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始
年初的時候七彩虹iGame系列推出過一款富含國風設計的“龍年限定”內存產品,出色的外觀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因為是限定款,一直沒等到後續批量上市發售。
隨著年底新一代Z890和X870平臺發佈,DDR5內存也可以說是全面步入了8000MHz階段,七彩虹iGame也是推出了最新的Shadow影系列內存產品,並且帶來了only for Z890 & X870的特別產品,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針對Z890平臺的iGame影系列DDR5 8000內存的開箱測評。
內存開箱
七彩虹iGame影系列內存使用硬件圈少有的國風水墨設計語言,這點從外包裝上就能看出它的獨特之處,白底包裝盒一半都被墨水侵染,像是墨浪,又像是一幅山水國畫的一角。
包裝背面採用多國語言提供產品保修政策指引,同時右上角的圖標集合也是標明這款內存支持包括七彩虹iGame Center在內的多家主板廠商的燈光同步調節。
產品標籤提供內存詳細規格信息,今天測試的這套為8000 24GBx2規格,時序CL40-48-48-128,電壓未標註。從頻率和容量來說,這是一套採用海力士新M-die顆粒的高頻D5內存條。
去除包裝外封套,內盒採用天地蓋形式,純黑內盒上只有一個醒目的iGame LOGO,這套內存的整個包裝設計質感還是挺到位的。
先來看看內存外觀,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的外觀和外包裝一樣,內存金屬散熱裝甲上一樣是黑白碰撞的國風水墨畫設計,右下角的飄逸靈動的書法“影”字系列LOGO,跟內存設計相得益彰。黑白相間的設計,也讓這款內存同時可以滿足黑色和白色兩色主題的裝機。
內存頂部的RGB燈光區域的設計就充滿了賽博科技感,獨特的階梯式導光條設計,中間部分內收,露出iGame系列標誌,加上散熱裝甲的斜切倒角高亮裝飾,未點亮就顯得非常的摩登,整個內存外觀設計可以說是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內存背面,可以看到跟正面採用的是非對稱設計,只有國風水墨設計的主視覺,看不到RGB導光條。左下方的內存參數標籤可以說是內存的身份證,不僅標註有容量、頻率時序等參數,SN碼也是產品售後的唯一憑據。
另外內存散熱裝甲上的兩顆螺絲也值得說道,相比起常規內存散熱裝甲多采用卡扣包夾設計,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採用的是對鎖螺絲設計,可以有效增強內存、導熱墊和散熱裝甲的貼合度,提升散熱效率。
從內存底部可以看到內存散熱裝甲和PCB之間墊有導熱墊,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正反面均使用的是“無覆膜”導熱墊,導熱墊直接接觸外散熱裝甲,相比起普通內存產品使用的帶膠導熱墊,熱傳導效率更好。
性能方面,這套內存除了採用特挑海力士新M-die顆粒,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全系列都採用的是專業抗干擾的10層優化PCB,可以有效提升內存兼容性和高頻穩定度,這也是目前高端內存的標配。搭配不鎖PMIC方案,在XMP8000頻率預設基礎上,還能手動超頻到更高頻率。
下面就來看看這款內存的上機測試體驗。
測試平臺
既然是Z890平臺專屬的高頻內存,這次測試選擇的主板同樣是來自七彩虹的iGame系列的Z890 ULTRA主板,同樣擁有出色的外觀設計,硬件配置上也是全面升級,20+1+1+1相強化供電設計,輕鬆滿足Ultra 9 285K需求。
最重要的是七彩虹這兩年BIOS優化提升,內存頻率支持也是越來越好,作為一款四槽DDR5主板,七彩虹iGame Z890 ULTRA主板內存最大可超頻至雙通道DDR5 9200MHz,用來做內存測試平臺完全OK。
測試採用的CPU為intel Ultra 7 265K,和上代i7-14700K相比,同樣8P+12E大小核配置,但是取消了大核超線程,P核基準頻率3.90GHz,至高睿頻5.4GHz;E核基準頻率3.30GHz,至高睿頻4.6GHz。由於這代E核IPC提升巨大,並且新制程工藝的使用,功耗表現對比上代大幅提升,最大睿頻功耗250W,如果是生產力設備裝機,Ultra 7 265K還是值得推薦。
測試平臺具體配置如上。
使用七彩虹主板燈控軟件iGame Center可以進行燈光同步調節。不過iGame軟件尚未匹配這款內存,型號和產品圖都不顯示。
先來看看內存點亮後的效果,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這個燈光效果十分驚豔,階梯式導光條的燈光效果充滿了立體層次感,同時還能照亮中間的iGame LOGO。
散熱裝甲的高亮銀色倒邊,在燈光照射下充滿金屬質感。
性能測試
點亮開機後,通過CPU-Z讀取SPD信息,可以看到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採用海力士顆粒,支持XMP 3.0。
內存原生頻率為4800MHz,時序C40-40-40-77,電壓1.1V。
內存預設XMP頻率為8000MHz,時序為C40-48-48-128,電壓1.35V,這個電壓算是比較低的。
