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末代戰列艦:皇帝尼古拉一世級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1 18:22:06 作者:ss2302 Language

(一)基本性能

皇帝尼古拉一世級是沙俄在一戰為黑海艦隊建造的無畏艦,它的目標是土耳其可能建造的新式戰列艦。它以“葉卡捷琳娜大帝“級為基礎,火力與前者相當,增強了防禦。它的裝甲比前者重2617噸,排水量高3000噸。船體由高強度鋼製成,部分地區使用低碳鋼但不影響整體強度。船體分割了20個橫向水密隔艙,發動機和冷凝器室分別被2個縱向隔艙分割。雙層船底深1.2米,破冰船艏,2側安裝了Frahm防側傾油箱。2個船舵安裝在中軸線上,較小的輔助舵在前,主舵在後。船體穩心高1.2米。
該船的6米測距儀最初計劃安裝在司令塔上,但在施工過程中改為安裝在前後主炮塔的裝甲罩中,用潛望鏡測距。數據傳輸給中央火控室,由國產的Erikson機械計算機計算。

葉卡捷琳娜大帝級

皇帝尼古拉一世級

葉卡捷琳娜大帝級

皇帝尼古拉一世級

1 / 4
性能參數:
  1. 標準排水量:27,830噸
  2. 滿載排水量:31,877噸
  3. 長度:182米
  4. 寬度:29米
  5. 吃水:9米
  6. 動力:4軸,帕森斯蒸汽輪機,20臺Yarrow三鼓高壓水管鍋爐,輸出29,700馬力
  7. 航速:21節
  8. 船員:1174人
武器:
  1. 4座3聯裝Obukhovskii 12英寸/52 Pattern 1907炮;
  2. 20門130毫米/55 B7 Pattern 1913炮廓炮;
  3. 4門2.5英寸/38高炮;
  4. 4具45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裝甲:
  1. 水線裝甲帶100-270毫米;
  2. 炮座225-300毫米;
  3. 司令塔250-400毫米;
  4. 炮塔200-300毫米;
  5. 甲板35-63毫米;
  6. 隔艙壁25-300毫米
皇帝尼古拉一世級,按照歷史,舯部2座炮塔頂是沒有高炮的,明斯克航天局又篡改歷史了

皇帝尼古拉一世級,按照歷史,舯部2座炮塔頂是沒有高炮的,明斯克航天局又篡改歷史了


(二)動力配置

動力方面,皇帝尼古拉一世級基本與葉卡捷琳娜大帝級相同。鍋爐工作壓力為17.73Bar,前八組鍋爐位於一號和二號炮塔之間,後十二組鍋爐位於2號和3號炮塔之間。最大載煤量3557.3噸,比葉卡捷琳娜大帝級多1500噸。它有4個柯蒂斯-AEG主渦輪發電機和兩個輔助渦輪發電機,每臺驅動一臺直流和一臺交流發電機。主發電機的額定功率為360千瓦,而輔助發電機為200千瓦。它們為複雜的電氣系統供電,炮塔轉動發動機使用直流電,一些較小的設備使用交流電。船上沒有柴油發電機。

(三)火力

12英寸52倍徑主炮
主炮火力與葉卡捷琳娜大帝級相同,4座3聯裝12英寸炮沿中軸線佈置,但炮塔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射速加快,火炮可以俯仰-5°至+ 15°,可以在任何仰角裝填;在15°仰角時的爆發射速為3發/分。
該炮由奧布霍夫工廠於1906年設計,西方稱為“1910-1914型”。它在1907年完成原型,起初海軍在1907年底訂購了20門炮,接下來幾年又訂購了178門。其中的126門(有說144門)在1917年前交付,1917-18年又交付了42門,然後生產因為革命停滯。1921年恢復生產了14門,1922年,工廠裡還有29門半成品。1939-40年,其中一些火炮改進了滑動襯套。該炮的炮座是安德烈·佩沃茲萬尼級前無畏艦的12英寸/40炮座的改進型,由金屬工廠在1909年設計。
安德烈·佩沃茲萬尼級

