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高走似乎已經不足以形容《狂飆》的走勢,更準確的說法,一如劇名,這部登陸央視黃金檔的開年大劇,熱度稱得上“狂飆”。
不僅首播收視就打出2.2的驚豔數據,連續拿下全國收視第一,22集之後更持續破2,最高峰值2.86,1月27日晚,電視劇《狂飆》在官方微博發佈海報,慶祝該劇愛奇藝站內熱度破11000,豆瓣9.0分。
然而就在海報發佈第二天,評分再度上漲到了9.1。
該劇不僅大有複製去年《人世間》“開年劇王”的可能,更是超越了《掃黑風暴》《罰罪》等所有近年的熱播掃黑劇,達到這個類型的口碑熱度天花板。
而隨著劇集走過三分之二,安欣被任命為調查組副組長,他和高啟強這對老對手之間的正邪較量,也正式進入高潮。換個角度說,劇集已經臨近大結局了。
這部講述掃黑除惡大劇的成功,當然得益於劇本的紮實精彩,導演徐紀周的獨到表達和劇集整體的高水準製作,但在網友的高密度評論中,“演技”成為《狂飆》最鮮明的特質。
除了眾多“叔圈”戲骨,還有多位過去不知名的實力派演員綻放光彩。
尤其是,我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麼仔細塑造一群反派角色的電視劇了,上一部有這種觀感的國產劇,還是孫紅雷的《征服》。
誰才是本劇真正的演技“天花板”?又是什麼讓這些低調的實力派,紛紛完成演技狂飆?
是時候,說個明白了。
第10名:老默(馮兵飾演)說實話,按理說以演技老默不該只排在第十,排在這裡,不是因為馮兵演得不好,更不是他的名氣不夠大,而是戲份相對較少。
當然,戲份少並不代表角色塑造不成功,反倒可能是剎那芳華!實際上,這個角色很快就擊中了觀眾的軟肋。
老默這個角色,太難演了。
每次高啟強想要吃老默的魚,觀眾就知道有人要領盒飯,但這麼殺人不眨眼的殺手角色,卻讓觀眾恨不起來。
老默的性格人如其名,就是沉默寡言,心裡也很孤獨,但又極重情義,為了報恩可以取人性命。
臺詞少又要出戏,馮兵只有靠眼神、表情,甚至是一根叼著的棒棒糖表現老默的內心世界。
劇中老默知道自己還有個女兒以後,聽了安欣的建議,在獄裡積極改造,刑滿釋放前拿了一堆的證書,但當他去找女兒,卻被女兒的姥姥趕出門;工地一看他刑滿釋放人員的身份就說不招人了。
走投無路之際,小虎帶他認識了剛展露頭角的高啟強,高啟強借口說自己要忙別的生意,請老默幫忙,其實是把自己的魚檔無償交給了老默。老默說自己沒做過,他就一點一點地介紹操作,說完觀眾都知道怎麼經營魚檔了。
馮兵完全演出了角色的失落與窘迫,以及對高的感恩戴德。從此他心甘情願為高企強賣命,最後被高放棄了,被警察堵在醫院裡還想著完成任務。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馮兵主動到監獄去體驗坐牢的感受,還到福利院去感受父女間那種獨特的感情。
最終他用不多的戲份,通過細微的面部表情,把老默的內心糾葛以及精神轉變,刻畫得入木三分,有血有肉。
老默是最底層的殺手,卻守著春秋列國時刺客的義,他願意為高啟強賣命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義”,而他不忍心去殺安欣,也是因為“義”,只可惜他的義,卻沒能用到正道上。
這令人無比唏噓,也讓老默這個角色讓人難以忘記。
第9名:李宏偉(阿如那飾演)這位年輕演員能排到這個位置,估計不少人會有意見。
但好的演技其實有許多種,有的是老默這樣複雜裡找簡單,有的則是把簡單角色演到極致。
李宏偉就是如此。
這位莽村村主任的兒子第一次出現在高啟強的晚宴上,觀眾就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囂張。簡單來說,這角色最大的特點,就是欠揍。
