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兩個星期多的測試,這篇詳細介紹所有裝備專欄總算是初步完成,和大家見面啦。
毫無疑問版本會持續更新,所以這篇文章也會持續更新,所以如果你有需要查找的數據即使過了幾個版本也可以回來看看,我也可能因為時間過去太久會重新開一篇,把這一篇刪掉,以滿足版本較大的變化,如果這一篇消失了,記得再找找哦~
另外,本篇文章會有一期配套視頻,來進行講解,同時現場展現部分裝備的使用技巧。當然最大的作用還是幫助那些看到大量文字就發黑眼暈的小夥伴們。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關注一哈我哦~
另外,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給我還有我的小夥伴一個贊呀,要有幣就更棒啦!讓我們看到這些兩個星期努力幫助了很多相同愛好的人,我們會很開心噠!
最後,非常感謝群裡的小夥伴們,他們分多次與我合作,幫我完成了數不清的測試和實驗,還提供了腦洞。如果你想找個交流,開黑的的地方(或者也願意參與測試當老黑努的話~哈哈哈)也可以加入我們。
本篇文章中使用的距離單位(米或m),是實際遊戲距離單位,而遊戲中標記的距離顯示的是向上取整的,如果要統一起來,你只需把專欄的數字加一米就是標記顯示的向上取整的距離了。這麼做的好處是能更好的統一視覺距離帶來的感覺,比如無後坐力炮M5爆炸致死範圍為1m實際很近,但標記卻顯示為2m,這會讓你用無後坐力炮M5的時候產生誤判。(速度之類的數據不用管)
M5A3 傳奇皮膚 紅色通緝
這裡要介紹的道具分為三類:1,投擲武器;2,配備;3,兵種特殊配備。
一,投擲武器:
- 破片手雷
全兵種可攜帶。相比於其它遊戲的手雷,這玩意威力大到離譜。
威力:4m內非盾哥致死,非盾哥佩戴裝甲板3m內致死。4.5m處約80傷害,5m處60傷害,6m處30傷害,7m處仍有微量傷害能打斷回血,盾哥最多被炸60血。載具方面,對CAV至多造成6點傷害,對主戰坦克、磁炮坦克、MAV能造成至多12點傷害,小野貓與螃蟹車至多造成18點,博爾特至多21點傷害,小車與氣墊船至多30點,特殊情況下可用來補刀。另外可以熄滅燃燒彈的火焰。
投擲距離:45°時投擲距離最遠為60m,有時落地彈跳能再飛出1-3m,所以無高低差下的極限爆炸影響距離約70m左右,助跑不會增加投擲距離。小技巧,趴下抬至最高就是剛剛好好的45°,再起身也是45°。
引信時間:第一次碰到物體後的3秒爆炸,所以掌握一些技巧的情況下,可以再高處碰撞後掉落提前爆炸甚至空爆不給敵人反應時間以造成最大化人員殺傷,這在急先鋒A1 A2與萬花筒A1等點時是很有用的技巧。
額外使用技巧:
- 震盪手雷
震盪手雷
僅突擊兵可使用。2042裡的閃光彈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效果:12m內面對的敵人會被致盲1.5秒,2秒內無法開鏡射擊。半徑6m範圍內不論是否直面都會造成2點傷害,能打斷回血,還可引爆雙方的C5(算你的C5)。屬於範圍夠大,效果夠差。
投擲距離:同破片手雷。
引信時間:第一次碰撞到物體後一秒。
額外使用技巧:大多數情況下,這款投擲武器都效果不足。但較小的室內,如擱淺船內的兩側類似的地方,配合霰彈槍有一定的威力,卡好碰壁時間1秒後爆完進去,寧早不晚,因為即使早了也沒關係,霰彈槍無需開鏡,你也是優勢。相對於手雷不用擔心傷害自身,和引信過長的問題,但適用範圍確實小了。
- 煙霧彈
煙霧彈
所有角色通用。通用性最強,上限最高的投擲道具。
效果:直徑10m範圍內煙霧有效遮蔽,14秒時開始消散,總遮蔽時間15秒。直接命中有2點傷害,有一次主副武器子彈打光,用這玩意砸死過一個,哈哈。另外可以熄滅火焰。
投擲距離:同破片手雷。
