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期待已久的國產PCIe 5.0固態硬盤終於來了,不久前致態發佈了旗下首款消費級PCIe 5.0固態硬盤產品致態TiPro9000,採用長江存儲新一代晶棧®Xtacking®4.0架構,從參數來看順序讀寫速率對比PCIe 4.0固態硬盤已經有了翻倍的效果,順序讀取速度高達14,000MB/s,順序寫入速度12,500MB/s,4K隨機讀取速度表現更加優秀。
作為遊戲攝影視頻創作三修的DIY玩家,我最近也入手了一塊,主板上的M.2 Gen 5插槽終於能跑滿了,存儲性能飆升。
這裡分享一下評測體驗,給大家選購做個參考。
產品開箱
作為國產支持者,我在國產存儲產品面世之後也逐漸轉向了國貨,性能價格都不錯,不輸國際大廠,而且自從國產化之後存儲產品的價格就越發穩定了,再也沒有了洪水火災導致的市場波動。
此前我也入手了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這次正好可以在性能測試方面對比一下兩款產品,更加直觀地看到Gen 5固態硬盤相比Gen 4的體驗提升。
可以看到致態TiPro9000的包裝還是很精緻的,採用了精心設計的銀色高光包裝,與Slogan“銀翼· 新境”相呼應,有不錯的高端質感。
致態TiPro9000的裝箱配置很高,散熱器不再是常見的通用方案,而是有專門的設計,還給到了安裝工具以及M.2盤位主板安裝螺柱、三用螺絲刀小工具,很實用,非常適合自己動手升級。
另外,致態TiPro9000 1TB版本採用的是單面顆粒配置,存儲顆粒與緩存位於同一面,沒有背部散熱需求,不太挑主板。
存儲顆粒基於長江存儲原廠晶棧®Xtacking®4.0架構,對比上一代性能有大幅提升,共有1TB和2TB兩個容量可選,它們標稱的順序讀取、寫入速度一樣,分別是14000 MB/s和12500 MB/s,隨機寫入速度略有不同,1TB版隨機讀取、寫入速度分別是1750K IOPS、1600K IOPS,2TB隨機讀取、寫入分別是2000K IOPS、1600K IOPS,要更強一些。
同時二者配備的緩存容量也有差異,1TB版本為1GB LPDDR4,2TB版本為2GB LPDDR4,玩家嚐鮮選擇1TB版本足夠了,追求極致性能建議直接選2TB版本。
性能及散熱測試
下面來看理論性能測試以及裝機散熱表現。
測試配置如上,可以很好地對比致態TiPro9000 1TB跟市面上主流Gen 4固態硬盤的性能差別。
CrystalDiskMark測試
CrystalDiskMark(簡稱CDM)是測試硬盤或者存儲設備的小巧工具,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次都可以選擇。測試項目裡分為,持續傳輸率測試,隨機512KB傳輸率測試,隨機4KB測試,隨機4KB QD32(隊列深度32)測試。
在CrystalDiskMark 1GB大小文件 5個循環的測試中時持續讀寫速度。
致態TiPro9000 1TB:讀取14245.72MB/s,寫入12724.92MB/s;
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讀取7422.82MB/s,寫入5349.30MB/s;
致態TiPro9000 1TB讀取14245.72MB/s,寫入12724.92MB/s,已經超過了標稱值,有著翻倍的速度表現,寫入的收益更大,有138%的速度提升,4K隨機讀寫也有大幅提升。
4k隨機讀寫更貼近我們的日常使用習慣,諸如電腦開啟、系統文件更新、網頁緩存寫入、大量圖片拷貝、遊戲程序加載和響應等,都十分考驗4k隨機讀寫性能。對此,致態TiPro9000 1TB也有著成倍的提升,4K隨機讀取速度超過1798K IOPS,4K隨機寫入速度則超過1843K IOPS。
ATTODiskBenchmark
ATTO磁盤基準測試是一款簡單易用的磁盤傳送速率檢測工具,可以用來檢測硬盤、U盤、存儲卡及其它可移動磁盤的讀取及寫入速率,該軟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數據測試包,數據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64MB進行分別讀寫測試,測試完成後數據用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很好的說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對磁盤速度的影響。
測試文件大小設置為256MB,可以較好的反應日常實際體驗。可以看到不同文件大小的讀寫速率沒有突然掉速的情況,各檔位表現也正常,同樣致態TiPro9000 與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對比,帶來了翻倍的性能表現。
PCMARK10存儲基準測試
PCMark 10存儲測試可以很好的體現日常系統和軟件的使用情況,這些基準測試來自流行應用程序和常見任務的相關實際硬盤軌跡跟蹤,可以全面而且反映現在最新存儲設備的性能,包括Windows 10啟動、應用程序/遊戲啟動、複製多個大文和許多小文件、Office和Adobe應用程序運作時的硬盤軌跡等。
這裡使用我們比較常見的系統盤基準測試以及數據盤基準測試來看看日常表現。
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結果如上。
數據盤基準測試對比如上。
致態TiPro9000 1TB: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跑分5979,數據盤基準測試跑分12227;
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跑分2807,數據盤基準測試跑分 5878;
PCMARK 10的結果對於實際系統和存儲應用貼合度很高,同樣有著翻倍的分數表現,說明實際作為系統盤或者數據盤都可以帶來翻倍的速度提升,可謂一分錢一分貨。
AIDA64全盤寫入緩存測試