他一頭黃髮,語氣囂張,說話時搖頭晃腦,發起狠來咬牙切齒,簡直把窩裡橫跟沒教養寫在了每個動作和表情裡。
阿如那的表演充滿了角色信念感,就是大爺我誰都不怵,一開口“高老二”喊出了十足的霸氣。
可惜這個角色是典型的眼高手低,就知道吆五喝六召集狐朋狗友在酒桌上叫囂,一到關鍵時刻就秒慫,根本半分都不是高的對手,最後莫名其妙領了盒飯。
阿如那給觀眾的感覺是劇組從街上抓來的小混混,實際上是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的科班出身。
他上個出圈角色竟是《驢得水》中懵懵懂懂的小銅匠。
年輕輕輕就擁有如此變臉式演技,30歲的內蒙小夥阿如絕對未來可期。
第8名:徐江(賈冰飾演)喜劇演員演正劇一般有兩種結果,一是完全不著調,二是異常出色。
賈冰本劇中的表現屬於後者。
剛開始很多觀眾以為他是來搞笑充愣的。可他飾演的徐江一出場,就把一個黑社會頭目的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這個腦袋缺根筋的黑老大,又被演的很有梗,甚至比小品中的賈冰還好笑。
有個段落是他第一次到手機店找高啟強,高啟強到飲水機旁接了一杯水,抬手的一剎那,徐江順手就過去接。沒曾想高啟強自己喝了起來。
賈冰無處安放的手在半空中繞了一圈,變成了捋鬍子。
另一場戲是他在KTV被高啟強拿酒瓶砸頭,上一秒還在扮酷,鏡頭一轉,他就抱頭喊疼了。還有個經典場面是他讓小弟把電視砸了。我很少見到把囂張演得這麼好笑的。
但賈冰並不只是來演喜劇的。
一場目睹兒子暴斃現場的戲,角色那種難以自持的崩潰情緒,被他演得很好。
又一場將死對頭白江波活埋的戲,角色不再搞笑,而是冷血、殘忍、窮兇極惡…白江波想從土裡爬出來,被他一鏟子剷下去的時刻,我內心一整個恐懼。
最後賈冰把這個黑老大演的是既夠狠,又有梗。
最好的評價還是來自網友:賈冰就別回去演不好笑的小品了,踏踏實實演戲挺好。
第7名:高啟盛(蘇小玎飾演)高啟強弟弟這個角色可不好演。
剛出場去派出所給被拘留的哥哥送餃子的時候,整個人透出一股緊張羞澀,就是普普通通一個大學生。
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在後續的劇情中,各種反轉,甚至比高啟強更加腹黑,更心狠手辣。
他早早預測到了唐小虎的DNA數據被警方掌握,安排了替罪羊,還親自上門去找陳書婷,希望跟對方聯手除掉徐江。
當高家風生水起,這個角色又迅速膨脹,甚至連大哥一輩子不敢碰的毒品買賣都敢碰,最終自取滅亡。
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斯文敗類”能概括的。
追劇時最打動我的時藏在眼鏡片下的那雙眼,斜著看人時透出狠辣,真讓人不寒而慄,帶著怒火直視高啟強時張力十足。
長大後的高企盛對大哥是有敬又怨,但最後走投無路的高啟盛用自己的死保護了哥哥,更令正方力量遭遇全劇最大的一次重創,明明是罪不可恕的惡人,從人性和情感的角度,卻又演出了動人的一幕。
真想問徐紀周從哪找來那麼多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演技派,遇到好角色一下就綻放了。
第6名:李有田(韓童生飾演)《狂飆》這部劇中的老戲骨不少,吳剛、張志堅、石兆琪、李建義、倪大紅各個表現穩健。
倪大紅飾演的泰叔一露面,就有種霸氣外露的感覺。看似和和氣氣輕言細語,其實每句話都能決定人生死,讓高企強放棄弟弟那一刻還是笑著說的,那笑臉讓你不寒而慄。
張志堅飾演的孟德海從安欣的上司升任區長,始終有一種神秘感。總覺得他有問題,又好像沒有問題,背後是張志堅的演技製造的迷魂陣。
吳剛近年一直被觀眾質疑是不是動臉,直到徐紀周發文解釋了:是腎結石引發的面部浮腫,吳剛為了拍劇還推遲了手術。拋去病情引發的面部瑕疵和觀眾誤解,這樣的角色對吳剛簡直十拿九穩。