引信時間:第一次碰撞後一秒。
額外使用技巧:煙霧作為上手最簡單,上限也最高的裝備效果,若是要展開篇幅論述可以達上千字之多,種類從下掛煙,煙霧發射器,再到煙霧手雷。功能從突擊,救人,周旋,繞後,誤導,引導隊友,製造混亂,臨時掩體,分割殲滅,遮蔽火力點,遲滯載具火力等等等,煙霧彈的上限取決於你關於信息阻隔這一現象的想象力。這裡只介紹兩個用法幫大家打開思路,其餘更簡單的或者更復雜的各位自行探索。
第一種,適用範圍很廣的萬金油思路,也很簡單,在一處布煙後,在初始布煙點,偏一些的方向更遠或更近的布煙,讓兩個煙霧彈間形成一條斜向通路來射擊,同時兩邊視線都被遮蔽。讓你能安心在可能被空曠處對某處火力點進行短暫輸出(通路斜向敵人),或是在突擊時遮蔽正面保持打擊敵人側翼的窗口。其核心在於在構造兩個對己方有利的臨時掩體,遮蔽敵人的同時要利於己方的火力打擊。
這裡地圖限制,實戰中一般兩次投擲夾角更小,兩者距離更遠
第二種,這個適用範圍就小很多了,也複雜很多,對個人能力也有較高要求。當正面僵持,同時兩側翼敵人防備完善,幾乎無懈可擊的情況下,在正面戰場附近尋找有彈藥箱的地方,在相對平坦的地方由近至遠縱向布煙,20m左右(鉤鎖終點) 40m左右 以及最遠距離60m布煙,然後使用麥凱鉤鎖兔子跳,兔子跳可以直接穿越最多約75m的距離來到敵人的大後方。雖然過程中你會經過沒有煙霧的地方,但如果你3個煙布的合理,加上僵持情況下雙方很緊張,而且兔子跳距離很遠速度很快,敵人即使發現你了,可能也不知道你去哪了,擊倒你難度更是很大(只要你沒朝人家臉上跳)。此時最後一段進了煙就不要再跳了(兔子跳最遠距離大於煙霧彈投擲距離),在煙裡可以等隊友復活你,或者打針裝板換彈補充狀態,冷靜會兒,看看小地圖思索下先撈那個區域的倒黴蛋,都行看當時情況。經典場景:擱淺第一個點,小山坡下穿過防守方陣地的小路。(不會兔子跳的參見之前一片說機動性的文章,有詳細介紹)
縱向布煙,兔子跳直擊敵復活點,我的經驗上是建議先撈靠近山的,再撈另一邊
我個人認為任何兵種攜帶煙霧彈都是性價比比較高的,只是說特殊情況下一部分投擲武器比煙霧彈更對症下藥。
- 電磁脈衝手雷
電磁脈衝手雷
僅工程兵、偵察兵可用,能很可靠的完成專業對口型任務的特殊手雷。
效果:對半徑5m內的敵人員或裝甲車輛進行電磁干擾8秒,並對這個範圍內所有的敵方設備造成200點傷害(自己的也打到),如信標,竹筍,X6,探測球,APS都是一擊秒殺,拆蛋小車一下會還剩一絲血要再來2-3槍死,同時還會直接打斷韓國妹的透視。對範圍內的人員造成 1 的傷害並打斷回血還可引爆雙方的C5,而且小地圖和UI模糊不清的同時還伴有雜音會影響聽附近的腳步。
投擲距離:同破片手雷。
引信時間:第一次碰撞後一秒。
額外使用技巧:(在腳下有大量彈藥箱時,對扎堆的數十個1000血的敵人投擲以獲得巨量的經驗。)電磁雷目前正常情況是偵察兵和工程兵搭配C5或者地雷炸載具的黃金搭檔,同開黑隊友時也可以一個麥凱鉤過去C5一個人電磁雷。但其實最有價值的功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東西可以隔牆干擾,換而言之可以用來隔牆拆APS,APS是發射攔截彈來沒收的,所以如果有阻礙,電磁手雷就不會被沒收了。
- 燃燒手雷
燃燒手雷
全兵種可用,十分實用,但被單兵擲式核武器掩蓋了鋒芒,而且火焰可以被爆炸和煙霧熄滅。
威力:燃燒半徑為2.5m,持續10s,擊殺敵人所需時間約2.5秒,直擊只需約2秒,無視裝甲板。直擊造成20傷害,即便後續快速逃離起碼也要承受約50傷害。每0.05s造成一次傷害,站立火中的敵人初始受到傷害為一秒內的1.5傷害一跳,後續一秒中傷害逐漸由3一跳上升至6一跳,最終12傷一跳。戰術衝刺滑鏟兔子跳強行通過即使操作過關也至少需要27血,奔跑兔子跳可能掉血更多。
投擲距離:同破片手雷。
引信時間:無(燃燒即釋放!)
