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輻射偽典:輻射電視劇批評 第一部分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27 13:32:28 作者:蒼崎橘子 Language

注意:本文含有對電視劇《輻射》的劇透
作為電視劇,《輻射》是否優秀、是否引人深思、節奏是否平衡,劇情發展是否尊重其內部構建的世界觀設定和戲劇衝突,對於伏筆的運用從影視角度和敘事角度是否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克里斯· 阿瓦隆(Chris Avellone)

歡迎!

這是一期輻射偽典的特別篇。本期主要剖析來自Amazon Prime的輻射電視劇集。
作為第一部分,本文將會為評測打下基礎,同時會分析各個角色及其弧光。第二部分(在一兩天內,同樣在此處發佈)將會對劇集中涉及的世界觀設定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輻射偽典”是對輻射聖經的延續,如果你想回顧其中的任何內容,可以查看我的medium畫廊——它也許可以回答一些關於我對貝塞斯達感情的問題(不,我並不恨他們,我也不認識哪個參與過新維加斯的人對他們懷有恨意),它也包含我對貝塞斯達的前幾作輻射作品的評論,還有其他輻射相關內容。
此外,網絡上有很多其他關於輻射系列的評論。我鼓勵你都去看看,瞭解多方面的觀點。
例如,Tim Cain,輻射的核心創作者之一,有一個很值得一看的Youtube頻道。它不僅僅包含輻射內容,還有許多開發相關的建議——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它:CainOnGames
顯而易見,這篇評測包含劇透——如果你沒有看過劇集,這裡的某些意見會很難理解,所以……

……讓我們開始吧!

很久以前,我在做遊戲提案的時候,聽說過詹姆斯·卡梅倫聽提案時採用的方法——據說,與其聽糟糕冗長的PPT演示,他更希望知道提案中電影的海報將會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這是個很天才的主意,因為一張優秀的電影海報應該包含電影的主要特質,同時也要讓觀眾看一眼就能準確建立起對電影的預期。在某些方面上,電影海報和遊戲封面有點相似。你想要體驗展示出來的娛樂內容嗎?
話雖如此,輻射電視劇的海報長這樣:

……非常準確,無論是好是壞。

*你*有什麼資格寫評測?

好問題。原因如下:
我不是微軟員工。【1】​
Tim Cain曾經邀請我參與《輻射1》的開發,但我拒絕了,並且直到今天還在後悔。【2】
我在Interplay參與了《輻射2》和範布倫的開發,後來參與了《輻射:新維加斯》及其大部分資料片的開發。
Tim和我很久以前在輻射同人短劇“Nuka-Break”裡客串過。我演得非常糟糕。
我為輻射聖經和輻射偽典撰寫了部分內容並在Medium上發佈。
我看過《記憶碎片》和《西部世界》。
我喜歡輻射系列,你可能也一樣。
最後,我在這件事上沒什麼利益牽扯。當然,要說“哦,你在阿諛奉承,你是腦殘粉,你在羨慕/嫉妒,你恨貝塞斯達”之類的話很容易。
但說實話?我完全不在乎,假如不是網上有人為了這個劇集做出的某些和我完全無關的選擇而私信“指責”我,我根本不會去看這個電視劇(我本來就不感興趣),也不會寫這篇評測。在一部電視劇值得稱讚的時候,我很樂意稱讚它,而如下文所述,本劇確實有一些值得稱讚之處。
所以,儘管我本來並不想看這部電視劇,我還是給了它一次機會。我看了一遍,做了筆記,又看了第二遍,做了更多筆記,然後給Todd寫了一封祝賀信——無論我的看法如何,輻射官方電視劇能夠推出都是一個巨大的成就。製作這樣的劇集肯定費用高昂且困難重重。
所以,我向他們表示祝賀。
【1】順帶一提,如果你是個微軟員工,你們是時候該組建工會了。
【2】往好處看,《輻射1》的寫作交給了 Interplay的Scott Bennie,這是大好事,因為Scott是個很棒的作家,他對《輻射》的高質量做出了不少貢獻。他也是為在加州第一個為我提供住所的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嘿,傻瓜,你遺漏了什麼東西或者搞錯了X,Y,Z……”

