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航天局隆重舉行了嫦娥六號任務的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儀式中,國家航天局將嫦娥六號採集的月球樣品容器正式移交給了中國科學院,並一同交付了樣品的認證文件。
![嫦娥六號帶回1935.3克月背土特產-第0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28/0e837a0f3729f8aaa8d37d010a05dec0/thumb.jpeg)
初步分析顯示,嫦娥六號成功採集了重達1935.3克的月球樣品。
這些珍貴的月球樣品在安全送達月球樣品實驗室後,科研人員將依據計劃進行妥善的存儲與細緻的處理,以便啟動後續的科研工作。
![嫦娥六號帶回1935.3克月背土特產-第1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28/699fff5b634d5dab380cb1f0e2a16f25/thumb.jpeg)
此次交接標誌著嫦娥六號任務已順利從工程實施階段過渡到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嫦娥六號帶回1935.3克月背土特產-第2張](https://imgheybox.max-c.com/bbs/2024/06/28/f5cfd7744798eec42ec22f9803571605/thumb.jpeg)
官方強調,嫦娥六號帶回的首份月背樣品在科學上具有非凡的價值,有助於人類更深入地瞭解月球的演化歷程,並加速人類對月球資源的和平探索與利用,這份財富對於全人類而言都至關重要。
據悉,嫦娥六號探測器於5月3日成功發射,經過53天的精心操作,首次在月球背面獲取了月球樣品,並於6月25日與軌道器分離,攜帶著月背樣品成功返回地球。
這一壯舉標誌著嫦娥六號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並實現了全球首次從月球背面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壯舉。
專家指出,嫦娥六號帶回的月壤源自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這一區域是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隕石撞擊坑,蘊含著豐富的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