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嘆人生亦如此,在乎圍與不圍中:圍棋圍空極簡“攻略”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2-16 09:33:11 作者:逆天改命ing Language

吃子並非圍棋的全部,勝負看的畢竟是“地”的多少。這篇文章我仍然力求用不刻板沉重的方式,來簡略的介紹圍棋中圍空的方法。
首先來回憶一下,什麼是“空”?
就是用棋子圍住的對方無法進入的交叉點 。

進不來說的是進來就等於送死

XXOO的就是空……

進不來說的是進來就等於送死

XXOO的就是空……

進不來說的是進來就等於送死

1 / 2
之前講規則的時候出現過
圍棋是交替落子,意味著雙方能用來圍空的棋子數量是一樣的(不要糾結粘劫收後之類的細節),那麼贏棋的關鍵就可能就是怎樣讓自己的棋子“畫”出可控面積更大的多邊形了。
最根本的思路就是《棋經十三篇》裡提到的“ 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這句看似兩頭堵的話告訴我們,圍空最重要的是找到效率與堅實的平衡點——空既要夠大又要結實,本文之後提到的方法,其底層邏輯均來源於此。我相信大家玩遊戲也是要這樣找平衡點吧,不會真有人” 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吧(*^_^*)
擴展閱讀:《棋經十三篇》中的合戰篇應該算是全文的精華部分,至少寫得琅琅上口,忍不住貼上來供大家欣賞:
博弈之道,貴乎謹嚴。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佔角,此棋家之常然。法曰﹕寧輸數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後,有後而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子而取勢,與其無事而強行,不若因之而自補。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必也,四顧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備。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襲之意也。棄小而不就者,有圖大之心也。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也。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也。詩云﹕“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棋經十三篇·合戰篇第四》

區域

圍棋的棋盤並非無限延申而是有邊界的,圍空時不把這邊界利用起來可就太吃虧了。那麼請思考棋盤哪個區域是最能體現這種優勢呢?

上圖是模型 本圖實戰型

用的棋子一樣多 圍到的空卻差很多

上圖是模型 本圖實戰型

用的棋子一樣多 圍到的空卻差很多

上圖是模型 本圖實戰型

1 / 2
利用棋盤的邊線
從圖中可以看出用一樣多的“磚頭”蓋房子,因為可以取巧少蓋兩面牆,所以明顯角上的房子最大,而在中間四面八方都要自己忙活很可能把房子蓋成煙囪。這就是圍棋為人熟知的那句“金角銀邊草肚皮”講訴的道理。通常來講,角部圍空的效率最高,邊次之,中腹最低。
角很好的道理容易理解,那麼具體走在哪去佔領才好?

你認為四個點中哪些是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點呢?

你認為四個點中哪些是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點呢?

你認為四個點中哪些是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點呢?

你認為四個點中哪些是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點呢?

你認為四個點中哪些是效率與安全的平衡點呢?

1 / 2
幾個例子
兩個圖中的D都沒人走,A很罕見,使用最多的是“中庸”的B和C。
按歷史長短的順序說下常用的三種佔角方法。
歷史最悠久的是星位佔角,還記得嗎,孫策和呂範那盤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棋用的就是。

