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
我是STN工作室的锁码,本次的解析还是由大家的老朋友 老川与我们一同为大伙奉上,希望大家能给新视频一个一件三连,这是我们更新很大的动力,再次谢谢大家!
wegame游戏之夜黑神话发的PV相信大家都看了,评论区讨论度最高的肯定是黑神话的定价和运行配置,我和大伙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我的关注点全程在小雷音寺这一段画面上。
首先是小雷音寺这个特殊的匾额,像这样周围围着一群木雕人像的匾额属实少见,一眼就把我吸引住了。特殊,就意味着少见,所以这次想要见到实物我们还是得要请救兵。
本次在前山西省忻州市博物馆馆长 王吉怀先生和张海波书记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它的原型,在此特别感谢二位先生为我们提供的便利。
现实中的匾额是出自山西省忻州市练家岗的惠济寺,与游戏实机的画面略显不同,一是实际的匾额整体造型显得更小一些,二是匾额中间的文字与视频里的“小雷音寺”完全不同,现实里刻的是
右上角:“大清同治拾贰年季冬之月”
中间:“心即佛”
左下角:“村人曹聚奇敬”
合着这块牌子居然是村民送给惠济寺的?这说明送匾额的背后肯定还有一段故事,果不其然,这段故事惠济寺也有记载。
清同治十二年,正值春耕的时节,结果村民曹聚奇把用来耕地的牛给弄丢了,他心急如焚多方寻找却杳无音讯,无奈就跑去惠济寺主殿向神像许愿,希望能够早日把牛给找到。神奇的是,许完愿的第二天牛就自己回来了,曹聚奇认为这是神明显灵,所以特制了一块精美的匾额,这也是实物上镌刻的年份及名字由来。告示牌上的那块木刻楹联现在正是被收存在前文所提王吉怀馆长和张海波书记他们忻州博物馆的仓库里,这块楹联后续会拍照呈现给各位。
回到正题,前面之所以说曹聚奇打造的这副匾额非常独特,是因为匾额中间的内容是佛教的内容,但周围的木雕人像却都是道教神仙。
这些人物分别是右侧的何仙姑(手持莲藕)、张果老(手持渔鼓)、铁拐李(手持拐杖)和韩湘子(吹笛),左侧的吕洞宾(背着宝剑)、曹国舅(手持笏板)、钟离权(手持芭蕉扇)与蓝采和(手持花篮),他们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
而在匾额中央最上方的木雕是太上老君,先不说他有铁拐李的师父这层身份,就单单以太上老君在道教的地位居于C位也是十分合理的。
讲完这块特殊的匾额,就要讲一下它下方大额枋处的彩画了。结合视频中彩画的配色、细节,以及它曾被距离游科公司不远的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扫描过的经历,由此我推测它也是同样出自惠济寺的明代《观音救八难》壁画。本次在王怀吉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得以打开惠济寺观音殿的大门,带大家近距离欣赏一下这幅壁画作品。
《观音救八难》这副壁画分布在东西两侧的墙壁,位于神像后方,分别画着八难中的白虎难、水怪难、囚禁难、劫难(东壁),和 海难、冤案难、恶人难、蛇蝎难(西壁)。 壁画中的每一难都有经文的记载,是明代当地百姓惩恶扬善、因果报应的观音信仰兴盛的体现,下面我会放出八难每一难的图画和经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白虎难:
经文记载:“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凡人遭恶兽围困,观音显灵解救了他们。
水怪难:
经文记载:“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mò)”
一行人出海遇到海怪兴风作浪,观音施以援手解救了他们。
囚禁难
经文记载:“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扭械,念彼观音力,释然的解脱。”
壁画中有三人,其中两人张牙舞爪即将要行凶,另一枷锁段落在旁边,上方有观音菩萨现身,准备将行凶二人制服。
劫难:
经文记载:“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一人手持宝剑欲意加害旁人,观音感化了他。
海难:
经文记载:“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凶手将一人推到大海里,跌入海里的人抱住一截枯木高呼救命。
冤案难:
经文记载:“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断断坏。”
刽子手高举屠刀奋力劈砍,观音解救受难之人,使刽子手的屠刀断裂。
恶人难:
经文记载:“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凡人被恶人追杀被观音所救。
蛇蝎难:
经文记载:“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凡人路遇毒蛇毒蝎被观音菩萨所救。
以上就是本次pv的解析,本次文字内容首发于贴吧,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能去给我们的新视频一个一件三连!再次感谢大家
特别鸣谢:
前山西省忻州市博物馆馆长 王吉怀先生
山西省忻州市博物馆 张海波书记
忻州市文旅
惠济寺 守庙人 李明世
浙江大学 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刁常宇
参考文献:
[1].李秉婧.原平惠济寺观音殿明代壁画考察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6):6-10.
[2].郭廉夫,丁涛,诸葛铠.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3].黄清穗.中国经典纹样图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4].楼庆西.装饰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楼庆西.雕梁画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四卷 元、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