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的牆,空氣的門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2-26 15:32:43 作者:貓毛卯茂 Language

忘了具體是哪一期節目了,當時重輕老師正在談遊戲真實感的要義,並且點名複數次批評了某款遊戲: “你知道它是假的!他給你做了整個倫敦,但沒有一扇門可以打開!”
嚴格說來這個其實不算空氣牆,但遊戲發展到現在,特別是在角色扮演這塊領域,經常有這樣一種情況:我拉著兄弟縱橫四海無所不能,憑什麼在酒吧裡只能忍氣吞聲接任務,而不是按下F鍵掏出我的大左輪頂著他的頭?這裡我就發揮一下游戲腦,強行連接到現實世界的規則中給那些自稱開放世界沉浸式遊戲洗洗地。看看這些遊戲中的規則,在律法的歷史中是否有跡可循。以及當然,由於筆者本身的水平有限,不準確,不嚴謹的部分,問題肯定在我。

社會與法制

順著重輕老師的批判來,故事發生在1868年,很好,工業革命接近尾聲,新倫敦的雛形已經顯現。那麼這個時代的法律對於隨意打開一扇門有什麼看法呢?
首先在1860年代以前,英國的法律制度,體現在法條上,仍然沒有跟上工業革命的突飛猛進。這種倦怠是有原因的。法官仍然是被統治階級任命的有法律知識的人,他們所受到的法律訓練已經有了判例法的基礎,並有大量象牙塔中法學理論的探討。而在君主立憲制度下貴族與富商巨賈高度重合,且都是社會的上流。他們當中出來的大法官,對於改進從中世紀,甚至更古早年代,就在維護他們自己利益的法律興趣缺缺。
工業革命形成的社會轉型產生了一批新的階級,其中就包括中產階級。這些中產階級隨著工業革命將生產力擴大,人群開始聚集在城市之後產生。他們大多從事專業和服務行業,比如會計、律師、小作坊的經營者、職業管理人,林林總總。這些人居住在工業化城市中相對核心的區域,服務於更上位者。居住地相對集中,中產的經濟實力又讓他們的家裡經常有一些值錢的玩意兒。於是在那個幫派橫行的年代,不光是傳統的大街上打砸搶,入室盜竊、搶劫,或者其他犯案逐漸成為新的城市犯罪問題。於是在1861年,關於隨意在倫敦打開一扇房門有了兩條專門的法律。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1861年傷害法,該法已經被新的人身傷害法覆蓋。

1968年盜竊法,這兩個法條都是在1968年,100年之後,被更新覆蓋。那麼引經據典的時候如何具體操作呢?請看後面兩張。

左邊這頁上半部分可見在批示處有1861字樣,代表這一部分法條與1861年有關聯。再看這一段的描述,該發條對1861年法案的更改參看條目1。我們可以看到在法案中很多法條都有類似的批註,在那個年代實踐的法律工作者們拿到新的法案之後,便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做相應更新.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1861年傷害法,該法已經被新的人身傷害法覆蓋。

