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


3樓貓 發佈時間:2022-07-17 09:48:48 作者:Z世代 Language

寫在前面

要說起我對《死亡擱淺》的第一印象,那一個場景必然會浮現在我面前,山姆背對著我,懷裡bb醒了過來,焦躁的發出聲音。山姆站在深褐色的海岸邊,海浪一波一波淺淺地衝刷著灘岸。

海的那邊,數個巨型bt漂浮上空中攜手襲來,揹包上的bt探測器一閃一閃,就如海浪衝刷著灘岸一般.......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0張

(類似這樣)


對於小島秀夫我抱著莫大的尊重。我沒玩過他的其他遊戲,因為我討厭潛伏遊戲的緊張以及這給我帶來的疲憊,但僅僅因為《死亡擱淺》,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便已極高。

很多人說遊戲是第九藝術,其實並沒有很多遊戲真的配得上這個名字,既然說是藝術品,它就具有解讀性。很多現當代藝術作品其實都是非常“簡單”的,但在顏色、材料等等上總會或多或少的帶有一定的寓意,但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觀者自行的理解了。像是封塔那那幅“只是在白紙上割了一刀的畫”,你沒了解背景知識或者沒細想可能覺得就這?但實際上它打破了邊界,走到了現代藝術其中一條路線的終點。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1張

《死亡擱淺》亦是如此.......

 



A.從科技人到自然人,從自然人再到科技人,本我回歸與他我產生的過程

在講這個議題前,有必要先和大家說一下在我們討論藝術時,“自然”與“科技”的含義。

在還是遠古人類的時代,人們還在使用打製石器、磨製石器的時代,一切工具、衣物都來自於自然。衣食住行,葉子、火、石頭木材、雙腳。工具的使用也仍然離不開人。我們砍樹,需要我們拿著斧頭砍,才能砍到。工具沒有“自我”,你放下它,它便不會動了。這時,人們仍然是“本我”的,我做故有結果。是原始的我,是無意識的我,是慾望驅動的我。而這一切也就是“自然”。

那麼科技人呢?在工業革命時,各種能源被發現,第一次工業革命走進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走進電氣時代。石油化工產業也促進了現代化工產業。衣食住行,人造纖維、合成食物、水泥鋼材、汽車飛機。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發明了——機器。

有人說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區別在於什麼?除了使用工具,我們還能創造工具,甚至還在朝著創造出具有“ghost”的工具而努力。(下面會細說關於機器與靈魂)

本我消失了。鳥因為活在空中,進化出了翅膀、蜘蛛為了方便捕食進化出織網的能力。而人呢?科技人使用工具不再需要人了,我們掃地使用掃地機器人需不需要我們動?需要——按開關。但從掃地來說並不是的,我拿著掃帚掃地,地乾淨了,這才是自然人。我藉助掃地機器人,機器人掃地,地乾淨了。行為的主體已經不是“我”了。但又確實是它做了我所做的事,將這個定義為分化出的一個個“他我”。就這樣,作為一個科技人,我們所有的能力都通過機器轉化出去了。而且這些機器不需要我們了,不需要我們,他們也能自己運轉了。這就是“科技”。

人變成了被科技牽著走的工具了,流水線上的工人是為機器服務的,由他們來完成機器所不能及的。體現到生活中則更隱秘了,記得幾年前看過一篇英語閱讀,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作者吐槽到,我每天起來拿起手機第一件事是給app更新,來到客廳,咖啡機是智能的,我對著那個小屏幕戳了半天才給我做杯咖啡,來到公司時間趕得一批還要等電梯,不等?20多層樓誰爬?