額外使用技巧:燃燒手雷的火焰可以穿透牆壁打擊敵人,但範圍較小可能只能用於逼出掩體或打擊貼牆的殘血。另外,較長的持續時間和劇烈的燃燒視覺效果,讓其也能充當遮蔽視野創造掩體的效果,而且和煙霧彈不同的是,隊友的標記你是能隔著火焰看到的。最經典的方式就是找個半掩體,如圖。
人們通常不會預瞄有燃燒彈的地方,因為那裡不像是有人。但最危險的地方....
- 飛刀
飛刀
僅突擊兵、偵察兵可用,威力足夠大,用起來也比較快樂 ~ 同時也是盾哥的秘密武器。
威力:75m內120傷害能秒殺裝甲板目標,100m時傷害剛好衰減至100點,往外需爆頭才能一擊斃命。
投擲距離:平地上,30m內直擊沒有下墜,極限在45°時為130m左右。
投擲相關:投擲前搖0.75s,飛行速度30m/s;完全消音,敵方小地圖上不顯示任何信息。
額外使用技巧:如果你想主玩飛刀,那麼設置裡有一個選項:鼠標和鍵盤→徒步→自動投擲手雷與飛刀,把這個關掉你的體驗可能會好不少,可以將飛刀更輕鬆的捏在手裡遇敵瞬發。另外,盾哥反過來不建議這個選項,持盾下按G,完成投擲後貼心的DICE會立即幫你切回盾牌,哈哈哈。(另外,飛刀可以觸發貼在敵方載具上的C5,並且觸發後顯示為飛刀擊毀了坦克,如果你想吸引一下大家目光的話~)
另外,彈藥包可以補充一發飛刀,換而言之,擊倒一個可以獲得兩發飛刀(看看這敵人多麼貼心啊~),所以容錯率還是算高的了。
AM40 史詩皮膚 傳承
二,配備:
- 煙霧彈發射器
煙霧彈發射器
僅突擊兵和支援兵可用,能快速製造大量煙幕,能充當團隊的衝鋒號和屏障的功用。
效果:主彈丸第一次碰撞後,分裂出三個小煙霧彈,形成一道寬20m,厚5m的煙幕,持續15秒。主彈丸直擊時能對敵人造成2點的傷害。可以熄滅敵人封路的燃燒彈。
射程:站立抬高槍口45°時,為最大射距約160m左右。
相關細節:開鏡移速為麥凱時3.25m/s,非麥凱時2.25m/s;奔跑抬槍時間為0.167s,衝刺抬槍時間為0.267s;非麥凱使用煙霧彈發射器開鏡時不會觸發闊劍地雷(沒啥卵用的冷知識又增加了)
使用技巧:
兩種標尺的使用:
腰射標尺:
三十米內為直線彈道,直接使用三點處直擊即可。
往下依次,第一條線為40m精確線,第二條線為50m精確線,最後一條短線為60m精確線。
開鏡標尺:
發射時,以準星尖為準,以25左下角為基準線,若要打50m遠,則向上抬高25數字左下角到50右上角的垂直高度。依次類推,要打多遠時,記住現在標尺上數字的高度,再把準星尖移到你記憶中的那個高度就是“精確”位置了。
- 戰術無線地面傳感器
竹筍,又名:戰術無線地面傳感器
僅偵察兵可用,既能為團隊再室內帶來大量有效信息,亦可單兵防身,非常強大。
效果:於一個半徑為22m的球形範圍內,偵測並標記處於範圍內的所有正在活動的敵人(移動、跳躍等,但不包括布拉斯科),並顯示在己方所有人的小地圖上,可以穿牆探測。
相關信息:血量為40,常規槍彈只能吃2-3發。一直存在,即使你死亡並復活後。直至被敵人摧毀、放下新的竹筍、以及你更換配備復活時,竹筍才會消失。
使用技巧:往人多的地方放自然是一句廢話,所以說一些額外的竹筍野外生存技巧,竹筍只要稍稍注意安裝位置,基本敵人就很難發現,所以爆炸其實是威脅最大的,其中扎因的空爆範圍很大,而且只需一發就能摧毀竹筍。再一個就是電磁干擾手雷也只需一發而且可以隔牆。所以安裝的時候可以考慮規避人多的掩體和載具可能長時間呆的地方。
- 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別稱:鐵餅,奧利奧等
僅工程兵可用,只對載具的話可能比C5更好用,既可埋設也可投擲。
反載具效果:單顆能對CAV造成40傷害;主戰坦克,電磁炮坦克,MAV造成65傷害;對小野貓,螃蟹車造成80傷害;對博爾特造成85傷害;對小車和氣墊船造成95傷害。