觀察仔細你會發現那盤棋譜四個角上的棋子沒有序號

孫策詔呂範弈棋局面

觀察仔細你會發現那盤棋譜四個角上的棋子沒有序號

孫策詔呂範弈棋局面

觀察仔細你會發現那盤棋譜四個角上的棋子沒有序號

1 / 2
星位
不晚於漢代開始,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中國圍棋都是在對角星位放置四顆棋子之後再開始對局的,這四個棋子稱為“座子”。也就是說很長一段時間你想不用星位佔角也不行。但星位佔角的生命力可不來自於強制規定,在吳清源提出“新佈局”後星位又以“一手佔角速度快,高位利於發展”的原因一直用到現在——也由此可以看出星位是在“中庸”範圍裡偏向效率的選擇。但這種佔角方法用王元老師的話說就是”用星位要有角空51%的可能不屬於你的心理準備“,看現在開局就點三三的流行程度,這51%的估計似乎保守了つ﹏⊂。這種佔角了又好像沒完全佔,被對方瘋狂鑽進去破空的的下法,卻仍然保持90%以上的出場率——這就很圍棋,很辯證。
擴展閱讀:座子最大的作用應該是在沒有貼目的時候限制模仿棋取勝。
圍棋傳播到日本後產生了一些變化,其中就有取消座子這一項,這件事大致發生在十七世紀。沒有了座子的限制後,當時日本圍棋進入了以“小目”為代表的“高目”、“目外”各種目佔角時代。所以小目佔角的歷史也有四百多年了。

順便說下 C是目外 D是高目

白棋是佐為第一個附身的虎次郎——本因坊秀策

A、B都是小目

順便說下 C是目外 D是高目

白棋是佐為第一個附身的虎次郎——本因坊秀策

A、B都是小目

順便說下 C是目外 D是高目

1 / 3
小目
小目不像星位那樣有個點幫你確認位置,所以特別提一下,從兩條邊線數,一邊四一邊三的就是小目。很直觀就能看出,小目比起星位更偏向“堅實”的方向了。
三三佔角算是今天出場三個佔角方法中歷史最短的,不說別的,就名字比起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星位和小目,就彷佛張三李四般隨便。很多人恐怕都是從吳清源對本因坊秀哉“三三、星、天元”的名局中留了對它的印象。這盤棋出名的原因之一,就是三三佔角在當時還被認為算不上上面好棋。
黑:吳清源      白:本因坊秀哉   1933年10月16日至1934年1月29日

黑:吳清源 白:本因坊秀哉 1933年10月16日至1934年1月29日

試著感受黑白雙方對效率和堅實的追求有什麼區別。但大家不要因為三三佔角出道晚就看不起它,不說別的就看近幾年它為什麼再次流行原因吧。

A就是三三

柯潔執黑對AlphaGo 第3步三三佔角

AlphaGo執黑對柯潔 第3步三三佔角

A就是三三

柯潔執黑對AlphaGo 第3步三三佔角

AlphaGo執黑對柯潔 第3步三三佔角

A就是三三

1 / 3
三三
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和戰勝他的AI不約而同使用三三佔角,誰不得試著用起來啊?對三三佔角的不滿主要來自它位置低,還記得以“宇宙流”聞名的武宮正樹九段當年開過一個玩笑“我總是擔心走在三三的棋子從棋盤上掉下來……”
說到這就不難理解它是屬於圍空最“堅實”的佔角方法了,但同時一手棋就能乾脆利落的確實完成佔角,從更高層次的全局來看未必不是一種“效率”高的體現——這就很圍棋,很辯證。
總結之後應該可以發現原來棋子離邊線的距離與“效率和堅實”有直接關係,這就引出了圍空中一個重要的維度。

高低

首先,棋盤上的方位與生活中不同。棋盤的中心點——天元是棋盤上的最高點,而棋盤的四條邊線都是下。

思考在ABCD四處,黑白子誰在低位?

中間高四邊低

可以把棋盤想象成金字塔

思考在ABCD四處,黑白子誰在低位?

中間高四邊低

可以把棋盤想象成金字塔

思考在ABCD四處,黑白子誰在低位?

1 / 3
棋盤上的高低
  • A:黑子更靠近邊線,白子更靠近天元,所以黑子在低位。
  • B:黑子白子與邊線距離相等,所以它們不分高下。
  • C:白子更靠近邊線,黑子更靠近天元,所以白子在低位。
  • D:黑子白子與邊線距離相等,所以它們不分高下。
在理解棋盤上的高低後,我們引入這個概念接著說效率。視覺上看起來棋子位置越高和棋盤邊線配合後括起的面積越大,追求的極致那就是所謂“天地大同式”的天元了。

高到極致

看起來越高越好

高到極致

看起來越高越好

高到極致

1 / 2
示意圖
可是都已經看到這裡的同學自然不會忘了我們要注意的還有“堅實”,隨著棋子位置的變高,與棋盤邊線的配合也越來越差了,到了最高點天元后至少從圍空的角度講“一事無成”的感受比“兼顧四方”更強烈。一般認為能夠兼顧效率和堅實的是三、四兩條線,也就是所謂的“開局走子三四線”——一盤棋開始的時候走在三線和四線圍空最好。

黑棋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定要在C,D的三四線裡選擇走法?

