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注:原文發佈於2021年7月

“殭屍小美”皮膚採用的造型元素是非常著名的“清朝官服跳僵”形象,作為一款萬聖節皮膚十分適合小美中國人這個身份。當然,這款皮膚肯定要經過《鬥陣特攻》的設計師結合中國流行文化中的清朝殭屍形象元素進行重新設計,否則與《鬥陣特攻》的畫風十分不符。
為什麼中國的殭屍多以身著清朝官服的形象出現?這就要涉及到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據。
文獻方面
對“殭屍”記載最有名的兩本文獻分別是袁枚的《子不語》,以及紀昀(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但現代中國流行文化中的“清朝殭屍”其實與前兩者所描述記載的東西完全不同。中國香港電影中的殭屍其實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中國記載的傳統殭屍咬人後是不會將對方變異成同類的,電影中的這一套體系借用了西方文化中的吸血鬼。


民俗方面
在清代之前,下葬的人一般都是身著官衣或者常服,甚至到了清初還有為下葬之人穿上明朝的服飾,當時還沒有專門把某一種樣式的服裝作為“壽衣”這個傳統。
清朝捐官十分氾濫,捐官所得到的官位雖說不是正經取得的,但在捐官之人死後身著官服下葬去見列祖列宗不失是一件“體面”的事。所以捐官之人去世之後大多也和明朝下葬的官一樣,要身著官衣下葬。到了民國,不管死者過去有無功名,大戶人家一般也都會按照“清朝官服”樣式穿戴下葬。
文化方面
上面民俗部分所提到的民國下葬的壽衣有不少是清朝官服樣式,這個在我國的廣東地區以前是比較興盛的,香港畢竟也是廣東地區的文化,再加上清朝同意香港被英國割據成為殖民地,香港地區的不少人對清朝都有著不小的怨恨,這也許是香港電影拍殭屍題材使用清朝樣式壽衣的其中一個原因。到現在,這種殭屍的設計風格更多已經變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得以在更多作品中登場。

顏色方面
清朝的官服大多為石青色和藍色,這兩種顏色都屬於冷色調,這樣的衣服會有神秘感和壓抑感在其中,這對恐怖題材的電影作品來說是十分適合的。

接下來則是以小美這款皮膚的設計方面和細節來進行講解。
服飾中的紋飾、配飾

小美這款皮膚穿著入關後官服,官服的補子繡著的是飛禽,這代表小美這款皮膚的身份是清朝的文官。補子上繡的是仙鶴,這就足以證明小美的官階是一品文官。

題外話:
- 清朝武官一品到九品的補子分別是麒麟、獅子、豹、虎、熊羆、彪、犀牛(七、八品)、海馬。
- 清朝文官一品到九品的補子分別是仙鶴、錦雞、孔雀、雁、白鷳、鷺鷥、鴻淑、鵪鶉、練雀。

在官服的基礎上加入紫色繩帶,更為其注入了神秘感。

官服衣邊上的紋飾是雲紋中的氣雲紋

唐代氣雲紋

小美的官靴上被重新設計加入了禁止符號,這也許在側面體現出殭屍小美的危險。

殭屍的攻擊手段多以爪為武器,所以這款皮膚專門為小美設計了一個金屬鋼爪手套來體現殭屍特徵。

小美肩上的“扇肩”紋飾也是氣雲紋,扇肩的中間還鑲嵌了綠寶石。


小美戴著的這頂帽子學名叫做單眼花翎冬吉服冠,清朝的官帽其實款式十分多,很多影視作品都會混淆,這裡暴雪做的還行。對應萬聖節的季節,頭戴冬吉服冠,並且單眼花翎還對應著上文所說的小美一品文官身份,設計的也算細心。
但還是有一點沒注意到,那就是小美帽子頂端的那顆“頂珠”的材質不對。如果小美的仙鶴補子以及單眼花翎兩者已經都已證明小美的一品官員身份,那麼小美帽子上的頂珠應該是紅寶石,而非暴雪設計的這個金屬材質的頂珠。

一品單眼花翎冬吉服冠
題外話:
- 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駙,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
- 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
- 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以上這些人必須是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

