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緊緊盯著他,這個也是被風吹來的男人,果然也來自地球,想不到我們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相同的藉口,只是面對著這個地球老鄉,我卻並沒有想要淚汪汪的感覺。
他今天沒有戴面巾,露出了整張英俊的臉龐——作為一個男人,一般的小帥總會被我選擇性忽視,但他顯然超越了這一水準——滿頭白髮中摻著幾抹奶奶灰的暗色,雙眼紅通通的,令人聯想起《變形金剛》中的霸天虎,一副吊兒郎當玩世不恭的神態。
這一絲絲的猶豫讓我決定先不要對他說出全部的實話。
“你是怎麼知道的?”話一出口,我就想到了教小黑唱的那幾首歌,“因為那些歌?”
“哈哈哈哈,也是哦,還有那些歌……對了,你叫什麼名字?”他反問道。
“阿基……”噢,我一下明白了。
“是吧,你這都已經不是暗示了,你這是明示啊,小朋友。”
“嗯,是。”我只得承認思慮不周。
“你是怎麼來這兒的呀,‘阿基米德’先生?”
要不要告訴他我是穿越過來的呢,也許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也許他知道的會比我多一點,也許他的身體也是變化過的……不,還是緩緩吧。
“不知道,我不記得了,難道我不是被風吹過來的嗎?”
“哈,你怎麼來的自己會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我一醒過來人就在這裡了……那你是怎麼來的?”
絕影沒有說話,他側過臉注視著我。
“都忘了嗎?那你是幾幾年生的,還記得嗎?”
“不記得了。”
“你知道阿基米德,那是古希臘人,你還記得你是哪裡的人嗎?”
“不記得了。”
絕影一口氣問了我好幾個問題,我都說不知道。
——這些我是真不知道呀!
“可是你知道‘核輻射’,對吧。”
對,這個我還記得,之前絕影提到“核輻射”時我有反應,他也看到了,這個怕是瞞不過他:“是,我記得。”
“總算還有你記得的……沒有相對論就沒有核能,就沒有核輻射,而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早在1905年提出的。”他頓了頓,“如果你早於1905年出生,就不會知道這個名詞……你知道‘二戰’嗎?”
“知道。”
“知道‘911事件’嗎?”
“知道。”
“知道‘三戰’嗎?”
“還有‘三戰’?”
“那你應該是二十一世紀前後出生的人,公元的話在1950-2050年之間。”
“你怎麼知道是2050年以前?”
絕影沒有回答我:“依你這長相,應該是東方人,誒你這嘴是怎麼回事,畸形了?”
“你才畸形,你紅眼睛你也畸形。”怎麼說話呢,我不服氣了。
“好好,不畸不畸。”他笑了起來。
好吧,他笑的時候倒也讓人挺舒服的,就沒有了那種感覺……那種陰鷙的感覺。
“這裡是日本嗎,他們怎麼都說自己是忍者。”我問。
“當然不是,他們也不是地球上的忍者,你看他們都不結手印,但文化上有繼承。”
“可他們都有超能力,好像我也有。”
“是啊,我聽鐵甲說了,這可真奇怪。”
奇怪啥,你不也有嗎……噢對了,你還沒回答我呢。
“你是怎麼來到這裡的?”那我就再問一遍。
“我嗎,我可不像你這麼高端,一陣風就吹到了這兒。”他輕笑一聲,“我當然只能用最土的方法,九死一生才來到這裡。”
“最土的方法?什麼方法?”
“開飛船飛過來唄。”
“什麼?!”我大感意外,在我內心幾乎已經認定他和我一樣,也是穿越過來的,差點都忘了還有這種可能,還好我剛才沒告訴他我是怎麼來的。
但是不對啊,人類已經能星際飛行了嗎,我怎麼記得連火星都沒登上呢,等等,他知道還有個“三戰”,發生在2050年之後,那他……
“我出生那會兒,是公元2222年。”他回答了我。
四個2,可真夠2的,不,2222年2月22日22時22分22秒,那才是2的祖宗……不過,我怎麼感覺我經歷過類似的時刻,那時也有一長串2,難道是2022年2月22日22時22分22秒?誒,頭好痛,想不起來了。
等等,他說他是2222年,說我是2050年以前,那他豈不是來自——我的未來?
我穿越到了一個不知在哪裡的雙恆星星系,遇到了一個駕駛著飛船也來到這裡的未來的地球人!
等等,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可他知道啊!他還有飛船,我可以搭他的飛船回地球啊!
給我一張船票吧!
