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鉗子
感謝小黑盒邀約評測
在《旁觀者》(下稱《旁觀者1》)大獲成功之後,製作者馬不停蹄地投入了《旁觀者2》的製作。這一次他們更加大膽地表達了反烏托邦的主題,也增加了更多黑暗、殘忍的畫面,我甚至有點擔心下一部在國內不讓發視頻(樂)。
什麼是反烏托邦
雖然我們重點不是談論這個,但還是要為不知道的讀者講一講的。烏托邦是一種存在於人們構想中的美好社會形式,在這裡人人平等、財產共有、按需分配……在烏托邦主題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這種社會建立在人們高度自覺的基礎上,而在反烏托邦主題作品中,則是用強權強迫人們達成這種表象。
反烏托邦並不是壞的,人不能空有理想而不顧現實,反烏托邦是一種勸誡,雖然看起來過於誇張和殘忍,但只有這種過度強調後果的描繪,才能驚醒那些沉湎於美好妄想中的人。
人的自覺性是靠不住的,人類歷史發展了千百年,現在還是要靠執法機構維持治安,所以要創造一個靠自覺性約束的世界,並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反烏托邦著作《1984》中,政府利用監聽監視控制人們的行為,以對領袖的個人崇拜維持社會的運轉,這些都在《旁觀者》兩部中有所體現。當然《1984》中還有一些其他要素,但在《旁觀者1》中沒有明確地表現出來。
與第一部的區別
《旁觀者2》與《旁觀者1》聯繫密切,不僅共用同一個世界觀,而且前者的故事緊接後者其中一個結局。但在除世界觀外的其他部分上,二者又有很大區別。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遊戲的畫風和第一部基本是完全一樣的,人都是面部只有眼睛的小黑人,顏色基調也十分灰暗,天空也是陰沉沉的(因為一直在下雨),烘托出遊戲黑暗的基調。不過這一次由於我們的社會等級提升了,活動場所也是政府機構大樓,所以浮誇的裝飾會顯得顏色較為鮮豔,其實也是為了展現這種虛偽的“人民幸福”。
《旁觀者1》中只有一個場景,就是我們的公寓和公寓下層;而《旁觀者2》有多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有不同功能和事件,還有地圖可以快速移動。而且,在《旁觀者1》中,我們只要雙擊地面就能快速跑到指定地點,在《旁觀者2》中,我們是用A和D或者←和→移動的,並且跑的速度也不是很快。
在《旁觀者1》中,我們扮演一名公寓房東,而在《旁觀者2》中,我們扮演一名政府職員。
第二部的玩法基本和第一部沒什麼聯繫。第一部中我們要用各種手段監視、暗中搜查、打聽房客的個人喜好,而第二部中暗查對象變成了我們的同事,只有打聽和搜查,並且用匿名電話進行一次性舉報,但不能給同事裝攝像頭(你想幹嘛)。而且,第一部的搜查只要使用公寓萬能鑰匙就能搜查,但第二部要先學習開鎖技巧,還要消耗時間。順帶一提,我們也不能對同事進行勒索。
第二部增加了新要素:時間。每天開始,我們都有9個小時的時間展開一天的活動,在我上面那張圖的頂部也能看到。在遊戲中進行一些行為都要消耗固定的時間,走路和與同事聊天不消耗時間。而在《旁觀者1》中,時間是不斷消耗的,哪怕是站著摸魚都會消耗時間。所以對於第二部來說,合理安排一天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部中我們的工作從始至終都是監視房客,而在第二部中,我們在不同的遊戲進程會在不同的樓層工作,但總體來說這三個工作都是總結、篩選和分類。在第一層中,我們要對來訪者的目的和目標部門進行分類,並將其分配到空閒的辦公室。如果現實中我們去當地的政務大廳辦公,也會在一臺機器上進行差不多的操作。
升職後的第二份工作在辦公大樓的第12層,不過叫第二層也沒什麼關係,因為其他樓層你也去不了。第二層的工作是查看一層提交的表格,並處理表格和上訴的人。其實這個時候就能明白,這個辦公大樓不能處理人們遇到的問題,只會處理表格和提出問題的人,試問這樣的社會怎麼進步呢?當然這種設計是製作組為了讓玩家對遊戲中的社會制度感到不滿,進而萌生改變甚至推翻現有制度的想法,大家不要聯想到現實。
在講第三層也就是遊戲中25層的工作之前,我要先將一下第一部的故事。
《旁觀者1》有多個結局,其中一個結局是,作為主角的卡爾·斯坦,因為極度忠誠於國家(其實是交了60000塊錢買自己清白),被國家瘋狂克隆。
在《旁觀者2》中,我們通過某些方法趕走同事後,就會有一個克隆卡爾代替他們原本的崗位。而我們在第三層的工作,就是篩選這些克隆卡爾,檢測他們的屬性傾向,並給予他們合適的崗位。其實我們可以稍微展開一下想象,如果普通人逐漸失去崗位,而克隆卡爾慢慢佔據權力機構的崗位,最終這個世界是會變好還是變壞呢?
