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文包含剧透。
注2:如果需要BGM,请打开音乐播放器,播放《That's The Way It Is》,然后阅读本文。
序章:五彩斑斓的梦幻西部
一匹烈马,承载了放纵于狂野的豪情壮志。
一潭碧波,荡漾着倾情于天地的诗画绝景。
一壶浊酒,诉说了游弋于荒野的快意恩仇。
一本日记,飘扬着反骨与忠魂的救赎之路。
由于时与空的天堑隔阂,生活在现代中国的我们,缺少了美国西部文化作品的情怀熏陶,对于西部作品或许只是惊叹其纵情豪迈,亦或者是兴趣乏乏。但如果你对那纵马驰骋的快意时代有任何一丝了解的欲望,那么进入这个由Rockstar Games缔造的梦幻世界,就是最好的选择。
《Red Dead Redemption 2》犹如一部慢节奏的系列电影,把一个波澜壮阔的西部世界铺陈在玩家面前。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像珍珠一样被串联到一起,聚则嘈嘈切切错杂弹,断则大珠小珠落玉盘。当然,还有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或凄美,或浩荡,或惊心动魄,或甜香如饴。
当今世界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游戏界也深受荼毒,碎片化时间致使玩家群体更倾向于短平快、上手即玩的快节奏游戏。而用巨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打造的一部艺术品,一部叛离时代、叛离市场的作品,必然会得到许多拥趸和赞词。
吹嘘RDR2的文章有很多,当然也不差这么一篇,如果你心中也留有审视这部作品的耐心,不妨听笔者娓娓道来。
第一章:完美的西部世界
如果你想策马驰骋,那么就去到那漫无边际的荒野上,到那属于飞鸟的万籁俱寂和走兽的鸦雀无声中去。
如果你想被雪包围,那么就去到那银装素裹的深山里,到那属于山峦的银蛇飞舞和丘陵的白象奔走中去。
如果你想品味乡村气息,那么就去到那郁郁葱葱的田野中,去到风情万种的小镇上,去到潺潺流水边,去到翩翩漫林里。
如果你想见识下城镇的欣欣向荣、品尝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那么就去到圣丹尼斯,去感受那市场的嘈杂,去观赏那高垣睥睨和鳞次栉比,再去乘一趟有轨电车,感受属于那个年代的不绝气息。
当然,如果你厌倦了这些,也可以一头扎进沼泽,在心惊胆战中渡水前行;也可以沿着郊外铁路一路奔袭,与火车竞逐;也可以选择小憩,在碧波边钓上一天的湖光山色……
任何场景的设定,都是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的,也都显得格外细致。泥泞道路的水坑上,车辙痕迹清晰可见;小镇木屋纹理跃然其上,城镇红砖铁窗又颇具格调;山野间各种植物争相开放,岩石峥嵘嶙峋;荒野上仙人掌与杂草错落无序,种植园的植物秩序井然;铁路纵贯铺下两道平行铁线,火车轰鸣而过;潋滟碧湖边,泛起粼粼波光,清波海岸旁,漾起层层縠纹。一切的一切是这么的真实且美丽。
暮色降临下的灯光、乡间小屋的破旧寒酸与勃朗特宅邸的富丽堂皇、酒吧各异的柜酒、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枪支用旧后不同的锈纹、敌人死亡后的搜刮尸体和捡起枪支、环境温度不同着装不同带来的负面效果、骑马撞到小动物会碾死、骑马跳下的高度过高会摔个人仰马翻、马碰到食肉动物会受惊甚至甩下亚瑟跑走、亚瑟的胡须会长、身上的衣服会脏,别人还会打趣你的样子、杀人虽不偿命,但还是要被通缉……细节太多太多,只言片语无法一以蔽之,而正是这种无数细节描撰的汇聚,才让整个游戏显得格外真实,也格外生动。
德州扑克,骨牌,作为当时的人们聊以解乏的消遣,仿佛把当年的娱乐方式带到了我们面前:坐在牌桌前,忘我且投入,不为熏心仅为胜负而战。
