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之愛,何以釋懷——《天之少女》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03 15:36:09 作者:乾貨遊戲 Language

文:乾貨遊戲鑑賞組—林靜言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講,《天之少女》都不太能算是一部對路人友好的作品。是的,本作的故事是《殼之少女》、《虛之少女》的延續,前兩作的人物與情節都與《天之少女》相關,純路人在看不懂劇情之餘,大概也會被劇透個七八成。如果想要感受本作的核心魅力,還是建議在遊玩了前兩作後再來嘗試。

再見冬子

《天之少女》的開端承接於《虛之少女》結局時坂玲人找到了心愛之人朽木冬子(《殼之少女》初登場,該系列各種意義上的女主角)的遺骸,時坂玲人卻依舊無法放下心中對於冬子偏執的愛戀和偏執。《虛之少女》中天惠會引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之後,一切似乎都已經只剩下“時間”這一個敵人。然而時坂玲人與美術館的史黛拉在整理去世的間宮心像(《殼之少女》角色)的遺物時偶然發現了未發表的畫作《天罰》,其風格與《殼之少女》(此處指間宮心像的畫作)極其相似。在《天罰》公佈後不久,一樁模仿《天罰》場景的殺人案發生了,出於各種各樣的緣由,時坂玲人也被捲入了這場案子之中……
也許是《虛之少女》因為冗長的情節和諸多新面孔而被詬病,橫跨了數年才製作出來的《天之少女》倒是有著大量的熟面孔,劇情也相對《虛之少女》有所精簡,但相對而言的,新人物的塑造略顯呆板,在推動情節之餘,便再沒有更多的深入挖掘和人物弧光,以至於筆者遊玩過程中往往是登場過的老面孔更加親切。

論腳本家的重要性

儘管遊戲內容更加精簡,但劇本的編寫實際上並不那麼令人滿意。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鈴鹿美彌並不是一個多強的腳本家,《殼之少女》的出色源於對京極夏彥筆下的《魍魎之匣》的借鑑,《虛之少女》則是鈴鹿美彌試圖挑戰自我,編織一張複雜的關係網,並在繁多的彼此相關聯的人物中挖掘出真相,結果是《虛之少女》的整體觀感顯得冗長臃腫。到了《天之少女》,也許是系列終結作的負擔,也許是《虛之少女》不那麼成功的嘗試,鈴鹿美彌回到了接近於《殼之少女》的風格,甚至更加謹慎,沒有像《虛之少女》那樣給許多角色安排上大量篇幅,哪怕作為情懷作,此前的角色有些也只是說上幾句就草草退場,只是象徵性地露個臉。
而拋開不那麼滿意的“賣情懷”,在人物命運的編排上實際上也不令人滿意。是的,無論是時坂玲人和史黛拉唐突的“官配”,還是時坂紫和真崎的拉郎配,都暴露出鈴鹿美彌在人物情感描寫上的缺陷。若非長久的陪伴,玩家又如何對這些角色動情,而鈴鹿美彌的腳本中,“愛”更像是想當然的存在——他們應該對彼此有愛。去追根溯源時坂玲人對於朽木冬子的愛與執念,也是命運般的一見鍾情,而非長久的相伴。而對於花費了兩作來塑造的反派“六識命”,一個似乎無所不能的究極大反派,最終的結局卻如此草率。
推理案件向來不是ig的長項,本作中的案件都尚可,但並不與主線高度綁定。回顧殼虛天三部曲,儘管遊戲都與推理要素綁定,但骨子裡依舊是獵奇向以死去的少女們為賣點之一的文字avg。

玩家之執念

如果要評價三部曲,出色的其實還是《殼之少女》,虛天兩部拋開續作濾鏡,其質量都還不夠非常優秀。然而ig社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靈魂角色——朽木冬子。玩家正如時坂玲人,試圖在續作中追尋朽木冬子的身影,這是時坂玲人的偏執,也是玩家們的執念。無論如何,都想要再見上她一面。而當琉璃之鳥的ed響起,一切不足似乎都已消散,只剩下淚流滿面。ig社至少做到了自己擅長的地方,並且給了玩家想要的東西。儘管鈴鹿美彌本可以給得更多。
於是作為系列收官作,《天之少女》更像是隻向粉絲敞開心扉的情懷之作,因為它不那麼出彩,但有著粉絲無法拒絕的木天蓼,即便玩家們都知道鈴鹿美彌的水平,但那個令人滿意又帶點遺憾結局,便足以讓玩家暫時忘卻此前的不滿,留下一句“爺青結”之後關閉遊戲。

結語

《天之少女》是面向粉絲的遊戲,本作的魅力更多在於遊玩了前兩作玩家的情感體驗。強關聯情節也確確實實難以讓路人直接從本作入坑,但對已經遊玩了前兩作的粉絲來說,又如何能夠拒絕迎接故事的終章?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