絕影看到了我眼中的星星,於是掐滅了它們:“沒有飛船了,我是因為飛船出了故障才來到這裡的。”
誒,我就覺得事情也不會這麼簡單,但是絕影和他的飛船出現,讓我覺得回地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了,畢竟在此之前這樣的可能性完全是零,而現在起碼有萬分之一,那也是有可能不是?
“出故障了,那就修唄。”
“修?飛船還沒找著呢,我是坐救生艙下來的。”
“沒找著?那就找唄……飛船還在吧?你找了多久了?”
“可能在,快十年吧。”
“十年!還沒找到?”
“呵呵,以後靠你了。”
時近正午,陽光突然強烈起來,我和絕影的影子一下子變成了四道。我舉頭望去,天空中一片雲都沒有,赫然又是雙日高懸,我之前在小黑家果然沒有看錯,這裡是異星,而我幸運地遇到了唯一一個有可能帶我回地球的人。
他不是穿越來的,那他的身體就是原生的,我忽然覺得他好帥,他有濃密的眉,高挺的鼻,幾綹頭髮軟軟地垂在額前,在強光環境下他的眼睛也不那麼紅了……
由於日曬強烈,於是我和絕影來到操場邊的一棵大榕樹下。他可是未來的人,誰不對未來充滿好奇呢。
“未來,是怎麼樣子的?說點來聽聽。”
“你想聽什麼呢?”
“什麼都行……人類後來怎麼樣了?”
“這問題也太大了吧。”
“那……中國足球后來有贏過越南嗎?”
“……算了,你還是問些大問題吧,太細小的事情我也記不住。”
“那……地球還在的吧?”
“廢話,當然還在……不過,也差一點就不在了。”
“因為‘三戰’嗎?那是怎麼回事?”
“不錯,因為‘三戰’。打仗嘛還能怎麼回事,從古至今,不都是爭地盤沒談攏最後就只好打一架麼。”
“後來呢?”
“挺好的,不,我是說結果挺好的,過程當然很悲慘——地球上死了一半的人,而交戰雙方的地盤基本上和戰前沒什麼變化——但是戰後人類開始和同為一家,地球上從此沒有了戰爭。”
嗯,早知道就不用打了,找滅霸來打一響指就得了。
“後來呢?”
“後來?後來地球人就開始衝出地球了,宇宙那麼大,要地盤就到外星去唄。”
絕影懶洋洋地倚在樹上,似笑非笑地看著我:“想聽故事啊,好吧,那我就講給你聽。”
“‘三戰’以後,人類開始大規模地向宇宙進軍,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三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帶動了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比如‘可控核聚變’,這個你知道吧。”
“知道一點:原子彈是核裂變,但汙染嚴重,氫彈就是核聚變,威力更大,汙染反而更小,‘可控核聚變’相當於控制氫彈慢慢爆炸,從而逐步釋放能量,全世界一年的所有耗電量加在一塊,也只需要幾噸的核聚變燃料,有了‘可控核聚變’就等於有了無限能源……對吧。”
“呃……算你對吧,總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正式落地應用之後,地球上的能源問題就算解決了,而飛向太空的宇宙飛船的能源問題也就解決了。後來又出現了‘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技術,即‘微型可控核聚變技術’,那之後小型飛船就也可以航行到宇宙的深處了。”
“小型飛船……有多小?”
“一座山那麼小。”
“這……小嗎?那之前的飛船有多大?”
“一顆小行星那麼大……真的,我們那時都是直接捕獲一顆小行星,再進行改裝的。”
“嘖嘖嘖,那麼大。”我讚歎不已。
“除了‘可控核聚變’,還有一項技術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曲速引擎’。”
“我聽過我聽過……這是啥啊。”迎著絕影瞟來的目光,我連忙解釋:“這個名詞我聽過,電影電視裡都有,但原理不太清楚。”
“不知道就算了,我也懶得說,你只需要知道,‘可控核聚變’提供了太空航行的無限能源,‘曲速引擎’解決了在宇宙中長距離航行的速度問題,還有‘遠距離非生物傳真技術’解決了太空航行的物資補給問題……”
我雖然不懂,但我大受震憾,總之不明覺厲就是了。
絕影大概很享受我敬仰的目光,繼續說著:“可是宇宙還是太大了,我們現在所觀測到的宇宙邊緣是在六萬億光年以外……”
“不是有了‘曲速引擎’?”
“那時候使用‘曲速引擎’的飛船一年也只能航行幾十至上百光年。”
“噢,那到宇宙邊緣豈不是要六百年,嘖嘖,***也不夠。”
“六百年?你一年跑一百光年,六百年不也只有六萬光年?!我說的可是六萬億光年!你得跑六百億年!而且宇宙邊緣的星系現在還在一刻不停地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遠離。”
“啊呃哦……”
“不過,說起來我們現在最遠也已經到達了五萬億光年以外。”
“咦,這又是怎麼做到的?”
