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弓箭知識普及


3樓貓 發佈時間:2023-09-30 14:33:24 作者:貓毛卯茂 Language

弓箭作為一種技術,幾乎是和人類這個種族綁定的。環顧整個地球,可以說所有文明的科技樹都有弓箭的分支,甚至從原始人的洞穴巖畫中就能找到弓箭手的身影。然而一旦關乎細節,這又是一個人人口中有,又人人心中無的事物。比如很多遊戲中對弓箭的設計就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多人對這項運動有不少誤區。本文將嘗試從弓的最初形態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看看這件工具發展的脈絡,做一些科普嘗試,介紹一些技術小結。

洞穴畫射箭手,位於埃及繼而夫凱比爾國家公園內的巖畫,被認為是目前最早展現出弓箭手的巖畫,距今5500到6500年,更新世到全新世之間,大概是舊石器時代,請注意左邊,弓箭手的形象因為風化損失在照片中不明顯。

西班牙東部 Cova dels Cavalls 的巖畫,距今7000年左右,同樣出現弓箭手。

注意這幅巖畫中的弓箭手,他將幾支箭握在持弓的前手中,如今幾種速射手法中的一個大類就是以前手握箭發展出來的。

洞穴畫射箭手,位於埃及繼而夫凱比爾國家公園內的巖畫,被認為是目前最早展現出弓箭手的巖畫,距今5500到6500年,更新世到全新世之間,大概是舊石器時代,請注意左邊,弓箭手的形象因為風化損失在照片中不明顯。

西班牙東部 Cova dels Cavalls 的巖畫,距今7000年左右,同樣出現弓箭手。

注意這幅巖畫中的弓箭手,他將幾支箭握在持弓的前手中,如今幾種速射手法中的一個大類就是以前手握箭發展出來的。

1 / 4
弓箭在史前以至於古代都是一個技術要求比較高的武器,這個技術的核心內容就是力的儲存與傳導通過材料,而非人體自身實現。還是洞穴巖畫舉例,很多作品中也展示了長矛手或是標槍手,這些武器就屬於採用身體傳導力。
一張弓總體分為弓身和弓弦,其中弓身從中間到兩邊大致可以分為弓把,弓板(臂)和弓梢,弓梢上會有固定弓弦的凹槽,稱為弦槽;弓弦則有搭箭點,護弦,套環;箭有箭頭,箭體,尾羽和箭尾。此為最基本的結構,根據形制的不同,各個部分還會有更加細化的結構。此外,不同社群對特定部位的稱呼也不盡一致,比如弦槽,傳統文化愛好者可能會管他叫弓弭或者釦子。本文隨性而寫,不再冗述。

右側從上到下分別是弓把,弦墊和絃槽特寫

有請吃撐……不是,赤城,來展示弓的最基本組成部分

這是一根非常標準的現代弓弦,其中白色的部分是弦,黑色的部分就是護弦。盡頭的環便是套環,中間的護弦沒有設置搭箭點。

箭的最基本部分

一張土耳其弓從上到下分別是下弦,上弦待機和拉滿的狀態。

右側從上到下分別是弓把,弦墊和絃槽特寫

有請吃撐……不是,赤城,來展示弓的最基本組成部分

這是一根非常標準的現代弓弦,其中白色的部分是弦,黑色的部分就是護弦。盡頭的環便是套環,中間的護弦沒有設置搭箭點。

箭的最基本部分

一張土耳其弓從上到下分別是下弦,上弦待機和拉滿的狀態。

右側從上到下分別是弓把,弦墊和絃槽特寫

1 / 5
上面配圖中展示了一張未上弦的弓,上弦待機的弓和一張拉滿的弓。這張弓下弦到上弦,從待機到拉滿,整個形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弓的原理便是通過拉動弓弦和推動弓把,對弓體施加力以至於形變。這個階段是儲力階段,射手的拉力與弓體內想要恢復待機形態的力強度一致,方向相反。射手放開弓弦,撒放(階段),限制弓復位的拉力陡然消失,弓身復位,過程中大多數力通過弓弦傳導到箭身上,箭矢射出。但是力的傳導並不完全,還會有一些力留在弓弦和弓板上,形成震動,發出特有的聲音。至此,我們對弓的部分以及他們的材料有了簡單印象:弓身要硬,又要有彈性,主打一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弓弦要堅韌,能承受射手強大的拉力,主打能面對弓身肆意的鋪張。
這裡順便插播嚴正警告:不要空放!空拉之後慢慢復位!因為沒有箭,空放的話所有的力都會以振動的方式留在弓身上,非常危險。
那既然弓射出去的力約等於我的拉力,我直接仍箭頭行不行?弓箭為啥就比標槍高科技了?主要是因為人的手臂除了肌肉、筋腱、骨骼這些機械能結構,還有血管,血管中的血液、淋巴組織、骨髓、關節滑液等維生結構。這些生理結構限制了瞬間出力的效率,因此我們通過拉弓這個比較不需要瞬間爆發的動作把力儲存和傳導到功能更單一的機械結構裡去。除非練過功夫,投擲很難實現將力集中在非常小的點上,並且方向明確。

弓身形制

弓身主要分為兩大類,長弓和曲弓。在古代材料學技術有限的情況下,長弓通過加長的弓身實現更高的儲能,經常要做到跟人身高差不多,甚至要高出射手本身。這種弓弓身如此之長,以至於想要拉滿弓,上身要前傾做出微微撅屁股的姿勢,防止阻礙弓弦進程。
這些歐洲長弓的特色是 one piece,整根木材削切成型。主打一個生產方便,能快速裝備大量部隊。這樣一個戰略優勢使得長弓在歐洲逐漸流行起來,英格蘭為了擴大弓箭手數量,經常有每週抽出半天做長弓訓練的地方性政策。很難說這是因為他們精於射擊所以培養特殊兵種,還是反而因為射擊水平太差才得補課。英格蘭長弓本來的初衷並不是一個精確射擊的武器,它主打的是箭雨。漫山遍野的弓箭手射出遮天蔽日的箭簇,同時敲擊對方高昂的士氣和沉睡的心靈。特別是著甲率逐漸提高之後,弓箭手們更多傾向於功能性騷擾。《帝國時代》裡的英格蘭長弓兵單兵遠距離打得還很準,不太現實但還是可能的。可一旦對方移動就打不中,這個挺精髓,好評。
騷擾這一點電子遊戲很難體現,最接近的只能是士氣系統影響較大的《全面戰爭》系列。但弓箭手齊射會影響士氣在這個系統只是一個數值反饋,高防單位即便在箭雨中待機,只要沒有傷亡,士氣減少還是很慢的。而實際情況的話,盔甲即便再先進,沒有內部空調系統,裡面的環境都是很惡劣的。不進行搏殺而只能沐浴箭雨,裡面的人煩得要死。
如此看來,羅賓漢用的是長弓卻能兩箭追尾,確實箭術高強。可到頭來羅賓漢終究只是綠林好漢,在主流的騎士小說裡,弓箭系角色的背景一言難盡。在那個年代,貴族老爺們怎麼能被平民戳死?能活捉的那都是贖金,在戰爭是常態的中古時代這是一門生意。被流矢所殺,對雙方都是得不償失的。

長弓手在中世紀繪畫上的體現。這幅畫中同時展現了上弦,待機和拉弓的三個長弓手姿態。

長弓手們進行打靶活動

歷史上的長弓手們的工作更多是這種拋射

長弓手在中世紀繪畫上的體現。這幅畫中同時展現了上弦,待機和拉弓的三個長弓手姿態。

長弓手們進行打靶活動

歷史上的長弓手們的工作更多是這種拋射

長弓手在中世紀繪畫上的體現。這幅畫中同時展現了上弦,待機和拉弓的三個長弓手姿態。

1 / 3
我們把長度縮短,這類弓經常被統稱為弧形弓。這兩種弓都是巖洞壁畫裡弓的常見原型。但並不要覺得這種弓就原始落後,之後要談的材料讓這種原始弓形也得到了強化。最近遊戲裡比較典型的就是《薩爾達傳說》,其中大多數都是這種弧形弓,看起來就像是從圓上切下來的一樣。當然,切的深淺還是有所區別的。材料單一的前提下,弱弓弧度更大,切圓比較深,強一點的弓弧度就比較小,切圓會比較淺。
這種弓型弓梢如果更加彎曲一點,使弓弦接觸弓梢附近的弓體,則稱這種弓為反曲弓。區別弧形弓和反曲弓的弓梢,我們拿兩張圖對比一下比較直觀。圖中反曲弓與弦槽反向的那個突起物是弦墊,常見於清弓和蒙古弓,它承接弓弦復位。

拆開之後的樣子。

這是一張曲弓,樸實無華,極簡主義。

從人類在非洲崛起。

到現在高科技材料,都佔有一席之地。

傳奇英雄也用曲弓。

素材重複利用。這張圖的特寫可以看到,由於弦槽在弓梢反曲出去很遠,使得弓弦與弓板有所接觸,我們因此稱其為反曲弓。請注意,有些弓即便弓梢彎曲,如果弓弦不接觸弓板,則算不上反曲弓。

