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之门3的大满贯预示着CRPG重回巅峰,它用复杂交错的故事线与充满想象力的华美画面让大众沉浸在奇幻世界的冒险中。在这个大IP的带动下,许多DND类的CRPG游戏也被玩家们搬出来重新讨论。
当我玩了博德之门3、神界原罪2、永恒之柱1之后,开始注意到一部分CRPG游戏很乐意用疾病作为故事的矛盾激发点去构筑剧情。这种设定下,游戏的主角在疾病流行的背景中不停探索,进而发掘出不为人知的阴谋斗争。疾病是这些游戏故事的重要推动力,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疾病在游戏里有什么表现。
1、博德之门3
博德之门3的疾病来源于夺心魔蝌蚪。夺心魔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它们能够自己产出用于种族繁衍的蝌蚪。当这些蝌蚪被植入进其他生物的大脑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这些生物就会蜕变为夺心魔。人类转化的代价是失去人类的情感,并且受到夺心魔种族背后主脑的控制。转化者从此以其他生物的大脑为食,但智力会大幅提升,获得心灵感应、心灵震爆等能力。
这种蜕变在主角团身上没有出现,因为主角团脑内的夺心魔蝌蚪被注入了耐瑟瑞尔魔法,人为地延缓了蜕变速度。受这种魔法影响,感染者可以在意识中实现交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意识干涉,这种人被称为真魂者。所有的感染者实际上仍然在主脑的掌控范围内,除非你有一个装着俄耳甫斯的远古遗物。在主脑对感染者的影响下,至上真神教建立起来。
除了夺心魔蝌蚪,巴尔后裔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疾病,这不妥妥的遗传病?作为巴尔的子嗣,患者如邪念本人,喜欢半夜起来杀个人再回去睡觉,无时无刻不在杀人欲望的冲动中,搞得贾希拉整晚不睡净盯着邪念一个人。
2、神界:原罪2
神界原罪2的病来源于出现在人身体内的秘源。拥有秘源能让人成为秘源术士,操控强大的秘源法术。一些被选中的秘源术士还可能在神的指引下成为神谕者。这种凭空出现的秘源不是白给,相反,人们使用的秘源越多,这个世界就会出现越多的虚空巨兽。正因如此,游戏里才把秘源术士视为一种不讨喜的异类,即社会的祸害。以净源导师为首的势力认为应该扫除秘源术士,减少虚空巨兽对世界的破坏。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把秘源术士送到欢乐堡接受治疗,结果则是把他们变成任由净源导师操纵的行尸走肉。
3、永恒之柱1
永恒之柱的病名为空婴。在鹿林地区,空婴用来描述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没有灵魂的现象。很多人将其视为多年前杀死光明之神俄撒斯的化身维德温后神灵降下的惩罚,因此这一现象又被称为维德温的遗赠。变成空婴的婴儿看起来仿佛没有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带来了相关的灵魂研究,随即出现各种理论。瑞德利克堡的主人瑞德利克就认为空婴是一种传染病,将诞下空婴的妻子残忍杀死。
主角身上则表现出另一种病症,他能够肆意进入他人的意识中,看到这些人前世发生的事。获得这种能力的人被称为灵视者。灵视者的能力可能因为某些事情激起前世的记忆而觉醒。
主角在努亚堡的地下找到了曾经的堡主梅沃德,他也是一名灵视者,如今这个能力却导致他往世的人格不断地侵占自己的身体,直至无数个灵魂同时存在于一个躯体中。此时灵视者便会精神分裂,陷入疯狂。主角为了防止自己有一天也精神崩溃,根据线索寻找灰钥社。
4、无冬之夜
位于费伦大陆北地的无冬城迎来一场瘟疫,人们称其为嚎哭之死(wailing death)。这场瘟疫来源于城市的贫民窟,随后它将死亡带到整座城市。故事顺着主角寻找能够制成瘟疫解药的魔法生物而发展开来。在这个游戏中,嚎哭之死的疾病更多地作为背景存在,而没有像前面的游戏那样为角色带来能力。
5、异域镇魂曲
异域镇魂曲的疾病不是社会规模的,它只体现在主角无名氏的身上,这个病是失忆,或者说丢失自我、失去本质。病症的影响直接反映在他的名字上。无名氏在“凡人性”被抽取之后变成了不朽者,他不断在死亡中重生,记忆也因此受损。整部游戏的剧情就是无名氏对抗失忆、寻找身份的故事。