……如果是這樣,歡迎你指出我的錯誤——我很確信我遺漏了某些東西。就算看了兩遍,我仍然覺得我沒有看到所有東西。
為什麼要看兩遍?因為研究世界觀設定是一種工作,但它是值得做的工作。
我這麼做的另一個原因是,假如我不花足夠的時間精力去研究世界觀設定,我批評別人不研究設定就顯得有些虛偽了。

忽視這篇評測的原因

讓我來幫想要忽視這篇評測的反對者們找些容易想到的藉口:
1.我沒有玩過多少輻射4,玩過開頭的3小時和看過兩個結局之後,我決定不再接著玩了。我對任何輻射4裡增加的設定內容(比如漢考克一晚上就變成屍鬼)都幸福地毫無瞭解。
2.我不喜歡執行製片人Jonathan Nolan之前的作品,《西部世界》第一季之後的內容。遺憾的是,我把該劇集從頭到尾看完了。
在這裡提起《西部世界》格外合適,因為西部世界是一個看上去很真實的虛擬場景,而輻射的世界則應該處於現實之中,但是從頭到尾都散發出一種非現實的氣息——而我很好奇,假如他們為某些地點,人物和場景添加一些更接近現實世界的元素會發生什麼——一開頭的生日派對有點接近這種感覺,本身也是很棒的一個佈景,但也就這樣了。大部分東西反而有種……甜膩膩的感覺。
我確實覺得輻射電視劇和《西部世界》有著一樣的問題——很多角色都沒能發揮什麼作用。發現《輻射4》和《西部世界》之間的聯繫也很有趣,特別是在知道Todd和Nolan有在互相聯繫之後。假如《輻射4》和《西部世界》裡兩個合成人浸水的房間你都見過,你肯定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
上圖為西部世界,下圖為輻射4。

上圖為西部世界,下圖為輻射4。

如果你愛《西部世界》的一切,覺得它是史上最棒的影視作品,那麼這篇評測裡不會有多少你喜歡的東西。
3.在很多方面上(準備好火把吧,乾草叉要晚點再來),這個劇集讓我想起了《星際迷航:皮卡德》的最後一季。
如果你沒看過《皮卡德》第三季,它在粉絲服務上做得爐火純青,可以說給了觀眾他們想要的一切,娛樂性非常充足。
它同時也是一個糟糕且雜亂無章的故事,好幾次讓我看了直搖頭。粉絲服務之外的高質量片段幾乎不存在,且極其零散。
如果你認為《皮卡德》第三季是全宇宙最好,敘事最堅實的作品,那麼你可以不用再接著讀這篇評測了,因為你不會喜歡我的觀點。
4.還——有最後一個忽略這篇評測的原因是我們都有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如果你喜歡一個作品,那你就是喜歡這個作品。你沒法否定這一點,我也沒法否定這一點,我也不會這麼做——你對某個事物產生的感觸是你能擁有的最真實的感情之一。
如果我喜歡一個作品,那我就是喜歡它,這也沒關係——因為我們都保有自己的觀點並不會怎麼樣。
那麼往下讀吧!

