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周董新MV發佈那會,在真愛粉轉發刷屏之餘,也有一部分人跳出來說他江郎才盡,新歌是在啃自己之前的老本。雖然對於這首歌乃至周杰倫的爭論一直都在,但有一點應該是所有人的共識:
昨天第一時間看完了流媒體版的《咒》之後,我的感想也是一樣的:這是今年乃至近兩三年中,最好的一部華語恐怖電影。但在大環境低迷的當下,
《咒》也救不了日漸式微的華語恐怖片。上線流媒體後,豆瓣評分從8.0掉到6.9
簡單聊聊《咒》吧。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影片結束後出了一個標題叫“謹以此片紀念我的小天使”。我去看了媒體採訪,才知道這裡的小天使其實是導演柯孟融在創作影片期間去世的愛犬黑鼻。
柯孟融說自己在最後階段做了各種各樣的事情,試圖延長愛犬的生命。其中有好有壞,有的還帶來了痛苦。這些細小的感受在後來就變成了電影《咒》的一部分。
知道了這個背景,也就明白了《咒》的母題依然是那個老套的“為愛犧牲,為愛不顧一切”。
影片中很多難以理解的行為邏輯也通順了起來:比如破律給女兒喂糖水鳳梨,比如明知詛咒的力量卻沒有阻攔“爸爸”接近真相。
除了女兒,其他人的安危她根本就不關心。就連這部“電影”,都是她用來傳播和消解詛咒的工具。
這便是《咒》的核心情節,一個頗有打破第四面牆意味的互動:女主一直在欺騙觀眾,有意讓觀眾跟著自己唸咒認符。把詛咒傳播得越廣,女兒身上的反噬便越少。
這兩部電影雖然表達方式上沒有那麼直白,但按照設定,觀眾也妥妥成為了所謂“感染者”,然而我並沒有看到很多人因此打低分。
而《咒》就比較特殊了,目前豆瓣上的大部分差評都集中在這個設計裡,大概是觀眾想著週末看個電影還惹來一身晦氣,怒給低分。明明之前也有那麼多同類恐怖片,卻沒見到這麼多同理由的差評。真的是因為《咒》太火了,還是現在年輕觀眾的
《咒》本身的缺點固然存在,比如宣發時期說是根據臺灣真實靈異事件改編,實際看完才發現和當年的高雄全家起乩事件幾乎是半毛錢關係沒有,最多算個靈感來源,實屬宣傳欺詐。
片中大部分的Jump Scare和高能片段都被安排在了預告片裡,導致看正片的時候索然無味,在驚嚇體驗上缺少意外驚喜。誰能想到本片最驚悚的一個鏡頭,早就在去年預告片結尾壓軸登場了呢?
雖然標榜自己是偽紀錄片,但是和《女巫布萊爾》這類全程手持攝像相比,《咒》的偽紀錄風顯得太假了。
大量多機位的固定鏡頭顯得非常刻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電影努力營造起來的真實感。不過這樣拍也有優點,不僅鏡頭調度很豐富,而且觀感絕對比全程手持、鏡頭晃到吐的偽紀錄好上不少。此外《咒》也存在一些恐怖電影情節上的通病,比如關鍵時刻人物強行降智作死(不作死又怎麼會有後續);又如後半段突然出現在醫院的仙童,她在六年裡經歷了什麼,僅僅是作為了讓女主割耳朵獲得祭品的工具人而出現嗎?電影都沒有交代,草草帶過。
當然,最大BUG當屬電影中的2020年疫情期間,明明電視新聞下方還在播報隔離政策,
全片卻幾乎沒有一個人戴過口罩,可信度一下子就被拉低了。說完缺點,電影本身還是有不少亮眼的地方的。其中最擊中我的莫過於六年前在男友親戚家那段邪性儀式的場面。神神叨叨的老人、渾身寫滿字的信眾,詭異的祭品和滴血的畫像,完全滿足了一個觀眾對中式邪典的想象。
這一段的佈景、道具質感都上佳,希望拍攝過程中沒有任何*蟆受到傷害。
即便到了結尾,電影也沒有為這群教徒安排洗白和反轉。邪就是邪,不需要藉口和掩飾,這是我非常喜歡的。
演員表裡直接寫了邪教徒
導演還在電影裡穿插了不少花了心思的細節,值得拎出來說說。
影片開始不久,女主為女兒佈置新家的時候,牆壁上貼的英文字母少了一個,原本的歡迎變成了我們來了
(wecome),暗示隨後的新家鬧鬼事件。
不過本身貼個歡迎也夠瘮人的了,你到底是在歡迎什麼來家裡?
視覺誤差的小把戲也在《咒》裡反覆出現,調戲觀眾。印象最深的當屬全屏符文的那個場景,故意讓大家的目光集中在畫面中央,盯住看了幾十秒之後突然屏幕變成全白,刻在視網膜裡的滿屏符號瞬間倒映在一張白紙上,簡直是超越3D電影的體驗。
很有創意,也很惡趣味。
電影素質合格,在恐怖氛圍營造上表現不錯。驚嚇手法還是老一套,幾個高能橋段(車禍、吞槍)被一股腦堆在了片頭,有些浪費。
作為主打的母女情部分,讓我印象比較深的只有媽媽偷風箏,帶女兒一起在海邊放飛箏的鏡頭略顯溫情(而且風景不錯)。
其實女主在懷孕時就知道日後會發生不幸,完全可以選擇不把孩子生下來受苦,她卻選擇生下孩子後傳播詛咒以減輕業障,完全是出於自私的考慮,直接導致影片的情感線立不住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為了讓故事不那麼平鋪直敘,導演讓劇情在時間線兩頭來回橫跳,稍顯混亂。但至少故事邏輯還算清晰,前後呼應也有了:
女兒看見的沒有臉的“壞壞”,對應了電影中始終沒有露臉的大黑佛母,這個懸念被留在了最後揭曉;在幼兒園伸向女兒的鬼手,也出現在六年前的地道里,對象換成了女主的男友。
同一場考試,當班級同學都還在及格線上掙扎的時候,考了70分的那個人就會被視為優等生。《咒》就是那個交出70分答卷的人。他當然還不夠好,但足以在班裡傲視群雄。
看看邊上的同學吧,不是不及格,就是連考試資格都沒有。
華語恐怖片有過百花齊放的年代,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在主旋律電影撐起院線票房半邊天的現在,《咒》這樣的電影就像一道填不飽肚子的甜品,還只能打包回家吃,在嘴角留下片刻的甜蜜。
《咒》拯救不了華語恐怖片衰落的趨勢,身為觀眾我能做的也只有多一些寬容,且看且珍惜吧。
******
最後發個我覺得有意思的細節,六年前幾人開去村裡的那輛車,車頭掛著謳歌標,車內方向盤卻是本田標,看外形是90年代的謳歌RL,但謳歌這個品牌沒有正式進入過臺灣,車主應該是買了一輛本田Legend車型,自己改了車頭的謳歌標。(RL和Legend本來就是掛著不同車標的同款車)
作為曾經的本田旗艦轎車,只能說男友家裡經濟應該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