品种不同的各异马匹,马鞍、马鞍袋、马蹬、鞍头等细节也把这个贯穿游戏始终的伙计打扮的格外精致。
……还有许多许多的时代呈现,将这个开放的西部世界完美地递呈给荧屏前的每一位玩家,值得各位细心去领略。
第二章:优质白兰地和美味糖果
要说RDR2最吸引人的一点,自然是他那多达近百小时的剧情体验。沉浸式、电影级的剧情体验,犹如柔和纯正的优质白兰地,使人心醉神往。
从一开始的雪山救人,到火车上的惊天劫案;从瓦伦丁的屠杀闹事,到斡旋于两个家族之间的尔虞我诈;从圣丹尼斯的上流社会到后续的抢游轮、劫银行;从瓜玛的大场面防御战到帮派逐渐走向灭亡的坎坷历程…
本作就像一部漫长的系列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帮派的迭起兴衰,来演绎时代下属于他们的悲情剧。剧的大主线中间,也夹杂了一位位小人物的爱恨情仇,穿梭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错综故事,用这个与现实剥离的西部世界缔造出了即使是现代人也极易沉浸的视听观感。
R星的人物刻画上真正做到了细致入微,每句话、每个动作都能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联动也构成了故事主线与支线的起承转合。本作中塑造的各个人物形象也均是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正如各异的糖果,带给人不同的味道。
达奇,一个永远有计划的男人,上一作的反角,在帮派未分崩离析之前,姑且算是一个魅力十足的领导角色。他的盲目自信、执迷不悟致使帮派走向深渊,他的听信谗言、狂妄自大也让自己逐渐迷失,最终走向坠崖的结局。一个空有“我辈岂是蓬蒿人”志向却只相信自己和奸佞的愚者,最终还是无法抵达“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塔希提彼岸。
何西阿,智囊团、计谋师,范德林德帮三巨头之一,如果达奇象征“统帅”,亚瑟象征“武力”,那么他就是“智慧”。他的存在安定了整个帮派,他的死亡也是帮派覆灭的导火索。如果何西阿没死,可能这个故事还要延续很久,但多舛的命运总是无法让人预料,不是吗?
莎迪·阿德勒,一个可怜又可敬的女人,为复仇而动,逐渐从之前啜泣发呆的柔弱女子变成了狠戾凄美的战力存在,这种转变既有深陷复仇泥潭的可怜之处,也有摆脱性别固有印象的可敬之处。直到最后一章复仇奥德里斯科帮,亲手杀掉胖子,她沾满淋漓鲜血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释然和已无妄于世事的深邃、坚毅。
迈卡,总是与亚瑟拌嘴,在知道亚瑟病情后称呼亚瑟为黑肺佬,嘴巴不干净的他肯定忘记了当时被关在草莓镇牢狱里的哀求。这个反派人物的形象是作为一面镜子反衬亚瑟,用一种黯淡却可见的灰色来衬出亚瑟的熠熠金色。
还有正义勇敢的查尔斯、被人嫌弃的比尔、上代主角约翰、关心夫与子的艾比盖尔、不显眼的哈维尔、宁死不屈的施特劳斯、被诬陷的莫莉、与亚瑟酩酊的蓝尼、英国小伙肖恩、女士苏珊·格里姆肖、斯旺森牧师、厨师皮尔逊……其实除了帮派的这些人,还有许多其他人物,也被塑造出了截然不同的剧本形象,黑寡妇、唐斯夫人、市长、格雷警长……还有那些存在于路边支线里各异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千差万别,他们的故事大相径庭,只因被糅合到一个世界里,被一个叫亚瑟摩根的人亲眼见证,这些故事才得以丰满,得以展现。
除此之外,本作最令人赞叹的一个点,就是剧情呈现并不是完全靠不可控的黑边对白来实现,在每段黑边电影模式之间,运用边行马边交谈的别样形式让剧情铺陈与衔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沉浸感充沛在整个过程中。这种或大声或私语的对话形式,伴随着背景音乐的交响,把情绪和氛围渲染到了极致,实属大乘手法。