娛樂性與製作水平

在評價電影時我有兩個標準:娛樂性製作水平(質量)。
這麼做的原因是有些爛電影我仍然喜歡(《生化危機1》),而有些好電影我則並不享受,雖然它們確實製作精良(《天生殺人狂》)。【3】
這種現象在更現代的科幻作品上也會出現——我認為《末日地堡》和《基地》都是更加高質量的劇集,但是它們在單純的娛樂價值上並不如《輻射》。
那麼《輻射》的娛樂性和製作水平究竟如何呢?
《輻射》有娛樂價值嗎?
有。
《輻射》可以說得上是一場充滿樂趣的奇觀,也是能夠介紹輻射系列當前狀況的一部優秀預告片
這很重要,因為沒有什麼能比期望落空更能激怒玩家,而在這方面,輻射電視劇集能夠充當幫助人們瞭解輻射系列當前狀況的一個合適的階梯,而那些只通過電視劇瞭解輻射系列的人不大可能會對遊戲失望。
這意味著,假如你只看過電視劇,然後去玩了《輻射4》或者《輻射76》,你很大概率會發現這些遊戲符合你的預期。
我認為假如電視劇拍的更像一個偏向《輻射1》的嚴肅故事,你在看過電視劇之後再去玩《輻射4》很可能會感到不滿和困惑,“這是什麼玩意?”(這也是我沒有玩輻射4和輻射76的原因之一。)
關於製作水平——作為電視劇,《輻射》是否優秀、是否引人深思、節奏是否平衡,劇情發展是否尊重其內部構建的世界觀設定和戲劇衝突,對於伏筆的運用從影視角度和敘事角度是否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不。
稍後我會指出最大的幾個例子。我甚至懶得指出電視劇裡大部分和《輻射1》《輻射2》的矛盾,因為那太簡單了(僅僅是新避難所的大概位置已經和原本的避難所分佈就有大量衝突,還有屍鬼的起源,等等。)。而不幸的是,這些矛盾並不重要。我知道這麼說可能會惹怒那些熱愛老輻射的玩家,但這是事實——那些輻射早就是過往雲煙了。
相反的,我相信更加合適的方式是關注電視劇如何構建它自己內部的世界觀,看看它在這方面的嘗試是否成功。
我將在第二部分指出的幾個大問題包括避難所屍鬼的本質,廢土字面意義上的電力基礎設施問題,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主題,比如資本主義(不管你怎麼想,它並不屬於老輻射的前提之一——資本主義等於邪惡是一個非常現代的口號,好萊塢利用它作為一個重大劇情揭示並不令人意外)。
再說一次,這不意味著我不愛看這部電視劇。我看過很多糟糕的電視劇和電影,有些我還會一遍又一遍重看,樂此不疲。《輻射》雖然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但是它的娛樂價值絕對高於它的製作水平。
劇集的節奏是否有些不平衡?
是的。
除了它有意將焦點集中在一些本可以用來回答一些世界觀上的問題/展現更多劇中世界的基礎結構,實際上卻在浪費時間的片段之外,我對次並沒有什麼意見。
當屍鬼在某一段情節裡表達對於被無關的事情帶偏的不滿時,你當然可以哈哈一笑,說這是在玩通馬桶的梗,但是問題在於電視劇劇本作家對劇情的控制能力是比遊戲劇本作家更強的,他們應當對其善加利用,而不是放任劇情胡亂發展,變得和遊戲一樣混沌。我的意思是,把每一集的時間都用在刀刃上,這並沒有那麼難。保持節奏連貫,讓劇情的焦點往它該去的方向發展——這是電視劇的強項,和電子遊戲不同,你可以直接強迫觀眾去看你想讓他們去看的東西。
我的感覺是,電視劇從第五集開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問題也開始不斷增加。我認為這很正常,因為開頭的幾集更多地集中在角色眼下的困境,但是隨著劇集和世界觀逐漸展開,所有角色的動機逐漸清晰起來之後,更大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而電視劇並不能很好地回答這些問題。
現在,我要簡單講講設定,吃書,還有老輻射和電視劇之間的問題,而對於這些問題也沒有什麼好的答案——這些答案你可能也不會喜歡。
【3】我把我看著很爽的壞電影叫做“爆米花電影”,因為這些電影我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也都很享受,即使它們很都糟糕。你多半也有一些這樣的電影,但是我想我們都不會把這樣的電影作為傑作推薦給任何人。輻射電視劇還沒有完全到達那種可以無限重看的水平。