1968年盜竊法,這兩個法條都是在1968年,100年之後,被更新覆蓋。那麼引經據典的時候如何具體操作呢?請看後面兩張。

左邊這頁上半部分可見在批示處有1861字樣,代表這一部分法條與1861年有關聯。再看這一段的描述,該發條對1861年法案的更改參看條目1。我們可以看到在法案中很多法條都有類似的批註,在那個年代實踐的法律工作者們拿到新的法案之後,便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做相應更新.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1 / 4
首先是1861年盜竊法案,這個法條更主要的點在於其對“入室盜竊”進行了定義。在這個法條之下,夜間進入他人第宅故意實施犯罪行為的,被定義為入室盜竊。“夜間”我們先不管,白天有其他法條罩著。“故意”和“實施”才是這個法條的關鍵詞,經常看判決書的機組成員們應該也經常看到這兩個詞。但是這裡“入室盜竊”是現代中國法律的概念,英國的概念中Burglary更傾向於入室犯罪這個整體概念,因為該法案還對其他較輕的入室犯罪做了定義和量刑基礎。對於陪審團認為重罪的,通常處以扣押資產,刑期較長的有期徒刑;輕罪的,多處以勞役、罰款和星期較短的有期徒刑。
然後是1861年侵害人身法案。這條法案中涉及到開門的是第18條,20條和47條,這三條分別將涉及到闖入行為時,該行為有意或無意形成了對他人的重大傷害;以及闖入行為進行過程中造成的傷害,劃入了該法案的範圍中。除了惡意造成重大傷害判三年以上至無期徒刑,甚至追加死刑之外,另外兩種情況的判罰均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如果《刺客教條梟雄》裡的Jacob 潛入聖殿騎士團某據點盜竊藍圖被發現,殺死所有目標後被警察抓住。Game Over 的完整過場應該是:大都會警局交付檢方發起訴訟,根據警方提供的證據,陪審團認為 Jacob 有主觀犯罪的故意,並有明顯的犯罪實施行為,犯有入室盜竊罪。且因為闖入後故意實施傷害,造成多人死亡,情節特別嚴重,後果特別惡劣,因此同時適用侵害人身法案。事實證據清晰,陪審團認定有罪。數罪併罰,罰沒烏鴉幫財產,Jacob無期徒刑,甚至死刑。過場結束之後還可以安排一個越獄環節,從紐蓋特監獄逃出去。真要這麼安排的話,誰敢說育碧不細?!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大都會警局,Metropolitan Police,1868年時在職警察7,782人,這張照片剛好是前一年。他們面對的是工業革命城市化形成後激增的暴力犯罪,警力捉襟見肘。當然這些警力並不都是現場執勤的警員,其中包括了公共設施安保工作的警察,文員,以及一些官員。大都會警局還曾經組建過最早的摩托化巡警,但其性質並不是現在的鐵騎,更像是龍騎兵,摩托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快速投送警力。

紐蓋特監獄,Newgate,判Jacob死刑是因為英國最後一個絞刑犯邁克爾格藍迪,就死在1868年。包括奧斯卡·王爾德在內的很多有名人物也在這兒待過,是狄更斯小說裡的常客。過去的監獄規模都非常小,因此在現代已經不適合使用,大多數進行了翻新並作他用。不過紐蓋特監獄1904年拆除,原址新建了現在的中央刑事法庭。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會在下一部分詳細談。

一顆鴨梨!我的委託人被陳述的犯罪過程沒有目擊證人。而且本人受傷嚴重,大都會警局沒有對我的委託人的健康進行扣押前後的檢查,我懷疑警方可能對我的當事人實施了刑訊逼供!法官大人!陪審團的各位!我認為大都會警局對目前治安環境低下的輿論中,產生了通過對我的委託人刑訊逼供從而結案,改善自己公眾形象的動機!因此我認為檢方提出的證據不可信!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大都會警局,Metropolitan Police,1868年時在職警察7,782人,這張照片剛好是前一年。他們面對的是工業革命城市化形成後激增的暴力犯罪,警力捉襟見肘。當然這些警力並不都是現場執勤的警員,其中包括了公共設施安保工作的警察,文員,以及一些官員。大都會警局還曾經組建過最早的摩托化巡警,但其性質並不是現在的鐵騎,更像是龍騎兵,摩托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快速投送警力。

紐蓋特監獄,Newgate,判Jacob死刑是因為英國最後一個絞刑犯邁克爾格藍迪,就死在1868年。包括奧斯卡·王爾德在內的很多有名人物也在這兒待過,是狄更斯小說裡的常客。過去的監獄規模都非常小,因此在現代已經不適合使用,大多數進行了翻新並作他用。不過紐蓋特監獄1904年拆除,原址新建了現在的中央刑事法庭。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會在下一部分詳細談。

一顆鴨梨!我的委託人被陳述的犯罪過程沒有目擊證人。而且本人受傷嚴重,大都會警局沒有對我的委託人的健康進行扣押前後的檢查,我懷疑警方可能對我的當事人實施了刑訊逼供!法官大人!陪審團的各位!我認為大都會警局對目前治安環境低下的輿論中,產生了通過對我的委託人刑訊逼供從而結案,改善自己公眾形象的動機!因此我認為檢方提出的證據不可信!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1 / 4
這裡不能開門就很成了一個問題。Jacob在這一作中利用的身份是幫派領袖,您本來就是和法律對著幹的啊!學學隔壁剃刀黨啊。自成一派畫地建國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打破心之壁