“穿越黑洞嘍,黑洞你知道吧……你真的知道?那簡單說來我聽聽。”
這是要考我麼?黑洞的事情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麼。
“黑洞嘛,黑洞就是……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以後,又提出了‘蟲洞’,也叫‘愛因斯坦—伯森橋’……”
“是‘愛因斯坦—羅森橋。”絕影更正我。
“行吧,‘蟲洞’就是連接宇宙兩個地方的一根管子,入口叫‘黑洞’,物質只進不出,另一端的出口叫‘白洞’,物質只出不進。很多時候人們把‘蟲洞’和‘黑洞’混為一談,說到‘黑洞’的時候其實指的是‘蟲洞’,有的時候又相反。‘蟲洞’是宇宙中看不見的一根管子,而‘黑洞’雖然在一般情況下看不見,因為它的引力巨大,連光都飛不出來,但我記得有一年這個看不見的黑洞卻被拍下了一張照片,那就還是看得見的——在特殊情形下用特種設備……”
我把我知道的都說了出來,除了有一點沒說:曾經我以為黑洞長得像飛碟一樣,後來才想明白它是一個球體,360度無死角地吞噬著靠近它的一切物質。
絕影:“就這?”
“穿過黑洞就可以到達宇宙的另一端。”
“這你已經說過了。”
“黑洞外圍還有一個什麼視界,相當於臨界點,在這個視界之外你還有可能逃走,但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那就再也逃不出黑洞的引力了。”
“沒了?”
“不是你讓我簡單地說一下?”
“哈哈哈。”絕影大笑起來,然後他收起了笑容,“在我的年代,我們確實已經能夠穿越黑洞,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雖然有了無限能源和曲速引擎,但宇宙實在太大了,所以人們繼續尋找別的辦法,很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黑洞。通過黑洞到達宇宙的另一端的想法已經出現了近200年,但始終沒能實現過。幸運的是,‘三戰’以後,在一些前置的技術成熟以後,有一位科學家提出並論證了穿越黑洞的方法——通過‘黑洞眼’。
“地球上每年都刮颱風,帶來狂風暴雨,它遮雲蔽日,逼停海船,沖毀海堤,折斷大樹……然而,在颱風眼,也就是直徑數十公里的颱風中心區域裡面,卻是風平浪靜,寧靜得在夜晚甚至可以看到星星。黑洞眼也是類似,它就在黑洞的中心區域,是一個引力為零的特殊區域。
“黑洞總是在不停地吞噬物質,因此它的重心也總在不停地變動,在一毫秒內,黑洞眼的直徑就有可能收縮到之前的千分之一,或增大到之前的一千倍,所以在當時,穿越黑洞眼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根據進一步的研究,你可以把蟲洞看成無數個黑洞的組合,於是就有無數個黑洞眼組成了蟲洞中的一個蟲洞,想像一下你開車行駛在遂道中,這條管道總是扭來扭去,因為黑洞眼的大小總是在不停地變化。
“實驗在人造黑洞中得到了反覆證實,但距離實用卻仍有十萬八千里,危險性不說,穿越黑洞後會到達哪裡也無人知曉。
“然而誘惑還是太大了,假如真的能夠穿越黑洞,那麼到達宇宙遠方的整個航程的航速折算下來就會是百倍千倍甚至萬倍於光速,人類邀翔宇宙就真的不是夢了。
“終於有第一批志願者挺身而出,他們是‘黑洞探險家’,他們是人類的英雄,他們駕駛著飛船進入了黑洞。
“他們的任務是:一旦出了黑洞,就立即發出信號——然而他們的信號遲遲未能收到,這有三種可能:一、他失敗了,黑洞眼理論並不正確,黑洞無法穿越,他被黑洞吞噬了;二、他成功了,但由於某種原因,比如設備受損,所以無法發出信號;三、他成功地穿越了黑洞,也順利地發射了信號,但距離地球太遠,所以現在還沒有收到——假如黑洞的出口是在宇宙的邊緣,考慮到紅移,也許他的信號將永遠也無法被收到。
“針對後兩種可能,在後續出發的志願者飛船上,人們加強了對信號發射系統的保護,每艘飛船上都裝備了數套獨立搭載了曲速引擎的信號發射機,在穿越了黑洞之後,志願者就釋放這些信號發射機,它們會飛向不同的方向,一路上定期發射信號——因為信號源在遠方,所以即使宇宙是一個“黑暗森林”,地球暫時也不會有事——直到現在,這些發射機還在發射信號。
“志願者們穿越的是宇宙中不同的黑洞,它們有的與地球的距離近——最近的也有1000光年——而有的更遠。每個黑洞都有大量的志願者們進入,一時千帆競發盛況空前,宛如幾百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然而,五十多年過去了,去的人無一返還,宇宙中也杳無音信,於是就鮮有志願者再出發了。人們開始懷疑黑洞眼理論是否正確,又或者有什麼未知的原因,導致這一成功只能在實驗室裡取得。”
