等,直接移植到了本地——以荔枝山作為須彌山,以暹粒河作為恆河,以及相應的聖都就是吳哥城,實際上,吳哥(Angkor)一詞就是梵語“Nagara都市”的變化。
當一位高棉國王即位時,都需要在祭司的主持下,前往荔枝山上進行一場儀式。通過儀式,國王會成為“轉輪聖王”,也叫做“神聖王”。這不僅僅是稱號的變化,從此,國王不僅僅是一個凡人,而是和某一特定神靈的合體。
這種特殊的三位一體中,國王、神明、還有合體的偶像(稱之為林迦)各不相同,他們的關係有些像艾爾登法環裡神和王的關係,即彼此互相依賴,國王處理凡世事務,神靈處理宗教事務,而林迦則同時寄宿著二者的靈魂。
林迦,是象徵神與王合體的圖騰
由於印度教的多神體系,所以每個國王所選的神靈也不盡相同。我們看高棉國王的名字都是某某跋摩幾世,其中跋摩的含義就是“具有某某鎧甲之人”,也可以引申為受到某某守護之人。比如建造吳哥窟的蘇利耶跋摩二世,其中蘇利耶(Surya)就是印度教中的太陽神。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高棉留下的大量廟宇了。
讀到上面的一神一王班子,大家應該可以想到一個問題:那前代的王,和我這代拜的不是一個山頭怎麼辦?這在高棉社會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情況。而統治者們給出的答案也很簡單,正如我們前面所說,高效的水利和灌溉系統養活了大量的民眾,這也給了國王充足的勞動力,所以歷代國王都執著於建造新皇宮、蓄水池、護國寺這三樣一套的建築套餐。並且儘快完成這些建築,也是彰顯自己是真正於神合體的一種表現。
雖然不是每一任國王都能完整的完成一套,但這種大興土木客觀上留下了大量的水利設施和寺廟,以及驛站、公立的免費醫療設施、國道等等基礎設施。同時,這也為柬埔寨留下大量的文化遺產。
現實中的寺廟,文明帝國6裡做的還挺還原
而在這些廟宇之中,最為閃亮的莫過於吳哥窟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至今為柬埔寨貢獻著大量的旅遊收入,並且也被視作國寶,成為了柬埔寨的國旗。吳哥窟在建立之初是印度教的寺廟,其護城河和高塔造型也都有著前面說的聖河與聖上的象徵意義。而時至今日,隨著印度教的衰弱,這裡漸漸成為了佛教的寺廟,每日依舊有大量僧侶在此修行。
柬埔寨國旗
不過,高棉人的王位繼承並不和平,就像當初反抗扶南一樣,統治者的更替往往伴隨著繼承人之間激烈的鬥爭,這裡指的並非僅限於權謀之爭,更多的是真刀真槍的內鬥。當一名王者的統治強盛時這種情況還好,當他們露出破綻或衰弱時,就會有很多繼承人開始爭奪王位。這種並非法理而靠實力的繼承方式,一方面保證了繼承人的強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國力在內耗中大量的折損。
4、叢林裡的坦克車
說到了繼承人的鬥爭,就來到了帝國時代的環節——高棉的軍事。關於吳哥王朝的軍事構成,我們可以參考巴戎寺的浮雕,上面刻畫諸多了高棉軍隊作戰的情景。巴戎寺由闍耶跋摩七世所建造,這位吳哥王朝的中興之主也是文明帝國6裡高棉的領袖。
闍耶跋摩七世即位前,吳哥城曾經一度被占城人所攻陷,正是這位年輕的王子組織抵抗勢力,在多年的戰鬥後於洞裡薩湖大破占城軍隊,這一傳奇水戰也在浮雕上有大量的篇幅。在光復吳哥,即位登王后,他又率領部隊多次出兵占城,兼併了大量的土地,在他治下,吳哥王朝的版圖達到了全盛。
除了武功之外,他的文治也被後人所傳頌。他在位期間,修繕了大量基礎設施,並完成了諸多先王未完工的寺廟。除此之外,他將大乘佛教引入了高棉,從此佛教逐漸取代印度教,成為了高棉的國教。直到今天,柬埔寨依然信奉佛教,同時,闍耶跋摩七世也是當代許多柬埔寨人心中的英雄,將之視為榜樣。而巴戎寺也有大量表現他面孔的石雕,被旅行者稱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的浮雕,可以清晰的看到軍隊的組成
