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掌上電腦的軟硬件去做遊戲掌機?
在遊戲業界,各種各樣的遊戲硬件那真的是輪番上陣,雖然依舊是索尼、微軟和任天堂“三國鼎立”的局面,不過其實在這“御三家”之外也有過一些遊戲硬件產品,有的試圖挑戰這三者的地位,也有的是針對特定市場——當然,不出意料的,這些設備並未獲得太大的成功。
不過在市場上,雖然有失敗且被遺忘的產品,但因為其有著自己的閃光點,至少還能夠在歷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而在我的記憶中,Zodiac和Gizmondo這兩個掌機算是“雖然失敗了但至少還是有著足以載入史冊的閃光點”的產品。
啊?什麼?沒聽說過?因為這兩個掌機,本身就是失敗品。不過,還請讓我來講一講這兩個有著閃光點卻沒什麼人聽說過的遊戲掌機吧,其背後的故事說不定能夠讓你驚掉下巴呢。
真·掌機の悲歌
說起Palm,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掌上電腦一類的設備,其次是智能手機,但應該沒有誰會把這個系統往“遊戲掌機”方面去想。
但是有一個公司,就這麼做了——他們用Palm掌上電腦的軟硬件去開發了一臺掌上遊戲機。這不,它來啦——
2003年,Tapwave推出了一款遊戲掌機Zodiac,而說這玩意是真·掌機是真的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它的軟硬件配置基本上就是一臺Palm掌上電腦——除了Palm OS操作系統外,搭載的CPU是主頻為200MHz的摩托羅拉i.MX-1,而這顆ARM9架構的處理器的“前輩”是基於68K架構的“龍珠”,在許多Palm設備中有著廣泛應用。而Zodiac這個設備本身,就是一臺Palm掌上電腦,只不過它是“遊戲特化型”。可不是嗎,搭載了Palm OS系統平臺的遊戲掌機是真·掌機,真的沒有一點毛病。
說起來,PDA與遊戲掌機的跨界產品在此前並不是沒有,此前製作各種液晶屏遊戲的Tiger Electronics就在1997年推出過一款名叫Game.com的掌機,不僅是第一個搭載了觸摸屏的遊戲掌機,還是第一款能夠接入網絡的遊戲掌機,同時拜觸控操作所賜它也加入了一些PDA功能,將它當做一個掌上電腦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臺掌機最後到2000年停產時的銷量只有30萬臺,暴死。
Zodiac似乎也是知道那臺掌機的各種問題,於是——Game.com的網絡連接只能走有線網絡,Zodiac就加入了WiFi無線局域網連接功能,提升網絡連接的靈活性,順便實現掌機之間的無線對戰;Game.com的PDA功能半瓶水,Zodiac通過Palm OS讓其具備完善的PDA功能;Game.com使用的是一顆8位的夏普CPU,那麼Zodiac除了使用一顆ARM9處理器外還額外加入了一顆ATI的GPU芯片Imageon,提升畫面處理能力(要知道當時使用“獨立顯卡”的掌上設備真的不多見)……
說到ATI的Imageon芯片,其實大家應該有使用過搭載了這一芯片的移動設備——摩托羅拉的音樂手機E398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款手機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摩托羅拉的多款機型(如V3i)也搭載了這一芯片,不過許多人估計都不知道這些手機其實搭載了一顆“獨立顯卡”,因為Imageon芯片更多是被用於對拍照攝像功能的優化而非3D遊戲。
而真正支持3D硬件加速的除了Zodiac外,LG的SV360/KV3600也採用了ATI的Imageon芯片作為3D加速芯片,不過它僅僅在韓國發售,且支持加速的遊戲基本只有NEXON為其製作的兩款預裝遊戲(滑雪和滾球)。不過後來AMD在2009年將Imageon的研發部門與相關技術出售給了高通,而如今各種“噴火龍”所搭載的GPU就是從Imageon演化而來的Adreno。
