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是吉村你椿待。TTS上線了一段時間了,不知大家對新的後坐力改動感觸如何,但我還是如之前一樣對其並不看好。
不過就在我重新測試之時才發現上次s2的M762素材是用了消焰器的
大寫的尷尬
這次的上下兩篇我會把最近社區討論度較高的槍大概測試一遍,看看某些槍是否真的如有些人說的那樣,“純純的加強”呢?好了不多BB直接開始測試。
上篇為步槍篇,本次對彈道的改動描述會盡量客觀描述。
我接下來就會把某些代表性槍械測試一遍,讓萌新和大佬們都能更清楚直觀的感受到不同武器不同配件的後坐力,讓大家更方便的選擇槍械配件。
另外測試的槍械每次射出的子彈一般為總容量的一半。全自動槍械射擊距離為10米,狙擊槍射擊距離為15米。
1.AK-12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7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略微增高首發上跳,小幅度增高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以偏高),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畢竟伴隨機彈道會有些許出入),偏移無變化。與社區所說的改善不符。
2.F2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略微增高首發上跳,中幅度增高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稍高),整體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偏移無變化。前4~6發子彈水平擴散有所改善,但前3發子彈反之有所削弱,與社區所說的改善不符。
3.ARX200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中幅增高首發上跳,大幅度增高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正常),水平後座有所改善(但本身水平後座較優秀),偏移無變化。過大於功,個人認為不太算增強。
4.V308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中幅增高首發上跳,稍大幅度增高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以較低),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偏移無變化。與社區所說的改善不符。
5.416-C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小幅減小首發上跳,小幅度增高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很高),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可能稍大,不發表個人看法),偏移無變化。與社區所說的改善不符。
6.R4-C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首發上跳基本無變化,小幅度減小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超高),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偏移無變化。與社區所說的改善符合,但幅度實在不大。
PS.不得不說單條彈道測試確實難看出後坐力實際情況,之前的測試就評估錯了R4-C垂直後坐力。
7.M762
Y3、Y2後坐力擴散預覽
Y3、Y2後坐力擴散對比
改動情況:極小幅增加首發上跳,小幅度減小垂直後坐力(本身後座超高),水平後座基本無變化,較大幅度減少彈道偏移。與社區所說的改善符合,但幅度實在不大。
M762與R4-C這次的後坐力終於確確實實是有所改善了(之前幾次的“回調”是否為真我已經不想鑑別了),但這次的改善與其說是“回調”更不如說成是補強...
未改後坐力前的R4-C
未改後坐力前的M762
倒不如說是“補強”,這兩把槍的後坐力與改之前相比真的相差太多了...
這點幅度的改善實在是杯水車薪...
況且這次的改善伴隨而來的是機槍與其餘中低後坐力的槍械的超大幅度削弱。
下期是衝鋒槍專場
槍械測試主在測試,配件搭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若有不同絕對正常。
感謝大家的觀看,要是喜歡這篇文章請一定要給我來波
點贊,收藏,關注+充電我是吉川村待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