說回巴戎寺上的浮雕,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棉部隊的組成。基本的兵種可以分為步兵,騎兵,象兵和軸重兵。這裡對於其他的兵種不做過多介紹,先來聊聊今天的主角,就是其中的象兵。
帝國時代2高棉的加成
文明帝國6裡的高棉戰象
帝國時代2和文明帝國6裡,給高棉設置的特色兵種都是一種在大象上搭載床弩的設計,活脫脫就是一輛在叢林中的重型坦克。在整個南亞,將大象作為戰爭兵器有著悠久的歷史,高棉(以及其宿敵占城)也不例外。一般的象兵是由經過訓練的野象搭載一種叫做象輿的小轎子,上面乘坐3人的作戰小組,包括一名馭手和兩名持弓箭或長矛的戰士。
相較於迦太基的戰象,體型較小的亞洲象提供的防護更少,大象本身也不披甲(實際上,披甲戰象對大象是一種嚴重的摧殘,大象的散熱也很困難),但他們有時會給象牙上裝上金屬刀刃,來提高戰象在衝入敵陣時的殺傷力,這就是所謂的“獠牙劍”。這些戰象在高棉和占城的戰爭中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闍耶跋摩七世就曾經讓象兵躲藏在叢林中,讓主力部隊佯裝潰退,將敵人吸引到叢林旁再讓戰象一舉摧毀。
然而,戰爭的形式瞬息萬變,隨著占城人從南宋學習了弩機的製造方法,缺乏防護的戰象逐漸喪失了之前的統治力。不過,關於在大象背上裝床弩這種作戰方法,我個人是比較持懷疑態度的。我能找到的文獻中沒有文字記載提及了這種作戰單位,僅有的記錄是巴戎寺的浮雕,其中有大象揹著床弩的形象,相信遊戲也是從這個形象出發,較為浪漫化地設計了出了所謂的重弩戰象。然而,浮雕中在大象旁邊還有用手推車等運輸重弩的場景,所以我更傾向於高棉人是將大象用在武器運輸當中。比較,當地的戰爭主要以消滅有生力量為主,這種笨重的攻城武器很難直接投入戰場,而戰象的馴化程度也遠不及馬匹,更多是依靠野性進行戰鬥,與需要瞄準的弩炮契合度也並不高。
5、王朝的終結
最後,還是依照慣例,來說說高棉文明作為一個王朝的陌路。
如果要以一個時間作為吳哥王朝的結束,那麼應該是在1431年時,在北方崛起的暹羅不斷緊逼之下,吳哥城第三次淪陷,這次,高棉的王室沒能再次光復聖城,而是選擇了遷都前往更南方的金邊。之後,面對北方強大的鄰居,和占城一起,慢慢退出了逐鹿中南半島的行列。
吳哥王朝的衰落,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首當其衝的就是來自內部的鬥爭。正如前面所說,吳哥王朝沒有成文的繼承法理,再加上繼承人各自信奉不同的神明,導致繼承戰爭的慘烈程度非比尋常。並且每次王權更替,隨之而來的都是以祭祀體系為首的整套國家領導體系的完全洗牌,這對於政治穩定和文化傳承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並且每任新王在證明自身的合法性時,都會大興土木,徵收嚴重的徭役,這些都讓民眾苦不堪言。而常年和鄰國的戰爭,也不斷消耗著高棉的國力,更為致命的是,政治的不穩定導致了國家幾乎沒有常備軍,除了少量國王的私人衛隊外,在戰爭都需要大量徵兆沒有受過系統軍事訓練的青壯年平民,這讓國王的統治更加不得民心,軍隊的戰鬥力也無法得到保障。
嚴酷的旱災降臨,曾經發達的蓄水池已經由於戰亂荒廢。吳哥王朝就像一頭已經在戰場上服役了太久的戰象,已被折磨的搖搖欲墜,而北方曾經作為傭兵為高棉戰鬥的泰人,則像是裝備著精銳勁弩的行刑人,為這頭巨獸降下了最後的裁決。
闍耶跋摩七世的石像,“高棉的微笑”
隨著高棉人的南遷,他們的蹤跡逐漸湮滅在了東南亞的叢林當中。留下的只有被遺忘的吳哥遺址,那些高聳的巨石建築,像是一個切片。巴戎寺中闍耶跋摩七世的石像,依然露出微笑,為後來者講述著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