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注PC硬件或是最近打算装机的用户都能发现,目前热度比较高的两款主板是AMD的X870系列和intel的Z890系列,属于各自阵营的新品主板系列。X870系列和Z890系列主板基本主打的共同卖点就是支持高频条和双USB4接口,但主要区别在于,X870系列主板支持的高频条频率也仅仅是提升到了8000MHz,在超频性能、稳定性以及性能表现方面仍旧不及Z890系列主板,比如这款iGame Z890 FLOW V20 DDR5主板已经支持9200MHz(OC)以上,所以想体验高频条或是玩内存条超频的用户,还是有必要优先考虑Z890系列主板。
七彩虹iGame Z890 FLOW V20 DDR5主板(以下简称iGame Z890 FLOW)在同类型中端主板中,属于价格便宜但硬件配置较高的一款主板。为什么我在标题中提到“例行升级”,主要原因就是七彩虹在9月份推出的旗舰主板iGame Z790火神系列同样是自带双USB4接口,这次的Z890系列主板在不同硬件层面进行的硬件升级,比如CPU插槽、内存条规格、m.2插槽数量等等。作为新一代主板,iGame Z890 FLOW支持的是适配主板LGA 1851插槽的Intel酷睿Ultra 处理器,售后方面仍旧是提供了一年换新、四年质保服务。
目前自营店买主板送1TB的七彩虹CN700 SE PCIe4.0固态硬盘,活动持续到年底,按要求做就能拿到,不过有装机需求的建议早点上车,节省部分购买SSD的费用。这块CN700 SE顺序读取性能在7000MB/s,1TB容量虽然对某些人来说不算大,但可以拿来单独做系统盘使用。
对于iGame Z890 FLOW值得关注的部分,除了前面提到的支持新一代处理器以及更高频率的DDR5内存条外,我感觉还有以下部分,
一是标配全功能双USB4接口。
相比于价格更贵雷电主板,USB4主板的优势就是价格,而且在性能和功能方面也并不差,扩展性也不错。iGame Z890 FLOW全功能双USB4接口兼顾视频输出与数据传输,兼容性方面也相对好一些,最主要的是周边产品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比如扩展坞、硬盘盒等等,可以更好的实现扩展性,同时也更方便外接显示器、便携显示器等设备,实用性和可玩性会更高。
从搭配的酷睿Ultra 7 265K来看,2个USB4 Type-C接口(40Gbps)最高支持 4K/120Hz分辨率视频输出,DP接口则是支持到了4K/144Hz。
二是更强的供电模组设计。
iGame Z890 FLOW直接采用了20相核心供电+1相核显供电+1相SA供电+1相VNNAON供电的强化设计,搭配90A的旗舰级DrMOS、电气性更佳的片式聚合物电容、8层低损耗PCB设计来进一步提升电气性能,同时搭配8Pin+8Pin实心针脚供电接口设计为处理器提供更加稳定的供电,可以满足酷睿Ultra9 285K全核超频后的供电需求。
三是特色的流萤合金散热装甲以及全覆盖M.2散热装甲设计。
iGame Z890 FLOW延续了iGame系列定制寒霜散热装甲设计,同样是搭配全覆盖式冷凝片来强化散热性能。iGame Z890 FLOW在双分区供电散热装甲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升级,首先是通过加大供电散热面积以及内置高效率热管链接来提升散热性能。左侧供电散热装甲表面加入了流萤效果,同时表面印有“iGame Z890 Flow”字样来直观的标明主板型号。
下图就是实际显示的效果,显示面积相对较大,动态的渐变灯光流畅自然,视觉观感很好,适合玩灯的玩家。
其次是双分区供电散热装甲采用了层次感很强的复合波浪形设计,提升散热模块体积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即大幅增加热交换面积。另外双分区供电散热装甲采用了多重CNC切割结构,搭配FLOW高光金属边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质感。
对应M.2 SSD散热的部分,iGame Z890 FLOW采用了一大一小共计两个散热装甲设计。由于支持PCle 5.0 SSD,iGame Z890 FLOW相对应的升级了对应的散热装甲来应对PCle 5.0 SSD的高发热量,这个PCle 5.0 M.2散热装甲采用了独立设计,同样是采用了复合波浪形设计,增加体积的同时也提升了散热面积。下方这个大面积的散热装甲为一体式全覆盖设计,极大方便拆装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散热面积。
