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是一款中國本土題材的恐怖懸疑解謎遊戲。故事發生在偏遠的山中小鎮,一場葬禮上的意外火災牽扯出一宗已經結案的滅門慘案。新人警察林理洵在機緣巧合下重新調查滅門案,隨著調查深入,受害者的過往慢慢浮出水面,案子真相卻變得撲朔迷離……
2000年,山城市新聞頻道的電視畫面莫名跳出一則舊廣告,而廣告的代言人是已經去世的特異功能少年——三眼神童。有傳聞三眼神童的亡魂發功劫持了電視信號。 調查局受命展開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藏在黑暗處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定位
在體驗了兩款遊戲之後我們不難得出他們的相同之處,美術風格上濃厚的懷舊氣息、視聽效果上通過類蒙太奇手法展現的張力、組團探案的遊戲模式以及完整的故事架構。然而在定位上雖然二者兼具懸疑解謎因素但也存在明顯差異,《煙火》更偏向恐怖因素,幽暗的環境,傳統民俗色彩濃郁,在操作過程中玩家更能感受到緊張感、沉浸感,而《三伏》則偏向於懸疑,在推進的劇情中向我們展示真相與人物關係。同樣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故事,《煙火》重揭露,《三伏》重講述,前者以鬼怪破迷信的主題讓人印象深刻,後者則是展現了時代下的群像以刻畫出完整的眾生相。
情節
在劇情設定方面二者有著較大差異,一種最本質的差異是到底是否存在鬼魂。《煙火》當中陳老師的引領,陰曹地府的呈現種種跡象表明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亡人的國度,這也是玩家可以輕易接受的傳統設定,在這種設定下現象的產生只需要符合邏輯與因果,對於憑空出現的人、突然出現的車等等我們只需考慮為什麼出現在這裡,而不需要考慮怎樣出現在這裡。《三伏》最令玩家詬病的也正是這一點,在DEMO中玩家初次體驗雙主角在不同時空間的交互感到新奇時,等來的答案卻是企圖用科學解釋的一切都是植物粉末產生的幻象,甚至還伴隨著光盤的觀看次數產生程度上的差異,這不得不讓人覺得過於理想化,即使是玩家也能輕易區分產生幻覺和定向追憶的區別。
在劇情結尾的處理上,《煙火》在抽絲剝繭地釐清驚人真相,將陳老師的人物形象塑造地有血有肉後才順理成章地將玩家早已猜測到的答案和盤托出,此時的玩家看待陳老師的犧牲,是通過葉敬山、田芳芳等人的視角,產生了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後無論是田芳芳的誤殺和葉敬山的參與對玩家來說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劇情反轉。《三伏》對人物形象刻畫相對薄弱,玩家不易在遊玩過程中產生共情,在結尾本應是高潮部分的解救行動也只能算是草草收尾,邱蕪的死也沒有像《煙火》那樣為玩家創造情緒宣洩的支點,好的劇情為觀感而服務,為死而死不僅打破了玩家好感,甚至有一些對人物劇情的不尊重。
視聽
在分別通關兩款遊戲玩家所能回想到的畫面數量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遊戲視聽效果的精彩水平。筆者對《煙火》的回憶有:紙人、蝌蚪找媽媽、元寶船、吞魚刺、陽臺上的黑影、地府極刑,這些場景幫助塑造了田向榮夫婦的迷信給家庭帶來的極端恐怖以及田芳芳在家裡的恐慌、對母親的依戀。《三伏》為筆者留下的印象則沒有那麼深刻,一尊大佛、一池蓮花,雖然帶來了一定的視聽震撼,但是除了其本身佛家義理的主題內涵並不幫助提升玩家觀感,甚至會給人一種炫技的感覺。
結束語
《煙火》的上乘使得玩家對《三伏》期待頗高,雖然預期很難達到但我們還是應該客觀看待新的作品。提出合理的批評,不說一坨屎,不無腦誇神作,為中國遊戲製作環境獻力。
謝謝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