《旁觀者1》中,我們通過正常渠道基本沒什麼搞錢的手段,所以才會為租客的各種任務而奔波。但在《旁觀者2》中,我們有一份固定工作,只要踏踏實實幹活,也不是不能掙夠錢。而且這次的任務也沒有時間限制,所以可以不參與同事的任務。當然,參與任務的話,還是會在善惡之中掙扎,但這次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了。
《旁觀者2》中,我們每天下班會回家,回家之後時間會增加2小時,還有看書學習和看電視劇,看書可以學習各種技能,比如開鎖技巧、省錢技巧等等,看電視劇可以增加和同事的話題,提升和同事的好感,並解鎖其相關劇情。看書和看電視劇都需要時間,出門去別的地方也要花時間,所以總得來說一天的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對於新手來說,分配錢和時間是特別棘手的事情,需要玩很多輪才能勉強摸清遊戲一些要素。
《旁觀者2》的劇情也更加豐富和緊湊,以父親神秘死亡為主線推動劇情,玩家不斷升職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得更多父親死亡的線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神秘的陰謀潛藏其中,而且首尾呼應,給了玩家一個拍案叫絕的機會。
最後,《旁觀者1》的多結局與玩家在各種事件上的處理方法有關,而《旁觀者2》的結局和收集要素有關,這一點感覺處理得有些單薄。
與第一部的聯繫
在《旁觀者1》中,我們可以去別人家翻東西,但顯然有些房客是會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所以在《旁觀者2》中,就會有人來提交這個問題。不過我這張圖上可能看不清字,這個圖在遊戲中比較小,所以我就複述一遍:
來訪者:
我認為有人一直在監視我!就算在家裡,我都感覺不安全!最近,我下班後發現有人搜查了我的東西!
來訪者:
入室盜賊太厲害了,他潛進來卻沒有被任何人看見!就連我們的房東也什麼都沒看到!做點什麼吧!
這種就屬於做得比較好的房東,只是讓人察覺,沒有被抓到現行。而在主角一次回家的時候,就會遇到房東在翻自己抽屜。而且在劇情中有一個任務,要我們搞個攝像頭,可以去找房東買。
在《旁觀者1》中存在感極強的反抗組織“新明天”也在《旁觀者2》中登場了,和前作一樣,他們出於迷之自信向我們下任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錢(哭了)。新明天看似替天行道,但一上來就讓我們炸辦公大樓,雖然他聲稱要炸的是空無一人的翼樓,但最後還是造成了人員受傷和財產損失,所以他們其實就是一幫****。
我上面說過,第三層(遊戲中25層)在進行克隆卡爾的工作,而在一個任務(未免劇透我就不細說了)中,我們要答一些和《旁觀者1》劇情中的題,當然不是硬答,之前任務要求我們蒐集卡爾的個人履歷,我們甚至能在這個任務的劇情中拜訪卡爾曾經的租客。不過,玩過《旁觀者1》的玩家當然會更佔優勢,畢竟這些都是玩家親身經歷過的劇情。
在《旁觀者1》中,卡爾的有一個兒子,在家裡經濟很困難的時候,他向家裡索要高額學費,目的是成為工程師,並且表示絕不去當礦工。而在《旁觀者2》中,我們會遇到一個人,為了養活家人並償還助學貸款,放棄工程師去當礦工。由於來訪者是隨機的,所以這個角色可能有些玩家不會遇到。
在《旁觀者1》中,黑市商人內森·凱勒會在晚上出現在樓下,我們可以與他交易物品。
而在《旁觀者2》中,他有了自己的店面,但只能購買不能出售,我們沒法再倒賣攝像頭了(咦)。而且這裡只會出售任務物品,不能買違禁品陷害別人了。(其實也能,只是不在他這兒買)
這些就是《旁觀者2》和《旁觀者1》的聯繫了,也算是對上一部一些人或一類人的後續有一個交代。房東依然做著監視的勾當,年輕人依然在家庭和夢想之間搖擺,只有黑市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令人不適的場景
《旁觀者2》出現了一些可能引起玩家不適的場景,使我不得不專門拿出來講一下,因為一些玩家可能會對其感到不適。我希望這些玩家在決定要不要玩這款遊戲時,要考慮到這個要素。當然,由於這也可能導致我被查水錶,所以我也不會放一些過於露骨的畫面。
遊戲中有三個樓層,每個樓層都有一個領導,抓住把柄扳倒領導也是我們的重要任務,而領導的把柄都因為過於變態而十分致命。
第一個領導會在辦公室裡辦派對,在派對上出現了很多情色場景。雖然這些角色都是小黑人,但打上馬賽克之後反而變得很變態。
第二層的領導喜歡血腥的事,他辦公室裡有一個密室,裡面有各種殘忍的刑具,玩家甚至有機會親身參與這些刑具的使用。在密室最左邊,還有一個鐵處女(一種箱式刑具),打開鐵處女的門後,裡面會噴湧出大量紅色的血,十分震撼。
依然是第二層,我們會遇到電車難題,兩個箱子中一邊是一群人,一邊是一個小女孩(就別指望殺死領導本人了),我們要選擇燒死其中一個箱子裡的人,而且沒有兩邊都救的選項,除非從一開始就不觸發這個劇情。
第二層的血腥場面尤為多。在現實中,領導為了激勵員工努力工作,有時會讓員工分組競爭,勝組會得到獎賞。而在《旁觀者2》第二層中,勝組不會得到獎賞,但敗組會被扔進巨大的碎紙機裡,並有非常具體的粉碎人體畫面,最後還會展示被鮮血染紅的碎紙機。
總結
總的來說,《旁觀者2》在《旁觀者1》玩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又展現出更多更黑暗的世界觀設定。但這一次我們更多隻是感受世界觀的展現,而很少在個人的善惡中搖擺(或者可能只是我已經麻木了),只是會在結尾對國家的命運要慎重選擇。《旁觀者2》比《旁觀者1》玩起來更硬核,玩家很容易變成社畜、任務達人、時間管理大師,當然,這也增加了多次遊玩的樂趣。希望大家在選擇是否入手時,可以多一些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