“但是今天你站在了這裡。”我忍不住插話。
“是的。在漫長的等待後,終於有一天,在‘拉蘭德21185’附近的一處空間站上——那裡距離太陽約8.3光年——突然接收到了一個信號,經過解碼,這是三十八年前,從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的獨角獸星座中的一個黑洞所穿越的‘白羽毛號’飛船,在成功穿越那個黑洞後所發出的信號,原來飛船到達的竟然是距地球700億光年之遙的克普盧星區——這個地方二十年前才被人類觀測到,而在‘白羽毛號’出發的時候,這個區域對人類而言甚至還不存在。
“這是人類宇航史上激動人心的一刻,它證明了宇宙蟲洞理論的正確,證明了黑洞眼理論的正確。現在,人類飛船通過曲速引擎到達目標黑洞,然後穿越它——人類終於可以到達以前永遠無法到達的遠方。”
“可是蟲洞不是單向的嗎?,黑洞只進不出,白洞只出不進。出了蟲洞到達了遠方,可怎麼回來呢?”我不解地問。
絕影看了我一眼,緩緩地說:“是啊,他們怎麼回來呢?答案是——回不來。每個志願者都知道自己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或是死於黑洞中,或是雖然穿越成功但離地球太遠而無法回來,回來的只有成功穿越者所發回的信號……不過還是有幸運者回來了,第一代志願者中,在之後一百年內,只有兩個回到了地球。”
“咦,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第一次成功穿越到達另一個空間後,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宇宙的哪個位置,但他們在那裡找到了又一個黑洞,他們通過曲速引擎接近它,然後穿越了它併發送了信號。可是在這一次成功穿越後,他們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宇宙的哪個位置,於是他們在那裡找啊找,又找到了一個黑洞……他們百折不撓,一共穿越了十一次,最後一次穿越後,他們的視線裡終於出現了一顆已知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這顆紅矮星距離地球大概4.25光年,由此他們終於找到了地球,並在兩年後回到出發地。”
“之後,人們發現每一個蟲洞所聯結的宇宙兩端的路徑完全沒有規律,只能靠人工探索,於是黑洞探險熱再度興起,一方面,新一代的探險飛船上更新了查找黑洞和計算黑洞眼範圍的設備,穿越黑洞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前人的每一次成功的黑洞探索都告訴了世人,哪個黑洞能夠到達哪裡,穿越之後又能夠通過附近的哪個黑洞再到達哪裡……宇宙黑洞通行網絡就象地鐵線路圖或公交線路圖一樣被慢慢地繪製出來並不斷完善,人類從此在宇宙中開始橫行。
“在蟲洞航線被逐個開闢以後,從前的國際貿易公司改名成為了星際貿易公司,環球開發公司也升級變成了宇宙開發公司,它們不停地把遠方的資源通過蟲洞運回地球,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同時,人們也在黑洞和白洞周圍建立了超大型的空間站,以供補給和生活,某些黑洞白洞由於所處位置優越,或是便於往返,或是靠近宜居行星,在它們附近更是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太空城……”
絕影娓娓道來,我看著他,2222-2050=172,他的年紀可比我小了至少170歲啊,也許有200歲,就當200歲吧,可現在這個“小朋友”正站在我的面前。兩個世紀以後,人類真的能在星辰大海中自由飛翔了,也真的是通過黑洞實現了星際穿越,我的腦中忽然晃過一句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呆在搖籃中”。
我想起絕影的飛船,如果能找到並修好它,那我豈不是也能親往那星光熠熠的宇宙。我想像著坐在飛船的駕駛艙中,對準吞噬萬物的黑洞,催動馬力衝過去……如果真有這一刻,我真的敢嗎?
“那些志願者,那些‘黑洞探險家’,那些先驅,還真是人類的英雄,沒有他們的挺身而出也就不會有人類的廣闊未來,他們的功勳真是彪炳千古。”我由衷地讚美他們。
“先驅又怎麼樣。”絕影苦笑一聲,“還不是在這兒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