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来了,请查收。
- 新年寄语
作为少数可以放肆的日子,新年即将在我们的盼望中到来。那么如何度过就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看电影?集体出游?文艺汇演?大家争论不休。最终还是班主任拍板,决定观看电影《冲出亚马逊》,但是大家对这部电影不太感冒(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之下,班主任答应在三四月份带大家去体育馆进行课外活动。
有年代感的电影
在电影开场前,我们要轮流上台谈谈自己的新年规划与高考目标,全程录像,作为纪念。本来我的想法是提高50分左右,但是看大家目标都是90、100,甚至更多,觉得50分有点少了,就临时改成了90分。究竟能提高多少我自己也没底,其实就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没有太多的想法。
拍照只会比心的我
- 百日誓师
以往这样的活动,复读班都不会参加,加上老油条们本来就对这样的活动不感兴趣,倘若真的过去,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开茶话会。但由于班主任负责了这些活动,没办法,必须硬着头皮上。
既然要上场,口号必须有。我们找来应届班的口号,好家伙,那叫一个霸气,拳打985,脚踢211都算低调的,可能下一步他们就要攻陷银河系了。我们也不甘示弱,想了很多口号,但都过于平庸。后来有一位同学说出了重点:要体现复读班敢于重头再来的勇气,也要与众不同,大家都一样那多没意思。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霸气而又不失傲娇的口号诞生了。
口号有了,还要解读一下
- 老友相逢
某个周日,我正收拾东西准备去学校,门铃响了,来者是我的好基友老洋,趁着周末没课来看看我。他倒不客气,转身就躺在床上,问有没有吃的来招待他。我连忙让他起来,说“你赶紧给我回去,过会就要上课了。”他朝门口努了努嘴“你确定吗?”我一看,学妹正站在门口。
课外活动
学妹是我的初中校友,比我晚一届,和老洋打球认识的。她的左眼巩膜蓝染,就像在白纸上打翻了一瓶蓝色墨水,晕染得非常好看。
她坐了下来,询问我的近况。我盯着她的眼睛,支支吾吾的,“还……还好,过一天是一天呗。”我挠着头。之后,我们边走边聊,在校门口,简单说了几句就准备进学校了。这时,学妹突然叫住我,提出要拥抱一下。拥抱之后,我们告别,各自珍重。
从那之后,我再没见过她。
- 六月
时间一晃来到了六月份,这也意味着复读即将告一段落。在学校的最后半天,班主任开了一场名为“认真做人,踏实做事”的班会。他告诉我们,人生还很长,复读不过是一个站点,高考亦是如此。
最后一次班会
我把东西清了清,翻出了去年买的《围城》,也没怎么看就一直塞在抽屉里。把这本书里的话稍加改动来形容复读:没有人想进来,但有的人不得不进来。
考前作息
18年的全国乙卷总体比17年简单很多,考试过程也很顺利。说个小插曲,考试当天,刚安检完准备进教室,就看到主监考员有点眼熟,好家伙,竟然是应届时的班主任,下午数学的监考老师也是之前的任课老师
之后就是等成绩、填志愿、各自奔赴大学校园了,复读也正式结束。
- 写在后面
这几篇文章完全是我心血来潮写的。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准备考研二战,期间也听到同学的一些消息,工作的工作、升学的升学,而二战的过程也让我想到了复读,想到了这段踏实且认真的日子。
每年都有很多人复读,而我只是侥幸通过这个关卡,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这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回忆,这一年我仿佛与世界脱节,以前的好朋友不再联系,许多兴趣爱好也被迫放弃,每天都过着“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很单调,但是非常充实,因为我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物理老师说,复读一年,改变一生,这句话我也一直写在纸上。我认为,复读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成绩提高那么简单,它教会了我怎么面对挫折、怎样克服困难……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遇到了许多好老师、好同学,能够与他们共同成长,我深感荣幸。
“不要惧怕风暴,它终将过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