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發售的《福爾摩斯 第一章》用了一個很有趣的開頭。年輕的福爾摩斯和“喬”坐船回到故鄉,在玩家還一頭霧水地亂晃時迎面拍來一宗離奇的盜竊案:一對希望和古代皇帝隔空對話的有錢夫婦,在卜命算卦時丟失了一顆巨大鑽石,當福爾摩斯找到他們的時候,那位提出可以用鑽石召喚皇帝的黑人神漢正在捱揍。
也許是因為不久前,我剛藉助修改器和攻略打通了一年多前購買的《紫寨秋風》,受夠了其中不明所以的對話,以及自己堅持不懈想融入進去的念頭,這才對《福爾摩斯》開頭這個強參與感的教學充滿好感。當然,這樣的好感也沒停留多久,因為我已經見識過太多類似的開頭設計。
果不其然,當這種需要主動參與,可以自己動腦的快感慢慢消退時,我再剛進行到第二個案件就已經感到心力交瘁:
“好吧,這裡應該有分支劇情”
“恩,這個任務應該是來回跑腿就行”
“哦,這裡需要找東西或者和人對話”
雖然疲倦,但還是打通了,是個好遊戲
我因為這種“看破”而產生對遊戲的倦怠,大概就發生在去年。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把它歸結於中年的油膩和倦怠,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與我同感?
2021年,我有許多時間都花在了開車上下班通勤上,在此之前,我從沒坐過班。意外的是,我並沒有從身體上感到疲勞,反而是回到家打開遊戲準備放鬆時,那些原本自己頗感興趣的畫面、聲音、玩法,幾乎每一處都讓我感到艱難。
這並非因為沒玩到好遊戲。我是一個對“第一時間遊玩”有強迫症的人,但凡多平臺發佈的大作,我基本全都首發玩過,僅就今年來說,還記得住的就有《雙人成行》、《生化8》、《死亡循環》、《極地戰嚎6》、《地平線5》、《殺手3》、《靈媒》、《仙劍7》、《天命奇御2》。我玩遊戲可以說很挑,也可以說很不挑,凡是玩過覺得沒意思的大概率不會嘗試續作和dlc,拒絕所有小眾遊戲,討厭競技和多人遊戲,也對獨立遊戲有點排斥——因為我受不了UI設計不夠美觀、界面粗糙或者設定太過跳脫。
但玩過的遊戲越多,樂趣就越少。
有一陣兒,我覺得玩遊戲更多玩的是一種“體驗”的慣性。我喜歡“體驗”各種各樣不同的故事和角色。作為一個從12歲開始玩遊戲的人,我至今還記的自己玩《三國志10》時的每一個通宵,從那時候起,遊戲對我來說最大的吸引,就是各種各樣的代入感,玩《三國志10》時我想像自己就是劉備,玩《刺客教條》時我以為自己就是那些人生跌宕的刺客。
只喜歡玩劉備,弱,才有意思
這種代入感會形成一種強烈的慣性。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玩歷史扮演類的遊戲,那麼我也會跑去看相應的書,它們和遊戲不一定相關。比如我玩《三國志》的時候,最喜歡看《光榮與夢想》和《明朝那些事》,雖然前者我一直沒看完,而後者我已經完整讀過3遍以上。
我總是幻想遊戲裡那些爾虞我詐的爭鬥也能被我演繹得像歷史一樣精彩,但這種感覺一般也持續不了多久。很快,我又開始玩武俠遊戲,於是我又會重讀金庸和看胡軍版的《天龍八部》,想把自己完全代入“江湖”。
還有的時候,也並非只要有遊戲才能喚起我的這種“體驗欲”。可能是我先看了某本書或電影,有一次,我因為在看《人類酷刑指南》而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中世紀前荒蠻的歐洲到底是什麼感覺,為此我玩了好一會《英靈殿》,用鏈枷把敵人的頭砸爛,隨後又投入到《十字軍之王3》,把不同的政敵關進牢籠。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對代入感的痴迷就是我的“遊戲觀”。我所喜歡的其實是體驗某一種生活,或者某一段特殊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一概不能接受。在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前,我雖然每天不少時間都花在遊戲上,但我越來越難感到快樂。