但如果要在老戲骨中選一個表現最好的演員,我會投韓童生一票。
因為他飾演的李保田,壞得太深入人心了。
《狂飆》一個特點是黑社會給觀眾的感覺壞得不夠狠,反倒是趙立冬和李保田這兩個角色每次出場都令我血壓升高。
演壞人齜牙咧嘴很簡單,但能靠一些生活化的細節來抓人,在平淡中演出卑劣,一撇一捺都讓觀眾想衝進屏幕打他,更難。
韓童生明明有很多浮誇的戲份,但完全沒有演戲的感覺,就像是隔壁村裡走出來的村霸;
有趙立冬撐腰的時候,李有田是真的拽,當面給高企強難看,那種柔中有剛的說話語氣,以及吱溜亂轉的眼神,都把狐假虎威四個字演得精確到位。
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沒有這麼狡猾的老狐狸,很難想象面對老道的高啟強,誰能帶著莽村為了利益跟他剛到底,也就無法引出更大的戲劇衝突。
可之前李保田那麼囂張,被拋棄後瞬間如喪家之犬,尤其在兒子受重傷後,觀眾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擔憂和壓抑的怒火,最後人物的魚死網破和下線才更牽動人心。
第5名:唐小龍(林家川飾演)林家川是張頌文的同學,曾經可以說是難兄難弟。
同班的張魯一、週一圍、車曉早就火了,剩下他們兩人兜兜轉轉,有一次兩人一起給人扛機器,他對張頌文說:咱倆是不是一輩子不能火了。
很難想象這話出自一個星二代之口,他的父親林和平是知名編劇和導演。《草帽警察》 《小姨多鶴》他都參與了。
但林家川多年都只是在抗戰劇年代劇裡演反派,直到這次他在《狂飆》裡又演了一個欺軟怕硬的小頭目。
故事開場就是中年唐小龍跟著高企強回鄉與耆老們聚餐,耆老們說聽聞市裡有個黑社會叫“刀哥”,高和唐趕緊說不認識。
此時一個小弟貿然過來,對著唐小龍叫了聲“刀哥”,耆老盡皆變色,唐小龍立刻呵斥小弟,“搞不清楚狀況嗎?”然後陪笑臉說,“您叫我小龍就行。”
林家川演的最有意思的,是給唐小龍這個人物營造的“反差感”。
年輕時的小龍可沒那麼客氣,帶著弟弟在菜市場欺行霸市,打著管理費名義收保護費。
高啟強送了大彩電希望保住攤位,惡霸兄弟卻拿錢不辦事,渾身上下還寫滿了嘚瑟。
但看高啟強搭上大人物之後,立馬變成小弟,表情諂媚至極,張口閉口強哥,兩種狀態切換自如。
林家川的表演是不顯山不露水,但到了飆戲時刻又不虛任何人。
一場戲是唐小龍為了救弟弟要害高啟強,結果被反殺,千鈞一髮之際跟對方求饒,靠著牆角眼淚止不住地流,那種脫力感,簡直像個無助的孩子一樣。
最絕的是他出獄那場戲,對比有說有笑的小虎,他那種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樣子簡直看得觀眾徹底代入。
明明是黑社會分子再就業,有什麼好擔心的,但觀眾竟然在那一刻跟角色建立了共情,因為林家川把迴歸社會的拘謹、焦慮、格格不入演絕了,每個肢體動作與眼神都是對的。
直到再度被高張開雙臂熱情接納以後,一句“我就怕強哥不帶我玩了”喜極而泣,整個人繃著的弦才放鬆下來。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也帶著一點緬懷、一點討好的混合情感。
上次看這麼精彩的出獄戲還是《英雄本色2》的狄龍,雖然情境不同,但好演員的表演是異曲同工的,許多情緒並不需要通過歇斯底里去表達,不形於色,才是忐忑的最大值。
林家川的整容式演技,瞬間把角色20年前的囂張跋扈和20年後的喜怒不形於色演合理了。
如果沒有《狂飆》,這麼好的演員可能還在抗戰神劇裡打轉,戲好,他自己把握住了,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第4名:安欣(張譯飾演)《狂飆》好像電視劇版的《無間道》,讓一黑一白雙雄命運交纏,用20年時間呈現兩人的命運變遷,最終構成了不可測的宿命感。高企強是一角,安欣是另一角。
