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播客上新|魔法教程VOL6 怎樣和你愛的人一起玩遊戲?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5-14 11:32:35 作者:Felania Language

我們天生都是遊戲的人,註定要通過遊戲來認識世界、改變世界。
2025年5月10日,機核主編白廣大老師再次來到遊戲的人檔案館,與劉夢霏館長進行了一場關於遊戲素養與教育的深度對談。在這場《遊戲育人魔法教程》的第6集錄制中,兩位遊戲之道修行者不僅解析了中國遊戲素養的現狀困境,更探討了如何將遊戲從文化邊緣帶入教育與社會的核心議題。
第六集已經上線,以下為播客部分摘要,歡迎關注機核會員節目《遊戲育人魔法教程》查看全集。

遊戲魔法三術:從理解到創造的完整方法論

《遊戲育人魔法教程》系列播客自開播以來,逐步揭開了遊戲魔法三術的核心方法論,它們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遊戲素養教育體系。從"識人術"理解玩家類型與心理需求,到"造境術"探索遊戲化設計的"天地人"框架,再到本期的"共創術"——這三術如同三位一體的魔法連招,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從認知到行動的完整路徑。
  • 識人術
識人術(HLA玩家分類)是理解遊戲與人之間關係的入口。它幫助我們識別不同玩家類型——探索者、社交家、創造者、思想者——以及他們的心理需求與行為模式。只有理解了玩家的多樣性,我們才能設計出真正包容多元體驗的遊戲與教育方案。
  • 造境術
造境術(遊戲化設計方法論"天地人")則是將遊戲元素巧妙融入現實環境的藝術。造境術的核心是魔法,以魔杖(道具)、魔法場(通過儀式打開的場域)以及魔法(動作&循環)的為比喻主要切入點,通過天(精神、價值觀)、地(魔圈)、人(四類玩家)創造一個平衡的遊戲化系統,這種結構性思維使遊戲化設計不再是簡單地加入積分與徽章,而是創造真正有意義的體驗。
  • 共創術
本期播客的核心為共創術,作為三術的收官,將焦點從設計者轉向每一個“遊戲的人”,強調的是如何通過人類學的方法,拓展遊戲作用的魔圈,通過切實的方法論讓每一個遊戲的人都能成為共創的一部分。
這三術並非割裂的技能,而是互相支撐的整體,如同一個由理解、設計與創造構成的生態系統,共同構築了遊戲素養教育的完整圖景。

遊戲素養與社會現狀:文化鴻溝的挑戰

中國的低遊戲素養困境
中國仍然是一個普遍低遊戲素養的社會。許多人對遊戲的理解停留在表層,將其簡單定義為"小孩玩的玩意兒",這種刻板印象導致遊戲素養教育面臨重重阻礙。遊戲素養不同於簡單的科普活動,它屬於深層次的教育範疇,需要從基礎認知開始,循序漸進地提升。
這種認知鴻溝不僅體現在普通大眾中,也存在於教育系統和監管層面。遊戲被誤解為單純的娛樂消遣,甚至被汙名化為青少年成長的負面因素。然而,遊戲與教育的關係遠比大眾認知更為深刻,檔案館正在推行的遊戲素養(Game Literacy)正是打破傳統偏見,推動遊戲正向價值釋放的重要理念。
遊戲作為綜合藝術的傳達困境
遊戲是一種最強大的綜合藝術形式,像《最終幻想7重製版》這樣的作品,其技術、藝術、音樂、美術等元素融合得如此完美,能夠深深打動玩家。但向非玩家解釋這一點卻異常困難,因為遊戲必須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
這種體驗的獨特性構成了遊戲素養傳播的核心挑戰——如何讓沒有遊戲體驗的人理解遊戲的深度?在推動遊戲素養教育時,我們需要認識到遊戲素養是一套批判性認識與利用遊戲的體系:對遊戲者而言,意味著他們能夠理解、反思、創造並自控遊戲,成為負責任的玩家;對社會各界而言,意味著能夠理性認識、理解併為積極目的利用遊戲。
家長觀念的轉變契機
儘管挑戰重重,但兩位老師都觀察到了積極變化的趨勢。時代發展正在逐漸改變家長的觀念,中國家長群體的認知正在悄然轉變。兩位老師一致認為,要促進這種轉變,關鍵在於創造共同體驗——先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讓家長意識到自己也是"遊戲的人",通過共同的遊戲經歷喚醒他們對遊戲的正確認知。
正如劉夢霏老師在工作坊實踐中所發現的,當家長親身體驗遊戲後,他們中許多人終於能夠理解為何孩子對遊戲如此痴迷,並從中找到與孩子建立更深層交流的契機。
近期劉夢霏老師再次作客"幸福家·家庭教育服務園地",也針對家長們關於遊戲素養與親子關係的困惑進行了深入解答。
如需觀看回放,請點擊鏈接

遊戲化設計與體驗型遊戲的力量

遊戲化設計的核心原則
作為"造境術"的延續,兩位老師深入探討了遊戲化設計的本質。真正有效的遊戲化設計不是簡單地添加徽章與積分系統,而是將遊戲元素巧妙融入現實環境,提升體驗與參與度。在檔案館帶領的教師遊戲化工作坊中,劉夢霏老師強調遊戲化教學設計應當具備包容性和易用性,避免過於複雜的操作與規則。真正有效的遊戲化設計不是讓現實"變成遊戲",而是讓現實中的活動能夠喚起人們內在的遊戲精神——探索、挑戰、創造與反思。
體驗型遊戲的特殊魅力
在討論中,老師們還提到,體驗型遊戲如《風之旅人》這樣的作品,操作簡單易懂,沒有明確的輸贏標準,卻能夠激發玩家深刻的情感共鳴和哲學思考。這類遊戲特別適合遊戲素養較低的人群,能夠幫助他們繞過技術門檻直接感受遊戲的藝術魅力,進入反思狀態。
體驗型遊戲往往通過情感連接而非技能挑戰來吸引玩家,它們展現了遊戲媒介超越純粹娛樂功能的可能性,成為情感表達、文化傳承和社會反思的重要載體。這種認知轉變對遊戲素養教育至關重要——遊戲不再被視為簡單的消遣,而是被認識為一種有深度、有表達力的文化形式。