設定和吃書

我相信,在一個設計師都會好好研究設定的完美世界裡,吃書是不必要的。
如果你在過去做好了背景設定的設計,那麼很多時候你不需要吃任何書,你只需要進一步闡釋你的設定或者從之前打好的基礎出發找到一種“把設定帶到你想要的地方”的方式。
杰特的設定本來可以很容易這樣處理。任何輻射1或2的設定本來都可以這樣很容易地處理,而不是簡單地被忽視。
我認為假如貝塞斯達接受了這種做法,他們可以減少一些來自玩家的怨氣,但是這種做法確實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進行研究才能做好——我承認,研究設定到那種地步並不有趣(這是來自一個為了製作《舊共和國武士2》吸收了他能找到的所有《星球大戰》相關內容,包括星球大戰聖誕特輯的人),但是對於開發者和玩家來說,這麼做的結果都是值得的。這麼做能讓玩家在前作遊戲裡的體驗更加可貴,而不是遭到忽視。
現在是時候該問一個你可能沒有預料到的問題了……
老輻射*真的*更好嗎?
對於那些老輻射的死忠粉,我確實想要指出“哇,老輻射好太多了”這種想法的一些盲目之處。
我的意思是,《輻射1》確實如此。它真的很他媽棒。還有那些配音!哇。
但是,《輻射2》和它之後的作品——主機遊戲《鋼鐵兄弟會》——並沒有(輻射1)那麼好。我認為它們對於這個系列造成的傷害比人們“指責”輻射3,4和76所做的還要大。
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覺得某些人有一種錯覺,輻射在Interplay蒸蒸日上,系列“保持在正軌上”。
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當時這個系列絕對也出現了很多粉絲在新輻射裡指出的設定不一致和吃書的問題。
老輻射的時代並不是什麼黃金時代,我只是覺得有時候有些人會這麼覺得。為了方便對比我想指出這一點——沒有什麼證據表明假如Interplay繼續開發輻射作品(甚至是範布倫)輻射就會變得很棒。
事實上,假如貝塞斯達沒有買下輻射,我懷疑下一部輻射作品甚至不會出現,更不用說輻射3,輻射4那種規格的作品,包括衍生作,主題T恤,還有電視劇了。雖然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很容易,但是它們也證明了在懂得搞市場營銷的人手上,一個系列能夠成長成為我們誰都沒法預料到的樣子……因為在Interplay最後的日子裡,在公司瀕臨倒閉的時候,沒人相信輻射能變得這麼火。
電視劇是否體現了舊輻射的核心敘事?
撇開那個既迷惑又令人尷尬的致敬淨水芯片的橋段,我說的是《輻射1》的主題——不是淨水芯片,不是對抗教主,而是在你的玩家角色一次又一次地作出犧牲,包括冒著生命危險拯救13號避難所之後,那些你拼盡全力去拯救的人——避難所居民——決定你改變了太多,不能再回到避難所的生活,而把你放逐。
你成就瞭如此之多,你犧牲瞭如此之多……而最終你卻無家可歸。