第三章:牛仔很忙
是的,亚瑟摩根,他很忙。
在这个自由的地盘,你可以杀人越货、抢劫富商、骑马奔驰、狩猎野物、尽情垂钓、荒野生存、城镇闲逛、打牌致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
当然,如果你把亚瑟摩根的日记一五一十地读完,你也许会爱上这个男人……或者仅仅是他的这段经历。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作为成长于范德林德帮的孤儿,帮派扛把子、神枪手、武力担当,亚瑟摩根的故事既是传奇显贵重,也是平淡见真挚。
他拥有过一段爱情,那个叫玛丽的女孩,那个把最好年华都给了他的女人。约会剧院,只有在她面前亚瑟才能展现出他硬汉外表下的柔情似水。
他是忠诚的,也有过信仰,从小抚养自己的达奇、共同成长的范德林德帮,就是他永恒的信仰,只要帮派需要,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只因要守护这片净土。
他是道义的,为了救伙计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闯龙潭踏虎穴赴狼巢都是基操,往往还把自己生命抛之脑后。
他是勤恳的,任何任务,尽管会打趣、吐槽几句,但总是“屈服”于别人的顽固,共同上路执行任务,化身最坚强的后盾和最锋利的长矛。
他杀伐果断,对敌人从不手软,同样也通情达理,处处为别人着想。
他从头到尾都走在对自我、对帮派、对命运的救赎之路上。
他生的平凡,活的坦荡,走的淡然。
他度过了如浮尘般的一生,飘渺如烟云,似梦似幻,却也过的问心无愧。因为他付出过,后悔过,挣扎过,努力过,大笑过,买醉过……这样的一生,何悔呢?
或许,他也想向错杀的无辜平民道个歉?或许,他也想给那些个任劳任怨的马儿道个谢?或许他也想和玛丽一起共度余生直到海角天涯?或许……没有或许了,他已经长眠,长眠于由山峦和茂林、碧潭和砖瓦构成的浩渺西部星海。
而玩家所能做的,也只有与他一起携手走向命运的终点站,最后在墓前,静静地唱一曲挽歌。
多么令人伤感,不是吗?
第四章:时代背景下的腐朽者
亚瑟是好人吗?范德林德帮的人们是好人吗?以现在的价值观来评判,显然不是。没有人会认为一个杀人越货,屠杀城镇的人有天道良知。
但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他们的结局也是必然的。从西进运动开始,逐利的人们开始在荒野上塑造独特的西部精神,就是凌驾于武力的生杀予夺,就是鲜衣和怒马的豪情凯歌,就是放纵于天下的顽劣不羁。枪、牛仔帽、一匹好马,西部精神的缔造必然少不了手起刀落的杀戮和酣畅淋漓的厮杀,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都必须拿起手中的枪,为自己追寻真理和奇迹。这种习以为常让这些牛仔们无法约束于规矩的藩篱,自然也就顺应不了时代。
“i have a plan…a big plan…”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达奇,那就是:老顽固。这个传奇大镖客,度过了荒诞却又警醒的一生。他无法抗争自然,无法抗争变革,更无法违背自己的天性。
同时他又沉浸在自己荒诞不经的自由梦中,沉浸在自己的桀骜和与之即来的“狂野乌托邦”中。
十九世纪的末期,正处于时代的大变革期,狂野西部早已经不是曾经的无神之地,工业与火车无情地碾压着西部最后的恢弘,秩序和法治逐渐覆盖了辽阔的荒野,西进运动的残响在几十载光阴后又回荡出异样的声色,任何忤逆时代的作为都是对自身的沉重打击。
帮派们、牛仔们也逐步成为了时代的弃儿,渐渐走向消亡。也许是预料、或者说洞悉到这点的亚瑟摩根,尝试着不一样的改变。