有著如此強大性能的掌機,自然不僅僅能夠玩遊戲——Zodiac還能夠聽音樂和看視頻,而同樣能夠聽歌看片的PSP還得等到第二年(雖然在2003年的E3上已經公佈了);而因為是Palm OS的操作系統,將它當做一個PDA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你可能會很好奇,Zodiac為啥要拿Palm OS去做一款遊戲掌機,那是因為成立於2001年的Tapwave公司是由前Palm公司的領導層所創辦的公司,這與Handspring是類似的存在。因為這層關係,他們使用Palm OS來開發一款遊戲掌機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而在當時,Palm可以說是掌上設備當之無愧的“霸主”,但支持的遊戲卻多為2D小遊戲,很難看到啥“知名大作”,於是Tapwave決定通過開發一款基於Palm OS的掌機,來證明Palm其實也是可以玩大型遊戲的。此時的Palm OS已經進化到支持ARM架構的5.0版本,各種多媒體應用也終於得到了更好的支持,因此對於遊戲應用也能夠獲得更好的表現。
而Tapwave的Zodiac,矛頭所要對準的,自然是當時如日中天的GBA掌機。在Tapwave看來,GBA掌機因其用戶定位的緣故或多或少顯得比較“幼稚”,而Zodiac則正好面向成年用戶群體,來與GBA進行“差異化競爭”。
在Zodiac發佈後,各大媒體都為其給予了積極評價——例如在CNET它獲得了“編輯選擇獎”、在PC World也獲得了“編輯選擇”和“創新獎”、《時代雜誌》也將它評選為“2003年度最佳設備”、《商業週刊》也將其評為“2003年最佳產品”,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的掌機;而開發者方面,已經有超過1200家遊戲開發商宣佈將為Zodiac開發遊戲;在預購方面,相關訂單更是紛至沓來……可以說,Zodiac在當時有著一個光明的未來。
然而,事與願違。
Tapwave作為一個2001年成立的公司,其實是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在將大部分的資源花在研發上之後,卻發現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宣發的開展與渠道的打通,最終該機沒能走主流渠道進行販售,只能通過Tapwave的官網以及一些體量較小的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最後的銷量可想而知。
至於最為關鍵的遊戲軟件?在品質上介於優秀和平庸之間。雖然Tapwave在首發的時候就已經有《毀滅戰士》、《毀滅公爵》與《託尼·霍克》等知名遊戲IP的護航,然而這些遊戲在更為低價的GBA上其實已經有同系列的作品了。差點忘了,價格因素成為了其與在GBA競爭中較為不利的因素(Zodiac當時的售價是299美元,GBA首發價99美元),不過因為人家都說了Zodiac是面向成年群體的,因此這一點其實見仁見智。
更重要的是,其實Zodiac面對的競爭對手可不只有一個GBA,同樣是作為任天堂GBA競爭對手的還有諾基亞的N-Gage遊戲手機,而說到N-Gage的話,它其實也是一臺智能手機,此時的PDA市場已經逐漸向“智能手機”這樣混合了手機與PDA的產品傾斜,而Zodiac作為一個不能打電話的PDA設備自然也不佔什麼優勢。
你可能會問N-Gage不也是個失敗的產物嗎,為什麼不去說它的事情。其實,N-Gage並非是一個完全失敗的產物,雖然遊戲陣容中有一些是“名作移植”的冷飯但至少也有一些原創的遊戲IP,例如賽車手遊中的扛把子IP《狂野飆車》系列最初也是在N-Gage上大放異彩,而世嘉的《口袋王國》、數位紅的暗黑大作《地獄鎮魂歌》以及RedLynx開發的二戰遊戲《榮譽之路》也是原創作品中的高質量作品,《ONE救世主》更是當時移動端不多見的3D格鬥遊戲……不管怎麼說,在N-Gage上,還是留下過一些優秀的遊戲作品與系列的,也是“雖敗猶榮”。
但是Zodiac上發售的遊戲光是能夠叫得出名字的就已經是少得可憐了,知名IP的遊戲在其它平臺上能夠玩到同名作品(如Midway的《間諜獵手》),其餘作品大部分甚至連個資料都查不到,更別說留下什麼“經典名作”。實際上,在Zodiac的未發售作品中還有《古墓奇兵》的初代移植版,《無冬之夜》這樣的遊戲甚至也只有一個技術演示……已發售遊戲的陣容,可以說是相當的寒酸。
給Zodiac命運帶來更為沉重打擊的,是任天堂和索尼在2004年推出的NDS和PSP,分別搶佔了低端和高端兩大群體的市場,而Zodiac的地位也變得更為尷尬。外加,基於Java(以及BREW和塞班平臺)的手機遊戲在當時的爆炸式增長,也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遊戲選擇。於是,這棺材上最後的幾顆螺絲釘,算是被擰的緊緊的……最後這臺掌機死去的時候,銷量被定格在了20萬臺,比Game.com還要低!