小美背後收納雪球的裝置則是以道教的煉丹爐或香爐為原型設計,底部的爐座就是最好的證據。

收納裝置上掛著的是我們最熟悉的八卦盤:


八卦盤上掛著的鈴鐺是道教的法鈴,注意這裡應當稱呼為法鈴而非三清鈴,因為三清鈴的鈴柄末端會呈“山”字形,來象徵道教的“三清”,這款皮膚中的鈴鐺沒有這個細節,所以我把它歸為法鈴。




雪球右側以及同一側的收納裝置上印著的是八卦中的離卦;雪球左側以及同一側的收納裝置上印著的是八卦中的坎卦。分別代表的是離火和坎水這兩個元素。

小美背後的衣襬上的紋飾是中國傳統紋飾中的水波紋,這也是暴雪設計師十分喜歡使用的傳統元素之一,在布里吉塔的錘馬旦皮膚上就有所使用。

武器

小美冰霜衝擊槍的槍口前端使用的是傳統棺材的元素,與本款殭屍皮膚的主題十分貼切。而槍柄末端的鉤爪狀設計也應該是來源於殭屍的鉤爪。
符咒
接下來我將重點講解小美身上的兩處符咒設計,雖然設計師對符咒進行二創的目的是淡化殭屍小美的恐怖屬性,將其可愛化,但同時我也能看出設計師對符咒文化並不是很瞭解,不過最終設計出來的效果和內容還是好的,這屬實是可喜可賀。
在細講兩處符咒之前,首先要講一些關於符咒材質的一些基礎知識。
黃符紙
畫符所用的紙一般為黃紙。《夷堅丙志》中記載“金甲神持黃紙符敕示法”、《靈寶玉鑑》中也記載“右符朱書黃紙”。在苗族,巫師也是用黃紙裁成長條狀用作書符材料。
畫符為什麼要用黃紙?這其實是與古人的黃色崇拜以及道教的黃色信仰相關。早在先秦,黃色就被視為“正色”,後又被作為“中央之色”,從而成為帝王的專用顏色。
《管子·幼官》記載:“君服黃色。” 《漢書·律曆志上》:“黃者,中之色,君之服也。” 《野客叢書》卷八:“自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
除了道教很早就信仰黃色以外,畫符用黃紙還與黃色的兩種民俗功用有關。
一、黃色有通靈作用。黃色總是和神仙聯繫在一起,《搜神記》記載:益州有神仙,以石為室,其民奉祀之,自稱“黃室”。因此,古人在祭祀作為“鬼神”的祖先亡靈,也要穿黃色的衣服,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與其交感。
二、黃色具有禳解功能。民國《合川縣誌》記載,五月五日端陽節,“於午前,用正方黃紙邪角朱書‘白’字。倒貼屋壁室柱,謂可以避白蟻。”
《清嘉錄》卷五: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又以餘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牆壁間,以祛毒蟲。”
民國《奉天通志》記載:當地人稱端午節為“五毒日”,故需“門懸黃布猴,手執彩麻小帚,取掃除災祲意”。這是以黃色的布猴來除災。此外,民間還有佩黃荷包、吃黃瓜以禳解災害的習俗。
道符的主要功能也是通靈降神、禳災驅鬼,黃色多具有的作用正好符合道符的要求,因此,黃紙必然成為書符的首選材料。
朱墨
朱即硃砂,墨即煙墨,這是書符的兩種主要材料,其中硃砂最為常用。《雲笈七籤》卷七雲:“元始赤書五篇真文置以五帝,導以陰陽,轉輪九天之紐運,明五星之光也。”
注:真文,符咒的一種。赤書,用硃砂書寫真文。
也有硃砂和煙墨並用的,比如《登真隱訣》就記載:“書符之法,先以青墨郭外四周,乃以丹書符文於內。若無青墨,丹亦可用。”
以硃砂書符還有另一個用途,即硃砂可以驅鬼辟邪。《抱朴子》雲:“夏時午日,朱書赤靈符著心前,以闢兵疫百病。”在民間常以硃砂以及其他紅色的物品驅邪鎮物,例如本命年穿紅色內衣等。
也有典籍記載硃砂能夠制鬼魅,例如《雲笈七籤》卷七——丹書墨篆中記載:“丹簡者,乃朱漆之簡,明火主陽也。”
以此可見硃砂是最主要畫符的材料。
題外話:除了硃砂和煙墨以外,用來畫符的材料和顏色還有以下這些:
- 青符:使用曾青或黛青來畫符,曾青是一種銅礦石,具有一定厭勝的作用。
- 墨籙:用墨汁所畫的符咒,《太真科》記載:“墨籙者,以墨書文。明水主陰也。人學長生,遵之不死。”
- 紫字:用紫色顏料畫制的符,《八素經》記載:“八素真經玄文生於太空之內,見於西龜之山,玄圃之上,積石之陰,八素高玄,羽章靈文,鬱乎洞林,紫字煥乎瓊林,神光流輝於九元,金音虛朗於紫天,文威煥赫,氣布紫庭,眾真晏禮,稱慶上清。”
- 黃符&白符:十分少見,少量文獻有記載。
小美頭上與槍上的符咒