最近楊鼎新和申真諝在26屆LG杯世界棋王賽的實戰

黑棋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定要在C,D的三四線裡選擇走法?

最近楊鼎新和申真諝在26屆LG杯世界棋王賽的實戰

黑棋遇到這種情況是不是一定要在C,D的三四線裡選擇走法?

1 / 2
開局走子三四線
實戰棋譜中可以看到在開局時,雙方几乎所有棋子都走在三、四線上。可為什麼其中最後一步黑15卻“飄”在天上呢,是開局結束了嗎?千萬別忘了三、四線的優勢是圍空,黑15是在對白14的“夾攻”做出回應,並非在圍空。
同理第二圖中黑棋最好的選擇是A,降低要求的話B也勉強(太勉強),C和D都是胡下。當下是雙方糾纏在一起的戰鬥局面,消滅敵人保護自己可與什麼三四線沒關係。
擴展閱讀:天元在棋盤上實在太特殊了,帶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所以雖然少,但 @墮落的先知 思考為什麼第一步不走在那裡的想法並不孤獨。其實開局走天元的人還是有的,最有名的應該是安井算哲。
這位出身日本圍棋四大家的同學認為“第一手走在象徵宇宙中心與太極 (北極星) 的天元必勝”,並且大膽在相當於正式比賽的“御城棋”對局中實踐。雖然他賭氣說不勝以後就不走天元,但畢竟現實不是熱血少年漫畫,他還是連續輸給本因坊道策。當然也有可能這本漫畫的主角是本因坊道策,畢竟這位後世被人評價為“十三段”棋力的男人碾壓了同時代所有對手。後來仰望星空的安井算哲不但改了名字,也換了劇本,放棄讓他傷心的圍棋專心研究起天文,制訂出日本第一部曆法“貞享歷” 。安井算哲的故事是真的被改成漫畫後來還拍了電影——《天地明察》。

黑:安井算哲 白: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和安井算哲——《天地明察》劇照

黑:安井算哲 白: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和安井算哲——《天地明察》劇照

黑:安井算哲 白:本因坊道策

1 / 2

遠近

白棋那些是真正的空嗎? 黑棋以身試法

黑棋三線 白棋二線 應該黑棋比白棋圍空多吧?

實際一看不對勁兒 白空比黑空多

白棋那些是真正的空嗎? 黑棋以身試法

黑棋三線 白棋二線 應該黑棋比白棋圍空多吧?

實際一看不對勁兒 白空比黑空多

白棋那些是真正的空嗎? 黑棋以身試法

1 / 3
怎麼回事?
看了上面幾個圖的示意,想必大家能夠看出問題不是出在棋子的高低,而是“寬窄”。白棋擴張自己寬度的方法是把棋子“散”開,這就是要說的圍空時另一個重要維度:棋子之間的距離。圖中黑棋緊挨在一起自然是“堅實”無比,但是在“效率”方面棋子作用互相重疊,而且在四周沒有敵人的時候這種堅實不就是浪費嗎?

思考圖中黑棋是拆二嗎?

黑棋也適當散開圍空效率大增 白棋以身試法

A 拆二 B 拆三 C 斜拆二 D 拆五

思考圖中黑棋是拆二嗎?

黑棋也適當散開圍空效率大增 白棋以身試法

A 拆二 B 拆三 C 斜拆二 D 拆五

思考圖中黑棋是拆二嗎?