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地盤,大都會警局也很難過。倫敦曾經有非常明確自然劃分,拉丁區,加勒比區,印度區,巴基斯坦區,南洋區,當然還有華人區。他們的形成主要是移民投靠逐漸形成的,就像現在整個倫敦基本上就是阿拉伯區一樣……
說正經的。倫敦警察配備了更高效的設備,有了更多的人手,發展出了更專業的訓練。但執行公務有了新的挑戰,很多來自這些移民聚集地區的犯罪者經常回到自己的地盤如魚得水,但警察想要得到當地的協助就基本不可能了。
很久以前,我也玩兒過《魔獸世界》。某一天通宵的時候同學被殺瘋了,把我這種鹹魚都叫上從塞拉摩一直追到雷霆崖。進不去,人家部落看見我們都不用問我們找誰,打過來那特效多到二班趙夏又要凶多吉少。很明顯就是玩兒我們呢,我們玩兒的是遊戲,人家玩兒的是我們。
於是為了打破這種壁壘,倫敦加大了城市規劃的力度。通過調節租金,協調地主(英國的爵爺和富商),重新規劃商業街,出臺特定區域的利好店鋪政策等方式,將各個堂口的族裔比例重構。這個不能算立法支持,屬於政策路線的改變。但是這種情況在遊戲中也能找到蹤跡。
就比如在《宣誓》這款遊戲的電臺,以及之前《永恆之柱》背景設定的電臺中G君提到的。新一代CRPG遊戲中,種族根據地的特性正在弱化。一個城鎮的人口由各種各樣的種族構成,居民自豪感主要來自於自己的城邦。初代《永恆之柱》中海神殿這種已經是宗族傳承核心的地方,人類和其他族裔也在其中參與運作。而另一方面,記得似乎是製作一件特殊武器,我們前往了古代的矮人要塞。而這種完全由一個族裔進行運維的古都,在遊戲中早已化為殘垣斷壁,等著我們下去探索了。
這並不是一個遊戲通過代碼形成的牆壁,而是通過人與人的態度行為形成的障礙。《魔獸世界》的地圖便是這樣,它代表了那個單一種族城邦時代的大成。在這種思潮下,它為人津津樂道的體驗,是通過劇情巧妙安插在大陸各處不同派系的據點。你作為一個獸人遠遠看著暗夜精靈的據點,是有那個年代的詩意的。不論你眼中的景象是一個暗夜精靈射手在井水邊跳舞,還是在你腦中不斷演練著的屠城計劃。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飛行坐騎和遍地傳送門之前,地精飛艇簡直就是奇觀。當然還有那個一腳把你提到對面大陸的貝克漢姆。

過於詩意了,誰還沒個跨陣營號啊。當年我已經不玩兒魔獸世界了,有一天哥們兒握著我的手, “打進去了!” 並假裝熱淚盈眶,聲音顫抖地說,“打進去了啊!暴風城,鐵爐堡。” 我,就回了一句“啊?!”上次一起聊魔獸,這傢伙還五音不全地唱《日不落》來著。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飛行坐騎和遍地傳送門之前,地精飛艇簡直就是奇觀。當然還有那個一腳把你提到對面大陸的貝克漢姆。