下图是拆下后的效果图,左侧PCle 5.0 M.2散热装甲为水平放置,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右侧一体式M.2散热装甲为垂直放置,通过三颗螺丝固定,希望后续能将这两块散热装甲采用免螺丝固定设计来方便拆装。为什么一体式M.2散热装甲看起来有个缺口,原因就是缺口位置采用了对应PCIe插槽的免螺丝固定挡板设计,除了拆装方便外,最主要的还是可以用来提升主板的美观、整洁效果,以及起到防尘防异物进入的效果。
四就是布局更合理的5个M.2 SSD插槽。
iGame Z890 FLOW提供了5个M.2 SSD插槽,相比于Z790主板多了1个M.2 SSD插槽,相当于提升了最大可存储容量。对应5个M.2 SSD安装,iGame Z890 FLOW均采用了免螺丝固定设计,而且在布局上采用了1+2+1+1的布局设计,降低了安装马甲条时会发生冲突的几率。5个M.2 SSD插槽里面,第一个和第二个M.2 SSD插槽走的是CPU通道,分别支持PCIe 5.0 x4和PCIe 4.0 x4;后面三个M.2 SSD插槽走的是PCH通道,均支持PCIe 4.0 x4,另外第五个M.2 SSD插槽还支持SATA。
至于SATA接口的部分,iGame Z890 FLOW提供了四个水平朝向的SATA接口(6Gb/s)。不管是5个M.2插槽还是4个SATA接口,均支持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磁盘阵列。
五就是第二代iGAME内存布线设计。
作为新一代主板,iGame Z890 FLOW升级了内存布线设计,同时支持UDIMM与CUDIMM规格内存。前面提到iGame Z890 FLOW支持8800MHz频率 (OC),就意味着iGame Z890 FLOW具备良好的内存条超频性能。四槽加厚镀金触点以及金属装甲加固的DDR5内存插槽设计,搭配提升信号传输性能的SMT强化工艺和解锁更高电压的HIGH-V电压增强模式,都会为提升内存条超频性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我们要搞清楚一点,主板只是提供了基础平台,包括物理插槽和供电,内存条超频除了跟主板有关外,还跟CPU、内存条自身体制有直接关联,所以要理性对待内存条超频。
另外目前七彩虹在主板BIOS方面的提升很明显,不管是易用性还是稳定性方面,也在BIOS中加入了一键自动超频模式,对超频提供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六是BE200 WiFi 7无线网卡与2.5G网络接口。
对于iGame Z890 FLOW内置的BE200 WiFi 7无线网卡,自然是需要搭配WiFi 7路由器才能更好的发挥性能,从而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性能,更高的满足了游戏玩家对高带宽、低延迟的无线联网需求。iGame Z890 FLOW提供了1个2.5G网络接口,内置网卡采用的是瑞昱RTL8125BG芯片。
接下来再聊聊其他细节设计。
后置I/O面板方面,除了2个双USB4全功能接口外,iGame Z890 FLOW提供了1个BIOS更新按键、1个清除CMOS按键、4个USB 2.0接口、4个USB 3.2 Gen 2 Type-A接口(10Gbps)、1个DP 1.4接口、1个HDMI 2.0接口、5个音频接口(音频输入/音频输出/麦克风)、1个光纤音频输出接口。BIOS UPDATE键和CLEAR CMOS键应该成为标配,这样就可以通过强制更新BIOS方式或是一键清除CMOS来排除黑屏或是无法正常进入系统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按键操作也更加方便。DP 1.4接口最高支持8K/60Hz分辨率,HDMI 2.0接口最高支持4K/60Hz的分辨率。
PCie插槽方面,iGame Z890 FLOW提供了3个PCIe插槽,分别是1个PCIe 5.0 x16插槽、1个PCIe x16插槽(支持PCIe 4.0 x4规格)和1个PCIe 4.0 x1插槽,其中PCIe 5.0 x16插槽和PCIe x16插槽均采用了金属装甲设计,可以更好的承受高端显卡的重量和压力,起到防止插槽变形或损坏的作用,从而增强插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金属屏蔽罩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扩展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iGame Z890 FLOW这个前置Type-C插槽,规格是USB 3.2 Gen 2x2(20 Gbps),同时支持PD3.0 @60W,可以满足支持PD3.0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充电需求。
在问题排查方面,iGame Z890 FLOW右上角设计有四个LED纠错灯和DeBug数显屏,可以更加方便用户查看当前主板运行状态或是出现的问题代码,方便快速进行问题排查。