有觀眾質疑張譯對安欣的詮釋,我反倒認為除了口音確實有瑕疵,張譯的演繹堪稱精準。
因為安欣其實非常難演。
一是人設不討好。
這屆觀眾最討厭的就是傻白甜女主,而前期的安欣,多少有點男版傻白甜的味道。
比如整個局裡的人因為安欣被取消了全年獎金。師傅的葬禮上他警服都不穿跑來大鬧現場,逼李響說出真相。
要把這樣一個渾身冒著傻氣又帶著執著的愣頭青演得不讓人討厭,我敢說如果不說張譯來演,換其他人翻車的可能性更大。
二是角色層次極其複雜。
張頌文的角色當然也難演,但好在角色性格是螺旋式上升,而安欣卻不是,他是來回穿越,從二十出頭帶著理想的愣頭青到四十多歲假裝老油條的宣傳科科長,其實是默默潛伏,從此只為敵人而活,最後重獲信任滿血復活,但做事的方法已經不再一根筋,而是帶著對現實的考量。
一般演員演安欣很容易演到精神分裂,因為可能一集就要呈現好幾種人物狀態。
比如主人公安欣的出場,是在一個游泳館,指導組的兩位官員讓安欣和他們一起下游泳池遊一圈,明示坦誠相待,並預防安欣攜帶錄音設備。
被指導組叫來的安欣,也同樣不信任對方,先是表現出一個職場老油條的警惕,始終眼神閃爍,空話套話一籮筐,人家試探他,他也在試探指導組是不是來真的。
這個時段的安欣一頭灰白頭髮,微微佝僂,揹著破舊揹包,欲言又止,看似老油條,實則有難言之隱。但雙方一交底,他的神色便逐漸嚴肅,人物底色也浮了出來。
可鏡頭一轉,回到了年輕氣盛的黑髮安欣,被訓話時不服氣,和領導賭氣卻撞見正主時發窘。
直面有問題的京海政法委書記趙立冬根本沉不住氣,當面放話“牽扯其中的人,一個也跑不掉”。趙立冬說話他把臉瞥向一邊。孟局氣得臉都青了。
這時期的安欣,有一種傻里傻氣的固執,固執地又那麼可愛。遇挫了又委屈巴巴,露出像小狗般清澈的眼神。
20年後再出發,不僅造型變了,眼神的謹慎也顯現角色經過歲月洗禮下的成熟。
這背後是安欣長達二十年的煎熬,戰友犧牲了,愛人跟別人了,自己被邊緣被歧視,他的內心痛苦有多深,頭髮便有多幹枯,但角色的心還是滾燙的。
可惜張譯的演繹再流暢,觀眾理解這個人物還是很難,這不是最出彩的張譯,但要說這是翻車,那麼翻車的標準,未免太高了。
第3名:陳書婷(高葉飾演)高葉一直被觀眾列為該火還沒火的女演員,從《長安十二時辰》到《獵罪圖鑑》,她不止一次恭喜了高光演技,但還沒有一個角色充分發揮她的實力。
直到陳書婷。
角色出場是白江波被害,安欣李響為了詢問線索找到她,高葉從家裡樓梯上下來,日光照到她的身上,形成一道光暈,她一身紅衣款款下樓,頓時有種風情萬種的感覺。
但這顯然不是花瓶一個,面對警方問話她滴水不漏,直到看到來搗亂的兒子,她立刻板起臉,用手指著兒子怒斥,安欣李響一整個被她氣場壓制。
這場戲已經奠定了整個角色,不自覺就有一種妖豔感,性感之外,又有幾分霸氣,霸氣之外是真的聰明。男人不自覺被她吸引,又感覺這個女人暗藏心機,深不可測。
正是她把泰叔引薦給高啟強他們,從而為高企強打開另一扇門,也帶他墜入深淵,這之後她成為大哥的女人,一身黑衣氣場十足。
因為故事的主線是雙男主,對於陳書婷的刻畫是有一搭沒一搭,但高葉出色的演技完美填補了角色的空隙,也不會讓人感覺用力過猛。
這個蛇蠍美人全劇只軟過兩次,一次是發現孩子被李青綁架,整個人肉眼可見地慌了,跑起來慌慌張張,眼神裡的驚慌顯而易見。
另一次是角色下線前帶著孩子去了香港,突然給高啟強打電話,流著眼淚說“再也不回京海了,你不用找我。”
眼淚有幾分無奈,有幾分決絕,也有對高啟強的感情,情緒十分複雜,但每個情緒觀眾都能感受到。
最終導演連陳書婷怎麼下線都沒拍,留下來當懸念,但高葉的表演深入人心。
高葉是內娛珍貴的青衣,少有人能如此落落大方地展現“性感”,而她的表演生動自然,和頂級演員的對手戲也絲毫不落下風。
這部劇對她的加成遠比女主大,內娛女演技派從此無法繞開高葉的名字了。
第2名:李響(李健飾演)劇集開播最初,我並未更多關注李健,沒想到他越演,越讓我徹底入了戲。
