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漢化界的傳說“踢牙老奶奶”,時隔16年有了新進展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1-23 12:59:19 作者:fall_ark Language

本文原載於:微博@fall_ark ,已獲作者授權

理性客觀地重新認識“踢牙老奶奶”。

有的時候,一件很普通的事會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被添油加醋、直至失去原貌,成為錯誤,並以錯誤的姿態以訛傳訛,最終成為廣為人知的“常識”。 “踢牙老奶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2002年,英寶格公司在臺灣地區發行了《Neverwinter Nights》(《無冬之夜》)的繁體中文版,然而漢化質量鬼哭神嚎,有玩家截下了百餘張漢化問題的截圖,一時傳為佳話,而“踢牙老奶奶”成為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這些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2003年“英寶格絕冬城之夜中文版欺騙消費者權益鐵証網”中的截圖,注意三段文字全都是“踢牙老奶奶”

“踢牙老奶奶”之所以如此廣泛傳播,是因為在這個漢化版中,這句話本身就頻繁出現,並且出現在許多毫不相關的地方。這一點在眾多網站上也都有正確的描述。 

維基百科早期版本

百度百科所用版本

然而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在傳播的途中,許多傳播者們卻自發給“踢牙老奶奶”這段文本的本身,加上了一個“翻譯錯誤”的標籤,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來以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上當前的“踢牙老奶奶”條目來舉例: 

 ①(百度百科“踢牙老奶奶”條目) 此處的一腳踢到我的牙齒是一句誤譯。推測原文應該是英文成語“kicked in my teeth”,指漠視對方。

 ②(維基百科“踢牙老奶奶”條目) 此處的“一腳踢到我的牙齒”是一句誤譯,原文是英文成語“a kick in my teeth”,意指“漠視”、“不理睬”。

請注意這兩個版本上的不同, 

①中作者承認自己沒看過原文,換言之接下來是推測。——在推測中,這個帶“my teeth(我的牙齒)”的動詞短語被解釋為“漠視對方”。 

②中則沒有“推測”一詞,而引用原文也有了不同。——在這個版本中,這個以“a kick”為主體的名詞短語被解釋為動詞“漠視”、“不理睬”。

 (維基百科的歷史版本中還可以看見許多其他的說法和版本,例如最初出現的版本是“kick my teeth”,之後也出現過“kicked my teeth in”等版本)

 “a kick in the teeth”(注意這和之前的這些版本都有不同)確實是個英語詞組,這個名詞短語的意思是“重大的挫折、失望”——就好比是牙齒被人踢了一腳一樣,這挫折自然很大了。中文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打落牙齒和血吞”就是指遭受了很大的委屈或挫敗而無可奈何的情況。但這和“踢牙老奶奶”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原文是:

she kicked me right in the teeth. 

請注意這和上面提到的不同“解釋”版本和確實存在的詞組都不一樣,因為這並不是什麼成語,就是“對著我的牙齒踢了(一腳)”的意思,所以在聽到這段陳述後,玩家可以回答: You got beat up by an old woman? 你被個老奶奶打了?

(當然,為了與前文的“踢了一腳”一致,這裡可以把“打”改成“踢”或“毆”等描述。)

當然,“踢牙老奶奶”作為劣質漢化的一個標誌,這一說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正如在比較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的,原圖是和NPC的對話,而中文版中的截圖則是在完全不同的事件中出現的,從描述到選項全都是“踢牙老奶奶”的文本,這正是漢化完全錯誤的體現。試想玩家在嚼著本就錯誤百出的翻譯文本時,眼前卻時不時躥出一段和上下文完全無關、又從描述到選項全都是相同的“踢牙老奶奶”文本,又怎能不印象深刻? 

但一碼歸一碼,“踢牙老奶奶”雖然是無比劣質的漢化,但這段話對英文原文的翻譯沒有錯誤。然而長期以來,傳播者們擅自的添油加醋和不懂裝懂,讓“踢牙老奶奶是翻錯了一句英語成語”的觀念以訛傳訛、深入人心。 

這麼多年來,絕不是沒有人注意到過這一點,但許多質疑聲卻被振振有詞的“XXX就是一句英語成語原來是XXX的意思”答覆所淹沒了。究其原因,對大多數人來說,雖然擁有“求證”的精神,但在難以找到原文對比、自己又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這種“求證”往往止步於各種百科網站、媒體報道、病毒傳播的文章等等,而當這些信源本身出現問題時,這一錯誤印象就被不斷重複強化、固化成為了一種眾所皆知、根本不需要再去懷疑的“常識”。一旦到了這種程度,就會讓糾正成本不斷提高,甚至會讓一些本來能夠判斷出對錯的人們,因為“常識”的原因而人云亦云。 

舉個例子,下面這個版本,是出現在萌娘百科上的:

非常明顯的不同就是,在這個版本中,出現的英語短語本身都是正確、沒有語法錯誤的。這意味著詞條的編輯者很明顯是意識到了此前版本中存在的錯誤,因此予以了糾正,但仍然與原文無關。

同樣在維基百科“踢牙老奶奶”條目的歷史版本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句話的“原文”來回變動,一些編輯者會寫上“推測原文是”,而一些編輯者則又將“推測”兩字刪去。在2007年底,也有編輯者正確地指出了這個英文詞組的錯誤:

事實上a kick in the teeth這個詞組,但凡是寫對了,就絕對可以在各種詞典和在線詞典中找到正確釋義的——就連我家這本1979年版的《新英漢詞典》也清清楚楚地列著解釋。但有的時候,“眾所周知的常識”就是這麼強大,讓你明知它有錯誤,卻還是選擇在整體上去相信它。 

不過在2008年底的時候,維基百科上的這段描述又被改回去了。畢竟“a kick in the teeth”這個詞組雖然正確,但只要稍作研究就會知道和“踢牙老奶奶是錯誤翻譯”這一說法矛盾,因此也只能被忽略了。

2010年5月,維基百科的討論頁面上甚至有網友直接給出了“she kicked me right in the teeth”對話的完整原文並提問“翻譯看來似乎沒錯!?”但這一討論沒有其他人參與,也沒有人據此更改條目。

這些年來,我有幾次想起這件事,都是明知“現有解釋肯定有問題”,但因為沒有找到或者懶得去找這段文字的原文,而最後擱置了下來,只是因為這次碰巧找到了原圖,才終於可以來寫一寫(然後是在寫的途中才發現,即使在維基上也有人就原圖提出過類似的質疑)。因為我知道,在沒有100%確鑿可以給出原文的情況下,空口說一句這個翻譯沒有錯,肯定還是要被提一些我無法回答的問題的。

 “踢牙老奶奶”的年代已經十分久遠,當初究竟為何會有人推測出錯誤的原文並做出錯誤的解釋(我願意相信始作俑者只是出於善意為了給“漢化錯誤”增加一些可信度而寫上去的),已經無從考證了,而傳播者們時不時的添油加醋、擅自改動,也讓這一錯誤越發難以被察覺。久而久之,開始有了完全不知道“踢牙老奶奶”的主要問題在於反覆重複出現在無關位置、從沒見過三段相同文本的“踢牙老奶奶”截圖、而是單純認為“踢牙老奶奶”這一句話是把英文翻錯了的人們,例如此前所提到的萌娘百科上的條目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一段本來沒有問題的漢化軼事,就這樣成為了誤傳。

摘自某篇嘲笑臺灣翻譯質量的文章

與大家共勉。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