傳統反曲弓的典型形象

現代反曲弓的典型形象。弓梢有所不同,且很少有弦墊

很多現代反曲弓都有這麼兩個金屬螺栓。這是典型的分體弓,弓板和弓把通過螺栓固定起來。

拆開之後的樣子。

這是一張曲弓,樸實無華,極簡主義。

從人類在非洲崛起。

到現在高科技材料,都佔有一席之地。

傳奇英雄也用曲弓。

素材重複利用。這張圖的特寫可以看到,由於弦槽在弓梢反曲出去很遠,使得弓弦與弓板有所接觸,我們因此稱其為反曲弓。請注意,有些弓即便弓梢彎曲,如果弓弦不接觸弓板,則算不上反曲弓。

傳統反曲弓的典型形象

現代反曲弓的典型形象。弓梢有所不同,且很少有弦墊

很多現代反曲弓都有這麼兩個金屬螺栓。這是典型的分體弓,弓板和弓把通過螺栓固定起來。

拆開之後的樣子。

1 / 9
反曲弓也是一個大家族,非常出名的比如土耳其弓,螃蟹弓,蒙古弓,清弓,小梢弓,韓國弓,林林總總。現代反曲弓還出了可拆卸的功能,上圖中最後兩張可見。除了形制稍有區別,通常會做成所謂的傳統複合弓。這是一個材料學的概念,也是弓箭科技樹上比較重要的一級。

弓身材料

如果說弓的科技樹上,長弓和曲弓的選擇是一個免費的分支,複合材料在弓體上的運用就絕對是得先造科技建築才能研究的+1攻技術了。在此之前,弓箭採用的是單一材料,通常是一根好木材即可。而一把典型的複合(反)曲弓,外側用纖維化的筋腱把弓身回拉復位,內側則有角板協同弓身的木材復位,三種材料之間用熬製的生物膠粘合,從而形成更加強大的儲能。
但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不同材料對溫度和溼度,以及高頻率重複動作的耐受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經常看到弓在外面包蟒皮和牛羊皮的情況,不光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減小這些因素的影響。傳統複合弓是一個需要精心護理的寶貝,而且只要真正在使用,很難拿來能當傳家寶。
近些年來,這些傳統形制的弓有了一次進一步的科技樹選項。玻璃纖維取代生物材料,更輕,更耐用,以及作為工業而非手工製品,更便宜。

找來的複合弓材料圖,黑色彎曲的是打磨過的角,會用溫度和壓力給它塑形。右側是動物的筋腱,會進一步錘擊直到變成更細的纖維。圖中沒有生物膠。

不論是單弓還是複合弓,弓身的材質絕對是重中之重。木材的選用至少要做到筆直。艾克曼的《歌德回憶錄》裡,作為博物愛好者的歌德給艾克曼介紹弓箭製作時用了“屠宰”這個詞。不排除我看的是翻譯本,德文本身另有意思。歌德這裡的解釋是一根圓木,要能用斧子從頭到腳順著木纖維劈開的木材而不偏,才能做弓箭。
國內也有這樣文本,記得似乎是中學語文選讀課本里的故事。說有一天,李世民觀賞了一位神射手的表演,拿來自己珍藏的弓給他看。後者試射幾發後說,唐王的弓工藝本身很好,可惜紋路不太直,射出去的箭就落不到一個點。李世民驚歎,自己以弓箭奪取天下卻不知道這麼個知識。在座讀者如果還在唸書,考試出閱讀理解的意思是李世民為王又是專家也有自己不懂的地方,還很謙虛!要讚美這個品質!中心思想的總結不要跑偏!
當然也並不是任何木材拿來削切成弓都一樣的。當年玩《暗黑破壞神II》裡面打出一把紫杉弓。為什麼是紫杉呢?這裡就涉及到複合弓實現的另一種方式了。紫杉木心和接近皮質的地方木質不同,但又渾然一體,是天然的複合材料。其木心韌性極佳,皮質堅硬有力,簡直就是為弓箭而生的。

您說的打下江山是這次嗎?

這便是一張紫杉弓,直觀可見木材的兩種不同顏色。

紫衫弓在古代已有使用。

看看這性感的切面,上等建材。

紫杉也叫紅豆杉,再來一個橫切面。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晚年時,艾克曼高頻次拜訪的日記。歌德真的是傾囊相授,非常推薦,對審美的培養有幫助哦。

您說的打下江山是這次嗎?

這便是一張紫杉弓,直觀可見木材的兩種不同顏色。

紫衫弓在古代已有使用。

看看這性感的切面,上等建材。

紫杉也叫紅豆杉,再來一個橫切面。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晚年時,艾克曼高頻次拜訪的日記。歌德真的是傾囊相授,非常推薦,對審美的培養有幫助哦。

您說的打下江山是這次嗎?

1 / 6
人類在科技樹上點到這裡,製作出來的弓殺傷力已經很高了。然而並不是所有人拿到一張好弓就能轉職了,好弓那都是有使用需求的。“魂系列”裡一張好弓除了敏捷,還要力量。弓畢竟只是儲力和傳導,射手必須足夠強大以駕馭那些筋角力木,才能讓箭以最大出力成殺。
如何衡量一張弓的力量要求呢?好辦,拿拉力計測一下拉滿弓所需要的力即可。但是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並沒有說 “黃漢升善射,使一張4853焦耳養由弓”。弓箭活動中,這個力以對應的重量為單位,現代通常以磅計。這是一個習慣法,平常射箭的人對自己順手的磅數是有概念的。久而久之,磅數成了一種直觀上的印象,除非到了競技體育那種根據選手Build極致調試,不然只要用的順手,它就是個數。
15磅及以下是對小朋友比較友好的磅數,初學通常會用20磅練習動作,成年男子射手30磅到70磅都有,100磅很厲害,但對現代來說基本是個噱頭。黃忠自稱能開三石之弓,那是個什麼水平呢?漢代一斤約合現在258克,30斤一鈞,4鈞一石。三石=(3x4x30x258)/1000=92.88公斤。約205磅,約912焦耳/米。剛才每克形成4853焦耳推力那是TNT。
以上,我們簡單瞭解了弓如何以形制和材料提升自己的儲力。這個儲力則需要通過推進弓身中部的同時抽拉兩側弓梢,而這個工作就由弓弦來實現。

從來強弩弦先斷,自古鋼刀口易傷。

弓的蓄力原理時提到弓弦要有韌度,究竟有多韌呢?韌到可以承受黃漢升連續拉開三石而不斷,韌到吳三桂可以用弓弦勒死明永曆帝。還有搞噱頭的末日生存弓,弓弦甚至是金屬絲絞出來的。副標題兩句也是這個理兒,不懂柔韌的事物容易受傷,從來如此。
即便是金屬絲,那也是類似的工藝。從簡單的麻繩到生物製品(毛髮,皮草或筋腱),再到現代的混合尼龍弓弦,Spectra線材或者大力馬(漁獵不分家),基本的原理都是將材料處理成纖維狀,之後根據需要纏繞。長弓比較流行的傳統樣式是弗萊明雙色股,但這種樣式一是沒必要非得雙色,二是沒必要只能長弓。另一種是循回法,現代競技弓多用這種纏法,以及,現在的材料已經非常堅韌,傳統弓也可以採用循回法了。這裡就直接打破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有的成見,弓弦並不是單一一根非常強韌的線,而是非常多線材纏絞而成的。比較原始的麻草弦,每根纖維甚至不到一尺長。
弗萊明雙股取兩對數根線材分別打蠟,單股逆時針絞,雙股順時針絞。這種纏線的好處是即便線材本身韌性一般,也能依靠纏絞提高總體強度。循回法則是一根線材在兩根立柱上來回往復,以此實現弓弦以多根線材纏繞的狀態。它的好處是弓弦比較輕便。

循回法的纏繞方法就是在這個器械上反覆繞邊,直到所有邊都達到想要的線材根數。

弗萊明雙股的典型狀態。由於自身以纏絞增加堅韌度,很多弗萊明弦不做護弦。這是個個人選擇,您當然可以自己纏一下。

這張看一下雙股,金色和綠色都朝一個方向絞,但兩股之間反方向絞。

除了之前用到的純白弓弦,循回法也可以做出雙色。

循回法的纏繞方法就是在這個器械上反覆繞邊,直到所有邊都達到想要的線材根數。

弗萊明雙股的典型狀態。由於自身以纏絞增加堅韌度,很多弗萊明弦不做護弦。這是個個人選擇,您當然可以自己纏一下。

這張看一下雙股,金色和綠色都朝一個方向絞,但兩股之間反方向絞。

除了之前用到的純白弓弦,循回法也可以做出雙色。

循回法的纏繞方法就是在這個器械上反覆繞邊,直到所有邊都達到想要的線材根數。

1 / 4
最後成型的弓弦應該有多少根線材,主要的限制條件是弓體的磅數。而線材的長度,主要是根據弓體下弦狀態下弦槽之間距離決定。弗萊明因為纏絞會縮短線材,所以備線的時候反而要比弦槽長度略長。至於具體的計算,本文作為基礎就不談了。而且非常建議新人在弓箭館請專人制作!弓弦強度不足或者尺寸不對會對弓體產生難以逆轉的影響。
弓弦線材纏繞完畢後還有兩個程序,製作弓弦尾的套環和護弦。套環和套環護弦經常前後腳緊接著做,但弓弦中段搭箭點附近的護弦通常是最後製作的。套環是保證弓弦和弓體相對位置的重要部分,而護弦的目的是保護弓弦來自弓體,弦墊以及射手本身的摩擦和撞擊。因此,他們的形制是根據弓形本身走的。反曲弓和弓板接觸長,弦尾護弦就長一點。蒙古弓,清弓弓弦包壟弓梢從弦槽到弦墊的位置,因此套環要做大,相應護弦也要長。