你成就瞭如此之多,你犧牲瞭如此之多……而最終你卻無家可歸。

這個主題體現在《輻射1》結尾避難所居民在結尾走向廢土的場景。本質上這就是那種“有家歸不得”的苦樂參半的敘事主題。對許多人來說,包括我在內,那是遊戲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甚至比打敗教主更令人印象深刻。
那麼,電視劇中是否有角色展現出這樣的成長,可能會導致他(她)在未來被自己人放逐呢?(Lucy很明顯是最重要的一個,雖然需要考慮Norman的因素。)
到現在為止,很明顯是有的。在電視劇的結尾,Lucy,屍鬼,Maximus的角色都產生了一些變化——對於Lucy和Maximus,他們所屬組織對他們的接受度發生了改變。甚至配角,例如Norman和Bert……呃,Chet,也經歷了不小的改變。
相較於避難所的其它居民,Lucy的變化相當明顯,顯然足夠導致她被放逐……但是請讀一讀我寫在下面的次要觀點(我會把一些不那麼重要的零碎想法和筆記留在每一段的末尾,不過請記住,這些只是次要觀點)。
次要觀點:我認為當我們從上面的論點出發更進一步,對未來進行推測時,對Lucy來說。要讓“輻射1敘事”成立(避難所居民不再被家鄉接受),Norman在故事的結尾必須存活否則這個故事就無法成立。
之所以只有Norman的意見有分量,是因為避難所裡的其它所有人不是小丑,白痴,就是個壞蛋,觀眾不會在意他們的意見。如果其它避難所居民,比如Betty,Stephanie,Chet,或者Woody放逐了你,你不會在乎,因為他們不是你尊敬的人,他們甚至不是站在你這邊的。
但是,作為Lucy的弟弟,同時也是33號避難所唯一一個看起來有些主觀能動性的人,他是唯一一個能夠承載後續劇情展開的角色。如果你搞不明白,私信我,我會嘗試更詳細地解釋一下。
劇集是否體現了新輻射(3,4)的核心敘事?
是的,Lucy開口說出“我要去找我爸爸。”的那一刻就是了。這是大部分貝塞斯達輻射的劇情,所以……嗯。
::老爸 老爸 邪惡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

::老爸 老爸 邪惡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

Todd/Emil,求求你換張碟吧,我們已經聽夠了。我們已經知道你很想你的家人了。但是這非得成為我們所有人的問題嗎?【4】
公平起見,我們在黑島也有過一個類似的模板:“被殺,起死回生,”它也被用在了新維加斯里,所以我們也有不少用膩了的模板,所以我並不希望顯得過於趾高氣昂。
現在我們已經講完了電視劇和遊戲的比較和遊戲本身的歷史,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電視劇的製作水平吧。
【4】只是開個玩笑,應該吧。

音樂

先講容易講的,電視劇的音樂非常棒,很符合輻射的氣氛。
更妙的是,配樂的歌詞強調了場景中發生的事情,這很高雅。
無可挑剔,10/10。

暴力/血漿

這部電視劇非常暴力,血漿十足,這很符合老輻射的風格,我甚至有點驚訝他們做得這麼徹底。
誠然,我覺得有些部分有些沒必要而且有時候除了機械降神之外沒什麼合理的解釋。比如,Wilzig的機械腿突然殺死了他就血腥得很沒必要,而且有點難以置信,不過對於殺死Wilzig這個不太有趣的決定來說,這樣的處理還算可以。#JusticeForWilzig
更正:這裡我搞錯了。(感謝Timur和Voidy)我忘記了殺死Wilzig的是氰化物膠囊。感謝社區指出這一點。: )

角色!


屍鬼(Walton Goggins)