作者列舉了一大堆事例來證明科技的壞處,但結尾他也說到自己離不開科技,畢竟誰都不想成為原始人。

講完了理論,回到遊戲,死亡擱淺的到來使世界回到了“一個個孤島”——一個個封閉的結點城。開羅爾風暴阻止了通訊。一切都需要人了。

屍體的火化,物資、消息的傳遞。科技沒有消失,但一切最最重要的事項都變成了只有人才能完成。所以,像山姆一樣的快送貨員成為了英雄。

這是他我到本我的迴歸。但因為這種迴歸,許多物資無法及時送達,病人因為呼吸機缺乏而死去,美食(如披薩)的缺乏(普通糧食作物有時間雨,並不缺乏)、娛樂的缺乏造成了精神疾病、因為途中危險與跋山涉水幾乎只能靠雙腳,距離也割斷了戀人。

本我的迴歸似乎並不是好事?但是你看我上面所說便知道我對於科技的態度是批判的,這其實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識,在中國似乎尤為如此,我們自古便有嚮往歸隱山林的情懷,我們讚賞《儒林外史》中歸隱山林的王冕,視他為真名士;我們敬佩那些為了不做官而裝病的人。再近一點,求之不得怎麼辦?元朝開始,古人給了我們答案——是的,這就是園林的由來。元朝奉行”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的統治原則,有錢的江南知識分子無官可做,只覺空虛,園林便因此而誕生了。到現代,全世界都對”農村樂”旅遊升起興趣,我們對小紅書上別人打卡的赤壁荒漠、小橋流水感興趣,雖然花大價錢去到的體驗一般並不如我們所願。外國甚至有極端的完全放棄現代生活,徹底拋棄一切現代科技去到深山老林中生活的人。這一切是表明社會對於“自然”與科技的態度,是一個社會背景,人人離不開科技,但人人都向往自然。說到遊戲中找到這個論據,還得先從遊戲中的社會背景說起。



B.死亡擱淺——又一次科技革命

死亡擱淺起源於數十年前的虛空爆炸,後來,人們發明了bb——山姆的出現。但隨後,科學家便利用起了開羅爾物質,將毀滅變為新生。

從遊戲中的各種機器所使用的的能源,開羅爾作為能源運用到方方面面,再到組建開羅爾網絡。開羅爾網絡甚至比互聯網還強。它除了傳輸速度更快還能幫助我們計算,還能實現“隔空打印”。新的能源,以及因此而得到蓬勃發展的科技與誕生的全新的行業。這不就是.......一次新的工業革命嗎?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2張

世界正在復甦,科技也在進步,在某些領域以及超越了末日前,導剪版中還出現了升級版的送貨機器人,送貨員也可能面臨被取締的局面。一切又從“本我”迴歸到“他我“了,自然人又變回科技人了。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3張

 這一切變化的代價是什麼?只不過是“區區”世界末日,而且,世界不是又恢復正常甚至發展了嗎?從整個人類文明的角度來說,這到底值不值得呢?這似乎是值得的,反正死亡擱淺是必須發生的,恐龍滅絕了,但人類沒有,人類還變得更強了,這是值得的,這是發展的代價。倫敦毒霧、英國泰晤士河,每一次發展似乎都伴隨著一些代價。

死去的人、破裂的大地,哪次工業革命沒有加快這個進程呢?如今,有人說我們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同時,科學家呼籲我們保護環境,說我們再不行動起來,世界末日就不遠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巴黎協定控溫目標基本無法達成;鮑中堂今年再次打臉,取消碳排放限制。

在世界末日到來前,沒有人會在乎這一切。我相信,哪怕沒有死亡擱淺,這個世界也總歸會變成這樣。所以,我們其實可以這樣認為,死亡擱淺帶來了新的能源,促進了一次新的工業革命,而伴隨的是一次世界末日。

這一切的發展不再需要人了,或者說不再需要有靈魂的人。需要的僅僅是能夠為機器服務的人(合成人亡人)。人類喪失了靈魂,而機器正往擁有靈魂而發展。所以,山姆離開了,他厭惡人們假裝bb是工具的態度,厭倦了他們的虛偽,所以,有靈魂的他,選擇了離開。

山姆的離開其實便表達了小島對於科技展的態度。

但其實,這一切最直接的表態都藏在最明顯的地方——開頭,而又似乎都被許多人忽略了——

繩索與棍棒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兩種工具。繩索可以將好東西收歸在身邊,棍棒則可以抵擋麻煩。兩者皆是我們最早的朋友,皆由我們創造。有人的地方,就有繩索與棍棒。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4張

 

 

Well I loved you then but I don't love you now

I'm a long way from home

'Cause we're a long way from home我

曾愛過你 但現已不復存在離

家遙遙千里

是因為兩心相隔

Now is there anything that I can do

If there was would we be singing

'Cause you're a part of me and I'm a part of you 

如今是否還有未達心願若有

 那便是共同歌唱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Bones》Low Roar come from《Death Stranding》

 

........