安德烈·佩沃茲萬尼級

該炮的炮尾通過螺紋擰入襯套裡鎖定。該炮曾研發過超重彈,但發現這種炮彈初速過低,穿透力和射程都無法達標,遂放棄。三連裝炮塔裡的每門炮都能單獨俯仰,所以精度比一些國家的緊湊型共鞍炮高。
該炮的精度不錯,1916年1月8日,瑪利亞皇后號無畏艦的該炮在20,000米的距離上射擊戈本號(土耳其改名為亞維茲號)戰列巡洋艦,超過了有效射程,三次齊射落點距離目標分別僅為500、100、50米。1916年4月4日,葉卡捷琳娜二世號在21000米處跨射後擊中了佈雷斯勞號(土耳其改名為米迪裡號)輕巡洋艦的艦艏。

攝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中央海軍博物館

攝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中央海軍博物館

1 / 2
1918年底到1919年初,英國用測試自己的12英寸Mark VIIa(Greenboy)炮彈相同的條件測試俄國M1909 APC炮彈:射擊20度傾斜放置的203毫米表面硬化裝甲,完全穿透,結果優於Mark VIIa,與13.5英寸APC炮彈的結果相近。
該圖是一門在試驗檯上的該炮,反後座裝置沒有加壓,炮管處於最大後座狀態。
性能數據:
  1. 設計日期:1907年
  2. 服役日期:1910年
  3. 炮重:50.7噸
  4. 炮長:15.85米
  5. 藥室容積:224.6平方分米
射速:
  1. 甘古特級1.8發/分;
  2. 瑪麗亞皇后級3發/分;
  3. 1940年改進後的塞瓦斯托波爾號2.2發/分
彈重:
  1. APC mod 1911:470.9千克;
  2. SAP mod 1911:470.9千克;
  3. HE mod 1911:470.9千克;
  4. 榴霰彈 mod 1915:331.7千克;
  5. Chemical mod 1916:可能是470.9千克;
  6. HE mod 1928:314千克;
  7. 遠程榴彈(DG-022): 470.9千克;
  8. 超重彈:581.4千克
裝藥:
  1. APC mod 1911:12.96千克;
  2. SAP mod 1911:61.5千克;
  3. HE mod 1911:61.5千克;
  4. HE mod 1911(日本製造):45.9千克;
  5. HE mod 1911(美國製造):41.3千克;
  6. 榴霰彈 mod 1915:3.07千克;
  7. 遠程榴彈(DG-022):47.9千克;
  8. HE mod 1928:55.2千克
彈長:
  1. APC mod 1911:3.9倍口徑;
  2. SAP mod 1911:5倍口徑;
  3. HE mod 1911:5倍口徑;
  4. HE mod 1911(日本):4.5倍口徑;
  5. HE mod 1911(美國):4.4倍口徑;
  6. 榴霰彈 mod 1915:3.1倍口徑;
  7. 遠程榴彈(DG-022): 4.7倍口徑
炮口初速:
  1. AP、SAP和HE mod 1911:762米/秒;
  2. HE mod 1928:950米/秒;
  3. 榴霰彈 mod 1915:810.8米/秒;
  4. 超重彈:690-700米/秒
  5. 膛壓:17.1噸/平方釐米
  6. 炮管壽命:約400發
  7. 每炮備彈:100發
射程:470.9千克的mod 1911炮彈:
  1. 20度仰角20,670米;
  2. 25度仰角23,230米或24,620米;
  3. HE mod 1928:
  4. 25度仰角34,020米;
穿透力(APC mod 1911):距離 垂直 水平
  1. 9,140米 352毫米 17毫米
  2. 18,290米 207毫米 60毫米
  3. 27,430米 127毫米 140毫米
重量:
  1. MK-3-12炮塔:
  2. 塞瓦斯托波爾號780噸,改裝後784噸;
  3. 瑪利亞皇后級872噸
俯仰:
  1. -5/+25度;
  2. 塞瓦斯托波爾號改裝後:-5/+40度
俯仰率:
  1. 每秒3-4度;
  2. 塞瓦斯托波爾號改裝後:每秒6度
炮塔旋轉速率:每秒3.2度
後座距離:1.27米
裝填角:
  1. -5至+15度;
  2. 塞瓦斯托波爾號改裝後:+6度

