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對ccb的開發不足1%

你最近一定見過類似的句式:
xx笑傳之ccb。
它是整個2024年存在感最高的定型文梗之一,你
能在任何地方看到任何亞文化圈乃至主流文化圈的受眾用這個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戲謔和
調侃,什麼CS笑傳之拆拆包,牛馬笑傳之輟輟班,打工人笑傳之存存幣,經濟學笑傳之產出比……

遣詞神秘至極造句也不通順,乍一看完全不知道在說啥,仔細琢磨一下大概能感受到說這些話的人是在用固定的句式調侃著什麼。
只是,為啥非要用xx笑傳起手?為啥非要用拆拆包,輟輟班,存存幣這種神秘的疊詞?
這該死的爛梗到底來自哪裡?為什麼這麼火?
誒!☝️🤓,如果你想聽,剛好我今天有空,穿好防護服,咱們一起走一趟互聯網的大糞坑。

爛梗歷經“四創”
這個梗嚴格來說其實是一個“四次創作”作品。
最初的“病原體”來自我們童年時期的漫畫《豌豆笑傳》,
所謂的“踩踩背”本身不過是一個“撓人咯吱窩”式的老套笑話:
懶惰的豆爸想讓兒子給自己“踩踩背”,沒成想豌豆居然派出了噸位超標的大象把豆爸踩得鬼哭狼嚎。

單看這一點,它其實還稱不上爛俗,只是劇情陳腐包袱無聊罷了。然而,在一位叫做慄瑞明的flash動畫老師的操作下,
這篇毫不起眼的老套漫畫被製作成了一段技術簡陋,畫面粗糙,處處都透露著土氣的Flash動畫。

而在當代互聯網,土就是潮,醜就是好,於是,這令人難繃的flas
h動畫,被本世紀最喜歡解構大糞最喜歡審醜的動物園鬼畜群體發現了。
於是,帶領“踩踩背”走上“爛梗寶座”的《電棍笑傳之踩踩背》正式誕生了,
它用極盡抽象的動物園鬼畜的素材重構了這段小動畫,關於這坨東西具體怎樣,我講不明白也不想細說。

總之大夥只需要知道,在這部作品中,作者Dr-山雨欲來天才般地將動畫裡的“cai cai bei”替換為了聲母相同但是讀音跟意義完全不同的
“ cao cao bi”。
也正是這一行為,讓ccb梗開始火遍互聯網。
給大糞以蒼蠅,而不是給蒼蠅以大糞。自此,在各路網友們的創造下“踩踩背”被正式拆解成為了ccb,只要是能用這三個聲母組成的詞組,都被其囊括在內,ccb正式成為了一部“四創”作品,順帶把每一個意外看到它的路人網友“創四”了。
這樣的抽象狂歡如今散播到了各處,
“xx笑傳之ccb”也成了繼“那我問你”後的又一場抽象狂歡。

然而,在四創的盡頭,在鬼畜之外,互聯網的傳播讓他逐漸失去了身披著的數種顏色,沖淡了一些來自糞坑的味道,有了更加喜聞樂見的形態。
你只需要將想打趣的事物寫作xx笑傳,將你不滿或者單純想要調侃的事情本身找一個能被“CCB公式”描述的詞組,
你就學會了過去一年最爛,也是最好玩的爛梗。

如果你節後綜合症犯了,或許會在返工的時候來一句“牛馬笑傳之輟輟班”。
如果你喜歡打《CS2》,或許你會在差一點拆掉炸彈的時刻來一句“CS笑傳之拆拆包”。
如果你是用“中杯小杯大杯”描述角色強度的《明日方舟》強度黨,你或許會在新角色推出時刷上一句“泰拉笑傳之測測杯”。
如果你玩爐石戰記,被喜歡往對手牌庫裡塞疫病的死亡騎士噁心的夠嗆,你或許會罵上一句“爐石笑傳之抽抽病”
如果你打瓦洛蘭特每次都難繃於保安隊友的賽前小垃圾環節,你或許喜歡哨位笑傳之Cypher Clutch Best。

不論領域,不分中英,更不用在意好不好懂,
只要可以生搬硬套上“ccb”的格式,任何東西都能成為玩梗的對象。
而它之所以這麼火,在充斥全年的各種定型文爛梗中“脫穎而出”,則是因為“ccb”本身足夠短小,方便復刻的特質讓其展示出了一絲shi上雕花的詭異精妙感。

只要你能想出精妙的ccb詞組,你就會收到無數“ccb領域高手”之類的讚美。而每當全新的ccb詞組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大夥也總是會感嘆:
“人類對ccb的開發不足1%!”

