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我的看法:有可能赢,因为赵国还有两个机会,这两个机会需要时间,等待实现。即便这两个机会一直没有到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损失。
第一个机会就是合纵,实际上长平之战后赵国之所以没有灭国,就是因为信陵君带着合纵军队来增员了。如果赵国抗的时间足够长,让各国看到砍暴秦报血仇的机会,还是有可能组织合纵联军给秦国致命一击的。当然对赵国来说也不会有什么便宜可占,山东各国不等到赵国实在扛不住了,是不会出兵的,而且肯定会向赵国勒索大量的好处。
第二个机会,就是代君兵团回援。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候,就曾经有过将国家一分为二的想法。北方作为代国给大儿子,南方作为赵国给小儿子。但最后赵国没有分裂,但代地的任务也和赵地不同。赵地的任务是中原争霸,而代地的任务是北逐匈奴。代地兵团才是赵国最精锐的战斗力,但因为被匈奴牵制的原因,始终无法被用于中原战场。一旦时间拖长,让代地兵团找到能够脱离匈奴的机会,回援赵地,效果和合纵大军是一样的。甚至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要比合纵联军还要强。
如果这两个机会没有出现,廉颇的稳扎稳打虽然打不赢,但也不至于输。赵国的军需一定会出现问题,毕竟没有秦国家底厚。但赵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要秦军疲惫,实际上是可以撤回来一些军队进行轮换的。毕竟防守要比进攻损耗小得多,而赵国人的坚韧一点也不必秦人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