劇中安欣有兩個對比組,一黑一白,是他和老高。
一明一暗,則是他跟李響。
兩個小警察,兩條掃黑路,安欣是明面上死磕到底,而李響卻選擇了看似更安全更隱晦其實更危險的“曲線掃黑”之路。
李健演繹的李響,自始至終都沒有把內心掛在臉上,表面看活泛,懂變通,職場比安欣順利得多,但其實讓人琢磨不透。劇情一步步推進,才能明白李響多年的佈局。
他才是全劇最隱忍的人物。對安欣就像大哥一樣,所以安欣堅持那麼多年,被打壓沒垮,師傅死了沒垮,但李響下線,他瞬間就垮了。
李健最絕的是三次落淚。
第一次是安欣找他借槍,他說不能借,然後一邊歷數安欣為他擋手榴彈的往事,一邊流著淚啪一下把警察證拍在桌上說,“哪怕是我脫了這身警服,人和槍,也跟你去。”
一場戲,演出了人物的情義。
第二次流淚則是撞見師父曹闖慘死。
這場戲他是跟蹤而來,忽然看到師傅的身影,先是欣喜,然後覺得不對,最後是細思極恐不敢相信。
等他聽到槍聲衝進廢墟,看到師傅已經奄奄一息倒地,第一反應是驚,接著是難過得涕淚交流,再到師傅說讓他用自己的死領功,他既震驚又五內俱焚,整個面部肌肉都在顫抖。
這三種情緒,就在這一瞬間完成。最後他叫了聲“師傅”,這鋪墊之後的淚如泉湧,反而是情緒洩力後的收尾。
第三次流淚,最意味深長,也註定了李響的悲情結局。
他飽含著內疚之情跪在師傅的墓碑前,訴說著自己內心的悲苦和糾結,雖然肢體、神情幅度不大,卻每滴眼淚都震顫人心。
安欣一直在勸他:說一個謊,就需要一萬個謊話去圓。讓他說出來,睡一個安穩覺。
但他選擇了揹負這些謊言繼續生活下去,直到背不動的那一天。
當他最後拋出硬幣,走出墓園,已經註定了第27集喋血身死的結局,那種對觀眾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李健上次發光,還是徐紀周十幾年前的熱播劇《永不磨滅的番號》中的孫成海。
他的表演偏於剋制內收,時常可以描畫出更多的回味空間,但需要遇到對的角色才能發揮地淋漓盡致,好在《狂飆》給了他機會。
好飯不怕遲。
第1名:高啟強(張頌文飾演)毫無懸念,肯定是張頌文。
多年前,張頌文還窮的叮噹響,有次他和週一圍去一個劇組面試。
有人點評說:“你是北電專業課第一的學員,但看你的形象,個子這麼矮,不適合做演員。長得也不咋樣,還是個侏儒,更做不成主角。你要做演員,就要做好跑一輩子龍套或當一輩子配角的準備!”
為了省錢,他只能選擇住在郊區以外的地方。房子是最偏宜最破舊的平房,日常騎個小摩托,買菜也是在傍晚7點以後去菜市場,因為那個時段的菜不新鮮了,打折賣。
可能張頌文自己都想不到,當年的落寞經歷卻在多年後,成就了高企強這角色。
《狂飆》有意思的地方,一是試圖將高啟強這個黑道大佬的二十年人生展開,講述他由白到黑的過程。;二是安欣和高啟強這一對人物關係的複雜性。
從卑微的小人物到呼風喚雨的黑社會老大,張頌文的表演不是從裝可憐跳到裝大佬,而是一層一層地細膩遞進人物的內心裂變。
比起大張大合的情緒化演繹,更難的是在細水長流的敘事裡,在微小日常裡,建立起觀眾對演員,對人物的「相信」。
到目前為止,高啟強經歷了四個階段的心理轉變:
初始階段,角色保留最底層百姓的純樸。
自小父母雙亡,高啟強拿著500塊撫卹金,起早摸黑賣魚,供弟弟妹妹讀書。
為了檔口他花錢買了電視機,送給唐小虎兄弟,結果事兒沒辦成還被打了一頓。因為忍無可忍反擊,除夕夜只能在警局過。
這場戲只有在底層生活過的人才能演好,張頌文騎著小摩托送電視感覺已經出來了,那種從竭力討好到受辱反擊的情緒轉換,高高在上的大明星再演也差點意思,張頌文演的卻是生活。
這場戲的高光段落是在審訊室裡安欣看不下去,破例給他帶來家裡送來的餃子,看到安欣遞過來的飯盒,他瞬間熱淚盈眶,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大口吃著餃子,舉杯感謝,眼淚止不住地流。