反人員效果:一顆為2m內致死(含自身),兩顆致死範圍為3.5m(投擲時),盾哥除外。
相關信息:引爆需要兩顆子彈,不是C5的一顆。對載具沒有弱點加成。
使用技巧:正常使用時,地雷的投擲距離是很短的,趴下時最遠2.5m,站立時最遠3.5m。但其實投擲是可以助跑的,行走時最遠6m,衝刺時最遠8m,滑鏟跳最遠20m左右(起點開始算,因為距離載具距離是中心點,所以載具正、後方還能再加3m左右,側面能加1m左右,即23m處正面扔就能得手)滑鏟跳的技巧是跳躍和投擲一起按即最遠,角度在30-60°內皆可,如果你怕動作不標準,可以等20m內再滑鏟跳投擲。對於消滅殘血載具有很大幫助,尤其適合莉莉絲攜帶,因為其它工程兵可能要帶某類型筒子。實際上我認為單說消滅載具,對於工程兵來說,會滑鏟跳投擲的地雷明顯強於C5。
至於埋設,一般建議只埋兩顆,身上留一顆。即使是最極端的CAV衝點你沒給它炸爛,往往20血也會被隊友帶走,或者你滑鏟跳。其它載具都是會兩顆帶走的。地點建議選擇拐角的小石頭後,或者草叢裡,大馬路上一般都會被拆掉很難得手。
- 追蹤飛鏢槍
追蹤飛鏢槍
僅偵察兵可用。一種往往要與隊友合作才能發揮最大威力的裝備,無溝通時用處不大。
效果:射出一支飛行速度為250m/s,所受重力加速度為9.81m/s²的飛鏢,可以命中載具或者人員。命中後,飛鏢本身將可以被鎖定,且被飛鏢的受害者不會有被鎖定的提示(因為你鎖的飛鏢),但對於本來可以鎖這個載具的筒子,被鎖方還是會有提示。飛鏢將存在16秒。命中人員時,造成2點傷害。
配合舉例:比如FGM-148標槍,正常不能鎖人員和飛機,所以當你鎖定在人員和飛機上的飛鏢時,人員和飛機不會收到鎖定和導彈來襲的預警。雖然地面載具會收到預警,但是會增傷,本來對重載具44傷害的標槍,傷害會提升到60,輕型裝甲載具會由57提升到78。
再比如M5,本來筆直彈道的M5,將獲得追蹤的功能,但不額外增加傷害,是哪個部位命中,就是那個部位的傷害。
另外毒刺也能因此能鎖定並攻擊地面載具。
使用技巧:沒啥技巧可言,但你加入我們獲得可以合作的隊友(夾藏私貨,哈哈)
注:與各種筒子加上各種載具的複合型測試十分複雜,因為人手不全進行未完全,所以這個配備與各型筒子交互方面的數據可能不全或有誤。
- 彈藥箱
彈藥箱
僅支援兵可用,既能間接提升團隊作戰能力,又能解決特定槍支的彈藥供需難題,作用很大,優先級高於醫療箱。
效果:為半徑2m的球形內所有人(不分敵我,可穿牆提供)提供主副武器的彈匣兩個(含所有備彈)、一個投擲武器,一個兵種配備,一個配備的補給。其中,彈藥箱,醫療箱,焊槍,除顫器,激光指示器,不能補給。專家技能也不能補給。每個人獨立冷卻,拿取冷卻時間20s。
投擲:站立最遠7m。行走最遠12m,奔跑最遠15m,滑鏟跳最遠也為15m(皆為45°角抬高)。能為飛行路徑上所有處於過半徑2m球形內的所有人提供補給,投擲冷卻為30s。
相關:血量為100血,趴在後面會被穿透所傷,正常來說不會敵人不會需要多一槍,但如果敵人使用了6KU消音器(常規自動武器),你可以比平常多抗一槍,當然你反過來透過彈藥箱打別人也一樣(雖然我想不出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另外可以完全擋住普通霰彈,如12m的彈鼓彈藥。
另外,你其實可以把這個和醫療箱放在北極星和各種民用小車上,為大量隊友提供群體送餐服務。分咔咔的漲的同時,還能給他們聽車載音樂,是不是很拉風?(有這還要啥美團餓了麼啊~)
- 無後坐力炮M5
狙,別稱:無後坐力炮M5
僅工程兵可用,反載具反火力點都是一把好手,是工程兵選出來絕對不會錯的選項。