音频方面,iGame Z890 FLOW这次直接板载10颗Nature高品质专业音频电容,搭配内置Realtek ALC1220高保真解码芯片,支持7.1声道,可以满足游戏、追剧的多样化需求。
在背板设计上,iGame Z890 FLOW加入了大量的个性化文字和图案设计,但我这里想说的是左侧边缘位置加入的一排ARGB二代灯珠,可通过官方iGame Center软件进行灯效的自定义和灯光同步设置。
作为七彩虹旗下的高端系列主板,iGame Z890 FLOW的配件也很丰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标配的32GB U盘和安装工具,实用性都很高,免去了额外购买的麻烦。
下面我们直接装机实测,搭配的处理器就是英特尔酷睿Ultra 7 265K。
从700系主板开始,七彩虹就对主板BIOS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除了性能优化升级外,对UI界面也同步进行了优化升级,界面更美观更直观。搭配测试的BIOS版本是1007,选择的模式是默认而不是性能模式(intel performance)。正常来讲,性能模式下的测试结果会更高些。
从硬件规格来看,酷睿Ultra 7 265K仍旧采用了8颗性能核P核和12颗能效核E核的设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超线程设计,所以就变成了20核20线程。酷睿Ultra 7 265K支持英特尔睿频加速Max技术3.0,性能核P核基础频率为3.9GHz,最高睿频为5.5GHz,能效核E核基础频率为3.3 GHz,最高睿频为4.6GHz。缓存方面,酷睿Ultra 7 265K二级缓存和三级缓存分别是36MB和30MB。酷睿Ultra 7 265K基础功耗依旧是125瓦,睿频最大功耗为250瓦。另外酷睿Ultra 7 265K只支持DDR5内存,从D4平台升级的用户需要同步升级主板和内存条。当安装独立显卡后,核显默认被禁用,但在HWiNFO中可以看到NPU,但参数显示不全。
对于核显和NPU的部分,我这里引用官方图进行说明。酷睿Ultra 200S采用了全新Xe-LPG架构核显,最高算力可达8 TOPS,共有4个Xe核心,采用了全新的Xe媒体引擎,新增了索尼8K XAVC 编解码和DP4a AI加速指令集,在视频编解码方面的性能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基于英特尔第三代NPU架构设计的AI NPU,能单独提供13 TOPS的算力,算力并不算高,只能用来应付一些负载较小的任务,但它的加入可以为整机带来更强的AI性能,加上GPU的8 TOPS算力以及CPU 的15 TOPS算力,整个酷睿Ultra 200S平台能提供最高36 TOPS的算力,比前代算力提升了2倍多。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既可以通过NPU提供AI加速功能,又可以与Intel Xe核显联合进行AI加速,进而提供更高的AI性能,对于AI相关内容创作的效率方面会有一定的辅助提升。准确来讲,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更适用的人群就是注重内容创作的用户群体。
软件测试方面,我这里加入了新的测试软件。一款是UL Procyon基准测试套件。选择Procyon基准测试套件的原因,就是它包含了一系列针对特定用例设计的基准测试,包括基于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AI图像生成测试,除了可以评估主机的性能外,还能用来测试高端硬件的相关AI性能。Procyon通过模拟使用实际应用场景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可以作为内容创作者对硬件性能评估的参考。
另一块是Primate Labs推出的Geekbench AI 基准测试软件,可以对CPU、GPU 和 NPU(神经处理单元)分别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分为全精度、半精度和量化这三组分数,这里仅对CPU和NPU进行测试。
这里直接做一张汇总表格方便各位参考。从测试结果来看,酷睿Ultra 7 265K整体的性能表现很稳定,AI与生产力相关的性能表现比较突出,在单核性能方面和生产力相关的性能表现还是比较出色。。
在游戏方面,英特尔从酷睿14代处理器时就推出了一款软件叫做Application Optimization,也被称之为APO,作用就是通过动态调整功率分配的方式对计算性能和能耗进行优化来针对性的提升游戏画质、游戏帧率,同时伴随着AI技术的应用,AI技术还可以用于生成游戏画面的关键帧以及提高渲染效率,进一步优化游戏性能并提升视觉体验。
