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正開始做自己的遊戲的第二年。
「二月、三月」《溝通機器》
從一月起,我開始構建養成一種好的日常習慣。
在之前,我從來都是項目工程式的開發模式,設定目標,開任務列表,按順序一條條的去做。每天的工作內容和方式都不一樣,作息也不定,很容易莫名過熱,或者卡殼逃避,啟動工作總是耗費心力,更容易極端化,眼裡只有任務,忽略生活和身體,用任務進度好壞的單向度自我評價。
“不要做任務,要構建系統,讓系統自動運行,接近目標”,從聽到這句話後,我早上起床就磨咖啡,做運動,端起咖啡做在電腦前開始工作,這一切已經練成了自動化的系統,毫不費力,效果還不錯。我管這叫「思想滑坡」,從磨咖啡這個簡單的事情起手,一套習慣動作,讓自己滑坡到工作狀態。
然後就有了溝通機器這個Demo。
itch:https://leo-ding.itch.io/cm
你是植入和平度市各種離奇生物大腦中的溝通AI芯片,在預感宿主要出現溝通問題的時候,幫助整理思路,調整表達,解決問題,達成好的溝通結局,單元劇式一關又一關,探索和平都市中的種種離奇有趣或溫馨深刻的人的故事。
雖然想法還可以,但機制設計有很大問題,給朋友玩了玩,基本沒玩懂,也沒有可玩性。而且這次嘗試用AI做美術資源,做出來也是一坨,看著好不舒服。
雖然放棄了,但主題聚焦在了“溝通能力”上,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一點點大方向的意思了,。
「四月」《Summoning by A Lovely Wizzard》
四月參加LudumDare,主題是“Summoning/召喚”。
當時正在因為對AI做圖的失望轉而學習Aseprite的像素畫,就用兩天時間速刷了個小遊戲合集+meta敘事的小JamGame。
itch:https://leo-ding.itch.io/summoning-by-a-lovely-wizzard
LudumDare:https://ldjam.com/events/ludum-dare/55/summoning-by-a-lovely-wizzard
從評分結果看,比去年確實有點進步。
然而GameJam主要還是看主題是不是契合,能不能短時間內迸發好靈感。仔細看樂趣、畫面、音效、氣氛都是沒啥變化的。
根本來說,GameJam是鍛鍊開發能力的好東西。參加GameJam就是去健身房,不是考場,我覺得這才是GameJam的好心態。
不得不再多誇一下Ludum Dare,社區氣氛是真的好,建議大家都去玩。
「四月」《改變俺的??習慣》
四月還有機核的Booom,也是主題剛好有感覺,就一週多點時間做了個JamGame。
真的是在全成就只狼後,和女兒的對戰中下意識的使用了完美彈反,而感到了遊戲對人的行為的塑造。這就是遊戲的“副作用”啊,“副作用”就是這次Booom的主題。
機核地址:https://www.gcores.com/games/126155
itch:https://leo-ding.itch.io/gtp0
故事從老白、二七與四十二惡戰蜘蛛蟹開始,也用了些meta元素。最令我高興的是,這次的總算做了個比較完整的BooomGame,沒有太爛,有幾個朋友玩了,也覺得有點意思。
更重要的一個收穫是發現了GTP這個概念,Game Transfer Phenomena,遊戲遷移現象。
「四月、五月」研究GTP
在研究遊戲的副作用如何影響人的時候,發現國外對這個現象的定義。
雖然這些心理學家定義這個現象,是以病理角度定義的(即遊戲玩多了干擾了正常的現實生活,例如,有些玩家會看見有人跳起的時候,腦子裡自動播放遊戲中的跳起音效),但這不正是人們最初開始玩遊戲,玩遊戲有益進化,有益適應環境的根本原理麼?