反人員效果:1m內致死,2m處40血(只不過即使爆頭了,心靈手巧的醫生姐姐也能縫縫補補把你再拼起來)
反載具效果:
測到透支,尤其是MAV看一次傷害就要重啟一次,逆大天
飛彈速度:飛彈飛行是具有加速度的,出膛慢,後逐漸加速,100m飛行約0.6s,200m飛行約1s。
裝填速度:上膛時間5.5s,上膛動畫6s,來回切武器會更慢,跳過性價比不高。
機動性:1.75m/s,相當於非麥凱的機槍移速,或麥凱的NTW-50和RPT-31的移速。奔跑抬槍0.167s,衝刺抬槍0.267s,相當於突擊步槍的抬槍。
使用技巧:開鏡的標尺是準確的,數字代表幾個百米,目標在低處適量少拋,目標在高處適量多拋即可。(這一點上DICE貼心的程度讓人感到震驚)另外,你還可以鎖定被標記的載具,並讓M5可以跟蹤目標,這對命中飛行目標幫助很大,而且M5火箭彈速度比毒刺更快更難躲避,同時威力更大。激光指示器和追蹤飛鏢槍以及拉奧的黑入可以提供標記狀態(當然最好玩的可能是飛鏢槍打人,M5追蹤了,這年頭誰的狙子彈還不能追蹤啊)
- 攔截者護甲板
攔截者護甲板(插個闆闆~)
僅突擊兵可用,當反載具需求低時,突擊兵當前版本最高優先級的配備選項,尤其是繞後時。
效果分類:
①使單次傷害100-120(不含120)的不再一擊致死。
常見類型:輕型弩箭10m內身體;基礎弩箭40m內身體;75-100m的飛刀;手雷致死4m→3m;C5致死2m→1.5m;M5致死小幅下降;SWS-10亞音速彈150米外爆頭;SWS-10近戰彈100米外爆頭;12M高概率一槍死距離6.5m→5m;12m獨頭彈爆頭;NVK-S22高概率一槍死7.5m→5m。等
②使單次傷害為50-60(不含60)的不再兩下致死。
常見類型:NVK-S22兩槍大概率死距離20m→15m;12M兩槍大概率死距離15m→11m;6KU消音器的DXR-1標準彈20m外身體;SWS-10:100m外重彈,50m外標準彈,150m內亞音速彈,100m內近戰彈,配備任何減傷消音器時;6KU消音器的SVK。等
③常見自動或半自動武器傷害35,28,26,22,18等都需要多一槍,即18-40傷害(不含40)的所有武器,這種情況下對方槍射速越慢,裝甲板收益越高。所以結合前面其實不難看出面對射速僅有300多的霰彈槍,裝甲板收益是很高的。
④當 17≥傷害>7 時,如PF51,載具的輕機槍,7.62毫米轉管機槍等,會因為裝甲板需要多打兩下。
⑤當傷害小於等於7時,如30炮的濺射,一些爆炸的最大範圍邊緣,非傷害型投擲武器直擊等,是可以因為裝甲板承受3下 及以上的。
插板時間:裝甲值到達1.6s,等待動作完成拿出主武器可以射擊2.2s,1.6s後已經可以打針或者切換型動作。所以如果又要打針又要插板,建議先打針後插板,這樣滿狀態的時間比先插板後打針要快1.4s(以此時30血,回滿血要兩秒計算)
個人理解:這東西能直接提高下限。手上槍不變的情況下,對拼直接上一個檔次,比如G57和M16能TTK強於PP29等大多數武器,PP29,RM68近距離能TTK上強於AC9和PBX45(後者多打一槍的TTK和前者比),讓AK24在10-30m這個大劣勢距離能和很多武器是平手或是操作可以逆轉的小劣,當然也可以是在眾多12M中脫穎而出,或者AM40時提高容錯等等。總的來說,不反載具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裝甲板了,SPH在要頻繁炸牆,對付大量掩體後敵人時才能平均收益高過裝甲板。
注:4.1.0版本可能會削弱。
- 醫療箱
醫療箱
僅支援兵可用,在當前版本人均回血夠快,且配備數量多用處大的情況下,醫療箱僅在隊友集中且持續架點對槍的地方,以及小天使手上才能說是有著彈藥箱不可替代的作用。