過於詩意了,誰還沒個跨陣營號啊。當年我已經不玩兒魔獸世界了,有一天哥們兒握著我的手, “打進去了!” 並假裝熱淚盈眶,聲音顫抖地說,“打進去了啊!暴風城,鐵爐堡。” 我,就回了一句“啊?!”上次一起聊魔獸,這傢伙還五音不全地唱《日不落》來著。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1 / 3
這個規劃有一個專門的名詞,Gentrification,詞根是Gentry,原本指的是袁公路這種世襲貴族。Gentrification的思路便是通過各種政策讓袁術這樣有教養的優質人才入住到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地區,先富帶動後富,讓整個地區變得更加文明。
這個思路其實沒啥不對的。袁公路要住在這兒,首先得置辦地產吧?人家四世三公,得有牌面,自己住的面積不能低於阿房宮吧?拿錢給這塊地的人,請搬走。我袁術又是一個很善心的人,我家附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不能有窮人。一出門看見一個踢足球的小孩兒衣衫襤褸。“快把他趕走,我心都碎了!” 真好,這塊地又少了一批窮人。
袁術每天忙著公事,馮氏總得有點消遣。一聽見這個消息,LV,普拉達,路易斯威登,全都跑來開店。這些店鋪代替了原本在這裡的可卡因作坊,冰毒提煉室和蛋白質來源不明的燒烤攤。被吸引的還不止店面,馮氏在這兒住,那想進入貴婦圈的當然都要搬來。國內有個電視劇,名字忘了,就記得貴婦們合影的時候誰是C位,誰拿的什麼包之類的。上述程序開始多週末循環。
預想的非常美好,我甚至要為袁公路這種 “入淤泥而不染,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善舉感動了。可畢竟這個過程是統治階級推動的,有利的總是他們自己。很多當地居民一旦離開這個環境其實是很難生活的,特別是已經年邁,生活習慣和社交全在這裡的居民。以及當Gentrification 開始推進的時候,對於當地政策變動,政府通常會給畫餅。你想想,以後和你兒子一起玩兒的那是誰?那是袁術的嫡子啊!周圍的鄰居不再是穿著趿拉板兒的老王,而是見了你就微微一笑,“How was your day” 的金髮大學大美妞兒,不好嗎?
直接看下圖。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Gentrification 跟暴力執法是一夥兒的!”,“Gentrification 是反LGBT的暴力行為!”,“要回我們自己的社區!”,“讓小公司活!”。Gentrification 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武器,用自己作為統治者獨有的政策資源重構對自己不利的自然形成的社區文化。

現在鄰居們素質高了,為啥我就得搬走了?老大爺上了當,受了騙,心都碎了。一家老小何去何從?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Gentrification 跟暴力執法是一夥兒的!”,“Gentrification 是反LGBT的暴力行為!”,“要回我們自己的社區!”,“讓小公司活!”。Gentrification 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武器,用自己作為統治者獨有的政策資源重構對自己不利的自然形成的社區文化。

現在鄰居們素質高了,為啥我就得搬走了?老大爺上了當,受了騙,心都碎了。一家老小何去何從?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1 / 3
拿袁公路做個誇張的例子沒什麼不妥,因為中國古代同樣有城市運行制度的變化,只不過不像Gentrification 這樣Contrivance 。也是重輕老師節目學的詞,人工斧鑿的。唐宋交替做了很多變化,其中就包括城市運行制度。《東京夢華錄》中大宋的美輪美奐體現了“街市制”的繁華,商業活動為城市注入的活力。
在此之前,同樣是為了便於管理,唐代中國的政策與Gentrification大相徑庭。隋唐時期長安城和許多其他城市的運作都執行“坊市制”。在這種制度下,長安城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帝王之城。除了長安城自己的城牆,內部的規劃也是如棋盤一般整齊。具體做法是將城內劃分為多個方塊,每個方塊自己有圍牆,是為“坊”,主要是給居民居住的地方。坊內通常一個十字主路劃分四塊,每個小塊內也按照十字下路發展交通,就成了棋盤。並不是所有的地塊都是坊,也有專門用作商業用途的地塊,比如多索雷斯和卡茲米爾的商業地塊(請腦補《被解放的姜戈》裡的醫生,“抱歉,實在忍不住”……)。
各坊還有“四民異居”制度,士、農、工、商要分開居住。你覺得周圍都是商人氣息太卷?你還真不是說搬就能搬的。
那大唐皇帝不怕歹人利用這種小集體作惡嗎?不怕。和英國君主立憲下權利在議會和商人之間輪轉和爭奪不同。大唐皇帝對帝國有絕對的控制。即便有人想要圖謀不軌,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也給我們展現在了在大唐這種要權力有權力,要人才有人才的情況下大唐長安是怎樣一個世界級都市。
而且親王這本書的靈感就在於“如果《波斯王子》發生在中國會是什麼樣”這種命題。又是你,育碧!寫這篇稿子的時候看到《刺客教條:影》的預售情況出乎意料的好,可喜可賀。這一座的“心之壁”可就太多了,單在遊戲裡的話,我覺得隨意破壞神龕這個就是一種心之壁了吧?