也正如游戏标题中的救赎二字,判脱于范德林德帮其他人的亚瑟,尝试去适应时代,尽管身染沉疴痼疾,仍心存救赎之念,妄想着把帮派拉回正轨,虽尝试过、努力过,但终是徒劳无功。
这就是时代的力量,任何妄图背离时代的人,都会被社会的大潮无情碾碎成渣滓,被抛在由血与泪铸就的沙滩上。
“我是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已没有能承载我的船了。”白胡子的这段话,也是这些时代末路者的最好诠释。
属于西部荒野的时代,结束了。
番外一:《无神》,信仰与爱与忠诚
网飞的剧,《无神/Godless》,值得一看。
与RDR2一样,现代人试图通过当前时代的认知去重现当年的西部时光,通过只剧片影来把西部精神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剧很多地方与RDR2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本剧的背景,自然是一种顺眼的熟悉感。礼乐教化不能成为这些牛仔们的束缚,本心才是他们的追寻;野蛮与文明的碰撞,死亡与生存的抉择,爱与希望的恩赐。
本剧里的许多人物,也是生活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普通人,就像亚瑟摩根一样,有着自己的信仰、爱与忠诚。
本剧也有英雄形象的塑造。亚瑟摩根的道义与孤胆在男主身上也历历可考。
本剧也有许多坚强且勇敢的女性,正如RDR2的阿德勒夫人,为报血仇而展现出美丽外表下硬朗的一面。沙尘无法掩盖这些艰难前行在命运与时代轨道上的巾帼们,反而更添加了一种薄凉好似深秋、心中信仰如火的凄厉美感。
番外二:《与狼共舞》,与印第安人共舞
在这里再推荐一部电影——《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虽然这是篇游戏评测/杂谈,不想去评判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因为历史就横亘在那里,是非分明自在人心),但既然涉及到西部文化,就很有必要解构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美国人,白人,自古以来喜欢站在征服者的角度去对待一切,印第安人不屈服于来自欧罗巴、来自东海岸的普世价值观,自然就“顺昌逆亡”。这一切的发生在他们眼里都是这么的自然且无需辩证。但这种盲目自信于本身的价值观,与强加于印第安人的所谓“局限认知”,又有多少区别呢?
不过既然是西部作品,那类似价值观碰撞自然是避免不了的。同样的,本作的帮派成员中,就有个这么一个印第安人角色——查尔斯·史密斯。查尔斯有着印第安人血统,而印第安人本就是天生的战士,他擅长狩猎和战斗,却为人正直、知晓是非,厌恶因欲望而屠杀的人,坚守道义、恪尽本职。融入了白人世界的他,却有着范德林帮其他白人所没有的人性光辉。
暂且不论本作是否在有意无意间刻画着印第安人的形象,但在这个人物的描画上,查尔斯的形象让人感觉很舒服,很自在,很可靠。
《与狼共舞》中的主角邓巴中尉,融入印第安人的世界,与印第安人共生,互相尊重、彼此帮助,从而互相欣赏、互弃成见。反战与包容,正义与共存,文明的差异需要长时间的思想弥合,需要公正平等的信息视界,需要更多人踏上责无旁贷的诉公之路。
天下大同,美美与共。放弃杀戮,重归美好。
Redemption,救赎的脚步,也从未停下。
也许有一天,当亚瑟摩根魂归瓦伦丁,也会先给思念彼此的玛丽回寄一封书信,再去抢劫过的银行提上一笔小钱,去打过架、闹过事的酒吧小酌一杯,与曾经的死对头们谈笑风生,与老伙计们围坐在吧台边,畅谈一整个漫漫长夜吧。哦对了,还要再带上那有趣的蓝尼,不醉不归。
荒野悲壮志,痼疾独阑珊。艰苦多余恨,漂打浮萍中。
世间皆冷暖,又有何人知?道义且长情,西部留丹心。
——此致Arthur 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