然而聊到最後,它不過是2024年遺留下來的又一個爛梗,是互聯網上完大號沒擦乾淨的屁股。
雖然在上文中我煞有介事地分析了一通“踩踩背”的起源與發展歷程,ccb梗的興起與其核心樂趣,但是爛梗就是爛梗,shi就是shi,
它不會因為我的介紹變得有價值,更不會因為網友們的瘋狂玩梗而成為一種值得被記住的東西。
如果你看完上述內容依然沒有搞明白,依然一頭霧水,那恭喜你,你是個正常人。如果你完全聽懂了我在說什麼,並且想來一句“兔頭笑傳之蹭踩背”,那也恭喜你,這輩子有了。

所以,我們與其去深度探討爛梗的意義,去溯源動物園鬼畜賦予“踩踩背”動畫背後影射出的抽象亞文化圈子的融合發展,不如看點更現實的東西:
TMD,我童年看的漫畫《豌豆笑傳》,居然是這樣爛俗無聊的東西?!

抽象來自童年
剝開一層層“再創作”的表皮,“踩踩背”揭露出來的東西其實十分的單純,作為催生了一系列抽象玩梗後續的童年漫畫,
《豌豆笑傳》本身,壓根算不得什麼“優質童年回憶”。
表面上,這是一本由漫畫家袁偉江創作,刊登在著名童年漫畫雜誌《漫畫派對》上的面對小孩子的幽默漫畫作品,從遙遠的2001年開始,他就成為了《漫畫派對》這本雜誌上的固定欄目。
實際上,它是一塊靠著爛俗屎尿屁笑話和重複搬運相同內容賴在雜誌上不走混稿費的狗皮膏藥,
直到2022年才在眾多讀者和網友的聲討下灰溜溜滾下臺。

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它最初跟許多同類作品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搞笑漫畫。那時候的我們或許也沒有仔細分辨內容好壞的能力,反正不論什麼漫畫,它的命運都註定是在我們看完哈哈一樂後被老師沒收。
但是隻要稍微長大一點,具備了一定的鑑賞能力後,就會發現這部作品從最開始就是一坨。

作為四格漫畫,它並沒有足夠優秀的安排。
想要在短短四格里塞入故事的起承轉合對作者的編排能力有著很高要求,然而《豌豆笑傳》裡很少能見到安排精妙的故事。大多數時候是畫面和臺詞各玩各的,背景簡陋角色站樁,然後再用臺詞講一個笑話,一篇《豌豆笑傳》裡的四格漫畫就這麼結束了。
後來它不再侷限於四格漫畫這種形式改用一整頁來講故事後,本來四格就能講完的爛笑話,硬生生給他拖成了一頁,除了篇幅變大了,內容完全沒有進步。

而作為搞笑漫畫,它也沒有精心安排的笑點。
大多在當時看來就很老土很陳腐的笑話是這部漫畫的主色調,甚至還非常喜歡玩屎尿屁梗,不是說不行,那個年代的笑料其實多多少少都有點,只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豌豆笑傳》完全沒有收斂,在即將停更前,依然在輸出著爛俗的老梗。

最過分的是,作為給小孩子看的作品,不要求它非得有什麼深度,至少要不毒害未成年人吧?
然而《豌豆笑傳》的三觀稀碎,
校園霸凌之類還算小事,它甚至拿地震當調侃,讓角色說出了“咱們這裡什麼時候鬧地震”這種畜生話。

總的來說,這部作品簡直就是一部作者三觀滑坡,笑點陳腐無聊,畫風醜到抽象的“三無”作品。
所以,當我們因為互聯網的解構而看到了曾經與過去時,先別急著懷念,
他們可能並非是美好的值得紀念的東西。

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受互聯網影響的全新世界,它會賜予一些早就該掃進垃圾堆裡的東西新的活力,不論好壞。解構本是一種向更遠處探尋的行為,
然而如今我們卻因為一個解構爛梗,回首看到了他最本質的爛俗,
這又何嘗不是互聯網的魅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