法即人的規範

並不是所有心之壁都是人心這種社會和態度的無形,它也可以是用法律加固的實體空氣牆。在您的遊戲經歷中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城牆這裡開了個豁口,我卻偏偏進不去?明明我有飛行法術/坐騎,但就是非讓我走城門,不能飛過城牆?城外面放風箏好不容易把怪引到門口,不小心壓線了武器自動收起來,到門口的怪物飛走了?以及開篇那個舉例,我在外面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為什麼進了城裡就不能拿出我的大寶貝來耀武揚威呢?
製作組面對你的質問瑟瑟發抖,非常像當年面對凱撒的質問,有些議員發抖的模樣。沒錯,這回使用羅馬洗地。包括剛剛談過的Gentrification 其實也不是英國人自己的發明創造,而是他們被羅馬殖民期間,羅馬自己就在用的方法。
法律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法律上到對元老院選舉的監督和實施,下到一個奴隸主釋放自己奴隸的程序,涉及了羅馬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裡要提一下羅馬政治與法律的正當性基礎。從羅馬王國時期到帝國時代早期,羅馬是一個多神教國家,其很多政務和法律都是通過神的意志來解讀的。以此為正當性基礎的初衷是因為羅馬是一個移民國家,他們本身是希臘人或特洛伊人,王國時期當政國王是伊特魯利亞人,同時又和包括薩賓人等融合。最著名的莫過於羅馬的創始人羅慕路斯組織的對薩賓婦女的暴行。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皮埃特羅·科爾託納1630年繪製的《掠奪薩賓》。展現的是一段羅馬自以為光彩的歷史。羅馬建城初,人口緊缺。羅慕路斯一個外來愣小夥子想以身作則,討個當地老婆,多生幾個壯勞力。他看上了隔壁薩賓村長的女兒。很自然,被拒絕了。羅慕路斯心生一計,邀請薩賓人攜家帶口來我家Party啊!結果這小子果然不安好心,趁薩賓人酒酣,摔杯為號,帶著羅馬單身狗們就開始搶薩賓的女裙釵。帶回家去增長羅馬的人口(什麼狗屁哥布林行為)。 這個主題有很多作品,但我比較喜歡這一副。首先顏色非常好看,我喜歡那種剋制的顏色使用。然後就是圖中這幾位女士,身體非常健康強壯,很符合我的審美。 畫作原名不是這個,但寫出來會被罰款。

雅克-路易·大衛1799年創作的《薩賓婦女》。這應該是美術史裡比較著名的畫作了。頗有戰錘裡手辦王塔拉辛得感覺:要的是歷史感,年代細節不重要!建築,軍武,旗幟,著裝,都和歷史有差異。但只要是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紅頭盔的就是羅慕路斯,左邊黑頭盔是他岳父,中間白衣裙的女人就是他妻子赫西莉亞。養精蓄銳的薩賓人前來討還血債,陣前薩賓的女人們帶著自己和羅馬人的孩子前來勸阻。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不要讓奴家哭了丈夫再哭父兄啊~啊~啊~啊~啊~(請腦補梅派唱腔) 羅慕路斯並不是這幅畫得中心,他和赫西莉亞分享了中心的兩側。並且是赫西莉亞,而非羅慕路斯,伸展開的雙臂引導了這幅畫最核心的構圖。你還能從圖中他們的孩子,紅衣婦女,以及馬匹的眼睛發現,他們正在看著畫外的你。似乎你的下一個舉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幅畫本身的名字是The Intervention of Sabine Woman. Intervention 便有介入的意思。赫西莉亞代表的薩賓女人們介入了兩個部族的爭鬥,love and peace 全劇終。個人認為沒把這個詞翻譯到中文名中,強調了薩賓婦女的地位,是非常好的省略。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皮埃特羅·科爾託納1630年繪製的《掠奪薩賓》。展現的是一段羅馬自以為光彩的歷史。羅馬建城初,人口緊缺。羅慕路斯一個外來愣小夥子想以身作則,討個當地老婆,多生幾個壯勞力。他看上了隔壁薩賓村長的女兒。很自然,被拒絕了。羅慕路斯心生一計,邀請薩賓人攜家帶口來我家Party啊!結果這小子果然不安好心,趁薩賓人酒酣,摔杯為號,帶著羅馬單身狗們就開始搶薩賓的女裙釵。帶回家去增長羅馬的人口(什麼狗屁哥布林行為)。 這個主題有很多作品,但我比較喜歡這一副。首先顏色非常好看,我喜歡那種剋制的顏色使用。然後就是圖中這幾位女士,身體非常健康強壯,很符合我的審美。 畫作原名不是這個,但寫出來會被罰款。