您可以看到弓梢斷電用皮包住了頭,說明這張弓經常在野外作業,弓手可以把它很隨意靠這樹或者自己拿著點地而不擔心損壞弓梢。

比如這張弓,它的弦槽是現代弓所流行的樣式,非常輕便,而且小巧。

它所配的弓弦,套環就比較小。以及這跟弓弦是循回法。

這張弓的弦槽就是很傳統的亞洲流行款式了。由於弦槽回返非常大,可見這裡弓弦是包壟並繞過了弓梢的。

非常好理解地,這種弓需要套環做的很大,與前一張弓形成鮮明對比。

您可以看到弓梢斷電用皮包住了頭,說明這張弓經常在野外作業,弓手可以把它很隨意靠這樹或者自己拿著點地而不擔心損壞弓梢。

比如這張弓,它的弦槽是現代弓所流行的樣式,非常輕便,而且小巧。

它所配的弓弦,套環就比較小。以及這跟弓弦是循回法。

這張弓的弦槽就是很傳統的亞洲流行款式了。由於弦槽回返非常大,可見這裡弓弦是包壟並繞過了弓梢的。

非常好理解地,這種弓需要套環做的很大,與前一張弓形成鮮明對比。

您可以看到弓梢斷電用皮包住了頭,說明這張弓經常在野外作業,弓手可以把它很隨意靠這樹或者自己拿著點地而不擔心損壞弓梢。

1 / 5
最後,中間的護弦上通常都會做一個搭箭點。搭箭點的方式各異,它的目的是讓箭尾每次都能搭載在同一個位置上,從而讓三點一線的瞄準能穩定延續。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在箭尾接觸點上方咬一個金屬環,如圖中所示。

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找到弓弦的自然重心。除非是奇葩弓種,不然這種方法比星座準。

金屬扣,如此這般用老虎鉗咬上去。

搭箭未拉弦時,大多數箭身伸出弓外,這個釦子就能很好的壓槍……嗯……

這種搭箭點要在編護弦的時候留出一些線材,這樣才不會來回亂跑。

也可以用上一張圖多出來的線材饒一個圈,之後會提到現代複合弓的撒放器,這個小環就是給撒放器留的。撒放器並不一定是複合弓專用,我有一張短弓很難拉到臉頰以後,有時候我就會選擇用撒放器。

這種設計很討巧,省去了扳指和護指。但並不推薦,一是容易亂跑,二是你需要熟悉護指和護指,三是太難看了。第三條就對壓倒性的不推薦。

搭箭點當然是與箭臺或前手垂直。

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找到弓弦的自然重心。除非是奇葩弓種,不然這種方法比星座準。

金屬扣,如此這般用老虎鉗咬上去。

搭箭未拉弦時,大多數箭身伸出弓外,這個釦子就能很好的壓槍……嗯……

這種搭箭點要在編護弦的時候留出一些線材,這樣才不會來回亂跑。

也可以用上一張圖多出來的線材饒一個圈,之後會提到現代複合弓的撒放器,這個小環就是給撒放器留的。撒放器並不一定是複合弓專用,我有一張短弓很難拉到臉頰以後,有時候我就會選擇用撒放器。

這種設計很討巧,省去了扳指和護指。但並不推薦,一是容易亂跑,二是你需要熟悉護指和護指,三是太難看了。第三條就對壓倒性的不推薦。

搭箭點當然是與箭臺或前手垂直。

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找到弓弦的自然重心。除非是奇葩弓種,不然這種方法比星座準。

1 / 7
一根實用的弓弦就到此為止了,但是如果您感興趣搜了一些圖片,就經常會看見這種東西:

纏繞方法,讓你的弓也變得可愛起來!(兔子毛皮哦)

沒錯,形狀是蜘蛛。“黑寡婦”這是個非常好的廠牌

像不像黑暗精靈女祭司手裡的九頭蛇鞭?

軟軟萌萌

好可愛!

纏繞方法,讓你的弓也變得可愛起來!(兔子毛皮哦)

沒錯,形狀是蜘蛛。“黑寡婦”這是個非常好的廠牌

像不像黑暗精靈女祭司手裡的九頭蛇鞭?

軟軟萌萌

好可愛!

纏繞方法,讓你的弓也變得可愛起來!(兔子毛皮哦)

1 / 5
毛茸茸的那個特別萌,而且他的材料也特別萌,我用得比較多的是兔子的毛皮……我女兒有段時間深以為憾。這其實是一個消音器,本身是最後那張條帶狀,在弓弦中間幾根線材之間纏繞形成。它的原理是在弓弦復位後因為毛皮在線材中的纏繞減弱弓弦的震動。之所以要用它,是因為箭肯定達不到音速。狩獵場景下如果沒有消音器,弓弦振動的“嘣”一聲會比箭先被獵物接收,即便沒有跑掉,渾身一抖,箭也擊不中原來瞄準的地方。而跑路很久的動物肌肉充血鎖死在纖維裡,肉就不好吃了。
狩獵環境的話建議一定要多帶一根備用弦,即便不是狩獵也最好備一根。《幽靈公主》裡阿斯卡達電影剛開始就斷了根弦,吉普力還專門做了上弦的畫面,表現出了他的老練。你看,在老練獵人和萌新寶寶之間只差一根備用弦。

一支穿雲箭的基本修養

另一個在遊戲中被大大簡化的系統就是箭。在遊戲中,比如《黑暗靈魂III》,裡面的箭都自帶金箍棒屬性,可大可小。不論你拿的是長弓還是短弓,拉距是多少,戰技的動作有什麼變化,裡面的箭自適配相應長度。
沒錯,根據不同的弓,不同的射手,甚至射手不同的姿勢,都要準備不同長度的箭。上一段我們提到了一個詞,拉距。它表述的是一個射手拉弓到自己最佳射擊位置(拉滿)時前手和後手的距離。我們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伸開雙臂呈十字形並測量指尖到指尖的臂展,然後除以2.5。這也給箭的長度提供了依據,箭身全長當然要超過這個距離,並以箭尖和少量箭身伸出前手(或箭臺)為佳。
前端伸出少的目的是讓儘可能多的箭體在弓的蓄力系統內。伸出去的越多,不穩定的質量越大,對準確度自然有更大影響。此外還能幫助射手完成動作,什麼時候箭快到所述位置了,那基本離最佳射擊姿勢就不遠了。
正好說到伸出來這部分,箭頭是個非常好的歷史話題。最早的箭頭可能只是把箭身頭部削尖,頂多拿火碳化變硬。這部分我們只能猜測,因為實物肯定已經降解了。但後來的箭頭我們是知道的,有石質和骨質的。特別是石質箭頭,曾經出現過黑曜石箭頭。各位可以去機組成員@螳螂在後 的主頁去看看。博物館裡也有很多早期心理戰的流鏑箭頭,還有課本里少不了的火箭。流鏑現在還在用,內蒙古射箭會用鈍頭流鏑射套環靶。歡迎來內蒙古。

有些人可能會提這個,韓國傳統弓的一種玩兒法,可以射比拉距短很多的箭矢。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實用,傳統弓的美感之一是簡潔,練這個的話頗有畫蛇添足之感。圖中這個就很明顯,箭斷了,只能那這個湊合。

石質箭頭。這個石質箭頭很可能是在箭頭部分切一個口,把箭頭插進去,在用繩索固定。

黑曜石箭頭,後面的缺口並不是殺傷部,而是固定用的卡筍。

這張圖就比較清晰了。再做個廣告,請一定看看 @螳螂在後 的頁面

很多石材都可以做箭頭。

這個就是比較刻板,活捉說深入人心的形象了。帶有倒鉤,進入容易出來難。

然而箭頭的規格和形制並不是統一的,這裡還只是一個地區的不同箭頭。

蒙古流鏑,現在那達慕或者其他比賽用的箭和這個差別不大。箭頭材料多換成塑料了而已。

有些人可能會提這個,韓國傳統弓的一種玩兒法,可以射比拉距短很多的箭矢。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實用,傳統弓的美感之一是簡潔,練這個的話頗有畫蛇添足之感。圖中這個就很明顯,箭斷了,只能那這個湊合。

石質箭頭。這個石質箭頭很可能是在箭頭部分切一個口,把箭頭插進去,在用繩索固定。

黑曜石箭頭,後面的缺口並不是殺傷部,而是固定用的卡筍。

這張圖就比較清晰了。再做個廣告,請一定看看 @螳螂在後 的頁面

很多石材都可以做箭頭。

這個就是比較刻板,活捉說深入人心的形象了。帶有倒鉤,進入容易出來難。

然而箭頭的規格和形制並不是統一的,這裡還只是一個地區的不同箭頭。

蒙古流鏑,現在那達慕或者其他比賽用的箭和這個差別不大。箭頭材料多換成塑料了而已。

有些人可能會提這個,韓國傳統弓的一種玩兒法,可以射比拉距短很多的箭矢。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實用,傳統弓的美感之一是簡潔,練這個的話頗有畫蛇添足之感。圖中這個就很明顯,箭斷了,只能那這個湊合。