2005年,Tapwave宣佈不再銷售Zodiac掌機,隨後公司的資產被出售,但這筆交易除了買家是一家來自亞洲的大公司外並未公開相關信息,我也無從得知Tapwave最後被賣給了誰。
只是可惜Zodiac的發展潛力了,畢竟是世界上最早一批支持硬件加速3D的移動設備。不過,作為一臺Palm設備的它,不但能夠運行Palm OS的遊戲應用,一些愛好者也可以通過“自制軟件”的方式為這臺掌機開發遊戲,外加本身支持藍牙和WiFi還有支持SD/MMC卡拓展(忘了說了這個掌機的卡帶也是用SD卡作為載體發佈的),不但讓這個失敗掌機的生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續,也讓它擁有了作為一臺PDA的附加價值。
極道掌機の伝說
另一個用掌上電腦的軟硬件開發的掌機是Gizmondo,它的背後故事可是要比掌機本身還要來的精彩——怎麼個精彩法?且聽我慢慢道來。
Gizmondo的出品方是一家名叫Tiger Telematics的公司,不過這家公司的故事可以說是比較複雜。在2000年,一個叫卡爾·弗里爾(Carl Freer)的瑞典商人成立了一家名叫Eagle Eye Scandinavian的公司,主營業務是GPS設備的經銷工作,但後來被一家在美國註冊的公司Floor Décor收購,但後者的主營業務卻是與地面裝潢相關。
隨後,這兩家公司合併為Tiger Telematics。促成這次併購的,是另一個瑞典商人斯蒂芬·埃裡克森(Stefan Eriksson)——在這裡還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因為這個人的真實身份將會在之後揭曉。
一開始,Tiger Telematics想要開發的是一種用於兒童防走失的GPS設備,不過可能是因為讓一個小孩一整天都帶這個這樣的設備不太現實的緣故,於是乎項目在2003年轉變為遊戲掌機的開發,但GPS的功能被得到保留。在當時,掌機的名字是Gametrac,並在2003年11月公開原型機。
2004年,Gametrac更名為Gizmondo並出展當年的CES和CeBIT展會,此時該機已經經過了重新設計,不再使用原型機的金屬外殼,看上去更加小巧可愛。而市場宣發工作,則由Tiger Telematics在英國的子公司Gizmondo Europe負責,並在2005年於英國首發Gizmondo掌機。
Gizmondo的首發並不走電商平臺,也不走什麼遊戲實體店,而是在倫敦開設旗艦店進行首發,在首發儀式上官方還請來了包括法瑞爾·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就是給小黃人唱《Happy》的那個)在內的多個明星前來站臺——話說,這個成立才沒幾年的公司是怎麼請來這麼多大牌名人來為發佈會站臺的?