雅克-路易·大衛1799年創作的《薩賓婦女》。這應該是美術史裡比較著名的畫作了。頗有戰錘裡手辦王塔拉辛得感覺:要的是歷史感,年代細節不重要!建築,軍武,旗幟,著裝,都和歷史有差異。但只要是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紅頭盔的就是羅慕路斯,左邊黑頭盔是他岳父,中間白衣裙的女人就是他妻子赫西莉亞。養精蓄銳的薩賓人前來討還血債,陣前薩賓的女人們帶著自己和羅馬人的孩子前來勸阻。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不要讓奴家哭了丈夫再哭父兄啊~啊~啊~啊~啊~(請腦補梅派唱腔) 羅慕路斯並不是這幅畫得中心,他和赫西莉亞分享了中心的兩側。並且是赫西莉亞,而非羅慕路斯,伸展開的雙臂引導了這幅畫最核心的構圖。你還能從圖中他們的孩子,紅衣婦女,以及馬匹的眼睛發現,他們正在看著畫外的你。似乎你的下一個舉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幅畫本身的名字是The Intervention of Sabine Woman. Intervention 便有介入的意思。赫西莉亞代表的薩賓女人們介入了兩個部族的爭鬥,love and peace 全劇終。個人認為沒把這個詞翻譯到中文名中,強調了薩賓婦女的地位,是非常好的省略。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1 / 3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統治者需要對自己的政治正當性找一個基礎。而大眾信仰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你們信什麼神,我就告訴你,你的這個神我們也信,只不過不叫這個名字。很常見嘛,還有書呢,《神的九十億個名字》。我再跟你講,咱們信的這個神啊,我供奉的比你好。人家天天給我這兒發預兆呢,你來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兒。然後來了就是羅馬人。
講完神祇在羅馬政治正當性的重要,終於可以聊空氣牆了。羅馬的雛形就是一個大村兒,很多人可能都記得這裡曾經被稱為七丘之城。羅馬的奠基人羅慕路斯和拉慕斯兄弟在臺伯河岸選擇定居點的時候,點了軍事家天賦的羅穆盧斯看中了易守難攻的Palatine丘陵,而點了重商天賦的拉慕斯選了靠近河岸的Aventine。哥倆誰都不服誰,最後決定兩邊都做獻祭儀式,看天神給誰發來預兆。
這期間的細節不重要,也不一定是真。結果是羅慕路斯賭氣自己先開始挖壕溝,拉慕斯也賭氣帶人上來理論。踉蹌之間,兩撥人動起手來,拉慕斯就地一倒,當場斃命。而作為剩下羅馬人的絕對領袖,羅慕路斯方的說法是對方帶著武器跨過了標明地界的壕溝,這就是侵略。從此,這條壕溝,以及此後作為地基建立起來的城牆,被稱為界牆,Pomerium,並被賦予了法律意義。
地圖中心便是Palatina,我們也可以看到位於其西南的Aventinus。

