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提起兒童時期的遊戲,除了經典的槍戰格鬥網遊以外應該就是《摩爾莊園》就是《賽爾號》了。那時的我除了整天偷菜以外就是在瀏覽器玩4399小遊戲,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4399還是很好玩的!
話說回來,製作《賽爾號》的淘米遊戲從兒童遊戲起家的,我是從動畫才瞭解到了後來的遊戲。
那時候的淘米手握《賽爾號》《小花仙》和《摩爾莊園》,儘管在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些過時。但是在當時可是炙手可熱,現在自然是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除了遊戲本身的過時還有遊戲官方的一系列操作。
遊戲營收下降,淘米遊戲自然也是水降船低。沒有玩法新遊戲,只能不斷的吃老本。壓榨一些情懷粉的錢包,每次的活動都像是撈一筆就要跑路。不過還是搖搖晃晃的支撐到了現在!
最近企查查的意外發現,淘米遊戲竟然從私企變成了國企。雖然是被迫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摘自嗶哩嗶哩@摸魚的橙汁 的解釋:
就是淘米曾經的老闆之一汪海兵被執行了,然後汪海兵的部分股權移交給了國有資本。有用,但是用處不大!
所謂的國資控股,儘管只是收錢的人改變了,但是國企的控股介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淘米不至於那麼快倒閉。
不過現在的《賽爾號》似乎也開始追逐起了年輕人的腳步。不過玩家數量還是和之前的差不了多少,還是每天的得過且過。
總的來說我認為還是一件好事。一方面維持了淘米這顆腐朽的大樹,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了監督作用,讓淘米不再那麼作妖。現在除了遊卡可以說“我們的遊戲正在蒸蒸日上哦!”,淘米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說出這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