高級哺乳動物的童年期玩鬧,有利於成年後的戰鬥、躲藏、捕食、搜尋食物。看看小貓、小狗、小孩。這是個天性本能的道理。
這是我在超市購物時,突然的GTP:
玩家們能想到什麼?對了,是俄羅斯方塊。
我不自覺的將物品以俄羅斯方塊的規則進行排列,當我拿到“西捏花”的時候,發現放不進那個缺口中,感到不舒服,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種不舒服。
我一查還真是有個Tetris effect(wikipedia),正是GTP研究的來源。
搬家的時候,看師傅們把傢俱往大貨箱裡碼放,GTP了。從衣架上收下一堆襪子整理,這不連連看嗎,GTP發動。
GTP讓遊戲的精神世界與物理世界、主體間性(社會)世界產生了影響,通過遊戲,人們可以獲得一種內在能力,並將這種能力作用於世界。關鍵是這種作用是否有益。
遠古智人的小男孩玩捉迷藏,探索森林洞穴,打鬧打仗的遊戲,是有利於他們成年的生存的。而現在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和意外傷害,且大部分人成年後都用不到戰鬥技能。
時代變了,環境變了,而人的天性沒變。
於是現在的電子遊戲在滿足人的天性,全是躲藏、探索、打鬧打仗等原始的動詞。人、尤其是小孩,硬件上就適應這個,能長時間沉浸其中,然而對其成年生活並無本應有的幫助,或者說只有心理健康發育的作用(被壓制的探索打鬧遊戲天性,按佛洛依德的話說,會在成年後病態的找補)。
時代已進入現代文明,遊戲還在原始社會,沒有跟上。我想GTP可以給開發者信心,你可以通過遊戲產生更多正向的作用,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而不只是給個原始本能的發洩的情緒價值。
「六月、七月」《改變之心》
於是順著《改變俺的??習慣》的GTP思路,以輸出控制情緒的能力為主旨,開始了一個大項目《改變之心》。
爛尾了。
本來構想了從勇者遊戲層到打勇者遊戲的玩家層到真實的在打遊戲的玩家層的三層敘事故事,讓玩家能夠從遊戲的技能,到打遊戲的技能,到現實的能力逐步發展出一套自控情緒的習慣動作。
但,我直接死在了勇者遊戲層的行為樹上,把項目寫成了屎山代碼,必須要完全推翻,要大重構。
正直暑假,帶娃出遊,項目一擱置,就全是反對聲音從腦子裡蹦出來。
為了瓶兒醋包了頓餃子,敘事遊戲嵌入了過大的動作戰鬥系統。本末倒置,自控情緒的習慣動作,自己都還沒練成,還想給別人賦能?GTP賦能能不能行,不應該找個小項目驗證下麼?項目過大,一個人可能要做幾年,是不是該找團隊了……
總之,立項過大,有點過頭了,超過了自己的能力,預感肯定做不好了。
「八月」雜事
出遊,又生病,埋葬項目,灰心,研究周星馳,三刷黑猴。黑猴真好。
「九月」《拳克西特》與非產品遊戲
在探索遊戲的正向價值的時候,看到了無實物遊戲和即興遊戲的概念。悻悻然構思了個《拳克西特》,是個無實物即興桌遊(其實也不需要桌子)。
機核: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8462
所以這個遊戲只有規則說明,無它。
雖然遊戲做成電子或桌面的產品才能賣錢,才會被市場和市場玩家認可,但誰不想做那個發明了麻將的人呢?那可是超越有限人生,融入整個人類文明的壯舉。
有時候我在想,能幫到自己和他人更好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可能是人行動起來的唯一正當理由。去洗碗、倒垃圾、晾衣服可以幫到自己和家人有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是一種發展,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值得追求的,雖然並沒有市場價值。
有人是衝著牛逼,成名,賺大錢,自我實現投入到遊戲開發中去的,有人是為了飯碗,經濟生存而絞盡腦汁的。於是大家都是先投入到產業中去,學了一堆開發能力,最後困在了“到底該做啥好”的地方,很久很久,不是迷茫就是盲動。