效果:為半徑2m的球形內受傷的人提供一個12.5hp/s的治療,可與治療針,自然回血疊加。同時可以為突擊兵補充一個治療針,或者為法爾克提供六發S21注射手槍的彈藥。每個人獨立拿取CD,拿取CD為10s,投擲CD為30s。
投擲:同彈藥箱。
相關:血量,擋子彈等屬性同彈藥箱。
- FXM-33防空導彈
FXM-33防空導彈,別稱:毒刺
僅工程兵可用,當前版本無法跟蹤低於30m的飛行器,加上較低的傷害,讓其處境十分尷尬,但仍能對高空飛行器造成很大威脅。
效果:完成3秒的鎖定後,發射一枚可追蹤飛行器的導彈,可對固定翼,武直,小鳥,隱直造成65傷害,對運直造成37傷害。若是有激光指示器或者拉奧黑入或者飛鏢槍標記,也可鎖定打擊地面載具,但傷害低於M5,基本都是比M5多一發的樣子,比如坦克正面M5是21,毒刺是19,坦克屁股M5是34,毒刺是30這樣子(不知道還能不能追蹤地面載具,只不過當前版本這個東西也不是很值得深入一測了)
使用技巧:就當前版本來說,除了征服用來打高空目標,建議練習M5和TV彈(不許笑!~),或者跟個拉奧後面用M5你懂得~
- C5炸藥
C5炸藥
突擊兵、工程兵與偵察兵可用,雖曾遭到大幅削弱,但至今仍是有著不可替代地位的配備。
反人員威力:2m內致死,3m時傷害30,衰減很快。
反載具威力:
螃蟹車屁股比坦克屁股硬,DICE你說的對啊!
投擲數據:
站立靜止平視投擲為3.5m,視角抬高至45°能至7m遠;行走45°抬高視角為9m遠,行走平視為4.5m遠;
反載具投擲:C5可以奔跑和衝刺,這裡直接取衝刺最快的情況,使用滑鏟跳抬高一定角度(不需要45度30°-60°之間皆可)下若是衝向載具的正面或者後面,23m開始就可以衝刺滑鏟跳扔C5了,接下來保持角度邊往前走邊扔,都會貼上去,然後引爆就好。對於載具的側面最好是20m起跳。實質是衝刺滑鏟跳扔C5的極限距離只要角度差不遠就是在18-20m左右,而與載具的距離是指載具的中心點處,根據載具邊緣到中心點的距離加上C5投擲距離即滑鏟跳起點距離,如果你追求保險和簡單可以不管車體轉向就是19m開始用,想的更少,操作更好。至於車輛如果在運動,那就是考驗你直覺部分和理論部分相結合水平的時刻了。
只衝刺的話極限距離是9.5m,不卡45°保險測量的話差不多是8m左右而且奔跑衝刺差距不大,換而言之這個奔跑投擲可以越過略超過身高的掩體炸死離你6-10m之間的敵人,這個是比較泛用的。
相關:任何傷害都會引爆c5,誰引爆算誰的,如果遇到低素質隊友往你載具上貼c5希望敵人打爆,可以開遠了之後,自己提前打爆。當然也可以用來熄滅路口的火焰。
使用技巧:韓國妹配合煙霧彈,炸煙能收穫奇效。
- 闊劍地雷
闊劍地雷
突擊兵,偵察兵,支援兵可用,總體強度不高,但可以對固定繞後位進行有效針對,以此保護團隊。
效果:當半徑為2m的扇形內出現敵人時,在沿紅線的扇形區域產生一個爆炸,3.5m內時傷害大於120,4m內傷害大於100。換而言之直接觸發的人除非盾哥否則必死無疑。
使用技巧:兩根紅線的夾角即為觸發地雷的扇形的夾角。但紅線其實小於實際觸發範圍所以能設計一些既能觸發地雷又看不到的死角,比如圖片中,醫療針是觸發的極限距離,但正面走過去是根本看不到的。實戰中你在往外佈置一點都沒事,因為如果是用來放置繞後的點,經過的人很可能正在在奔跑或者衝刺。
上帝視角
幸運兒視角