事實上,從2018年到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浸在《荒野大鏢客2》的單人模式裡。我喜歡這款遊戲是因為它的環境設計足夠真實和具有代入感,它的劇情和緩慢的推進方式,像極了我所看到的人生——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不知道人生中會有哪些偶然。日常生活無聊到讓人發慌,但你不知道或許就在某個時刻,所有事情都將急轉直下或者蒸蒸日上。
人生總是一段緩慢一段突然,沒法預料。
不久前因為住院。我只能用switch玩遊戲,這期間我對遊戲的倦怠到達了頂峰,一口氣在某平臺輸出了不少主觀負面的評論。現在想想,我為這種公開而負面的發言道歉
在我還是二十幾歲的年紀,我曾經幻想過自己永遠都是個“玩家”。難以想象自己會因為什麼事情離開遊戲。
很早之前我玩盜版遊戲,用父母給配的電腦,或是和別人坐在網吧裡玩《CS》、《魔獸世界》、《天堂2》、《紅色警戒》、《刀劍2》還有尋仙等等等等。後來,我還記得自己買下第一臺“高配”電腦,買下第一臺PS4,第一臺Switch、第一臺PS5等等等等。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珍貴的記憶,也正因為此,我難以想象前文所述的,我對於遊戲倦怠。
遊戲到底在玩什麼,玩的多了之後,我也經常想這個問題。此前的答案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代入感”,但除此之外,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頻繁關注遊戲業的新聞,甚至機緣巧合之下,與很多行業列數一數二的人有過對話。我眼看著這個曾經單調的產業,曾經歷盜版、監管以及群體性對遊戲的歧視(這裡指中國遊戲市場),後來逐漸轉變得龐大而繁雜,討論的話題從原創到開放,並衍生出本地化產業的枝丫,終於將和世界接軌時,總是說不出的寬慰。
而在觀察這些,併為此寫了多篇文章後。我越發覺得以前那種喜歡遊戲內容的“代入感”,已經漸漸轉變為我自己人生的一種“獨特”體驗。
可從宏觀回到微觀,我仍然不能解答自己對於遊戲的倦怠,它影響我如此之深——難道我正在等待另一種事物來取代遊戲。
想想還是覺得不可能。我並非宅男,事實上,工作這些年來,我的iPhone相冊幾乎把整張中國地圖填滿(除了貴州,不知為何我就是沒有去過這裡,雖然曾經有很多機會),但無論是工作還是旅行,無論在哪裡或者遇到什麼樣的人,我總還是有一個個單純的念頭不斷冒出來。
那就是我總希望自己能抽離出哪怕很精彩的現實世界,再去體驗一番《三國志》裡的劉備劉嬋,當一個海盜或者將軍,也可以是一個揹著大劍的賽博龐克殺馬特,是不是英雄不重要,因為那幾乎是我的私人空間。
雖然好不容易通關了,但我已經發誓不再玩這個系列的任何作品
正因為如此,當我寫下這些字的時候,我意識到雖然中年的我對遊戲越來越倦怠,但真要對它說一句告別,恐怕還是不可能的。這並非工作和生活的困擾,工作再忙,生活再瑣碎,人總還是需要自己的時間。錢總是賺不夠的,何況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逐漸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終將要過和無數人類似的普通生活。
但這並沒什麼好沮喪。好歹,我還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這些時間用來做什麼?我很高興它不是酗酒、吹牛、社交、賭博,而是用來玩遊戲。
好吧,就把這當做新一年的FLAG吧。雖然到明年我可能會對遊戲更加倦怠。但我還是相信,可能隨著時間遞進,遊戲最終會變成一個只屬於私人的樹洞,可以埋藏那些只屬於私人的胡思亂想,以及那些只屬於私人的快感和焦慮。
就像現在這篇文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