由於固態硬盤無法通過軟件顯示出緩存信息,這裡使用AIDA64的Disk Benchmark全盤寫入測試來查看致態TiPro9000的緩存容量以及緩存內外讀寫速度,大文件讀寫可以去掉緩存帶來的加速,更反映真實值。
全盤寫入曲線可以看到緩存在130Gb左右,緩內速度9000-10000MB/s,緩外速度3000MB/s附近,緩內緩外均有不錯的速度表現。
採用獨立DRAM緩存設計確實有很好的連續寫入表現,搭配智能SLC緩存機制,可大幅提升固態硬盤讀寫和數據交互速度。
溫控測試
通常來說高速意味著高發熱量,發熱量與壽命息息相關,這裡看看致態TiPro9000在高負載下的溫度表現,這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實測了裸盤與標配馬甲的溫度表現對比。
省流一張圖搞定,室溫23℃下分別測試了不同散熱機制下的待機溫度和滿載溫度。
裸盤:待機溫度49℃,滿載80℃。
紅外熱像儀下可以看到芯片位置溫度最高到了91℃,裸盤有損壞風險,不過發熱情況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與4.0的旗艦盤沒太大差別,實測掉速是緩外掉速,與發熱沒太大關係。
盒裝馬甲:待機溫度35℃,滿載75℃,從紅外熱像儀下的溫度分佈情況來看,50℃的平均值尚未到散熱能力極限,日常系統軟件遊戲的使用均無壓力,滿負載也遊刃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致態TiPro9000標配的散熱馬甲,在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採用引流式的中空結構,在可以有效引導氣流通過,增加換熱面積,即使在顯卡背部被加熱的情況下仍能有效保持溫度在極限以下,可以很好的應對高負荷情況。
散熱墊也十分講究,上下均有散熱墊,且精確到了芯片緩存與顆粒位置,貼合緊密提升散熱效果,普通玩家選擇盒裝自帶的馬甲即可。
3DMARK存儲基準測試
3DMARK的存儲基準測試主要針對固態硬盤的遊戲性能評估,基於載入、保存、安裝與錄製精選熱門遊戲的各項測試來評估 固態硬盤的遊戲性能。 每項測試均使用從熱門新款遊戲記錄的存儲操作,以提供準確、真實的結果,可以很好的反應實際遊戲表現。
致態TiPro9000 1TB:總分5943,各項測試均大幅領先,尤其是遊戲加載方面有成倍的提升。
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總分3815,分數偏上屬於PCIe 4.0規格下的第一梯隊了,但對比5.0產品確實有了很大代差。
遊戲與生產力軟件測試體驗
再來看看TiPro9000在實際遊戲和生產力軟件使用中的表現。
如今遊戲和生產力其實相關度也非常大,尤其是在黑猴之後虛幻5畫質大作基本上是標配,而虛幻5也不只是遊戲引擎,也是可以有工業用途的3D模型工具。
黑猴中大量的實景建模極大的增加了真實度,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材質包加載壓力,高畫質下黑猴的一個場景可能會加載到15GB以上的素材,切換場景或者在花果山場景筋斗雲快速移動的情況下也非常吃硬盤加載速度,高速盤有一定的提升,具體表現我們來測試一下。
《黑神話:悟空》
前面提過黑猴對存儲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一個是場景大量的高清貼圖材質素材的加載,比較來考驗順序讀取,一個是遊戲過程中隨著移動逐漸加載,比較考驗隨機讀取。
實測結果如上, 黑風山最後BOSS前存儲點場景加載,致態TiPro9000 1TB(上圖)15秒完成加載,市面某主流Gen 4固態硬盤(下圖)需要19秒,有27%提升。
這對於擁有超高細節材質、超高畫質的虛幻5次世代3A遊戲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是開放式大場景下高速盤帶來的體驗提升很大,適合遊戲黨升級。
達芬奇19
生產力方面我主要用達芬奇19來處理視頻,尼康Z8拍攝的NRAW格式文件非常大,沒有固態硬盤很難流暢剪輯。
在達芬奇自帶的專業影視領域文件Disk Speed Test測試中是全綠的結果,支持所有格式的流暢剪輯,已經達到商業級的水準了。
更換致態TiPro9000之後RAW格式文件預覽剪輯調色都絲般順滑,個人感官上是提升比較大的,畢竟這也是考驗順序讀寫性能的項目,是TiPro9000的優勢領域。
專業科學計算軟件測試表現SPECworkstation 測試
以PCIe 4.0的標準來評價致態TiPro9000,其實可以說它是用消費級價格讓我們體驗到了商用級的性能,讀取14000MB/s+通常需要多塊PCIe 4.0盤做陣列才能達到這個性能,所以跑個SPECworkstation 測試來看看它在商用級專業科學計算領域的表現。
結果如上,致態TiPro9000各項分數均有提升,尤其是在設計存儲性能的項目上都有之多1倍的提升。
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一些涉及顯卡渲染運算的生產力軟件場景下比如energy-02項目性能表現飆升,確實有著商業級的表現,對於生產力和科學計算用戶來說也有非常大的提升,非常適合“時間就是金錢”的專業用戶升級,平替商用級產品。
總結
總的來說,致態TiPro9000固態硬盤的表現確實不錯,實測有著非常優秀的讀寫表現,相較於市面主流Gen 4固態硬盤,讀寫直接翻倍,也幾乎是PCIe 5.0接口的上限了,妥妥的一步到位的PCIe 5.0旗艦級標杆產品。
而且致態TiPro9000從遊戲到生產力再到專業商用科學計算領域都有翻倍式的提升,也非常適合相關領域用戶升級,提升效率和體驗。
另外溫控方面的表現比較意外,本以為也是個發熱量巨大的燙手山芋,但實測下來表現還不錯,得益於長江存儲新一代晶棧®Xtacking®4.0架構,有效控制了發熱量,隨機附送的散熱馬甲就可以很好的壓住,保障長時間高負荷穩定運行。
目前,致態TiPro9000已經正式發售,有需求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下,入手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