目前经过验证全面支持Application Optimization技术的处理器就是酷睿14代处理器中的i7-14700K系列、i9-14900K系列以及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中的Ultra 265K系列和Ultra285K。英特尔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技术除了需要特定处理器支持外,还需要确保主板BIOS 启用了英特尔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 (英特尔DTT) 功能,安装的驱动版本需要是11405 或更高,安装的操作系统需要是WIN11。目前支持Application Optimization技术的游戏已经有一批,目前数量不算太多但也包含了一些热门游戏,后续游戏数量也会不断增多。
下图就是我开启英特尔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后,搭配iGame RTX4070 Super Ultra W OC 12GB显卡在1080P下的测试结果,相对来说,整体测试数据都比较高。
内存超频方面,我这里安装的是金百达48GB套装DDR5 8400白刃灯条,这是一套专门为Z890平台设计的内存条,只支持XMP 3.0,可以直接一键XMP 8400MHz。十层强化PCB设计、PMIC电源管理IC、2毫米单片厚重金属散热片以及专业导热硅脂保证了日常稳定运行,也为内存条超频以及超频后的散热提供了保证。
金百达48GB套装DDR5 8400白刃灯条采用的原厂原印海力士M-die颗粒,时序是CL40-54-54-136,频率的大幅提升也让延迟相对高一些。
在内存超频方面,intel平台一直比AMD平台有优势,不管是内存条可以超频的幅度、稳定性还是性能表现方面,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很多8000MHz以上DDR5 内存条只支持XMP 3.0的原因。相比于Z790平台在8000MHz
就需要电压1.5V相比,升级内存控制器的Z890平台可以在同等电压下实现更高的频率。一键自动超频下,金百达48GB套装DDR5 8400白刃灯条可以在这台主机上直接选择8666MHz,对应的频率仍旧是CL40-54-54-136。如果想要体验更高频率,可以手动加压并调节参数。
接下来通过CPU压力测试来聊聊功耗的部分。
散热器安装的是360水冷,最大解热功耗是325瓦。在有暖气的房间内测试6分钟,P核频率在5200MHz,E核频率在4600MHz,对应的功率为226.63瓦,酷睿Ultra 7 265K性能核P核温度在86℃以下,能效核E核在82℃以下。如果你平时只是在BIOS预设的默认模式或性能模式下使用,那么一些双风扇四热管风冷也能满足基本的散热需求,比如利民Frost Spirit 140 霜灵;如果有手动超频需求的话,还是直接考虑320瓦及以上这类高性能散热器。
总的来说,作为新一代主板,iGame Z890 FLOW延续了iGame系列主板的设计风格,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用料方面,白色主题设计仍旧适合想要搭建白色主题的用户。同时iGame Z890 FLOW在软硬件细节设计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升,包括BIOS、供电设计、散热设计、内存插槽等方面,可以满足酷睿Ultra 7 265K甚至是酷睿Ultra 9 285K性能全部释放的需求,为CPU超频、内存超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可以满足CPU、内存条超频后的稳定供电需求。当然我认为,iGame Z890 FLOW最大的卖点就是双USB4接口的设计,极大的丰富了使用场景,不用再去羡慕雷电主板,也不用为了数据传输或是视频输出功能而被迫去选择鸡肋、散热性能不佳的miniPC。
此外结合硬件配置和价格来看,iGame Z890 FLOW在同类型主板中也有不小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相比于定位相近的AMD X870E主板便宜不少,对于纠结于搭建Z890平台还是X870E平台的用户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
至于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iGame Z890 FLOW能实现真*全白主板,即把黑色区域的主板供电接口、SATA接口、内存插槽等等全部改为白色,从而更好的满足自己这类偏执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