1 / 8
掐頭去尾,先說箭尾和尾羽。箭尾是給一些完全不瞭解的朋友科普的,一支箭的屁屁並不是一個平平的面,而是有一個和弓弦對接的卡口。在傳統材料中它通常是簡單凹進去的形狀,在現代材料下通常是塑料的,他能恰如其分地咬住弓弦。除非設發射出去或者自己去拔,不然箭尾會至少保持在弦上。而這種塑料箭尾通常是套在一個箭身尾部的金屬釘上。靶場裡一支箭正中前一支箭的屁屁打壞箭尾的情況叫做爆釘。

以及還是找到了用福祿福祿尾羽的照片。雖然確切的材料有待商榷,但木竹箭上加釘上塑料箭尾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尾羽的幾種形式。直片的最簡單,螺旋片狀的自然是增加自旋,提高穩定。最後一種福祿福祿咱也沒試過。

現代化的箭羽主要有這麼幾種,最上面的是仿真羽。下面的都是塑料。以及這裡開始就可以注意一下箭尾了,那個小凹槽口比肚小,可以卡在弓弦上。

傳統箭也有很多種形式。

樂趣之一便是各種顏色和圖案了。

這張主要看一下箭尾。

以及這張是傳統箭的箭尾。也是一個深凹槽。

以及還是找到了用福祿福祿尾羽的照片。雖然確切的材料有待商榷,但木竹箭上加釘上塑料箭尾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尾羽的幾種形式。直片的最簡單,螺旋片狀的自然是增加自旋,提高穩定。最後一種福祿福祿咱也沒試過。

現代化的箭羽主要有這麼幾種,最上面的是仿真羽。下面的都是塑料。以及這裡開始就可以注意一下箭尾了,那個小凹槽口比肚小,可以卡在弓弦上。

傳統箭也有很多種形式。

樂趣之一便是各種顏色和圖案了。

這張主要看一下箭尾。

以及這張是傳統箭的箭尾。也是一個深凹槽。

以及還是找到了用福祿福祿尾羽的照片。雖然確切的材料有待商榷,但木竹箭上加釘上塑料箭尾並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1 / 7
然後是這個尾羽,有真羽和塑料兩種。兩者都是膠粘處理,一支箭會有三片羽,其中兩片同色一片異色。我們通常把異色羽朝外,動作部分細說。而說到這個真羽,自然不是所有鳥都適合做箭羽啦。通過觀察並結合弓箭的特性我們能得出結論,越是大型,滑翔能力好的鳥,其翅膀上飛羽的氣動效果最好,以及也更耐用。通常採用最結實的羽毛從羽根劈開,一根羽毛做兩片尾羽。羽毛在羽尖部分比較脆弱,剪掉,剩下的部分就是尾羽的末端。另一邊保留羽根,將羽毛垂直於箭身粘和完畢後像護弦一樣纏繞線圈或膠帶,減慢老化以及老化之後可能會被未被注意到的翹起尾羽扎傷。這裡我們不窮盡講各種尾羽的例子,他們本身有兩種潮流。留整片羽的短尾,以及用尾翎毛的箭箭羽不寬,但分佈非常長。
影響一支箭與弓和諧程度最重要的要素就是箭身材質了。箭身現在常用的材料有木,竹,鋁以及碳纖維。經過了弓體材質部分您當然馬上就能理解,木和竹自然也是根據物種有所優劣。傳統箭的話自然在其中選擇之後做一部分處理即可,但對於鋁,碳箭來說可以操作的範圍就太大了。特別是鋁箭,大佬甚至可以通過打薄箭身厚度對箭進行微調。

鋁箭,散發著金屬的光輝。當然也有其他顏色的。

木質箭,重複利用素材。

碳素箭,圖中可見特殊的環狀光澤。

鋁箭,散發著金屬的光輝。當然也有其他顏色的。

木質箭,重複利用素材。

碳素箭,圖中可見特殊的環狀光澤。

鋁箭,散發著金屬的光輝。當然也有其他顏色的。

1 / 3
那麼作為萌新寶寶應該選擇什麼箭呢?我建議純碳素箭。竹,木,混碳都相對比較脆弱,練習強度上去之後很容易斷。鋁箭是大佬的裝備,彎了也能用設備調直,但那個設備咱們就別考慮了。最好就還是去射箭館找大佬,或者買弓的渠道,告知對方自己弓的磅數和自己的拉距以及想要的材料,讓對方幫你選箭頭,算長度,挑撓度。
但咱們這個知識基礎知識,你知道箭也有很多講究就行了。一套好的箭,甚至會比你的弓還要貴。好多遊戲裡你有一張弓,箭就無限,或者很便宜就一大堆了。大錯特錯。私以為這和遊戲發展的高潮在歐美有關。如前面所述,西方人的祖宗們對弓箭並不以為然。在他們的認知裡,英雄的武器從來不是弓箭。戰略遊戲裡的弓箭手通常都是初級和過渡兵種,動作遊戲裡不給弓和箭加點魔法也打不出傷害。而這個魔法通常都是弓上面的,很少有遊戲正確地把箭作為魔法的載體。最近的“野炊”,“王淚”這一點做的很貼切,我是很欣慰的。
材料學發展到今天運用到箭上會傾向於鋁和碳纖維,因為兩者自身輕而堅韌,且有很好的彈性。堅韌我們懂,畢竟205磅的瞬間推動力在那兒。那這個彈性又是什麼鬼?

弓箭手悖論

如果各位去看奧運會的射箭比賽,慢動作的時候肯定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畫面。箭射出之後並不是筆直飛向他所追求的靶心,而是像一條蛇一樣搖擺前進。材料工程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撓度,它是用來衡量結構單元受外力下的“相對位置變化量”,或稱為“變形量”的計量單位。放在一支箭上,他表述的是這支箭在發射它的弓的外力下以什麼樣的幅度向目標蛇行,並且我們直接採用撓度作為一支箭變形量的計量單位。
觀測到現象然後我們去尋求本質,原本筆直的箭,為什麼要蛇行呢?是社會的墮落,還是人性的扭曲?歡迎瞭解弓箭手悖論。我們知道,瞄準的奧義很簡單,三點一線。只要保證箭在弓弦撒放後的進動方向,且該方向的射線延長線與靶心相交即可。但是大家想想,弓弦的進動方向上,是不是有個東西呀?

前面一張圖能成功的前提是箭的撓度做出了正確補償。左圖是補償不夠,箭向起始時偏差位置射出;中圖是補償正確;右圖則是補償過度。

懶得改圖了,已經很直觀了。左側,拉弓時,箭的起始方向與弓弦推進方向(瞄準方向)有一定偏差。右側,箭射出去之後的行進方向與瞄準方向一致了。

前面一張圖能成功的前提是箭的撓度做出了正確補償。左圖是補償不夠,箭向起始時偏差位置射出;中圖是補償正確;右圖則是補償過度。

懶得改圖了,已經很直觀了。左側,拉弓時,箭的起始方向與弓弦推進方向(瞄準方向)有一定偏差。右側,箭射出去之後的行進方向與瞄準方向一致了。

前面一張圖能成功的前提是箭的撓度做出了正確補償。左圖是補償不夠,箭向起始時偏差位置射出;中圖是補償正確;右圖則是補償過度。

1 / 2
謎題解開了。在205磅強大推動力的作用下,箭的動勢順著弓弦復位過程的延長線行進,箭身後續部分與該延長線上的阻礙物——弓身——摩擦並形成形變。箭的蛇形軌跡就是箭身通過形變維持動勢方向的結果。
然而也並不是撓度約高越好。箭的撓度要和弓的磅數相配,以及如果再細一點,也要考慮箭的長度和箭頭的重量。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參照磅數-撓度表,比如下面這個。我們忽略裡面那個電話,下面的註解中有提到該表是箭頭100克為前提的。
弓箭手悖論的“發現”,給了精確射手們進一步精進的指導方向。先繼續說箭相關的方法。我們知道箭會蛇行,那它豈不就和阿波連同學一樣測不準了麼?非也!還是之前所說的撓度,只要我們讓所有箭都是一個撓度,那麼它們搖擺的變形量一致,射手就可以更加精確預計他們的落點。
這在碳纖維和鋁製箭這種工業產品上很好把握,而竹木箭就只能儘量一塊大材料做出來幾支然後逐個測試。而且竹木更容易受到溫度和溼度的影響,所以箭囊在古代是非常必要的存在。所以像是遊戲裡那種撿起來箭就能用的情況……精確射擊是不太可行的。
另一種減小弓箭手悖論的方法就直觀多了。弓把不是礙事嗎?那就在弓把上挖個洞不就好了?這個思路得以實現,還是得等材料學的發展。
現在看一眼奧運會的弓,現代競技反曲弓,我們可以注意到弓把是金屬質的。只有當弓把本身強度得到保障之後,挖一個儘量向中心的缺口才能實現。下圖我們看到,射手的箭搭在弓把內側的缺口叫箭臺。顧名思義,搭放箭的臺子。不過,箭臺只能最大限度減小弓箭手悖論的影響,而不能杜絕。射箭就是這麼個運動,簡單目標的達成需要克服各種不完美。

中空玩具弓,真正杜絕弓箭手悖論。

現代競技反曲弓,搭箭處的弓把明顯凹進去一塊。但這還不夠,不足以完全去掉弓箭手悖論的影響。這麼說來,射箭就像重輕老師講樂理時候提到12平均律是在用每兩個相鄰音的細微不和諧換取整個音階的整體和諧。我們用弓箭手悖論這種小的低效率,換取射術整體的高效率。