先說符咒上方最醒目的雪球形象,這裡明顯是暴雪不願意讓小美這款皮膚變得很恐怖,還是想讓小美的可愛成為整款皮膚的內核,所以將符咒的頭部繪製成雪球的形象。
但其實在我國的符咒文化中也是有相關的說法的,即中國古代認為摹畫某個事物,只要其形逼真,便可以與被摹畫的事物相互感通,摹畫出來的事物會具有真物的靈性與神性,甚至能直接變為被臨摹對象本身,這一想法應該出自中國古人的萬物有靈的思想。因此思想,符咒上常常會出現以下這些形象:
1. 神人,例如元始威章拔魂籙符

出自《靈寶玉鑑》卷三十
2. 鬼狀,例如斬邪鬼符

出自《正一盟威秘錄》卷四
3. 神禽,例如九鳳齊唱符

出自《靈寶玉鑑》卷十四
4. 神獸,例如五色獅子符

出自《靈寶玉鑑》卷十四
5. 星圖和雲圖

護身符

這個符號其實也是星圖,是代表北斗星的符號
題外話:道教踏的步罡也呈星圖狀,其中的罡其實指的就是北斗星,步罡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行走,在道教中每個順序的點分別叫做

有些字不在現代漢語的字庫裡,只能在康熙字典裡找到。第二個念四聲zhuo、第三個念一聲huan、第四個念四聲xing、第五個念四聲bi、第六個念三聲fu、第七個念一聲piao。

接下來是雪球之下的重疊符號。

這個符號可能來自於古代青銅器中的雲紋,在符咒當中可能就變成了雲氣符號,表示三天之下,雲氣升騰,乃神人溝通的中介。我們可以在六丁六甲符中看到。

六丁六甲符
再往下就是一個變體的“鬼”字,為什麼符咒上會寫鬼字呢?這是源於厭勝。

所謂厭勝就是指用一種能制約對方的東西將其剋制,厭勝本身就是方術之一。在古代有一種呼名厭勝的理論,古人認為只要呼喊出了鬼怪的名字便可以將其剋制。據此,書寫鬼字在符咒上也能達到厭勝的目的也是符合古人呼名厭勝的邏輯的。

這個符號在道符中是比較常見的,常寫作:

其意為上帝敕令下達的意思。在《靈寶玉鑑》卷十中的“通語符”的下部就有這個符號,註解為:“現體露形,急之如上帝敕令。”
這種字我們能在苗巫治病符中見到:

出自《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
小美酒壺上的符咒
小美酒壺上的符咒只是把頭上符咒中的雪球換成了太極八卦印,這種太極八卦印在符咒中也常常能見到。


端午符
總結
總得來說小美這款皮膚非常有內容的,但是還是有不少的錯誤,除了前文提到的頂珠的問題,更有小美這款皮膚身為殭屍卻身背黃色道教丹爐、八卦盤、法鈴等能鎮壓她的道具,這從邏輯上是說不通的,這也使得這款皮膚的本體與配件顯得十分割裂。如果是單純地通過這款皮膚展現中國文化給國外玩家的話,這款皮膚還算及格,但將其展現給懂得其中內容的國人玩家時,有些地方還稍欠考量。或許將背後的雪球收納裝置改成棺槨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