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弈仙牌》在Steam上線。
這款融合了自走棋與卡牌構築玩法的修仙遊戲,獲得了3000多條好評。
但在這組看似平靜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創業團隊幾近傾家蕩產的全力一搏。
浙大肄業的遊戲創業者
紫霄是浙江金華人,2010年還在浙江大學讀軟件工程專業時就進入了遊戲行業。

"也是因為想做遊戲才報的這個專業,"他說。不過最終他選擇了肄業,投身遊戲開發。
從2010年到2016年,紫霄在一家遊戲公司工作了六年。"我們從三四個人發展到六七十人,掙到的錢也不少。"
但他逐漸對公司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懷疑,"所有項目的立項、開發都是以掙錢為第一目標。雖然這沒錯,但不符合我想做的事情。我覺得如果繼續做下去,可能就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不會有盡頭。"
2016年,紫霄創立了墨日工作室。

創業資金來自親戚,"借了六七十萬,也是極限了。"但工作室的前兩個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個項目本計劃半年完成,但拖到了一年;第二個項目是一款名為《星際角鬥場》的3D動作遊戲,但團隊當時連3D美術都沒有。

"主要就是菜唄,"提起失敗原因,紫霄直言不諱,"整個團隊也好,我自己也好,都不夠厲害。"為了維持團隊運轉,他們不得不接外包項目度日。
養蠶的遊戲製作人
《弈仙牌》的轉機來自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才。
製作人noAsh同樣畢業於浙江大學,但他學的是農業系,研究生的課題是養蠶。不過在遊戲領域,特別是卡牌遊戲方面,他有著獨特的見解。
"從《DreamQuest》到《殺戮尖塔》,我一直在思考電子卡牌遊戲的發展方向。"noAsh說。
"《殺戮尖塔》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但玩過之後都覺得不如《殺戮尖塔》。我一直在想怎麼才能有更多突破,而不是簡單模仿。最後覺得最大的突破點在於把PVE改成PVP。"這個想法最終成為了《弈仙牌》的核心玩法。

在選擇工作時,noAsh面試過網易等大公司。
"HR直接問能不能加班,能不能抗壓。而且進去後肯定就是一顆螺絲釘,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相比之下,紫霄更關心他想做什麼類型的遊戲,有什麼想法,並承諾如果有好的想法可以自己立項。

這讓noAsh選擇加入了這個小團隊。
傾盡所有的決心
為了支撐項目繼續開發,紫霄賣掉了自己的房子。
"去年《弈仙牌》上線時,我有很多次就差一個月的工資錢。賬上的錢剛好差一個月發工資,發完就沒了。但後面總是能接上。"這些困難,他從未向員工透露。

主程序終樂將至是在大三實習時加入團隊的。"當時投了幾份簡歷,都是那種不太喜歡的頁遊公司。後來聽到紫霄的想法,覺得很有意思。"
儘管中間也有其他公司挖角,但他始終留了下來。"總覺得墨日還能變得更好,下一款遊戲會更成功。雖然前面幾個項目都沒有特別成功,但我想咬咬牙再堅持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一款自己也覺得好玩的遊戲。"

選擇仙俠題材是源於noAsh對這類小說的喜愛,而且他覺得卡牌構築的過程很契合修仙的概念。"在遊戲過程中越來越強,獲得的牌越來越厲害,就像突破境界後學到更強的招法,跟仙俠很契合。"
從Demo到正式版本的蛻變
最早的Demo版本沒有音頻和美術資源,所有卡牌圖片都是noAsh隨手畫的。"卡牌遊戲如果只有文字看起來會比較困難,有了圖片會更直觀。"
第一次內部測試時,兩個同事下班後還想繼續玩,這讓noAsh第一次感受到了做出讓人喜歡的遊戲的成就感。

正式測試時,他們只准備了能容納幾千人的服務器,結果上線後直接湧入上萬人,把服務器撐爆了。"雖然程序員加班比較辛苦,但看到這麼多人喜歡這個遊戲還是很開心。"
直到2022年5、6月份,團隊都在糾結要不要做成免費遊戲。
"因為當時所有自走棋類遊戲都是免費的,沒有一個是買斷制的。你收費誰來買?大家有免費的為什麼要玩收費的?"但如果做成免費遊戲,又幾乎沒有可以變現的內容。
考慮到團隊生存問題,最終選擇了買斷制。
收穫與代價
上線後的《弈仙牌》在Steam獲得了接近3000條評價,按照計算公式大約售出了12萬份。

但扣除平臺分成、退款、稅費和發行分成後,團隊只拿到了一百多萬。"肯定是不理想的,完全沒有回本。"紫霄說。
現在團隊已經拿到了手遊版號,即將在TapTap上線手機版。
團隊已經發展到14人,包括六七個美術、三個程序員、三個策劃和一個視頻製作。
"我創業這麼多年虧掉了小幾百萬,"紫霄回顧道,不過他很慶幸賣房的時機還不錯,"賣掉之後不僅夠投入公司,還重新買了一套便宜的。"

"雖然要考慮能不能掙錢,能不能活下去,但最重要的還是做自己想做的東西。"紫霄說,"這個項目就是我們特別想做的,這就很足夠了。市場小一點也沒關係,我們團隊本來就不大。"
在當下的遊戲行業,墨日這樣的小團隊顯得格格不入。但正是這種不計代價的堅持,讓他們在商業與理想之間走出了自己的路。
從浙大肄業生到創業者,從農學研究生到遊戲製作人,每個人都在為夢想付出著自己的代價。
也許正如終樂將至所說:"做獨立遊戲能賺錢是更好,但我覺得堅持也是一個很好的品質。可能有更賺錢的機會,但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
導演BK
專注遊戲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