中空玩具弓,真正杜絕弓箭手悖論。

現代競技反曲弓,搭箭處的弓把明顯凹進去一塊。但這還不夠,不足以完全去掉弓箭手悖論的影響。這麼說來,射箭就像重輕老師講樂理時候提到12平均律是在用每兩個相鄰音的細微不和諧換取整個音階的整體和諧。我們用弓箭手悖論這種小的低效率,換取射術整體的高效率。

中空玩具弓,真正杜絕弓箭手悖論。

1 / 2
箭臺並不是金屬弓把獨有。現代木質弓的材料已經翻新,多層木質壓合技術的成熟使得弓把強度提高,一把複合木質的弓上做一個缺口已經不算大逆不道了。我們經常說的所謂“美獵”,美式獵弓,就是傳統反曲複合弓形的現代化改造。它用不同材質的木材壓制成複合弓板,並在壓制的弓把上挖出缺口做箭臺。在美國,如果你說傳統弓,老美通常會默認你說的是美獵。

也有一體的。

在用一下這個Samick Sage,我入門的弓。照片裡這把不是我的。

黑寡婦。性感,想要擁有

有分體式。

也有一體的。

在用一下這個Samick Sage,我入門的弓。照片裡這把不是我的。

黑寡婦。性感,想要擁有

有分體式。

也有一體的。

1 / 4

一方水土一張弓

美式獵弓非常適合成為年輕人的第一張弓。他在保持弓箭原本野性的同時,吸收採用了歷代弓箭的優點,並以現代化的材料和工藝製作。容易上手,耐用,適當調整後還能在上面做很多改裝。非常符合現代美洲風土。
我們也可以用風土這種視角來看歐洲和亞洲為什麼會在科技樹上點不同的方向。歐洲的爵爺們崇尚身先士卒的勇氣,華美昂貴的裝備和只有他們那種有閒階級才能練就的武藝。特別是當騎射戰術被他們阿拉伯,蒙古和土耳其的敵人熟練運用時,他們對自己武藝的傲慢和對敵人技戰術的偏見,使得弓在體面社會登不了大雅之堂。之前說長弓的定位是集群兵種,重點是容易徵召,方便遣散,說白了就是這種毀道行的事兒你們老百姓去幹。
而在中亞以部族為單位的社會中,爵爺被尊重的更多是他們的老謀深算和財富。特別是馬在中亞平原的重要地位,使得短弓這種非常具有效率的武器被更廣大的階級所使用和推廣。早在歐洲人以希臘羅馬為文明之光時,波斯的弓箭手們就曾經教過他們做人。亞洲其他地區也都注重這種效率,武士水平高低中必然有射術。甚至在文人之中,射禮作為一種禮儀和娛樂也是重要一環。
那麼說到這裡,可以提出弓箭譜系裡的奇葩:和弓了。日本弓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上下弓板長度不同,對於強迫症來說挺難接受的。《魔物獵人》系列裡面的弓全都這樣,猜猜這遊戲我用啥武器?古日本是一個武士社會,武士道對繩命的看法和歐洲老爺們的騎士精神不太一樣。用盡全力殺死對手,也是一種尊敬。弓作為大殺器自然也是武士大人們的必備技能。金川義元的名號本身就是東海道第一弓取,對弓箭的重視可見一斑。

對於地域和民族特性對弓的發展專門有論文。

講究非常多。不光是弓形制,還有動作啥的……

很多弓都比射手要高。弓長可達2.2。

齊射威力巨大。以及這個諾頓防護的廣告一定要看一下。

請加賀(改)示範一下。

對於地域和民族特性對弓的發展專門有論文。

講究非常多。不光是弓形制,還有動作啥的……

很多弓都比射手要高。弓長可達2.2。

齊射威力巨大。以及這個諾頓防護的廣告一定要看一下。

請加賀(改)示範一下。

對於地域和民族特性對弓的發展專門有論文。

1 / 5
然而北海道畜牧業還沒有像今天這般發達的時候,複合材料弓這個科技樹很難點。要思變!改良長弓!威力要大,儲能的弓身就要長。然而過去的人個子不高,仙台出身的伊達政宗身高也才一米五九,這之前的人恐怕連這個水平都達不到。因此,加長弓身但又不阻礙射手操作,下弓板沒有多少餘地的同時,天空就是我發展的極限。而這個設計甚至能滿足武士要騎馬的需求,於是這個改革從第一代徵夷大將軍廣泛推廣到武士當中後逐漸流行起來。
而至於材料,和弓並沒有放棄複合材料,而是另闢蹊徑,採用竹子和木頭兩種材料製作。配合劍走偏鋒的形制設計,和弓成了一件威力非常強大的武器。然後網上還有一個說法是日本氣候潮溼,複合弓的生物膠容易剝落。怎麼說呢……你給我解釋一下內蒙古風溼病專科這麼多,為啥用的一手好弓箭再說。

西方就不同了,出名的全是受害者。阿喀琉斯射中腳踝而死,哈羅德國王頭盔被射穿而死。奧德修斯善射又是英雄,但他幹了個啥?拿已經被蟲蛀了牛角的弓還人家的神劍神槍。

飛將軍李廣應該是最熟悉的弓箭系英雄了。中國曆代勇武都對射術有要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嗯,呼和浩特就在陰山山脈以南,我在那兒上學學的這首詩。我女兒看花木蘭之後發現,我們是這個片子裡的大壞蛋,大為震驚。

呂布武力在任何三國遊戲裡都是上限,作為這樣的人物,袁門射戟自然不在話下。

那須與一隔海射扇,如出一轍。東方對善射是一個正面評價。

西方就不同了,出名的全是受害者。阿喀琉斯射中腳踝而死,哈羅德國王頭盔被射穿而死。奧德修斯善射又是英雄,但他幹了個啥?拿已經被蟲蛀了牛角的弓還人家的神劍神槍。

飛將軍李廣應該是最熟悉的弓箭系英雄了。中國曆代勇武都對射術有要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嗯,呼和浩特就在陰山山脈以南,我在那兒上學學的這首詩。我女兒看花木蘭之後發現,我們是這個片子裡的大壞蛋,大為震驚。

呂布武力在任何三國遊戲裡都是上限,作為這樣的人物,袁門射戟自然不在話下。

那須與一隔海射扇,如出一轍。東方對善射是一個正面評價。

西方就不同了,出名的全是受害者。阿喀琉斯射中腳踝而死,哈羅德國王頭盔被射穿而死。奧德修斯善射又是英雄,但他幹了個啥?拿已經被蟲蛀了牛角的弓還人家的神劍神槍。

1 / 4

大人,時代變了

葦名一心掏出了手銃,這可比他兒子那張弓好使多了。弓箭手不再是戰場上的戰術單位,禮儀,娛樂和競技的功能正逐漸成為弓箭手的日常。對於弓的樣貌來說也產生了強烈影響,射速和強度不再是重要的指標,用盡手段命中目標才是。
射擊的要義是三點一線,而持續命中的要義則是如何長久維持這個三點一線體系。步槍相對弓箭更好訓練的原因之一便是因為這個體系中兩點的相對位置非常牢固,而相對地,影響弓箭手的因素非常多。而且即便用盡辦法,射手還要面對自己肌肉和筋腱的影響以及呼吸帶來的晃動。現代競技弓就是順著這個體系和思路進化到現在的形態。通過加裝了各種輔助設備,儘量幫助我們減少這些影響,並提高準確度。

奇甫倍,發音Ki BoBae,奇寶貝。現在是退役了,以前特別喜歡看她的比賽,動作身姿乾淨利落。

現代競技反曲弓,奧運會經常是打頭陣的比賽。

這幅圖中可以看到人機交互的狀態。我們接下來會把這上面多出來的東西一個個談。

布萊德利·埃利森,射箭好的好多都是小胖胖。而且有一個小公主的心。這位家裡有農場,改造成射箭場高強度訓練。夫人也是射箭運動員。

金尤鎮,他和布萊德利一直在排名一二上晃盪。並不是說誰的水平如何,兩位都是人中麒麟。只看他倆誰當年比賽多。順便一提,這位單眼近視1800。以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圖片忽大忽小……

奇甫倍,發音Ki BoBae,奇寶貝。現在是退役了,以前特別喜歡看她的比賽,動作身姿乾淨利落。

現代競技反曲弓,奧運會經常是打頭陣的比賽。

這幅圖中可以看到人機交互的狀態。我們接下來會把這上面多出來的東西一個個談。

布萊德利·埃利森,射箭好的好多都是小胖胖。而且有一個小公主的心。這位家裡有農場,改造成射箭場高強度訓練。夫人也是射箭運動員。

金尤鎮,他和布萊德利一直在排名一二上晃盪。並不是說誰的水平如何,兩位都是人中麒麟。只看他倆誰當年比賽多。順便一提,這位單眼近視1800。以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圖片忽大忽小……

