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da M1935 PG
KE7
Krag – Jorgensen
L/S-26
Madsen
Steyr-Solothurn MG 30 (S2-200)
ZK-383
Breda M1935 PG
Breda M1935 PG (PG是Peso a Gaz的缩写,就是气动的意思),于1930年代开发。最早的M1935是设计成半自动模式发射意大利陆军的制式6.5×52卡尔卡诺步枪弹,后来改成了使用威力更大的7x57mm毛瑟弹,并且有可调整的两种开火模式。哥斯达黎加进口的Breda M1935有四连发的开火模式,这一型号的Breda M1935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了连发限制机制的步枪。也就是说自动开火四发之后会中断,以起到节约弹药的目的。总的来说这是一支沉重,机械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武器。
KE7
SIG KE7轻机枪,空枪重8.2kg,使用7.92x57mm口径毛瑟弹,25发盒装弹匣,射速550发/分钟。KE7是Kiraly-End, 7th model的缩写。这款轻机枪于1929年投入生产,大多数KE7都出口到了中国(7.92x57mm毛瑟弹),少部分出口拉美。KE-7的生产在二战开始前就截止了。这款轻机枪从未被瑞士军队采用,是纯粹的出口武器。KE-7是一款有不同开火模式的气动轻机枪,不过它没有切换开火模式的扳键,半自动/全自动射击由扣动/按住扳机完成。
Krag – Jorgensen
Krag-Jorgensen步枪于1880年代由Ole Krag和Erik Jørgensen这两个挪威人设计。该枪于1889年起装备丹麦陆军(丹麦Krag-Jorgensen),使用8x58R步枪弹,一直服役到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
第二个装备Krag-Jorgensen步枪的国家是美国。美国陆军在经过的大量尝试之后,决定采用Krag-Jorgensen步枪以适应新式无烟火药步枪弹,也就是美国版M1892 Krag-Jorgensen步枪。该枪的后续变种包括M1896步枪和卡宾枪,M1898步枪和卡宾枪,以及M1899卡宾枪。到1903年时,Krag-Jorgensen已经被定义为过时武器了。主要是由于美西战争和菲律宾战争的经验,美军开始采用火力更强(.30-06步枪弹)且射速更快的M1903春田步枪。大多数美国Krag-Jorgensen步枪及卡宾枪于1910年之前退出一线服役。一小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库存里拿出来用作训练用枪,或是在一战结束时作为军剩品卖出。
挪威陆军于1894年开始使用Krag-Jorgensen步枪,采用6.5×55口径步枪弹(也就是“瑞典毛瑟”弹)。大多数挪威Krag-Jorgensen步枪于1894年至1922年期间生产。这些步枪在挪威陆军一直服役到二战结束。
不同国家的Krag-Jorgensen有一定区别,使用.30-40 Krag, .30 Army, .30-40 Govt口径的美国版相较于现代步枪弹来说火力较弱,而丹麦版和挪威版的火力要强一些。得益于化学和钢铁加热处理的进步,20世纪的.30-40 Krag, .30 Army, .30-40 Govt
不同国家的Krag-Jorgensen有一定区别,使用.30-40 Krag, .30 Army, .30-40 Govt口径的美国版相较于现代步枪弹来说火力较弱,而丹麦版和挪威版的火力要强一些。得益于化学和钢铁加热处理的进步,20世纪的Krag-Jorgensen质量也更高。作为一款拉栓流畅且拉栓速度的步枪,Krag-Jorgensen也作为运动/狩猎步枪在美国和北欧广泛使用。Krag-Jorgensen是一款单发装填步枪,其后续开发的弹夹装填版本并未投入过作战使用。
L/S-26
芬兰L/S-26轻机枪,空枪重9.3kg,使用7.62x54口径弹,20发盒装弹匣供弹,射速450-550发/分钟。这款机枪的原型枪在与瑞士Furrer Lmg 25,美国勃朗宁M1918,英国维克斯伯尔夏,以及法国霍奇基斯机枪的竞标中胜出,获得了芬兰陆军的订单。L/S-26于1930年开始生产,大部分装备国内。除此之外,30年代中期,中国订购了3万支7.92毛瑟口径的L/S-26机枪,由于日本的外交施压,最终只有约1200支交付。
1939年的冬季战争,尽管苏联最终取得胜利,但红军落后的战术使其遭受了巨大伤亡,芬兰也缴获了大量苏制武器。芬兰陆军的装备在战后得以扩充,数量较少的L/S-26被逐渐取代。到了1942年,芬兰陆军主要装备的是苏制DP-27轻机枪,造假昂贵的L/S-26停产。
Madsen
麦德森机枪,空枪重10kg,使用6.5×55, 7×57, 7.62×51, 7.62×63, 7.92×57等多种口径弹药,盒装30发弹匣供弹,射速350-400分钟/秒。麦德森机枪在二十世纪的欧洲各国均有使用,奥匈帝国,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等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麦德森机枪。1905-1950年期间,丹麦出口了大量各型号的麦德森。20世纪前半叶,芬兰,英国,荷兰,中国,俄国,葡萄牙以及其他一些南美和亚洲国家进口过麦德森机枪。麦德森机枪在丹麦一直服役至70年代,在印尼服役至1980年。
Steyr-Solothurn MG 30
MG30,空枪重9.5kg,使用7.92x57毫米毛瑟弹,30发盒装弹匣供弹,射速550发/秒。由瑞士军火公司Waffenfabrik Solothurn生产。该公司于1920年代末被莱茵金属收购,作为能躲开凡尔赛条约下盟国委员会监督的军火研发机构运行。原型枪S2-100,也被称为MG29诞生于1929年。随后的S2-200,也就是MG30被奥地利和匈牙利采用。之后的MG15航空机枪和MG34通用机枪的开发都来源于MG30的设计。
ZK-383
捷克ZK-383冲锋枪,空枪重4.25kg,使用9x19mm鲁格手枪弹,30发盒装弹匣,射速500-700发/分钟,有效距离250米。ZK-383于1938年起开始生产,部分出口欧洲的小国和拉美(主要是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ZK-383于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期间继续生产,主要装备于党卫军的治安部队。该枪在战争结束之后继续短暂生产。欧洲主要的ZK-383使用者是保加利亚陆军,其一直服役至1966年。ZK-383最早是按照“步兵支援武器”设计的,所以它的战前版有脚架和更近似于步枪的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