反制:闊劍地雷比以往戰地的地雷都要強大,但也有一個不一樣的弱點,就是高速觸發機制。當低於一定速度的時候闊劍就不會觸發了,這個閾值是2.7m/s,當你是麥凱時使用AK24(2.66m/s,但為了對比方便所以之前機動性帖子設置為了2.75m/s檔),各種機槍,和非半自動的狙擊槍(不含GVT 45-70)時,開鏡移動不會觸發。而非麥凱的情況下在使用突擊步槍,連狙,狙擊槍,機槍時不會觸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蹲下或者趴下,蹲下為2.13m/s,趴下為0.91m/s都低於2.7m/s。除此之外電磁手雷可以5m內隔牆觸發,閃光彈能觸發6m內沒有擋住的,新專家布拉斯科直接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觸發等等方法。
- 近接感測器
近接感測器,別稱:探測球
僅偵察兵可用,和竹筍各有千秋,但整體上與竹筍55開,屬於是上限更高,下限更低。
使用效果:扔出一個持續工作15秒的裝置,裝置將持續掃描並標記半徑為22m球形範圍內所有活動的敵人(布拉斯科除外),並將信息告知己方所有人。
投擲:同破片手雷,最遠60m遠。
相關:可以被敵人扔回並重置信息流向,即回扔後,探測球又為敵人提供己方在探測球偵查範圍內的信息。血量為1任何傷害都將直接摧毀探測球。
使用技巧:緊跟主力,在彈藥箱搭配下能為團隊提供很大的幫助(以及很多的分和助攻),也能極大提升該配備的上限。另外充分利用可投擲的特點,將探測球送到竹筍無法放置的地方也是進一步提升上限的方法。
- FGM-148標槍
FGM-148標槍
僅工程兵可用,威力大,能追蹤,但只能對地,有標記增傷機制,能單人能合作,打擊地面載具十分可靠。
反載具效果:完成三秒的鎖定後,發射一枚威力巨大的反坦克導彈,傷害如圖:
之前我以為測MAV很麻煩,直到測這個才發現是小巫見大巫了
換彈時間:丟棄並更換髮射筒時間為3.5s。
使用技巧:搭配標記收益高,但是帶標記的人少,所以可以考慮尋找拉奧角色跟著他。發現高處小車火力點時,可以用狙擊槍打APS(電磁狙比較難被發現,而且不用抬彈道,優先推薦給不會玩狙擊的工程兵),然後標槍直接秒殺小車。
拆彈機器人,戲稱:拆蛋機器人
僅工程兵可用。功能十分多樣,有較高實戰價值的同時還能整活的配備。
耐久屬性:血量250,一發電磁干擾手雷還剩50血,無法自我修復;
修復/攻擊屬性:維修/傷害載具速度:8.33血/s(工程兵維修時為5.5血/s,經典人不如車),過熱時間:6s,一輪可以修復/傷害載具51血,所有載具一視同仁。對人員傷害150血/s,TTK約為0.67s。過熱後恢復時間為4s。
機動屬性:平地最大速度為6.94m/s,最大速度所需加速時間為4.2s。非勻加速,初始加速度大,加速至5.5m/s僅需2s。
使用技巧:首先可能很多人會忘了這個配備的名字叫拆彈機器人,這玩意是真可以拆彈的,而且是突襲模式裡決定勝負的那個炸彈,配合煙霧找個死角躲避爆炸強拆炸彈,有時會有奇效(但4.1.0版本要暫時取消了)
另外,有時候界外有些打狙的坦克或者步兵你也可以用這個跨界去找他,出界後會有一個10s的讀秒,在還剩1s的時候切出屏幕,再切回來可以刷新出界時間,16s可焊掉一輛電磁坦克,0.67s送走個狙擊手。目前沒有遙控極限距離,你完全可以在自己家焊對面家裡的電磁坦克。
還有一個用法是要開黑的,就是工程兵在較高的地方放這個配備,然後載具在較低的地方接住,然後在載具身上持續修復。可能你也想到了,是的,其實同樣的技巧也可以用來伏擊對面的載具,只不過需要些運氣和籌劃。如圖,
除了炮塔,你還可以開到後面的引擎蓋上會更隱蔽一些
這個機器人可以跟住,你只要焊就完事了,甚至焊的還比人快
最後,我知道有些小可愛就會想把這玩意搞4臺放魚鷹上不是無敵了,我測了下,可惜DICE也想到了,這個配備靠近魚鷹(甚至不需要碰到)就會直接爆炸沒有一絲猶豫。
- 激光指示器
激光指示器
僅偵察兵可用
對步兵效果:開鏡後,當你鏡頭中心停留在敵方士兵附近0.5s以上時將標記敵方士兵12s,你與友軍,可以直接在被標記士兵位置的上方看見高亮顯示的兵種標誌(如突擊兵),當鼠標移至標記士兵附近時,還會顯示名字,進一步幫助友軍索敵。