奇甫倍,發音Ki BoBae,奇寶貝。現在是退役了,以前特別喜歡看她的比賽,動作身姿乾淨利落。

1 / 5
競技反曲弓最搶眼的應該就是前面這個長長延伸出來的結構了。這個結構是平衡杆,它幫助我們更好的控制弓的位置。它所矯正的是弓的晃動和傾斜。由於我們不是星際爭霸裡的普羅託斯人,做不到用手的這種握持弓身,因此我們拉弓的時候,拉弓的後手是略高於推弓的前手的。如此一來,弓便有一種向上抬的傾向。而通過在弓身上延長並在遠端增加配重,則遠端的重物傾向於將弓的對敵面向下壓。如果不使用配重,則射手需要用自己的身體結構,特別是前後手的肌肉進行微調。而這個微調所產生的差異,距離越遠越明顯。
弓的另一個傾斜方向是偏離與地面垂直並形成角度。會有人說那《上古卷軸天際》裡不就是傾斜的麼?那個是遊戲裡為了讓玩家有更好的視野設計的。長久維持三點一線並且減小箭的影響,則弓身與地面垂直為最佳。這個長杆旁邊伸出來斜方向向後的兩根便是幫助維持這個垂直的。相信很多讀者都玩兒過下圖冊中那個金雕平衡的玩具,這兩根平衡杆的原理和他一樣,通過把配重放在遠離弓身並垂直且低於它的兩端,弓在射手的前手變成了一個“不倒翁”,射手只要在拉弓的同時儘量保持虎口上這個“不倒翁”的原本姿勢即可,從而減小了肌肉的負擔和影響。

後面兩條的原理看這個即可。你要是沒玩兒過的話……買來當個擺設……

綠色的部分就是平衡穩定器了。沿發射方向出來的那條調整抬頭傾向。兩條向斜後方的調整側面偏斜。想找一個正面的照面,可能攝像師不太願意。

這個向前伸出的長杆的原理看這個就懂。拎起來的部分是前手,掛貨的是後手,稱要挑高,把秤砣挪遠或者加碼便可。

後面兩條的原理看這個即可。你要是沒玩兒過的話……買來當個擺設……

綠色的部分就是平衡穩定器了。沿發射方向出來的那條調整抬頭傾向。兩條向斜後方的調整側面偏斜。想找一個正面的照面,可能攝像師不太願意。

這個向前伸出的長杆的原理看這個就懂。拎起來的部分是前手,掛貨的是後手,稱要挑高,把秤砣挪遠或者加碼便可。

後面兩條的原理看這個即可。你要是沒玩兒過的話……買來當個擺設……

1 / 3
這個平衡杆的長度,配重的重量,都是因人和弓而異的,我們只要知道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配比便可。之後我們要看一下下面這個圖冊裡的的設備:

另一種吻珠,我原稱他為龍珠,呲牙咧嘴。

在用一下這個圖,注意看這個男人左手小臂上的粉色護臂。水平上去之後你並不需要很大的保護範圍。以及左手拇指上纏繞的粉色護繩,對面食指上也綁好,就能防止弓飛出去了。這裡埃利森非常好的展示了推弓而非握弓的精髓。

相當帥氣的落弓,這裡可以著重看一下那根技術含量“超高”的護繩。

超帥落弓其二。

初學者的護臂經常是這樣,然後偏偏在靠近關節的地方打青

這個是護指,手感從這裡來,非常重要。埃利森在一次採訪中說如果自己的護指丟了的話他會大哭,並且可能再也不射箭了。

嘴角的那個金屬扣就是吻珠。這是一張現代複合弓,如果是反曲弓的話,位置會在嘴唇更靠中間一點。

另一種吻珠,我原稱他為龍珠,呲牙咧嘴。

在用一下這個圖,注意看這個男人左手小臂上的粉色護臂。水平上去之後你並不需要很大的保護範圍。以及左手拇指上纏繞的粉色護繩,對面食指上也綁好,就能防止弓飛出去了。這裡埃利森非常好的展示了推弓而非握弓的精髓。

相當帥氣的落弓,這裡可以著重看一下那根技術含量“超高”的護繩。

超帥落弓其二。

初學者的護臂經常是這樣,然後偏偏在靠近關節的地方打青

這個是護指,手感從這裡來,非常重要。埃利森在一次採訪中說如果自己的護指丟了的話他會大哭,並且可能再也不射箭了。

嘴角的那個金屬扣就是吻珠。這是一張現代複合弓,如果是反曲弓的話,位置會在嘴唇更靠中間一點。

另一種吻珠,我原稱他為龍珠,呲牙咧嘴。

1 / 7
前面一直再提競技反曲弓嘗試減少射箭時肌肉對弓的影響。因此,射箭過程中握弓的前手實際上並不是握,而是推。那放箭之後很容易想到,弓會隨著慣性向前脫手。於是便有了護繩,它輕纏於拇指和食指之間,在弓脫手後阻擋弓的進路,並出現比賽中那個很帥的弓下墜動作。
前手推,後手就要拉。於是後手就有了護指。圖中這個護指很直觀,拇指架在上面的橫片,中間三指握在皮革上,小指勾在半月片上。不過這個放拇指和小指的結構不是所有人都用,根據各自習慣而不同。這個中間三指的皮革有兩層,和手接觸那層柔軟,和弓弦接觸那層柔韌。中學物理應該就有,這是把弓弦與手指的接觸面積增加,減小壓強,保護手指,另一方面是讓撒放動作更乾脆。這個形狀也和直觀表現了後手和箭的關係,食指在箭尾上方,中指和無名指在箭尾下方。而護指的這個縫就是留給箭的,也就是搭箭點位置。
都是護字輩的就簡單說一下護臂,這個是防止弓弦復位後打到你手臂,給你留下好幾天的淤青和疼痛的。圖中有體驗課這種全臂保護的,也有專業運動員這種極限的。動作好的話不太會受傷。
最後這個東西是這個前推後拉體系中一個可選設備。我們一直說三點一線,瞄具在前手,那後手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就很關鍵。這個叫吻珠的設備就是一個可選道具。因為我們知道搭箭點不會動,然後我的手因為護指的縫與之對其,只要我的後手每次位置一樣便可。這個輔助道具的作用就是進一步明確這一點,通過每次拉弓都讓這個吻珠落在嘴唇之間的同一個位置,我便可以確實知道,後手位置正確了。嘴唇對位置和壓力都很敏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介紹完前推後拉體系中維持弓箭和射手姿勢的小設備之後,再來看看前手的設備:

配一個讓人頭大的細部配件名稱圖。用不著,你看下面的說明就行了。都原始的很。

請注意看箭頭位置,那個被箭頭撅起來的部分就是響片。射手繼續拉弓,到拉滿的時候,箭頭會繼續後退,響片不再有阻礙便會發出”啪“的一聲……是不是挺原始的?

圖中箭搭在銀色的那個部分就是箭臺。除了美式獵弓在缺口上直接鋪毛皮外,這種競技反曲弓都要單獨上箭臺。此處這個箭臺就是一個小彈簧,背面由那個藍色的螺栓固定在金屬弓把上。以及我們再看這支箭還沒有上到位,響片還沒有就位。

競技反曲弓的觀瞄設備。具體使用方法參看下面的說明。

準星缺口有多種選擇。

配一個讓人頭大的細部配件名稱圖。用不著,你看下面的說明就行了。都原始的很。

請注意看箭頭位置,那個被箭頭撅起來的部分就是響片。射手繼續拉弓,到拉滿的時候,箭頭會繼續後退,響片不再有阻礙便會發出”啪“的一聲……是不是挺原始的?

圖中箭搭在銀色的那個部分就是箭臺。除了美式獵弓在缺口上直接鋪毛皮外,這種競技反曲弓都要單獨上箭臺。此處這個箭臺就是一個小彈簧,背面由那個藍色的螺栓固定在金屬弓把上。以及我們再看這支箭還沒有上到位,響片還沒有就位。

競技反曲弓的觀瞄設備。具體使用方法參看下面的說明。

準星缺口有多種選擇。

配一個讓人頭大的細部配件名稱圖。用不著,你看下面的說明就行了。都原始的很。

1 / 5
響片準確的說也還是維持推拉體系位置的工具。搭箭時箭在插入箭臺,弓身和響片觸發之間,拉弓瞄準時因為箭還在阻礙觸發器,無事發生。直到箭頭到達預定位置,射手拉弓的動作到達最佳位置,也就是拉滿弓,響片因為中間不再有箭身阻礙而復位,發出聲響提醒射手,可以進行撒放。
箭臺我們就不多說了,它通過形成一個V槽保證三點一線系統的中點維持原地。此外,競技反曲弓採用塑片箭羽,不像真羽一樣柔軟,因此箭臺也儘量減少箭羽摩擦產生的影響。
最後是這個瞄具,競技反曲弓採用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瞄具系統。長杆標尺調節距離,豎直標尺調節高低,連帶準星的標尺調節左右。三點一線系統中,競技反曲弓的目標點不動,我們之前提到的推拉系統和他們的輔助設備基本固定了後手點的位置。
當你練習一段時間,箭的落點非常接近之後就可以調試了。然而與傳統弓直接觀測箭與目標的關係不同,這個瞄具本身並不是三點一線的中點,而是調整中點的一個觀測器。我們現在將瞄具與靶心對準並撒放,觀察落點結果。
因為瞄具本身的觀測器屬性,如果這一發射高了,準星應當調高,下壓弓的對敵面;如果這一發向左偏,準星應當向左調,讓弓的對敵面向右移。和採用本能瞄準的傳統弓是完全不同的體系。
至此,競技反曲弓為什麼進化成現在的樣子應該有一個大致瞭解了。而在此之上,還有機械效率更高的現代複合弓。這個弓吧,我沒玩兒過,也就不班門弄斧了。簡單說一下它更加先進的地方。
首先它通過滑輪機構達成弓板的形變,弓板可以採用更加堅韌的材料,從而實現比競技反曲弓更大的儲力。並且因為整體材料更加先進,受到溫度和溼度的影響也更小了。並且相對於此前的弓種拉弓需要持續用力維持,現代複合弓拉滿之後維持用力陡降。60磅的弓在拉滿之後的維持用力大概只有15磅。這種弓因為採用機械結構儲力效率更高,弓弦復位更兇猛,需要專門的撒放器。它的箭臺也很高級,通過與弓板或弓弦相連,箭臺可以在箭明確動勢方向之後落下,進一步拜託箭羽摩擦的問題。以及最後在瞄具上,現代複合弓有水平儀,十字準星以及倍透鏡可用,並在弓弦上有窺孔和透鏡,極致提升三點一線的精確度,非常強悍!