這還沒完,為了宣傳Gizmondo掌機,作為公司高層的史蒂芬還親自參賽勒芒24小時,還親自贊助了自己的車隊,不過為什麼一個遊戲掌機的宣傳還要讓老闆親自參與競速賽事呢?順便說一下,既然提到賽車,Gizmondo的出品方在之前還贊助了英國的喬丹車隊,關注方程式賽車的朋友們應該對此並不會感到陌生。除此之外,Tiger Telematics還贊助了MTV的多個節目,以宣傳自家掌機。
雖然Gizmondo官方花了大價錢進行宣傳,但這臺掌機撲街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Tiger Telematics原本希望在首發日能夠賣出4500臺,然而實際情況是勉強賣出了1000臺。什麼情況?
原來,Gizmondo首發時的售價是400美元,是同期NDS售價的兩倍多一些(NDS的首發價是149美元),而此時Gizmondo的遊戲陣容實在是比較匱乏。當然啦,低價版也不是沒有,售價是299美元,但比普通版多了一項功能——看廣告……
Gizmondo因為價格高的過於離譜,導致歐洲的消費者難以接受這麼個缺乏足夠遊戲支持且昂貴的掌機;而在美國發售後的情況更慘,因為它在當地幾乎都沒啥宣傳,僅僅在一些小的店家售賣,導致美國玩家不知道這種掌機的存在。最終,這臺掌機的全球銷量定格在25000臺——你沒聽錯,是2萬5千臺!
掌機銷量暴死後,各種麻煩也接踵而至——首先是之前贊助過的喬丹車隊起訴Tiger Telematics拖欠贊助費用,然後廣告公司Ogilvy也開始對其提起訴訟其拖欠宣傳費用,最後MTV還指控該公司沒有支付贊助費用……最後,Gizmondo的出品公司在2006年選擇破產,其受到的經濟損失達到了4億美元。
事情還沒結束呢——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史蒂芬嗎?在公司破產前他就已經提桶跑路了,而之後他就上了新聞,因為他的法拉利發生了非常嚴重的撞車事故,而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被公眾所知(?)。
隨後,他被扒出曾經是一個瑞典黑手黨組織的老大,從事販毒、綁架、造假和詐騙等違法犯罪的活動,曾入獄服刑6年,而他的Gizmondo掌機項目其實也是個騙局,因為實際上他的公司從未想過要真正進入掌機遊戲領域,一直在以這個掌機項目為幌子來向投資者進行欺詐——很顯然,這個掌機項目其實是用來洗錢的!?任天堂的山內家看了估計都得直呼內行……現在知道為啥要在這一節稱呼該掌機為“極道掌機”了吧?
那麼這臺“極道掌機”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其實最早公佈的時候,史蒂芬就表示它將會有超過100款基於Java和Mophun(一種移動遊戲引擎平臺)的遊戲,但在正式展出後就沒再提這茬,估計是因為換了系統——還記得我提到這玩意是用掌上電腦的軟硬件開發的嗎?它使用的是基於Windows CE魔改而來的操作系統,硬件方面除了一顆由三星生產的主頻為400MHz的ARM9處理器外還額外搭載了一顆定製版的英偉達GoForce圖形加速芯片!基本上它就是一臺Windows CE掌上電腦,只不過這臺掌機並不支持觸屏操作。
說到這個GoForce,其實主要用途和前面提到的ATI的手機用獨立顯卡差不多,都是針對多媒體功能進行優化的,但也有支持3D加速的型號。不過相比起隔壁ATI,搭載了N卡的獨顯手機估計咱國內用的人可能就比較少了,因為它主要被用於3G手機。
不過,或許是“手機獨顯”的思路存在一定的限制,於是乎英偉達就搞出了集成芯片Tegra——微軟的Zune HD用的就是該芯片,而如今大家在“噴噴”時所用的Switch用的也是Tegra,
當年3DS也差點用上了這個芯片
……順便說一下,Tegra芯片還在,但已經不再被應用於移動設備了,而是車載應用。
言歸正傳,Gizmondo對標的除了NDS和PSP外,其實重點的競爭對手是諾基亞的遊戲手機N-Gage,因此這臺掌機也搭載了GPRS通信模塊,在開機前還請您插入一張SIM卡哈……不過這個通信功能只能發短信,不能打電話;此外,Gizmondo也支持藍牙,但這個功能更多是被用於聯機對戰。差點忘了,這個機器的背面有一個攝像頭,但拍照效果也就那樣了。
Gizmondo可以說是非常的短命,從2005年正式發售到2006年出品公司破產,前前後後成功發售的遊戲只有14款(8款出了美版),而其中最有名的是EA的兩款體育遊戲——分別是《FIFA 2005》和《SSX 3》,其餘的除了一個《理查德·伯恩斯拉力》外基本上都是我連聽都沒聽說過的遊戲……(而且裡面有一個遊戲竟然是“韓國製作”你敢信?)