地圖中心便是Palatina,我們也可以看到位於其西南的Aventinus。

上面的羅馬地圖中是不同時期界牆的範圍。其規模經過幾次擴張到現在的樣子。在此期間,羅馬並沒有真的去築牆。它擴張的速度太快了,築牆來劃定羅馬城的範圍非常難。這裡先介紹界牆的第一個法律意義:只有界牆以內的範圍,才是羅馬城。界牆以外都是屬於羅馬城的土地。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界牆的其他法律意義都建立在這個概念之上。
首先是羅馬公民的職責問題。由於羅慕路斯需要正當化自己殺死弟弟的理由,由此發展來的法條是所有羅馬公民在羅馬城內不允許攜帶武器,軍人進入直接解除軍事狀態迴歸平民,將軍自動解除軍職迴歸民事職責。這就是從羅慕路斯對拉慕斯一案開始,界牆的鐵律。
如此尚武的城邦,其元老院的資深元老和執政官在界牆兩邊有了完全不同的職責。當他們在界牆以內時,他們是元老院成員;而當他們身在界牆之外,則他們會被默認為行使著軍事領袖的職能。束棒我想大家應該都有點印象,初中世界史課本里有。這個束棒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帶斧子的形態,另一種則不帶。區別便是帶斧子的情況是在界牆外,宣示元老此時掌握的生殺大權。而在界牆內則不會帶斧子,僅表示權威。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圖中可見護衛的兵裝以及攜帶的物品,儀式性遠大於實用性。

在這幅1515年的畫中,拉斐爾展現了盲眼以利瑪斯與Proconsul對話時施展神蹟,並使後者皈依基督教的故事。這裡首先可以看到Proconsul坐的椅子,和前一張展示的座凳相符。看一下左邊的束棒,不是很清楚,但是您使勁兒看,應該能看出上面細長的側面伸出部分,不是很突出。 這裡我很篤定他們是帶斧頭的狀態。Proconsul是Consul 的一個特殊情況,後者表示元老院最高執政官,共有兩人。Pro做前綴時表示該執政官正在行使他的軍事統帥職責。把界牆外的會面安排在外面的小神廟之類的建築內,是一個慣常做法。 凱撒和龐貝都曾經有過這個困擾。不帶兵,自己的政敵就要至自己於死地;帶兵,就不能進羅馬城。偏偏所有的政治建築都是在界牆裡面。

束棒作為權力的象徵,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都在使用。而他的名字,“法西斯“,則沒有和萬字符一樣被捨棄。包括法國國徽在內的很多設計都有這個元素,並且都用了帶斧子的形態,表現自己的絕對權力。

所以如果再看見這種雕像還說,“華盛頓帶了挺加特林”的,我只能說您《生化奇兵》玩兒多了。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圖中可見護衛的兵裝以及攜帶的物品,儀式性遠大於實用性。

在這幅1515年的畫中,拉斐爾展現了盲眼以利瑪斯與Proconsul對話時施展神蹟,並使後者皈依基督教的故事。這裡首先可以看到Proconsul坐的椅子,和前一張展示的座凳相符。看一下左邊的束棒,不是很清楚,但是您使勁兒看,應該能看出上面細長的側面伸出部分,不是很突出。 這裡我很篤定他們是帶斧頭的狀態。Proconsul是Consul 的一個特殊情況,後者表示元老院最高執政官,共有兩人。Pro做前綴時表示該執政官正在行使他的軍事統帥職責。把界牆外的會面安排在外面的小神廟之類的建築內,是一個慣常做法。 凱撒和龐貝都曾經有過這個困擾。不帶兵,自己的政敵就要至自己於死地;帶兵,就不能進羅馬城。偏偏所有的政治建築都是在界牆裡面。

束棒作為權力的象徵,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都在使用。而他的名字,“法西斯“,則沒有和萬字符一樣被捨棄。包括法國國徽在內的很多設計都有這個元素,並且都用了帶斧子的形態,表現自己的絕對權力。