四月小兔兔

工業和技術的美感

用途十分廣泛

也有這種小型的品類

比較流行的有兩種撒放器。這種是空手抓握的。

而這一種可以繞在手腕上。

薩米獵人啊……難道不應該用更加樸素一點的弓麼?

弦子姐我我前兩天歪出來了,開心。

四月小兔兔

工業和技術的美感

用途十分廣泛

也有這種小型的品類

比較流行的有兩種撒放器。這種是空手抓握的。

而這一種可以繞在手腕上。

薩米獵人啊……難道不應該用更加樸素一點的弓麼?

弦子姐我我前兩天歪出來了,開心。

四月小兔兔

1 / 8
現代複合弓的設備我是真不懂,誰懂的話請一定告訴我描述是否準確。以及,也求一篇文章吧。

帥就完了——射手動作

提豐二技能動作好帥!想起一句會挽雕弓如滿月!我好愛她!國際服什麼時候上?!提豐這把魔改的現代複合弓,除了加入一些源石技藝外,各種弓的動作差別不大。二技能這個特別颯的動作熟練之後可以嘗試,這裡我們先從基本動作開始。
如果你是右撇子,則左手持弓,為前手;右手持箭、拉弓弦,為後手。左撇子則相反。
首先,射手側面向目標,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搭箭尾於弓弦搭箭點,箭身搭在前手或箭臺。其次,前手推弓,後手拉弓,拉弓過程中進行瞄準。再次,後手拉弓至拉滿,確認瞄準,撒放。最後,前手甩弓洩力。
是不是很簡單?接下來我們給幾個動作加一點點細節。
先說搭箭。通常箭有三片尾羽,其中一片的顏色會與其他不同。塑料羽片的箭會把這一片朝弓把的相反方向。但真羽箭的話大可不必這麼講究,真羽能屈能伸,和弓把的摩擦幾乎不會影響軌跡。
光看的話可能不會想到,但如果你下班的時候突然被項目經理叫走去射箭,拿到沒有箭臺的傳統弓後第一個問題可能是:這箭搭哪邊?
在線等,挺急的。然後各種傳統弓愛好者給你支招,然後互相攻擊。你發現基本上爭論的點是搭什麼方向配什麼後手姿勢。這裡我只能再次和稀泥,歷史上各種各樣的射法都有,怎樣配的方式都能找到文本和繪畫佐證。這裡我簡單提幾種後手方法,再說說我的建議。
首先你會看到兩種大分類:地中海式和蒙古式。地中海式的特色是用中間三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拉弦。通常搭箭在內側,或左側。這也是之前介紹競技反曲弓時一脈相承下來的射法。蒙古式的特色是用拇指勾弦,食指第二關節扣住拇指蓋拉弦。通常搭箭在外側,或右側。這種射法通常需要扳指,材料形狀不一而足。兩種射法都有各自的變化,手指的使用也不盡統一。

以及機緣巧合之下試了一下這個扳指,在手腕上錨定之後效果特別好。

所謂的地中海射法,這種射法非常的本能,全世界應該都有應用。

所謂的蒙古式射法。左圖中比較好的展現了拇指勾弦,食指扣拇指鎖的動作。地中海式和蒙古式只不過是我國弓箭圈子裡比較流行的說法,實際上這兩種射法在世界各地都有應用。特別是中東,產生了不少關於射術的文獻,而他們是不可能稱自己的射術蒙古式的。當然也可以簡單稱為三指射法和拇指射法,這裡就仍然按照流行稱呼了。

大英博物館裡的扳指,形象變化不大。

這是現代材料製造的扳指,以及,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扳指使用方法。

扳指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設計,比如這個單獨加弦槽的。

這本文獻給了扳指的另一種用法。它很像把前面提到的扳指反過來用。我實際試過幾次,在這個動作上不開竅,效果不太理想。

西藏的一種射法。拉距非常長。請注意他使用扳指的方式非常特別。射法是自由的,追求效率的。

也可以考慮用這種皮扳指,響應和手感非常好。

以及機緣巧合之下試了一下這個扳指,在手腕上錨定之後效果特別好。

所謂的地中海射法,這種射法非常的本能,全世界應該都有應用。

所謂的蒙古式射法。左圖中比較好的展現了拇指勾弦,食指扣拇指鎖的動作。地中海式和蒙古式只不過是我國弓箭圈子裡比較流行的說法,實際上這兩種射法在世界各地都有應用。特別是中東,產生了不少關於射術的文獻,而他們是不可能稱自己的射術蒙古式的。當然也可以簡單稱為三指射法和拇指射法,這裡就仍然按照流行稱呼了。

大英博物館裡的扳指,形象變化不大。

這是現代材料製造的扳指,以及,這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扳指使用方法。

扳指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設計,比如這個單獨加弦槽的。

這本文獻給了扳指的另一種用法。它很像把前面提到的扳指反過來用。我實際試過幾次,在這個動作上不開竅,效果不太理想。

西藏的一種射法。拉距非常長。請注意他使用扳指的方式非常特別。射法是自由的,追求效率的。

也可以考慮用這種皮扳指,響應和手感非常好。

以及機緣巧合之下試了一下這個扳指,在手腕上錨定之後效果特別好。

1 / 9
地中海射法有兩種變招,有競技弓一樣一上兩下的,也有三指全部在搭箭點以下的。這兩種射法個人感覺差別不大,選自己喜歡的來即可。英國的糟糕手勢是豎起食指和中指,手背向對方,效果和豎中指一樣。這是英法戰爭期間法國人俘虜英國弓箭手,為了讓他們不能繼續成為戰力,釋放的時候會切掉這兩根手指。此後英國弓箭手都以此手勢示威,結合之前說過弓箭手都是貧下中農,直到現在這個手勢都很有群眾基礎。以及好多人現在拍照就這個姿勢,不止一次看見英國人看見這麼照相的人一臉震驚。
地中海射法前手的搭箭點並不一定是內側,有不少壁畫和抄本繪畫中包括了搭箭在外側的圖畫。雖然我們見過不少畫家沒見過一種動物結果畫出來非常奇怪的情況,然而在戰爭是常態的中世紀,觀察弓箭手的機會要比那些動物多得多,畫師應該對這些武器的使用多少有點概念。
對於蒙古式射法,大多數食指扣住拇指形成閉環之外,還有多種諸如食指搭在箭身上,中指和拇指相扣;食指和中指都於拇指相扣;食指與拇指指尖相扣等等。和可能因為拇指鉤住之後只要形成閉環便可,其他幾個手指就有很多種組合方式。我買了拉爾斯·安德森提到的阿拉伯射術精要,裡面介紹後手勾弦法的時候採用了阿拉伯數字手勢。他們除了1-9,10-90也有相應的手勢,也就是一隻手可以用一兩個手勢表達1-100。案卷中提到了四種後手法,都用這個數組系統表示手勢。
很少見到蒙古射法將箭搭在外側。這裡我們要引入另一個物理概念,扭矩。

夢迴物理補習班。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力矩。我們這裡就當成是一種沿軸線旋轉的力即可。當我們以地中海式拉弦時,如果我們從上往下觀測,那我們的手就對弓弦產生了一個順時針方向的力。而因為箭是箭尾卡在弓弦上的,因此箭也產生了順時針的偏轉傾向。這時,我們前手將箭搭在內側,或左側,順時針的偏轉力便會將箭按在弓身上,方便我們把握。這也是為什麼西式現代弓大多將缺口開在內側。
而此時如果我們使用地中海三指式卻把箭搭在前手外側,或右側,順時針力矩會使箭產生離開弓身的傾向。如果我們前手沒有其他動作去阻擋,非常容易發生拉弓的同時箭離開前手掉落的情況。
但這並不表示中世紀的畫師們肯定就錯了。弓箭搭在外側的一個好處是裝填快。由於前手持弓不會改變,撒放後取箭和搭箭都是後手的工作。而後手位於外側,最快的裝填方式便是搭在外側了。
同理,蒙古式射法,後手產生的扭矩是逆時針的,因此將箭搭在外側,力矩使箭產生靠近弓身的傾向更方便操作。由於這種方式在外側搭箭方便裝填的同時有較好的穩定性,也是諸多速射愛好者偏愛的射法。也因此,蒙古式搭箭於外已成大勢所趨。舍此大道而求小技,何益之有哉?
但過去箭尾並不一定像現在的塑料箭尾是精確卡進弓弦的啊?這個並不影響,箭尾較松,則需要後手扶持。而扶持的手本身產生了這個力矩,自然不能免俗。
這裡我要拿《薩爾達傳說》做一個反例。請看下圖是《荒野之息》的宣傳圖,林克這裡用的是一種非常奇葩的射法。先不說這種食指勾弦法對弓弦施加的橫向扭矩會產生什麼影響,假如他改成更合理的反手地中海,則它可以產生如蒙古式一樣的逆時針力矩,但此處林克將箭搭在內側,逆時針力矩使箭有離開弓身的傾向,實際上不利於控制。之前那個奇葩射法一概。而且這個問題到了《王國之淚》也沒改。