C.GHOST

這裡我本來其實不是很想講,我打算在一些賽博龐克遊戲裡再深聊到關於機器、靈魂這類話題。但《死亡擱淺》確實涉及到了一些這方面話題,所以簡單聊一下。

首先還是得先從世界觀講起,死亡擱淺世界其實也是挺“唯心”的,畢竟冥灘、死者世界都出來了。冥灘只有人才擁有,它的前提條件是有“人類般的意識”,動物都是不行的。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5張

 這是什麼意思?我上面提到有觀點認為人與動物最大區別在於人有創造意識。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

“其實人類跟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是有意識的,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有觀察事物,分辨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而這些動物都是不能做到的。——百度知道”

我們上面提到科技的發展是機器“靈魂化”,人類”去靈魂化“,關於ghost的討論我推薦大家看看《攻殼機動隊》(看第一部stand alone complex),這部番非常有意思,對於機器人誕生靈魂和人類失去靈魂或者意識的轉移都有比較深度的討論。扯遠了,在遊戲中,人類失去”靈魂“比較少討論,畢竟還處於開羅爾工業革命的初期,但對於他物的”ghost“化有一定討論,又或者說這兩者是一體的,這一切的盡頭便是——合成人。遊戲中一直引領著我們的亡人便是合成人,他沒有靈魂,也沒有冥灘,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出生。(在遊戲中關於真正的出生你看山姆每次復活就明白了,得從子宮爬出來),也沒有真正的死亡,他是不會引起虛空爆炸的。但他又確確實實有著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個性,在《攻殼機動隊》等科幻作品中,這就是ghost的誕生的表現,就是個人意識的表現,塔奇克馬被發現有了個人意識後無奈被報廢,也完全符合百度上搜到的對於人類意識的定義。但在《死亡擱淺》中,這種ghost卻是不被冥灘所認可的,這就非常有意思了。

這其實還是一個關於自然的探討,怎麼樣的靈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靈魂。在遊戲中,很明確只有自然誕生的靈魂才是真正的靈魂,這無疑又是對於自然的一個肯定。更深的還是等我碰到哪部剛好聊到這方面的遊戲再說吧,如果一直沒碰到就當有生之年系列了。


&關於這個另類視角的一些總結

總結一下上面的內容,我對於《死亡擱淺》世界的內涵進行了一個探討,我認為它可以當做一次新的工業革命,遊戲客觀展示了這其中的代價、進步以及發展過程(山姆就是在幫助這個過程)。我對於這場革命想表達的觀點進行了一個探討——批判科技,讚美自然。(注意此處科技與自然的語境是上文中所解釋的意思)。並分別從現實生活、遊戲中找出論據來支持這個觀點。並在其中對一些內容進行了一些解釋。我從一個全新、截然不同的角度來賞析《死亡擱淺》這款藝術品,希望能啟發大家對於遊戲內容有更深的探討。對於開頭這段話為什麼能證明我的觀點其實我並不是很想解釋,但還是解釋一下吧。(怕像上次那樣被罵)在普遍的觀點來看這段話:

繩索與棍棒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兩種工具。繩索可以將好東西收歸在身邊,棍棒則可以抵擋麻煩。兩者皆是我們最早的朋友,皆有我們創造。有人的地方,就有繩索與棍棒。

普遍認為他講的是人類自遠古以來的團結,但如果你理解了我最上面對於自然的解釋,你會發現這段話其實也是在描述“自然”,甚至比“團結“的意思更對。畢竟,棍棒也可能是阻擋人的。但這些工具可都是”自然“,他們都是我們創造的朋友,我們彼此無法離開,只有人動,它才能發揮出功效,人也只有用”自然“才能更好生存於自然。


注:原文發佈於年初,原作者已對部分時事進行修改,但仍有可能出錯

作者//萌小狼

已獲得作者授權轉載

《死亡擱淺》中的自然與科技探討-第6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