會不會正道是你探索世界,發現了有價值的東西,想要分享出去幫助他人,而後剛巧,這個東西適合用遊戲來表達,於是做了一個遊戲。而你有了創作遊戲的經驗和能力後,再考慮應用這些經驗和能力繼續給他人帶來價值。
於是,我帶著家人小孩在吃飯的時候玩“押韻遊戲”,就是一人說個詞,必須壓某個韻,還有“找數字遊戲”,從1開始找眼前是這個數量的東西,逐漸加上去。這都是很簡單的遊戲,幫娃練拼音和數學,娃很投入,很愛玩。
在帶娃的時候,給小朋友們發明了一個“小鬼砸羊圈”的丟沙包遊戲,是躲避球遊戲的簡化版本,特別成功,我都很愛一起玩。我發現現在的小孩子根本不會玩,至少不如我小時候會玩,離開了規範玩具和規範的遊樂場設備,就只會瞎跑瞎鬧。
還有“海盜寶藏遊戲”,“隔牆大空戰遊戲”等等,對小孩來說,一些基礎的非對稱,角色扮演、隨機和進度過程設計都是降維打擊啊。(難點是失敗情緒處理。失敗了相互埋怨而非鼓勵,感覺這是天然的小孩子氣,很多大人也依然攜帶著孩子氣)
後來,我當程序牛馬,6歲小娃做策劃美術,父女一起製作了遊戲,也很有意思。
至少她自己玩的時候可開心了。
創作遊戲不一定非要是產品,遊戲本身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世界觀,也是解決問題的角度、工具。
不,這不是現在流行的那種遊戲化,搞些任務、積分、抽獎、職業晉升什麼的,那是優化剝削的資本主義奶頭樂。違反自願原則的,都不是真遊戲,是陪著演戲。
「八月、九月、十月」構想現代自然遊戲與組織化嘗試
到底做什麼樣的遊戲,對我來說是個比能不能做和要不要做更重要的問題。經過去年的隨意的亂做亂放棄(去年回顧文),今年半年多的有意關注的亂做亂放棄,現在似乎有了答案。
「現代自然遊戲
」
我寫了篇文章闡述這個概念,但現在想想,總結起來,就是用GTP的原理以現代社會為題材的遊戲創作。
原初,遊戲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現在,遊戲仍可以是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可以有三個方面:
1. 瞭解現代。瞭解現代的思想,現代工業,現代科技,現代文化,現代社會,現代審美,現代價值。例如,通過遊戲瞭解到現代社會關係和組織。你入職了一個偵探事務所,是專門幫人調查整理人和人的關係背景的,通過一次次委託故事,你發現表面的社會之下,到處都是不可思議的私人關係,看清了表面新聞奇談背後的暗線邏輯,才知道號稱獨立公民組成的現代社會並不完備,到處都還有家族幫派小圈子與利益集團。
2. 系統性認識。遊戲相較於其他媒體,其實也更適合展現一種現代的認識,即系統性認識。例如,通過反覆的經營投資公司肉鴿來系統性瞭解單向媒體所不能表達的複雜的現代金融和國際貿易制度。系統性認識屬於實踐認識,光看書看視頻是不可能真理解的,這是遊戲的優勢。戴森球計劃讓我係統的認識了工業和物流。
3. GTP的賦能。從年初的“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主題的創作探索開始,都有意無意的在期望給玩家賦能,讓玩家在玩過遊戲後能夠獲得新能力,至少對這種能力有過接觸,起個頭。
所以,現代自然遊戲是以現代人的環境和問題為題材,不會只在迎合古典英雄主義或原始官能刺激的創作。把這樣的題材做好玩,是個有挑戰的任務。我很喜歡這個大方向,感到了召喚。根據多元生態的文化繁榮原則,遊戲圈應該容得下我這點小小的任性吧。
有了大方向,也有了挑戰,自感獨狗模式可能hold不住,我也開始了嘗試組織化開發。
但這個過程很不順利。
要做現代自然遊戲,必然要研究現代,但研究現代才發現,現代的組織能力都已經被壟斷,個體通常是被訓練的,用來加入已有組織的人形材料,自發組織能力極低,組織環境和條件極差。
只有獲得大資本的青睞,或者佔據社會高位,才有相對容易的組織能力,可以僱人調人來幹一番事業。合夥創業組織,一般來源於同學,同事,親戚的小圈子關係,必須有過硬的私人關係,否則無法互信,同時還要對你想做的事業有價值觀上的認可(這可太難了)。
(我靠,我還吐槽韓炳哲寫書都是形上大概念直接組織斷言,我自己寫到這不還是一樣)