接下來分別測試一下這套內存在原生4800MHz頻率、XMP8000MHz頻率、手動超頻8600MHz頻率下的內存性能表現。
初始4800CL40頻率
AIDA 64內存性能測試:
讀取速度 72572 MB/s;
寫入速度 66732 MB/s;
拷貝速度 67462 MB/s;
延遲 107.9 ns。
魯大師整機性能測試:
整機綜合得分:2392498;
處理器得分:1189202;
顯卡得分:715730;
內存得分:220463。
受內存性能影響比較大,能夠反映文件壓縮解壓縮性能的7Zip基準測試:
壓縮得分 124.527 GIPS;
解壓縮得分 155.425 GIPS;
總分 139.976 GIPS。
遊戲表現方面,這裡使用CS2創意工坊裡的benchmark測試地圖進行測試,1920*1200分辨率中畫質下,測試結果:
遊戲Avg FPS:503.8;
遊戲P1(1% LOW):173.2。
XMP8000CL40頻率
再來看看開啟XMP8000頻率後的測試表現。
進入主板BIOS,可以看到七彩虹全新的“MOORE”BIOS界面,在簡易模式界面,就可以開啟內存XMP設置。
開啟XMP8000頻率後,AIDA 64內存性能測試:
讀取速度 111.62 GB/s;
寫入速度 93079 MB/s;
拷貝速度 100421 MB/s;
延遲 90.4 ns。
intel新一代Ultra 200S處理器由於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內存控制器移到SoC模塊,內存延遲表現比起14代酷睿有明顯增加。
內存XMP8000頻率魯大師整機性能測試:
整機綜合得分:2556322;
處理器得分:1234041;
顯卡得分:720685;
內存得分:322281。
受內存性能影響比較大,能夠反映文件壓縮解壓縮性能的7Zip基準測試:
壓縮得分 161.257 GIPS;
解壓縮得分 158.499 GIPS;
總分 159.878 GIPS。
CS2 benchmark測試地圖測試結果:
遊戲Avg FPS:569.3;
遊戲P1(1% LOW):204.4。
對於七彩虹新一代Z890平臺來說,XMP8000頻率的穩定性自然是沒什麼問題的,不僅穩定過測,而且iGame影8000內存的散熱表現確實很好,在沒有外置散熱的情況下,壓測下內存最高溫度約為57.5℃,使用熱成像儀也可以看到內存散熱裝甲溫度非常均勻,溫度高點是在燈區頂部裝甲處。
超頻8600CL40頻率
近兩代七彩虹主板在內存頻率上的表現可以說是突飛猛進,Z890這一代手動超頻上限甚至來到了9200,這個內存超頻性能完全不輸臺系“御三家”,這裡我也是嘗試使用七彩虹iGame Z890 ULTRA主板將影8000內存超頻到了8600MHz。
重新進入主板BIOS,F7高級模式,超頻OC設置,內存設置,內存頻率模式手動,頻率8600,VDD、VDDQ電壓1.48,VPP電壓1.8,內存時序40-50-50-96,除了這幾項DDR5內存基本參數設置,Z890新平臺的內存超頻參數設置要比Z790更復雜一些,包括設置CPU的NGU、D2D、RING頻率等。
反覆調試後,iGame影8000內存超頻到8600CL40穩定過測。
AIDA 64內存性能測試:
讀取速度 127.14 GB/s;
寫入速度 101.77 GB/s;
拷貝速度 110.71 GB/s;
延遲 72.9 ns。
魯大師整機性能測試:
整機綜合得分:2641551;
處理器得分:1256694;
顯卡得分:718221;
內存得分:398589。
7Zip基準測試:
壓縮得分 183.681 GIPS;
解壓縮得分 165.089 GIPS;
總分 174.385 GIPS。
CS2 benchmark測試地圖測試結果:
遊戲Avg FPS:592.3;
遊戲P1(1% LOW):264.4。
測試結果對比
XMP8000CL40頻率下,七彩虹iGame影8000內存就有不錯的內存效能表現,超頻到8600後提升也非常明顯。
延遲表現同樣,雖然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的延遲對比上一代有所增加,不過七彩虹iGame影8000出色的手動超頻性能,配合NGU、D2D、RING頻率手動調整,內存延遲也能降到可以接受的水準。
對於內存頻率提升的性能表現,魯大師也能準確的體現出來,並且不管是從初始頻率到XMP8000,還是從XMP8000手動超頻到8600頻率,性能得分提升非常明顯。
在實際應用體驗中也能體現出來內存性能的差異,7ZIP壓縮解壓縮測試,三檔不同頻率的表現差距同樣明顯。
同樣,對於一些比較依賴內存性能的網遊,比如CS2這種FPS遊戲來說,內存頻率提升對於遊戲幀率提升同樣明顯,手動超頻8600對比XMP8000的提升還是很值得的。
總結
這兩年七彩虹iGame系列在顯卡之外,主板、內存等產品衝擊高端的勢頭不減,捨得用料,設計出眾,同時擁有一定的性價比。
就像這套七彩虹iGame影系列8000內存,不僅擁有出色的ID設計,在實測性能上同樣出色:手動超頻性能優秀,散熱性能也能保障在XMP8000頻率下高負載穩定運行。
另外這款內存除了8000頻率規格,還有8400C42、6800C34、6800C32以及6000C28等多個規格,另外還有尚未推出的6400CL28規格和採用CUDIMM規格的超高頻率版本,可以說intel平臺和AMD平臺高端裝機都能滿足。
https://item.jd.com/10012402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