對載具效果:開鏡後,當敵方載具在鏡頭中心停留1.25s以上時,就被標記,除了小地圖顯示和高亮顯示標誌,鼠標靠近顯示名字這些效果外,還會為常見的三種反載具武器打擊這個載具提供獨特加成9s,持續保持在鏡頭中心可以實時刷新這個時間,標槍將獲得增傷加成的同時可以鎖定攻擊空中載具,M5將獲得跟蹤能力,毒刺將獲得鎖定攻擊地面載具的能力。
相關信息:按F可以切換倍率,激光指示器無論處於那種放大倍率都將反光,反的是紅光,並不顯眼,不像狙擊鏡子一樣能夠穿煙閃亮。
- SPH爆炸物發射器
SPH爆炸物發射器
反人員效果:3m傷害為60,2.5m傷害100非裝甲板致死,2.25m為120,最高對盾哥造成75傷害,可以打盾正面兩發送走盾哥。
反載具效果:
因為傷害較低所以精確到了小數點後
其他信息:飛彈速度為70m/s;射速90發/min;引信時間1.25s;直擊傷害15點。
使用技巧:平地上,30m內直瞄,50m需高於膝蓋才能直擊,75m胸口以上,100m頭上一個人的高度。低處適量多抬高,高出適量少抬高。不開鏡也沒擴散,所以可以直接腰射。
對自己有減傷效果,單發最多對自己造成60傷害(盾哥為30傷害)。若是目標因為直擊或是因為其他原因爆炸前先倒地,剩下的爆炸物會提前引爆,但對自身只並作一發造成上限60傷害。
需要摧毀連著的牆壁時,每塊牆壁各一發,中間一發,可節約一發送給對面的戰地女玩家。
注:下版本地位可能進一步提高,可能比裝甲優先級更高。
AK24 史詩皮膚 穩定鑽機
三,兵種特殊配備:
- 醫療針
突擊兵,醫療針
基礎信息:注射時間1s,恢復35血/s,回血可被傷害打斷,所以注射環境要注意。另外,若是裝甲值沒被打破,回血也不會被打斷。初始攜帶一根,攜帶上限為兩根。
補給地點:彈藥箱、醫療箱皆可。
使用技巧:若是你有兩根針,並且殘血,且附近有醫療箱,你可以先打一針,然後再去醫療箱範圍內,這樣回血速度疊加能更快返回戰場,而且針也還是2根,之後續航更有保障。
- 維修工具
工程兵,維修工具
基礎信息:對載具,維修速度為5.5血/s,傷害速度為6.25血每秒;對人員,150血/s,TTK約為0.67s;過熱時間8s,一輪過熱可以修復44點(4.0.1版本削了15%維修量),或傷害51點;維修或攻擊範圍為2m。
- 除顫器
支援兵,除顫器
基礎信息:適用範圍為2m內。對敵人只需單擊一下就能擊殺,無需蓄力。對隊友使用時,蓄力越久隊友起來後生命值越高,秒放為25血。
使用技巧:大量倒地隊友,而且相對安全的情況下,秒放讓他們自己回血就好,這個版本回血較快。其它時候要不要蓄力要結合實際情況。
- 植入信標
偵察兵,植入信標
基礎信息:血量25點,作為復活點4次後消失。
補給地點:彈藥箱。
使用技巧:注意小隊內選用了麥凱角色的人,有時會有很好的位置。另外每次復活後建議重新放信標,放置隊友連續復活多次導致信標提前消失,從而錯失進攻良機。
結語:
根據上一篇文章的投票,下一期的內容將是:當前版本槍械的命中機制,與槍械配件的講解。如果時間允許還會順帶把所有專家的技能寫了。而且應該也會有配套視頻。
完成槍械配件和專家技能後,接下來兩期根據上一期的投票,將是中距離作戰配裝詳解與地圖的優秀固定架點點位,還有實用的繞後路線,以及近距離作戰配裝推薦,這些內容我正在思考形式,可能用視頻也可能專欄,或者兩者都上。如果你對這些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如果實在不願意的話,可能多刷刷也能看見,不管啦,下回見!
#戰地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