所以如果再看見這種雕像還說,“華盛頓帶了挺加特林”的,我只能說您《生化奇兵》玩兒多了。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1 / 5
介紹完了他的法律意義,接下來就要介紹他的空氣牆屬性了。剛才也提到,羅馬城的擴張速度超過了劃界牆的速度。於是羅馬乾脆就不弄牆了,依靠他的軍隊來擴張和守備。界牆,界牆,沒有了牆,界還是可以劃的嘛。於是在之後的擴張中,界牆逐漸被界碑取代。每一塊界碑之間默認連起了一道空氣牆,任何人不能通過,否則就是對當年降下吉兆在Palatine山丘上的眾神不敬。惹神不高興,敗的是整個羅馬的國運。而這一點又經過羅慕路斯兄弟案的奠基,成了不可違背的鐵律。
此時,出入羅馬就形成了一個很奇怪的場面。明明兩邊空間挺大,但所有人都從中間一個大門出入。特別是選舉期間,羅馬公民都要去剛才地圖中的西部平原投票。可以想見這期間西邊幾個城門的盛況。當然也沒那麼誇張,旁邊可能會有點建築什麼的,可絕不至於像伊藤潤二那樣繞成一個圈。這個法律誇張到什麼程度呢?
羅馬史學家、作家普魯塔克的《龐貝傳》第14章有這麼一段描述。龐貝在阿非利加(今突尼斯和利比亞)平叛後想要安排自己的凱旋儀式。在與反對自己的蘇拉和其他元老院成員周旋後,年輕氣盛的龐貝,慷慨激昂,搞定了老頭子們。按照他的計劃,這次凱旋的座駕戰車將由四頭非洲象拉著穿過界牆。然後尷尬的事情就發生了。兩頭非洲象根本無法穿過大門。無論怎麼壓縮,怎麼解壓縮,怎麼點對點傳輸,怎麼給麥克斯韋妖說好聽的,都過不去。明明旁邊建築物之間的空間就可以讓大象先進去,再組裝。但這個鐵律是龐貝絕對不願意觸犯的,而他的凱旋也只能因此改為馬拉戰車,失去了炫耀的機會。
昭告天下,是我,帶著這支軍隊,毀滅了共和國的敵人!

昭告天下,是我,帶著這支軍隊,毀滅了共和國的敵人!

凱旋帶回來大象這種東西,對於羅馬公民的政治生活絕對是重大加分。龐貝寧願這個分不加,也不能扣分。這是歷史的教訓。公元前63年,西塞羅臨時被元老院推舉為迪克忒多,也就是獨裁者。這個身份可以讓其在最多6個月內不受管轄地要求羅馬執行他的任何命令,其本人也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約。而這力量的前提條件和麵壁人一樣,羅馬的安全危在旦夕。西塞羅被委任查清並剪除一個企圖顛覆元老院的巨大陰謀。快刀斬亂麻,西塞羅迅速揪出了五個嫌疑人,沒經過審問直接在羅馬城中心打死了。
界牆之內不能有武器,更何況殺人。西塞羅雖然身為臨時獨裁者,但他在本可以避免破壞法律的情況下這樣莽撞,付出了非常巨大的政治代價。那麼這裡就把羅馬空氣牆直接的三種例外包括了。首先是將軍的凱旋,要讓羅馬公民見一下我軍威風;然後是獨裁者,完全超脫於法律和一切;最後是獨裁者的一個變體,“最後行動”,同樣是元老院推舉,通常是執政官,獲得類似獨裁者的權力。但他不能立法,且他的行動必須接受觀察記錄。
最後貼幾張界碑,來看看古羅馬空氣牆的範圍提示長什麼樣。有幾張可以清晰辨認克勞狄烏斯的名字,您可以翻到最後還會再附羅馬城界牆圖,看看克勞狄烏斯的範圍在哪裡。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

1 / 9
本文提及的法理內容和政策路線真的解答了遊戲世界中牆和門的設計問題嘛?當然不可能。但玩兒遊戲時發現的問題,我們卻能在周遭的真實世界中看到一絲關聯。我認為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遊戲承載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可以想象的將來。我們在玩兒遊戲的時候,同時也是在探索自己的可能。千載難逢的機會,可別錯過了。
好啦,這篇文章就到這裡。如果這篇文章您看著還算愉快,我想您也許會對我的另一篇比較老的文章感興趣。容我在這裡自賣自誇這篇 “女神官與永恆之火” 。
感謝您的閱讀,也感謝編輯老師的幫助。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