Cooper Howard/屍鬼的角色總的來看是最好的,雖然他似乎總是在某個房間裡和其他人互相威脅,結果無非是他殺死某些人或者所有人,這類情節重複了好幾遍,有點浪費。
我很喜歡作為演員的Walton Goggins,本來我有點擔心他會拿到個邊緣角色,或者拿到一個比較空洞的角色。電視劇讓他成為避難所科技崛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屬實讓我感到驚喜。對我來說這段情節的處理比較合理,在強調戰前世界中正在發生的明爭暗鬥的同時也展現了Cooper內心的掙扎——這整個作為“擁有尊嚴的大丑個”的主題正是屍鬼所面臨的挑戰。這也和Cooper扮演的角色按照電影劇本的安排射殺了一個手無寸鐵,倒在地上的反派的情節相呼應——我覺得這些都很棒,他們把這一段處理得很好。【5】
這也是頂呱呱超市這一段戲的妙處之一——我很喜歡在重提了關於屍鬼尊嚴的主題之後在電視上看到他第一次扮演不符合他本性的“殺人犯”角色的電影——這彷彿像是Cooper在看電視的同時慢慢回想起自己曾經的樣子,這很棒,而且這一切都沒有依靠臺詞就表達了出來,完美。
一個小問題,在一個本身就有一群被稱作屍鬼的人的世界裡不帶諷刺地把一個人稱作“屍鬼”有點不對勁。
屍鬼藥/狂化問題已經在網上被充分討論過了,我也會在第二部分裡更詳細地進行討論,因為它實在是一團糟。此處我單獨指出對屍鬼的角色有負面影響的問題:
-屍鬼擁有化學狂人perk(由他的角色卡可知),我猜這就是為什麼他找到什麼藥都往自己身體裡打。這產生了兩個問題——首先,它會導致他使用的抗狂化藥的效果難以確認,因為我們很難分辨到底是這一種藥抑制了他的狂化,還是其它某些藥物的作用。第二,他體內的藥物是如此之多,這讓我想到,如果Lucy的鎮靜劑飛鏢對他不起作用(第二集)是因為他“體內有一大堆藥物”,那麼為什麼狂化抑制藥就會對他起作用呢?
-更直白地說,以上的問題和化學狂人perk本身就存在矛盾——該perk會延長藥物效果持續的時間,這意味著屍鬼的身體本應對藥物更加敏感,而非使得鎮靜劑之類的藥物對他不起作用。【6】
-屍鬼吃人肉進一步混淆了抗狂化藥的問題(有人推測他通過吞食體內含有抗狂化藥的屍鬼來保持理智?但是……Robert是狂屍鬼,不是嗎?)。總而言之,這裡問題很大。
-一種能在15分鐘內把人變成屍鬼並且治好任何創傷的藥和輻射1和輻射2的世界觀相當不符合。不過這並不是電視劇的錯。
-屍鬼突然揭露動力裝甲有一種能讓它們被直接秒殺的弱點導致第二集的槍戰戲產生了問題。回看那場戰鬥,在Maximus佔上風時屍鬼沒有利用動力裝甲的弱點來扭轉局勢有些……令人疑惑。在那個時候,屍鬼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利用這個優勢,除非是為了能夠在第八集製造出一個戲劇性的時刻——到了那個時候,大部分觀眾都不會記得第二集了,除非你像我一樣,在二刷這部電視劇,這時候問題就挺明顯了。【7】
次要觀點:說到那場打戲,Maximus把自己有著超級力量的腿卡在地板裡觀感相當差勁——我甚至有點為動作指導感到羞恥,因為這段情節裡的佈景和道具完全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
屍鬼這個角色的另一個加分項在於——我很喜歡貫穿劇集始終的對於雞的提及——比如Cooper和妻子在熱水浴裡聊到他是多麼喜歡貝克斯菲爾德農場上的雞(然後想起雞是狂屍鬼測試的一部分)。更妙的是,輻射1中的12號避難所也位於貝克斯菲爾德,而12號避難所正是屍鬼最早的起源地。:)我希望這是有意的致敬。
【5】我對Goggins有特別的偏愛,因為我在開發《掠食》的時候曾經和他合作過,那是一段很棒的經歷。感謝Raphael Colantonio鼓勵我參加這個遊戲的開發,我很享受開發《掠食》的時光。
【6】在你說“鎮靜劑在屍鬼身上不起作用的原因就是他是個屍鬼,”之前,這並不是屍鬼給出的理由。他特別強調了,鎮靜劑飛鏢對他不起作用是因為他體內有著大量的藥物。
【7】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動力裝甲的內襯被動了手腳,但如果真是如此,你必須在第八集的大屠殺之後特別強調這一點,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讓屍鬼在屠殺那些士兵之前說一句類似這樣的臺詞:“我早就說過被動過手腳的內襯會讓動力裝甲的弱點更好搞定——但是你們穿上那些大鐵殼之前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對不對?”