兩人一個掛著悲悽的淚痕,一個洋溢著天真的笑容。
初識這一刻有多暖,兩人日後的決裂就有多讓人唏噓。
第二個階段是因為安欣仗義出手,包括小虎兄弟在內的街坊誤以為高啟強有後臺。
面對街坊的請求,他不得不硬著頭皮、裝模作樣地拿“警隊背景”平事。張頌文演出了這階段人物的虛榮,也有硬著頭皮上背後手發抖的緊張。
第三個階段是不小心電死黑老大的兒子,從躲在被窩裡無助祈禱,到索性徹底黑化。
那場和唐家兄弟分錢的戲是又一個高光段落,高啟強頭略歪,把鈔票塞到唐家兄弟手裡,一瞬間大哥的氣勢就出來了。
兩兄弟走後,鏡頭再次回到高啟強這裡,天台上的高啟強一邊流淚一邊望著無盡長夜。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是真正地跌入深淵,再也回不了頭。
沒有大開大合的肢體動作,只用無聲的眼淚,張頌文卻完全演出了人性的墮落瞬間。
配合著悲涼如寒夜的bgm,看得人頭皮發麻。
最後的階段是投靠泰叔後。
高啟強日益冷靜、老練,每個動作眼神都舉重若輕,卻有運籌千里之外的霸氣,讓人不寒而慄。無法不相信這個不動聲色慈眉善目的中年大叔就是真正的黑老大。
除了角色轉變演得好,張頌文和張譯的對手戲也是一絕,從真情投入到形同陌路,每次都演得讓觀眾感同身受。
最近的兩場對手戲,一場是當交警的安欣忽然崩潰,車裡的高企強冷冷地看著昔日的好友和如今的對手,又冷冷離去。
另一場是高大半夜找安欣言和,一開始像兩個普通的中年大叔聊天,笑得像兩個孩子,
後來卻劍拔弩張你來我往,張力一下子溢出了屏幕。
高級的表演是剋制,這段戲中,兩個高手都引而不發,用極少的肢體和神情去勾勒層次,卻演出了看似對立實則斬不斷的情感。
張頌文唏噓的眼神,讓觀眾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年高企強除掉那麼多人,就是沒動安欣,因為他始終記著當年除夕夜,他最狼狽的時刻,看守所審訊室裡那一盒韭菜餡餃子。和那個坐在他對面笑得傻憨憨的小警察。
《狂飆》中高啟強和安欣的對峙,是“人情”和“法治”的對峙。高啟強動之以“情”;安欣卻“法不容情”。
張頌文精彩的表演為高啟強這個人物形象加分太多,觀眾同情的也不是黑老大,而是善良人性的墮落。
對於他表演的最高評價,是網友說讓警察去好好查一下這個演員。
最好笑的評價,則是貴圈欠張頌文一個影帝。張頌文的回覆也很清醒:中國電影絕不會給我獎的,因為我演的是電視劇。
寫在最後:
《狂飆》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這波好演員被看見,也是趕上了。
這背後,一部分原因是影視行業近幾年的寒冬造成的。資本泡沫被擠壓,平臺收緊錢包,才會捨棄流量路線,請一群價廉物美的實力派演員來演戲,結果反倒讓劇集的演技品質硬到你不敢信:這些便宜的演員這麼會演的嗎?
少了演戲不太行、戲外事情一堆的大明星,主創也得以專注深挖人物塑造,夯實故事。
鮮明豐滿的人物立起來了,戲劇張力自然而然便生長出來。
結果是老中青三代戲骨,隨便哪位都有看點,有一場是一場,絕不糊弄,共同鉤織出了鮮活又有張力的人物群像。
看好的表演是一種享受,因為他們不會讓觀眾出戏,也不會讓觀眾尷尬,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他們塑造的角色,看到整部作品的內核,看懂整部劇的情感和意義傳達。
掃黑劇必然有黑,我們不否認黑色的存在,但有黑暗必然有光明。
掃黑除惡,表現形式是對黑惡勢力亮劍,但真正核心是“掃”與“除”。
只有本質上滌盪人心,才能避免又一個高啟強式反派 “滋生”。
而《狂飆》成功的本質,不過是回到了一出好戲的根本:人物精彩、故事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