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曾逛一帖子,发表了“盘丝洞四妹已嫁人”的观点,原因在于六姐妹中属她是【盘发】
而,盘发在古代视为:”已为人妻的意思。“
中文网大多引用
古人云:“青丝渐绾玉搔头,簪就三千繁华梦... 出闺阁,盘发髻”。
但,遍寻中外都无此诗篇来源,应是现代网文小说作者杜撰出的诗词。
不过,礼记确有记载,婚嫁时女子的装扮。
《礼记·曲礼》说:“子许嫁,笄而字。”
女子是在许嫁之后举行笄礼、取表字。
《礼记·杂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
中国古代女子到15岁时便举行”成人礼“,也便是:笄礼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加“笄”(又叫“及笄”),成为了汉族女性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
男子”成人礼“则是20岁时,行冠礼,相关流程这里就不详细赘述。
《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女子到15岁施行笄礼后,也便对外宣告”已到婚嫁年龄“,随时可以许嫁他人。
许嫁”后必行笄礼,若事前已行过,便无需再行,而许嫁后所行笄礼,称“许嫁笄”。
而迟迟未许嫁的女子,最迟到二十岁,不论有没有许嫁,都要行笄礼以正式确认其成年。
秦汉之后,笄改称为簪,并不影响成人礼施行。
《說文解字.竹部》:「笄,簪也。」
《字彙.竹部》:「笄,簪也,所以固髮者。女子年十五而笄。」
四妹的发型是高髻,偏向魏晋南北朝元素,虽然唐朝也有高髻,但款型有些不太相称。
左:DRAYQ提取模型、中:西汉高鬓,右:唐代"偏梳髻"
”半臂“又称“半袖”:最早现于魏晋,兴盛于隋唐。
《二仪实录》:“隋大业中,内宫多服半襟。即今之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
不过,四妹这件“半臂”,袖长及肩,却身长过腰,遍寻中外皆无考究,结合脚部布条缠足样式,应是【艺术化创作】
唐代《蜀锦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
某片文章,把唐代:
某文章图解
央视《国宝宝藏》第二季明确展示,绢衣彩绘木俑身披的是披帛,而非背子。
详情可看 国家宝藏《观唐》复原唐代服饰
《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复杂。
大抵可分两类:
织物类,由各种丝棉麻织成、编成,统称“绦带”。
皮革类,由各种生、熟皮革制成,通称“革带”。
不同朝代的绦带——直系法
而四妹的腰间的绦带,捆绑在布腰带上,不过模型的腰带的宽厚,不似中原那般形制,倒是与和服有些相近。
汉乐府《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总的来说,四妹发髻虽说盘发,但结合影神图信息和笄礼并非同等与许嫁,婚嫁可能性极低。
至于其余四姐妹已成年,为何没像四妹全盘起来?
其实,真实古代女子,头发大部分都是盘起来,少部分是绑马尾,不会出现,后背披头散发,长发飘飘的。
总之,影视剧和游戏等艺术作品,为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进行的修改。
喜欢这篇文章的,希望给个一健三连加🔋
为了,把这篇文章写出来,花了我好几天功夫,搜查中外文章资料和视频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想说,但避免长篇大论,考虑阅读感,便舍弃了,哪天想写再出一片文章
感兴趣的也可以阅读下,之前我写的文章:神仙不穿白衣?古代视白衣晦气不详?
另注:在黑盒语音抽到黑猴子CDK,转手回血,意者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