狗肉

“狗肉”(CX404)在所有角色之中,是被處理得最糟糕的。
她只會偶爾在這裡那裡出現一下,也沒有起什麼作用,她的背景故事令人困惑,更糟糕的是,Michael Emerson(Wilzig,英克雷科學家)太擅於扮演善於操控他人的高智商邪惡角色,以至於我很難相信他真的關心狗肉……最終看來,他確實如此。
同樣讓我難以接受的是Emerson已經做好偷走冷核聚變技術的準備了,但他似乎沒有做任何帶狗逃走的計劃。在事態升級時,他很明顯沒有給自己準備任何逃生計劃,考慮到他逃離的對象是英克雷,這有點奇怪——我覺得一個聰明的科學家在給自己注射的那一刻就該想到一個逃生計劃了。【8】
然而,Emerson的行為讓我以為他在準備用狗肉做什麼實驗,而不是和狗肉越走越近。我的意思是,他是個英克雷科學家,看在上天的份上。
在那之後,狗肉數次易主,有人給她取了新名字,然後被丟進一個核口可樂儲物箱裡,之後就基本上被遺忘了。
更糟糕的是,他們完全沒有描繪屍鬼和狗肉的關係,這本來可以和Roosevelt(Cooper Howard戰前養過的狗)和避難所不允許狗進入的情節產生一個極佳的呼應——這些情節本來都可以通過互相呼應變得更好,但是這個主題似乎缺乏探討。
失望透頂,對於任何狗狗愛好者來說都是如此。
【8】事實上,展現他精心計劃的逃跑過程而不是隨機而混沌的逃亡本可以是一個極佳的角色塑造機會。

Lucy(Ella Purnell)

Lucy很棒,我認為Ella Purnell在劇本有不少問題的情況下演的相當不錯,避難所居民特有的那種老實誠懇在她身上表現得很好。
Lucy的很多片段我都很喜歡,不過有一段情節我格外喜歡,第二集屍鬼在Filly大開殺戒的時候,Lucy只需要看一眼那個避難所小子大頭娃娃就能回想起她那個精英主義避難所“見義勇為”的精神,然後出手干預。我很喜歡這種情節,因為這一切都沒有通過臺詞傳達,而是讓觀眾自己找出其中的聯繫,領悟出背後的意義——在這部電視劇裡,這樣的情節有點太少了。
同樣是在第二集裡,我覺得Lucy向Ma June解釋避難所目的的情節也很棒。這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很好地體現出了實際上在地表掙扎生存了200多年的人與突然跳出來說要拯救所有人的避難所居民之間的衝突。Lucy高高在上的態度,即使她並不是故意的,表現得很好——避難所居民無意識的高傲感展現得十分明顯,我挺喜歡這裡體現的主題。
次要觀點:(再次強調,這些都是非常,非常次要的觀點)。有一件事讓我感到困惑:Lucy很明顯不蠢——所以我搞不懂為什麼Lucy從33號避難所出發追蹤壞人,而很明顯他們是從32號避難所出發的,32號避難所的入口不可能會離得太遠——而這些避難所很明顯沒有偽裝它們的入口。【9】
我喜歡第一集lucy因為不懂得如何用刀戰鬥在奪下掠奪者刀的時候不知所措的細節。我愛這種小細節。
【9】避難所如此暴露在外而且容易找到也不太合適,之後我會詳細討論。

Maximus(Aaron Moten)