HE

APC

HE

APC

HE

1 / 2
1913年型130毫米55倍徑副炮
因為海軍總參謀部認為敵魚雷艇大概率出現在前方,所以大部分130毫米炮廓副炮安排在前面。具體為第一組每側6門副炮在前炮塔到後煙囪下,第二組每側4炮在後炮塔下,船艏正向有6門炮可以開火,每炮備彈245發。最初的防空武器是4門2.5英寸炮,安裝在前後主炮塔頂,但在施工期間改為4門4英寸/37炮。每具魚雷發射管備彈12枚。
1913年型是英國維克斯公司為沙俄製造的,其中Mark A版本是一戰前製造的,而Mark B是二戰期間製造的。該炮原設計是彈夾炮,但沙俄海軍希望得到更簡單便宜的類型,所以聖彼得堡的奧布霍夫工廠(OSP)改進了設計,改用袋裝發射藥和韋林式炮閂,反後座裝置從液壓氣動改為液壓。
1913年,奧布霍夫工廠收到了471門炮的訂單,到1917年,製造了147門,剩餘的將於1917-18年交付。但因為革命,剩餘的完成不了。1913年,沙俄海軍還向維克斯直接訂購了100門該炮,其中24門計劃在1914年9月16日前交付;1914年10月有7門炮運至阿爾漢格斯克;12門炮安裝到瓦良格號防護巡洋艦上。火炮大部分在1917年交付。至1917年,海軍接收了117門炮,另外還有一些陸軍的岸防炮。沙俄內戰時,不少炮安裝到內河炮艇和駁船上。
蘇聯在20和30年代嘗試提高該炮的仰角,不太成功,沒有量產。1930年,為Udarnyi級淺水重炮艦設計的炮架仰角可達40度。截至1941年,蘇聯海軍有超過100門該炮服役。其中波羅的海艦隊21門,太平洋艦隊7門,黑海艦隊64門,北海艦隊6門,阿穆爾艦隊12門。二戰後期,維克斯為蘇聯製造了55門Mark B型炮和同樣數量的備用炮管,美國提供榴霰彈。

Udarnyi級淺水重炮艦

Udarnyi級淺水重炮艦

Udarnyi級淺水重炮艦

1 / 3
性能數據:
  1. 型號:Mark A和B
  2. 設計日期:1912年
  3. 服役日期:1914年
  4. 產量:571門
  5. 炮重:5.14-5.29噸
  6. 炮長:7.15米
  7. 藥室容積:17.53立方分米
  8. 射速:5-8發/分
彈重:
  1. Semi-AP mod 1928:33.5千克;
  2. HE mod 1911:36.86千克;
  3. HE mod 1911(無被帽):36.86千克;
  4. HE-FRAG mod 1928(OF-054):33.4千克;
  5. HE-FRAG mod 1928(OF-028):34.17千克;
  6. AA(DG-028):33.4千克;
  7. 榴霰彈(美國):29.2千克;
  8. 照明彈(S-072):34.3千克
裝藥:
  1. Semi-AP mod 1928:1.67千克;
  2. HE mod 1911:4.71千克;
  3. HE mod 1911(無被帽):3.9千克;
  4. HE-FRAG mod 1928(OF-054):3.65千克;
  5. HE-FRAG mod 1928(OF-028):2.7千克;
  6. AA(DG-028):2.64千克;
  7. 榴霰彈(美國):0.37千克;
  8. 照明彈(S-072):0.03千克
彈長:
  1. Semi-AP mod 1928:5倍口徑;
  2. HE mod 1911:5倍口徑;
  3. HE mod 1911(無被帽):4.74倍口徑;
  4. HE-FRAG mod 1928(OF-054):5.2倍口徑;
  5. HE-FRAG mod 1928(OF-028):5倍口徑;
  6. AA(DG-028):5倍口徑;
  7. 榴霰彈(美國):3.9倍口徑;
  8. 榴霰彈(1916年前製造):3.4倍口徑;
  9. 照明彈(1916年前製造):3.6倍口徑;
  10. 照明彈(S-072):4.9倍口徑
發射藥:
  1. 大多數是11千克;
  2. 照明彈7.5千克
炮口初速:
  1. Semi-AP mod 1911:823米/秒;
  2. Semi-AP mod 1928:861米/秒;
  3. HE mod 1911:823米/秒;
  4. HE-FRAG mod 1928(OF-054):861米/秒;
  5. HE-FRAG mod 1928(OF-028):861米/秒;
  6. AA(DG-028):861米/秒;
  7. 榴霰彈(美國):890米/秒;
  8. 照明彈(S-072):675米/秒
膛壓:3噸/平方釐米
壽命:約300發
備彈:通常單裝炮245發
射程:
  1. 36.86千克的AP或HE mod 1911:
  2. 20度仰角15,364米;
  3. 30度仰角18,290米;
33.5千克的Semi-AP mod 1928:
  1. 20度仰角18,655米;
  2. 30度仰角22,315米;
  3. 29.2千克的榴霰彈:30度仰角16,830米;
  4. 34.3千克的照明彈:22度仰角10,610米
重量:17.16噸
俯仰:
  1. 舊炮塔:-5至+20度;
  2. 新炮塔:-5至+30度;
  3. Udarny炮塔:-5至+40度
俯仰速率:4度/秒
迴旋速率:4度/秒
裝填角:任意