總之,要搞組織化,研究了一番,還是得通過自己的作品打出自己的價值觀,通過持久的釋放信號,建立信任聲望,才能吸引到有相同志向價值觀的人,可遇而不可求的構建起自己的小組織。
那將是個漫長的路,幸好目前對這個大方向很放心。可以走下去。
「十一月」《孤獨時刻》
於是,我想快速的出一個能夠代表現代自然遊戲創作理念的小作品。
溝通、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這是很多人公認的現代自由技藝。據說有了這三項能力,才算的上是個自由的個體。溝通和解決問題在《溝通機器》裡嘗試過,這回就盯上了批判性思考。
我編了個故事,是幼兒園、大學青年、工作青年、失業中年四個瞬間切片組成,主角在這四個階段都因為生活的一些事情,感到過孤獨,陷入了孤獨中,並在這種孤獨中進行了嚴肅的思考。
這個故事很短,但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玩。雖然外在的被拋棄、孤傲、奮鬥糾結、失業迷茫的人生軌跡不會改變,但玩家的思考可以改變主角內心的觀點和觀感,是自己一路以來的思考改變了自己內心認定的結局。
然後不出所料的,走向了故事情感模式,人物刻畫,戲劇性設計,臺詞獨白等等,漸漸設計重點偏離了批判性思考的主題,跑題了。
「十二月」《思考蘋果》
我嘗試去掉人的因素,遊戲變得異常簡單,就是一個xmind遊戲,從一顆蘋果直接開始選擇追問和思考方向,得到某些思想結論,就算與某種已存在的思想發生了鏈接,遊戲進度增加。
為此,第一版做了70多種思想鏈接的結局。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從克爾凱郭爾到維特根斯坦,從孔子到佛陀,從哈耶克到凱恩斯,從本體論到認識論到美學。預期還要做更多,起碼得有100+的結局。
“從一顆蘋果想到整個世界”。沉醉在這樣的海市蜃樓似的體驗幻想中,做完了框架。填內容的時候,才醒悟過來。
又跑題了。
遊戲整個變成了枯燥的哲學思想點開閱讀課。批判性思維呢?認識,系統,賦能,哪個都沒和批判性思考沾邊。
現在一月份了,我又在重新構思,用更加素直的方式來做,希望別跑題了,控制,控制。
其他小結
「病」
1月娃生病;3月我生病,月底全家拉肚子;3-4月我和娃春季過敏;7月我反覆生病,心臟難受,老婆和娃也又病了;8月我在老家生病;9月娃又生病;11月我再生病,腰疼,還扭傷肩膀;12月,老婆生病。一年下來只有2、5、6、10,四個月是全家全勤的。
這大小流感,支原體的,今年病咋這麼多?
「小部落的無奈」
探索組織化開發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時候,人們是為了某個事兒而相互結實認識的,也都是通過一些事來互動的。但人的真實需要是某個小部落中的歸屬感,這是現代原子化個人後的一種強烈的缺失。應該反過來,為了人而刻意去做一些事,就是為了讓這一群人能夠繼續是這一群人。
於是今年後半年開始找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做個遊戲,不為了別的,就是為了這麼小部落能有些共同經歷,能持久的維繫下去。
「美學價值」
看美學理論課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藝術是人的精神的對象化。這是今年思想上最大的收穫。一下子通透了,世間許多事情無非是人的精神在表達,或人在通過創作對象化來體現自身的精神存在。認可、追求、被認可,都是通過對象化的媒介達到精神的彰顯。而精神就是“他做了什麼,並觸動到了你”。
有過一些獨特的想法,做了一些難得的事情,並觸動到了一些人。這是超越工具價值,超越生死界限的美學價值。
再繼續折騰吧
想要鍛鍊美術能力,但除了學了學Aseprite和shader外,還是沒能動手去練畫。
今年還是沒能用作品說話,很遺憾。於是又寫了好多好多。做了許多遊戲demo,都只是為了個人的探索,可以說是玩票吧。希望來年能真的為玩家創造個“可玩”的作品。
創作大方向已定,如果再探索出方法來,應該會有產出吧。
(一年好快好短,就這一頁話就都能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