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橙新聞於11月5日的報道,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峰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部的採訪時表示,他目前正經歷“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並將這種感覺歸因於香港當前的ZZ氛圍,他提到“我和香港都失去了靈魂”。

對此,香港藝術發展局的主席霍啟剛在同一天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臉書發表了回應,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杜琪峰的名字,但他批評這種言論是極度自私的。霍啟剛還強調,如果有人真心希望推動電影行業的發展,就更不應該在國際媒體上發表對香港不利的言論。

霍啟剛在社交媒體臉書發佈的帖文配圖
霍啟剛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文章,批評了一種觀點,即有人將香港電影業的挑戰簡單歸咎於ZZ因素,並表達了個人創作低谷與香港當前政治氛圍的關聯,甚至聲稱自己與香港一同失去了精神支柱。

除此之外,霍啟剛還強調,當一個人在行業和社會中擁有一定地位時,更應謹慎其言行,因為這種言論對於那些辛勤工作的同行來說是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他指出,如果有人真的希望推動電影業的發展,就不應該在國際媒體上發表消極言論,以免成為傷害香港電影業的“利刃”。
並且進一步指出,全球電影業的變革和麵臨的挑戰並非香港獨有,也不能簡單歸因於單一因素。他提到,經濟壓力、流媒體平臺的競爭、製作成本的增加等多種因素,都給全球電影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此,霍啟剛認為,我們不應自我貶低或責怪外部環境,而應重新思考如何在全球化市場和觀影習慣變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思考下一代需要什麼樣的影視作品,以及我們的影視作品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文章的最後,霍啟剛在其帖子的結尾部分表達了對政府的感激之情,他提到:“感謝政府對香港電影業發展的全力支持,不僅推出了多樣化的電影製作資助項目,還傾聽行業的聲音,將政策擴展到流媒體平臺的發展領域,推出了‘流媒體內容開發計劃’,幫助影視行業在關鍵時刻實現升級和轉型。”
例如在今年10月7日舉行的以“走進香港 走進香港電影”為主題的展覽開幕式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講話,強調香港電影業是華語電影界的一顆耀眼明珠,也是傳播香港故事的關鍵文化旅遊資源,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電影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他表示,特區政府將不遺餘力地與各方合作,弘揚香港電影的精神,展現和推廣香港的文化力量。同時,將繼續開發以電影為主題的旅遊項目,吸引更多遊客,並推廣香港的電影文化。
實際上,有關於香港電影的沒落。必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TW市場的失去,好萊塢的強勢等等,畢竟市場就那麼大,載體有限,題材方面也過了盡是癲狂的時代。只能說香港電影的復興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