1 / 3
拆邊
這種棋子間隔一定距離又互相配合試圖沿著邊部擴張圍空的方法在圍棋裡稱為“拆”(拆邊)。如果配合的棋子間隔兩條線就是拆二。
圖三中兩個形狀都不是拆,回顧上面講到的棋盤方位問題,黑棋都是由下向上走,並非在謀求邊上的擴張。
看到這裡一定有同學著急追問,那到底棋子互相間隔幾條線才最恰當呢?可是我只能抱歉的說,根據周圍棋子各種不同的配置情況選擇出恰到好處的距離,這正是圍棋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這恐怕要在你之後終生的對局中去學習體會,絕不是這裡三言兩語能說清的,但在這裡可以藉著極簡之名提供思考方向。
大致要考慮兩件事:
  • 周圍雙方棋子的強弱對比。如果己方棋子強於對方或者附近乾脆沒敵人,己方棋子就可以適當拉開距離。反之,敵人越強越近,己方棋子也更應該傾向於堅實而不是效率。
  • 行棋目的是什麼也決定了棋子距離的遠近。如果目的是快速擴張(有時甚至有目的誘使敵人進入你的勢力範圍),那棋子自然要距離遠。如果目的是建立根據地,快速得到小塊做眼的空,則一般棋子距離近。

常用圍空形狀 右上開始順時針 飛、跳、拆二、立二拆三

思考左下角基本定式中雙方棋子的距離

黑3反而拆得比剛才遠了一路

常用圍空形狀 右上開始順時針 飛、跳、拆二、立二拆三

思考左下角基本定式中雙方棋子的距離

黑3反而拆得比剛才遠了一路

常用圍空形狀 右上開始順時針 飛、跳、拆二、立二拆三

1 / 3
這裡用一個基本定式做例子,請注意定式概念中加粗得部分。
定式就是佈局階段雙方在角部的爭奪中,按照一定行棋次序,選擇比較合理的著法,最終形成雙方大體安定、利益大小均等的基本棋形。
圖一:黑棋因為1、3兩子沒有足夠兩眼活棋的空,沒有安定——弱,所以選擇黑1、5兩子配合形成距離較近的拆二。白棋星位加上2、4這三子不但佔領了角上地盤而且結構堅實——強,所以白6選擇斜拆三。
圖二:看起黑1還沒有圖一中1、3兩子強,這裡卻反而選擇更遠的斜拆三。這除了沒有圖一黑3和白4的交換黑子更”輕“(簡單理解就是對方不容易吃乾淨且被吃了也不心疼的感覺)的原因,還與黑棋的目有關。黑棋在這裡並非想馬上圍空,而是想在開闊地域先留下“支點”方便以後圍空——實際在現代圍棋中這種做法更為常見。
圖三:這四個圍空常用形狀只是提供思路,不要被它們限制。比如通常認為拆二以及“立二拆三”的搭配基本已經是確定的空了,但拆四拆五其實也可以,只不過你要了解這樣有可能目前只是搭成了架子,還沒變成砌上牆的房子就行。

小結

其實區域、高低以及距離這三條很難分割十分清晰。常用那三種佔角的方法難道不也是在遵循“開局走子三四線”的原則嗎。棋子位置太高不也就是放棄“金角銀邊”去謀求“草肚皮”嗎。走在三、四線就是和棋盤邊線保持一兩條線的距離,這與棋子配合成拆二通常就能確保成空也沒有本質區別吧。
最後說幾句,最近一直在琢磨盧曼的卡片筆記法,看了 @ HansonZ 的文章開始使用浮墨後,看到裡面《筆記的誤區》一段話很有感觸:
即使不打算著書立說,你也需要一種方法來組織你的思想,跟蹤你所消費的信息。寫作可以很好地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因為它迫使你從更深的層次去閱讀。 僅僅閱讀的多並不意味著你有更多或更好的想法。 就像學游泳一樣,你必須通過實踐來學習,而不僅僅是通過在紙面上的學習。
其實圍棋也一樣,不去親自磕磕絆絆的在棋盤上被蹂躪,看了多少學習文章也學不會的。而且圍棋也是一個足夠有深度廣度的容器,可以讓你發揮想象力以及試驗方法論,那圍棋何嘗不是一種可以組織思想的輸出呢?讓我們一起大言不慚地“以棋證道”吧。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