關於那個拉力賽遊戲, 之前的一篇文章 其實已經有講解了,就不做過多贅述,但這個遊戲的製作組“疣豬社”(Warthog Games)卻成了倒黴蛋——Tiger Telematics為了擴充第一方遊戲陣容,竟然將疣豬社收購併改組成Gizmondo曼切斯特工作室,結果遊戲沒做出幾個來母公司就破產了……結合這母公司高管的黑社會背景,這疣豬社怕不是被逼著賣身的吧?!
當然啦,有成功發售的遊戲就有被砍掉了——至少有10款(或許更多)遊戲未能發售,不過有一個沙盒動作遊戲《黑道本色》(Colors,暫譯)的遊戲真的是非常可惜的存在。《黑道本色》設定在一個虛構的城市,但遊戲並沒有設計主線故事,玩家將享有充分的自由度,決定遊戲世界中NPC的生死存亡。此外遊戲還支持多人對戰,並活用Gizmondo的GPS與網絡連接功能與現實聯動,讓玩家在遊戲中感受一場真實的“火拼”。如果能夠成功發售的話,那《黑道本色》將會成為Gizmondo上的一款大作,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前面提到Gizmondo內置攝像頭的事情,其實這個攝像頭的真正目的是AR遊戲,而有那麼一款未發售的冒險遊戲正好使用了攝像頭的功能,也算是領先於時代的超前玩法了,可惜相關遊戲也是胎死腹中。
實際上,對於Gizmondo未來的規(hua)劃(bing),官方還打算推出面向女性的款型、針對博彩功能進行特化的機型,以及對標PSP的寬屏版,不過這些也都沒有正式面世。
說起來,這個卡爾·弗里爾對於Gizmondo其實也是真愛,在原公司破產後他打算和中國深圳的一家公司合作準備復活這一掌機,並計劃在2008年發售,然而這件事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沒有辦成,最後還想把Gizmondo以智能手機的身份重出江湖,但最後也是告吹。
至於遊戲?《粘粘球》(Sticky Balls)這個混搭了撞球與消除的遊戲後來被移植到了iOS上,後來還推出了續作《粘粘足球》(Sticky Balls Soccer),但這個遊戲的iOS版現在基本上是找不到了。而Gizmondo那款未能發售的大作《黑道本色》,弗里爾倒是在2015年的時候想要讓這個遊戲在安卓和iOS復活,然後就沒了下文……
與還能做PDA使用的Zodiac不同,Gizmondo並不提供完善的PDA功能,不過畢竟這個銷量嚴重暴死的掌機都有著一定數量的擁躉,拜它是Windows CE系統所賜,愛好者們也通過諸如模擬器和自制遊戲等各種自制軟件讓這個掌機“續命”。
結語
那些成功的產品,各有各的“成功密碼”;而那些失敗的產品,也各有各的失敗原因。不過,那些失敗的遊戲硬件,後來也成為了無數復古遊戲愛好者們所收藏的對象,也成為了遊戲史考古的一部分。
在遊戲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被遺忘的文物,它們都在訴說著遊戲史上的種種故事。而那些失敗的遊戲硬件,也見證了市場競爭的殘酷,以及背後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