王國之淚也沒改過來。

我一直以為這是個反過來的地中海或者類似於用撒放器的動作。仔細看了一眼更扭曲了。

王國之淚也沒改過來。

我一直以為這是個反過來的地中海或者類似於用撒放器的動作。仔細看了一眼更扭曲了。

王國之淚也沒改過來。

1 / 2
掌握了扭矩,我們以後學到或看到其他射法也能自己做出評估。而這裡就可以藉著扭矩談談動作方面的其他事項了。我們先說了手,現在說說手臂。
我們先留在從上向下觀察的太空艙不要下來,觀察一個弓箭手拉弓。我們會發現射手的身體不動,後手手肘做了一個近似於弧形的順時針(左利手逆時針)的動作,和我們剛才看到的力矩有點相似。此時我們再觀察以下是什麼力在牽引這個手肘,就會發現主要的源頭並不是二頭肌三頭肌,不是三角肌,而是背闊肌。這也是很多人練習時的誤區。
人體運動裡有個概念叫肩躬節律,肩臂運動中肩胛骨和鎖骨的位置隨著移動有很複雜的拉動關係。而拉弓時後手臂的動作想要拉滿,就需要肩躬節律可以提供的更多空間。否則只用大臂牽引,肩頭不能參與到動作中來,原本可以靠自身骨骼結構達到的省力姿勢非得用肌肉維持,就對精確度影響很大了。光說很難糾正,理解不了的話要實際找大佬們幫你看。必要的時候上手按著你的肌肉,或者讓你按著他們的肌肉去理解一下。
現在我們可以從觀察倉下來了。橫向來看射手,後手臂的運動手肘不宜過高。剛開始的時候大佬們跟我說手肘放低,我就很難做到。後來做到了,其實就是用錯誤的動作拉弓累了,精疲力竭的時候孤注一擲,硬生生把背闊肌用上了。手肘運動過高很可能就是肩躬節律沒有到位,如果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可以試試看。
我們回到被項目經理拉到弓箭館的你,找到這篇文章之後的你領悟了肩躬節律,然後就發現了另一個問題。以前拉弓只能拉到嘴角,現在懂了之後我都能拉到耳朵後面了,後手到底拉到哪裡合適?
不同的形制會有不同的答案。競技反曲弓通常會拉到下巴,美式獵弓會拉到嘴角或眼角。傳統弓則根據弓形,根據情況可以拉到眼角(小拉距),臉頰(中拉距)和耳後(大拉距)。這其中拉弦過耳是蒙滿傳統射法,只為與後來美獵等西式弓習慣傳來之後弦不過臉頰做區分才有的小拉距與大拉距一說。
說完了後手,咱們再說前手。前手也有省力的辦法,那就是利用你的骨骼機構作為支撐。剛才林克的錯誤示範依然有效,可以看到他的前臂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稍微有些彎曲的。這說明他在用前臂的肌肉努力調節前手的位置。而一旦涉及到肌肉用力維持,那就一定不是穩定的維持。
前手的小臂於大臂應當成一條直線,除非您手肘出現過骨折,否則這裡要達到手臂完全展開。做個俯臥撐,甚至倒立,撐的部分你就是在用骨骼結構來支撐自己的身體,而非肌肉。同理,大臂與肩胛骨也要呈一條直線,否則就是在用二三頭肌和三角肌在維持。姿勢錯誤的特徵是聳肩,如果您前手聳肩,還特別累,多半就是這個原因。
然後競技反曲弓的時候提到了一個護具叫護臂,防止弓弦打手臂的。我以前也老打,護臂還換了個牛皮的。直到有一天一個大佬看我射箭然後說:“你是不是不會翻肘啊?”

另一個動作不改好的例子。同樣的問題,前手臂有明顯的彎曲。同樣需要用肌肉發力代償。前後手都要發力,就不容易瞄準了。

這位射手的肘關節內側很明顯朝上。這麼明顯的原因之前也分析過,他需要下意識地用肌肉去代償向前的推力。

這張照片中的射手動作就正確了。可以看到肘關節內側面向內側,她完全在用骨骼結構推出弓,因此她不需要動用那麼多肌肉。

另一個動作不改好的例子。同樣的問題,前手臂有明顯的彎曲。同樣需要用肌肉發力代償。前後手都要發力,就不容易瞄準了。

這位射手的肘關節內側很明顯朝上。這麼明顯的原因之前也分析過,他需要下意識地用肌肉去代償向前的推力。

這張照片中的射手動作就正確了。可以看到肘關節內側面向內側,她完全在用骨骼結構推出弓,因此她不需要動用那麼多肌肉。

另一個動作不改好的例子。同樣的問題,前手臂有明顯的彎曲。同樣需要用肌肉發力代償。前後手都要發力,就不容易瞄準了。

1 / 3
圖中可見,自然推弓的時候,肘關節內側面朝上,翻肘就是要讓這個肘關節面向弓。這是一個特別優雅的技巧,之前提到拉弦手略高於握弓手會形成弓向上抬的趨勢,這個趨勢在肘關節內側向上的時候還挺容易崩壞姿勢的,因為其實還是在暗暗使勁。這一翻肘,首先肘關節暴露在弓弦復位路徑的可能性小了,其次是骨骼結構的機械效率更高了。謝謝教我翻肘的姐姐。
手,以至臂,以至於肩,以至於肩躬節律,上半身的機械構造差不多了,接下來是瞄準。競技反曲弓部分已經講了瞄具的使用,現代複合弓更是K98一樣的存在。剩下的就是沒有瞄具的傳統弓了。
在開始前還有一個小測驗可以做。睜開雙眼,雙手比心,然後把遠處一個姑娘放在中心的尖尖上。然後保持手不動,輪流用單眼觀察。只要那個姑娘沒動,單眼觀察時還在中心尖尖上的就是你的主眼,另一個產生偏差的是副眼。
如果你的右眼是主眼,且是右撇子,則可以睜著雙眼瞄準。如果你不幸和我一樣,手是右撇子但卻是左眼主眼,平時練習就得閉上左眼了。不過也有好處,換手、換方向幾乎不需要適應。我有次右手拇指受傷換左手拉弓,毫無障礙。
瞄準的方法很多,大多結合自己的射法。如果是後手拉至眼角,則可以直接用眼觀瞄箭身的延長線,慢慢調試。如果是後手拉至嘴角,利用箭頭為參照物進行觀瞄。如果後手拉至臉頰,之前的兩種自選。
然後就是在這個參照系裡大量練習,而且同樣的弓和箭,不同距離參照系也會有所改變,也要大量練習。之後基本上就可以不觀測箭的位置了。首先因為你的動作已經定型了,基本做到了相對穩定的三點一線體系中自己的兩點。其次是長時間的練習之後,自己會對箭的落點有預判,這個就有點玄學了。咱也沒能力談大腦的運算方式,你就知道大佬們腦中能自成紅點就行。

另一個視頻中,拉爾斯實現了弧度射門。箭從正前方的人旁邊飛過並集中了放在其身後的目標。

速射之王,丹麥人 拉爾斯·安德森。圖中後手持箭是速射手法的一種。

拉爾斯憑藉這個視頻一戰封神。他在右側射手出箭之後轉身並擊中對方已經在空中的箭。

另一個視頻中,拉爾斯實現了弧度射門。箭從正前方的人旁邊飛過並集中了放在其身後的目標。

速射之王,丹麥人 拉爾斯·安德森。圖中後手持箭是速射手法的一種。

拉爾斯憑藉這個視頻一戰封神。他在右側射手出箭之後轉身並擊中對方已經在空中的箭。

另一個視頻中,拉爾斯實現了弧度射門。箭從正前方的人旁邊飛過並集中了放在其身後的目標。

1 / 3

結語

洋洋灑灑一大堆,也並沒有覺得把該說的都說明白了。原本想把速射和騎射也談一談,但完稿之後一看,囉囉嗦嗦語焉不詳,恐怕已經讓讀者們中途離席了。拋磚引玉,沒談好,沒聊到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評論區指正。
在機核介紹射箭是我由來已久的願望。但和國際象棋那種在線上就能體驗樂趣並且試圖精進不同,作為一個帶著6歲孩子的人,能過射箭的機會已經鳳毛麟角。那不如就開始寫文安利吧!給這些天天在各種遊戲裡和弓箭打交道的傢伙一點現實震撼!
弓箭從幫助人類果腹,到成為鬥爭工具,再到成為禮儀,娛樂和競技,見證並伴隨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的每個階段。房龍有云,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是豐富的,是無私的,而我們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研究這些自然的規則。我們從弓箭中得到的親切感並不只是浸淫在它所代表的輝煌過去,而是人類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之中,利用宇宙的知識,克服各種困難,接受各種不完美,而最終達成目標的精神。
當智人的第一個弓箭手,經歷了無數挫敗之後第一次射中了目標,他狂喜,他飛奔,他興奮地呼嚎。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