(四)裝甲

沙俄的裝甲製造廠無法制造厚度超過270毫米的克虜伯滲碳裝甲,只能通過增加船體內防破片隔艙壁的厚度來彌補,它們與框架緊密相連,分散炮彈命中的衝擊力。水線裝甲帶總高度為5.2米,3.45米高出水線,1.75米低於水線,在船尾變薄至175毫米,在舵機處的175毫米橫向隔艙壁處截止。此外,水線裝甲帶上方有90釐米高的窄裝甲帶,最厚處200毫米,向上和兩端逐漸變薄至100毫米,上部延伸至中層甲板。船尾在上甲板和中層甲板之間的區域無裝甲,橫向隔艙壁厚300毫米,用於保護後炮塔彈藥庫不受火炮發射的影響。前部隔艙壁受上甲板和側面裝甲帶遮蔽,僅25毫米厚就足夠了。上裝甲帶厚75毫米,從船頭延伸至後炮塔。這條裝甲帶比甘古特級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級分別節省了305噸和142噸。
主炮塔的正面和背面厚300毫米,側面和頂部厚200毫米。炮座厚300毫米,但在有其他裝甲遮蔽時減少至225-250毫米。司令塔側面厚400毫米,頂部250毫米。煙囪煙道裝甲75毫米,在上甲板和中層甲板之間減少至25毫米。上甲板的35毫米裝甲是為了在炮塔到達主甲板前激活敵炮彈引信,在跨越裝甲堡時厚63毫米,水下僅有10毫米水密隔艙壁防護。

(五)製造經歷

該艦於1914年6月7日在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廠開工,原計劃在1915年10月下水,但因為一戰,造船工被轉移到一些更重要的項目上,導致其在1916年10月18日才下水。在建造過程中,葉卡捷琳娜大帝級上發現的一些問題被評估,如船艏經常上浪,有人建議在船艏增加一層甲板,但被拒絕,因為這增加了船艏重量反而減弱了適航性;後折中選擇了高1.1米的舷牆。
1917年4月29日,其改名為民主號,此時完工60% 。1917年10月24日受革命影響停建。1918年3月17日,德國人和奧地利人俘獲了它,1919年1月25日,它被列入烏克蘭的1920年海軍名單,改名為烏克蘭聯盟號,然而並沒有實行。1923年時蘇聯曾考慮過完成它,但還是放棄了;後想賣廢鐵給國外,未成,1927年在塞瓦斯托波爾被廢棄。
1 / 3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