疾病的根源
结合这些游戏可以发现,它们里面的疾病都是人为的,都是人物谋取利益的产物。
例如神界原罪2中,卢锡安为了彻底清除绿维珑的秘源,利用计谋将秘源术士污名化,引发净源导师的抓捕行动;
博德之门3中,根据死亡三神的计划,大量的人被植入蝌蚪,感染者的控制中心主脑伪装成至上真神,吸引信徒的崇拜,指挥他们进攻博德之门;
永恒之柱中,英格维仙先民制造搜集灵魂精粹的机器强行造神,神灵的存在需要吸收人类的灵魂。到了游戏剧情的当下,秩序之神娥狄卡为了获得力量,指使信徒重启机器掠夺灵魂,空婴随之诞生;
无冬之夜中,创造者种族想要复活并再次统治世界,便传播瘟疫制造死亡。
这些灾祸的制造者总是指向高高在上的神明,用一个个阴谋与谎言告诉着主角和玩家,神并不存在,崇高的东西总是因为某些人对利益的需求而被建构起来。
异域镇魂曲中,主角无名氏为了弥补过往的悔恨选择用“凡人性”交换永生,可以看成是凡人成神的方式。然而无名氏的“成神”却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灾难,同时每一次重生都有一个人无辜的人代替他死去。
这些疾病背后,都是人物想要强行改变原有的秩序所致。消除病害,实际上是恢复原有秩序、避免世界走向新秩序这条故事线的表象。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提到政治哲学有用疾病作隐喻的传统。“疾病源于失衡。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正常的均衡——以政治学术语来说,是恢复正常的等级制。”游戏用疾病背后的权力斗争论证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疾病的肆虐或是消除,影响着不同势力对秩序的主导权。
身份的建构
这些疾病也为游戏角色起到建构身份的作用。例如秘源术士、灵视者、巴尔之子、夺心魔、战胜瘟疫的英雄。印象最深的就是博德之门3中博德安不顾安苏劝阻执意要转化为夺心魔的剧情,因为夺心魔能让博德安重获新生得到进化。
异域镇魂曲中,无名氏失忆后首先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直到确定自己曾经的行为之后,产生了悔恨,他的本质因此而改变。在悔恨要塞,无名氏与自己的前世化身合而为一,这时他完成了身份的最终建构。
人物在游戏中与疾病的关系或是对抗,或是接纳,最终人物都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鲜明的身份。这个身份可以让人物拥有全新的能力去改变世界,或者是让人物表现出某种坚持而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正是因为这种身份建构作用,不同角色出现身份差异,自行划分出阵营,每个阵营之间的对立带来了人物的冲突,故事因此能够向前推进。阵营之间的天然对立是一个剧情看点,人物在各个阵营之间的跳转带来的爱恨情仇亦是一个看点,例如无冬之夜里的圣武士艾瑞贝斯本是善良阵营,她的恋人范斯维克因民愤被处决后,艾瑞贝斯背叛了无冬城,来到了嚎哭之死所代表邪恶的一方,参与了对无冬城的进攻。
又或者是神界原罪2的世界首先因秘源被划分了神王阵营和七神阵营,费恩为了研究秘源投靠了七神阵营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这种阵营的划分让故事的矛盾更加容易发生,因为它带有善恶二元对立的潜在关系,当然实际的剧情因为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让善恶的区分变得没那么容易。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龙腾世纪:起源》中出现了瘟潮,其产生的原因是冒犯上帝的人变成了暗裔回到人间作恶,暗裔可以看作是一群被标记的染病之人。瘟潮的命名(blight,名词可作枯萎病)也表明这是社会的疾病。
跳出CRPG的领域,《瘟疫传说》同样是一个在疾病叙事中发展剧情的游戏。如此归类来看,奇幻风格的游戏还真特别喜欢这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