遊戲的包容性與多樣性

反映多元生活的遊戲世界
作為"共創術"的核心維度,兩位專家強調了遊戲應當能夠反映不同人群的生活文化,避免刻板印象和單一視角。劉夢霏老師分享了檔案館"遊戲×社會"的社會實踐案例,如通過遊戲展現中國沙漠治理的實踐,讓玩家瞭解真實的沙漠環境和治沙人的工作。這樣的遊戲超越了純粹娛樂的功能,成為社會關懷的工具,表達對不同群體的關注與理解。
遊戲的包容性不僅僅體現在內容上,還應該反映在設計思路中,遊戲背後都應該有創作者獨特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這種多樣性是遊戲媒介最珍貴的特質之一。
打破身體限制的遊戲設計
遊戲設計應當考慮不同玩家的需求,如體感遊戲、外設輔助遊戲等,讓各個年齡段、不同身體狀況的玩家都能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例如,Wii Fit 的跑步遊戲讓玩家在現實空間中用身體玩遊戲,為身體活動打開了全新可能。
檔案館在2024年4月舉辦的"遊戲的眾:遊戲×殘障"主題月活動,進一步展示了包容性遊戲設計的重要性。通過沉浸式體驗和專家研討,活動深入探討了殘障友好遊戲的設計原則,為開發者提供實踐參考。

遊戲創作的門檻與方法

打破創作神話
"共創術"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打破遊戲創作被神秘化的現象。劉夢霏老師分享了檔案館在未來教師教案遊戲化工作坊中的實踐,當提供適當的引導和工具時,即使是沒有編程背景的教師也能設計出富有創意的遊戲化教案。兩次教師教案工作坊中,來自不同學科的教師團隊成功設計了近40份創新遊戲化教案,涵蓋基礎學科、職業教育、生命教育等多個領域。
激發創造力的簡單工具
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和遊戲化框架能夠激發創造力,如故事骰子、填空紙等。對於孩子來說,創造遊戲本身就是一種遊戲,在玩中創造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在《遊戲星球》紀錄片中的實踐:讓沙漠地區的孩子從"五感"切入,結合自身對沙漠的理解設計遊戲,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也強化了對本地環境的認知與連接。

遊戲的靈光(Aura)與創作者狀態

超越機制的遊戲靈光
遊戲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精密的機制設計,更在於創作者的個人狀態和情感投入,這種難以言傳的特質可以稱為遊戲的"靈光"。它能夠反映創作者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表達,使遊戲具有感染力。很多時候,玩家被打動的不是遊戲的技術複雜度,而是感受到創作者通過遊戲傳遞的真誠情感。
保持"遊戲的人"的創作狀態
創作者應當保持"遊戲的人"(Homo Ludens)的狀態,保持好奇心和創造力,在商業考量與藝術表達間尋找平衡。行業中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技術精湛的作品,雖然製作精良,但可能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一些能引發共鳴的特質,這或許與創作過程中的環境和創作者的狀態有關,當遊戲製作僅被視為一項任務時,可能會在無意中影響到作品的靈魂。
相較而言,那些由充滿熱情的開發者傾注心血的作品,即便在技術呈現上略顯簡樸,卻往往能傳遞出一種特殊的感染力與活力。這種我們可以稱之為"靈光"的品質,往往來源於創作者的真實體驗與情感投入,成為作品中最為珍貴的人文底蘊,這是單純的技術很難複製的價值所在。

遊戲素養教育的方法論總結

破除"我執",創造共同體驗
在遊戲素養教育中,"遊"的狀態比"戲"的知識更為重要。傳播者需要放下玩家的優越感,關注遊戲體驗而非知識傳達,根據不同對象的喜好選擇合適的遊戲風格。在檔案館的實踐中,我們發現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講述遊戲的歷史和理論,而是創造共同參與的遊戲體驗,讓人們在遊戲中自然地發現其價值。
注重"遊"的氛圍營造
為家人朋友創造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至關重要。體感遊戲如《Just Dance》往往是良好的入口,讓人們自然而然地進入探索、創造、社交和思考的狀態。當我們不把遊戲當作嚴肅的技術活動,而是將其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玩耍狀態時,人們更容易接受並投入其中,這恰恰是遊戲素養教育的關鍵。
鼓勵基於現有遊戲的創作
鼓勵玩家基於現有遊戲或道具進行創作與改編,是培養遊戲創造力的有效途徑。鼓勵參與者對利用已有的遊戲引擎和素材進行修改或擴展,這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法降低了創作門檻,同時保留了創造的樂趣。

遊戲素養教育的未來展望

我們相信,遊戲素養教育正從邊緣走向教育與文化的核心議題。2024年,遊戲的人檔案館不僅在北京四中、愛哲安民未來學校、首都師範大學等多所教育機構開展了遊戲素養教育活動,還通過"遊戲載道"系列講座與北京首都圖書館合作,將遊戲文化研究引入傳統文博機構。
目前第六期已經上線,我們很高興在評論區看多更多“遊戲的人”因節目而產生改變。在遊戲的世界裡找尋那些被忽視的可能性,共同探索"遊戲的人"所蘊含的無限潛能。

關注我們的機核會員播客《遊戲育人魔法教程》,一起探索遊戲素養教育的無限可能。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