Maximus在劇集中的大部分的行為和動機都過於迷惑,我感到除了一個大大的“?“之外沒什麼可以探討。
有一種表演方法叫做“面部表演”,我覺得扮演Maximus的演員不太擅長這種表演或者在這方面受到的指導不太理想,而好的面部表演本來可以對很多關鍵情節有所幫助。(Norman同樣也有一些這樣的情節,他的反應有些不知所謂,所以這不是Maximus一個人的問題。)
在Maximus在4號避難所的片段中,我說實話沒法看出他到底是高興還是被下了藥——事實上,他只是很高興看到一些現代意義上的“家庭”裝飾,但是加上4號避難所整個邪惡謎團的背景,導致這個問題有點不明不白。在他因為謀殺罪或者其他罪行被審訊時,嘗試去讀他的表情就更糟糕了。
我必須得說,二刷電視劇的時候,在已經知道了Maximus做過/沒做過什麼事的情況下,瞭解他的角色和動機會更簡單些,所以我認為劇集如果能鋪墊得更好一些會好很多。
Maximus和沙蔭鎮有所聯繫是好事,但是鋼鐵兄弟會在那裡的牽扯(那些救了他的士兵)又有點迷惑。那是鋼鐵兄弟會幹的還是Hank慫恿的結果?這不太對勁。或者說鋼鐵兄弟會是後來才來的?令人困惑,如果能澄清一下就好了。
我不認為Maximus面臨的衝突嚴格來說並不算是那種你在廢土裡可能會遇到的那種道德困境。Maximus面臨的關於Titus騎士的抉擇不錯——你為一個非常好的原因去做一件非常壞的事(殺死一個討厭你的混球來避免被處決)。
我從一個微軟員工聽到了關於Titus那段戲的評論,他(正確地)指出這段戲的劇本感覺非常生硬。這裡的劇情就差大聲明示Maximus沒有任何選擇,以至於到了讓Titus騎士數次威脅Maximus的地步,以防觀眾沒有“get”到。所以從這方面來看,這段戲的製作水平相當差(我能理解這個角度)而這段戲的前提也不是很讓人信服。不過我還是挺喜歡Maximus在這裡所面臨的選擇的。
另外,Maximus在4號避難所在吃爆米花和救Lucy之間做出選擇的情節是他這個角色也是整個劇集的最低點之一。
次要觀點:Titus面對狗熊轉頭就跑的場面非常幽默。

Wilzig (Michael Emerson)

關於這個角色的背景,劇集給出的信息非常不足,要是他能有更多戲份就好了。我發現自己經常把Wilzig和Emerson常演的其它角色混為一談【10】,導致我經常質疑自己對於Wilzig動機的判斷。
Michael Emerson和Lucy在篝火旁第一次見面的場景我覺得是對於劇集結尾絕佳的鋪墊——我認為它能很好地鋪墊第一季中將要發生的以及在第二季中可能發生的事件。Emerson基本上是這段戲的主角,所以我選擇在他的部分提到這段情節。
次要觀點:Wilzig不可能是個天才科學家,如果他看到一堆裝有害物質的桶的反應是停下腳步坐在這堆桶上(第二集)。或者他的感知很低,不過我有點懷疑。
【10】解釋一下,在《迷失》和《邪惡》中,Emerson扮演的都是高智商控制狂反派,而且他演得非常之好。因此這方面的影響很難讓人忽視,尤其是因為他在輻射電視劇的角色90%的行為也給人這種感覺,只不過加上了10%的“我關心狗狗”和“也許我把冷核聚變技術偷出來有一個道德上正義(?)的原因。”(劇集中完全沒有給出答案。)

其它角色

Chris Parnell這樣的演員不該受這種壞劇本的折磨。Chris Parnell非常,非常幽默,不過劇本對他並不友好。
我很高興能看到Matt Betty能作為一個好萊塢配音演員出現在電視劇集裡,我覺得他給巧手先生的配音很棒。我也很高興能看到他本人除了配音之外能和Goggins一起出現在電視劇裡避難所科技派對的那段戲裡。

下一部分:設定,敬請期待!

以上就是對於角色的評價,在第二部分中,我將主要分析劇集內部設定的矛盾問題。一兩天後我會把它發佈在這裡。
至於評分?我準備把它留在最後,主要是因為如果評分給得太早,有些時候就不會有人去看給出這個評分的原因,而這些原因你可能不會認同。
再說一次,如果你發現我遺漏了任何東西或者有任何客觀錯誤,請在這裡,社交媒體或者任何其它地方留言——我可能遺漏了某些東西,如果有些觀眾發現了我沒有發現的東西我也很樂意改正。不過,我希望能夠避免的是推測性質的觀點(“在我的想象中……”)或者“他們多半會在第二季裡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在提出關於這個劇集的問題時,遇到了太太太太多這種回答了。
再見,感謝閱讀。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