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法制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1861年傷害法,該法已經被新的人身傷害法覆蓋。

1968年盜竊法,這兩個法條都是在1968年,100年之後,被更新覆蓋。那麼引經據典的時候如何具體操作呢?請看後面兩張。

左邊這頁上半部分可見在批示處有1861字樣,代表這一部分法條與1861年有關聯。再看這一段的描述,該發條對1861年法案的更改參看條目1。我們可以看到在法案中很多法條都有類似的批註,在那個年代實踐的法律工作者們拿到新的法案之後,便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做相應更新.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1861年傷害法,該法已經被新的人身傷害法覆蓋。

1968年盜竊法,這兩個法條都是在1968年,100年之後,被更新覆蓋。那麼引經據典的時候如何具體操作呢?請看後面兩張。

左邊這頁上半部分可見在批示處有1861字樣,代表這一部分法條與1861年有關聯。再看這一段的描述,該發條對1861年法案的更改參看條目1。我們可以看到在法案中很多法條都有類似的批註,在那個年代實踐的法律工作者們拿到新的法案之後,便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做相應更新.

右邊這頁便是條目1 了,它對之前提到的對有所屬權的鹿與魚造成損失時的行為認定和賠償處罰做了重新的定義。當然,如果你是當時的法律工作者,已經通曉之前法條的形態,這裡很快便能找到關鍵變化。這和司法解釋還不太一樣,系統有差別,就不對比了。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大都會警局,Metropolitan Police,1868年時在職警察7,782人,這張照片剛好是前一年。他們面對的是工業革命城市化形成後激增的暴力犯罪,警力捉襟見肘。當然這些警力並不都是現場執勤的警員,其中包括了公共設施安保工作的警察,文員,以及一些官員。大都會警局還曾經組建過最早的摩托化巡警,但其性質並不是現在的鐵騎,更像是龍騎兵,摩托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快速投送警力。

紐蓋特監獄,Newgate,判Jacob死刑是因為英國最後一個絞刑犯邁克爾格藍迪,就死在1868年。包括奧斯卡·王爾德在內的很多有名人物也在這兒待過,是狄更斯小說裡的常客。過去的監獄規模都非常小,因此在現代已經不適合使用,大多數進行了翻新並作他用。不過紐蓋特監獄1904年拆除,原址新建了現在的中央刑事法庭。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會在下一部分詳細談。

一顆鴨梨!我的委託人被陳述的犯罪過程沒有目擊證人。而且本人受傷嚴重,大都會警局沒有對我的委託人的健康進行扣押前後的檢查,我懷疑警方可能對我的當事人實施了刑訊逼供!法官大人!陪審團的各位!我認為大都會警局對目前治安環境低下的輿論中,產生了通過對我的委託人刑訊逼供從而結案,改善自己公眾形象的動機!因此我認為檢方提出的證據不可信!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大都會警局,Metropolitan Police,1868年時在職警察7,782人,這張照片剛好是前一年。他們面對的是工業革命城市化形成後激增的暴力犯罪,警力捉襟見肘。當然這些警力並不都是現場執勤的警員,其中包括了公共設施安保工作的警察,文員,以及一些官員。大都會警局還曾經組建過最早的摩托化巡警,但其性質並不是現在的鐵騎,更像是龍騎兵,摩托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快速投送警力。

紐蓋特監獄,Newgate,判Jacob死刑是因為英國最後一個絞刑犯邁克爾格藍迪,就死在1868年。包括奧斯卡·王爾德在內的很多有名人物也在這兒待過,是狄更斯小說裡的常客。過去的監獄規模都非常小,因此在現代已經不適合使用,大多數進行了翻新並作他用。不過紐蓋特監獄1904年拆除,原址新建了現在的中央刑事法庭。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會在下一部分詳細談。

一顆鴨梨!我的委託人被陳述的犯罪過程沒有目擊證人。而且本人受傷嚴重,大都會警局沒有對我的委託人的健康進行扣押前後的檢查,我懷疑警方可能對我的當事人實施了刑訊逼供!法官大人!陪審團的各位!我認為大都會警局對目前治安環境低下的輿論中,產生了通過對我的委託人刑訊逼供從而結案,改善自己公眾形象的動機!因此我認為檢方提出的證據不可信!

你說你馬呢。托馬斯法官,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大法官。
打破心之壁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飛行坐騎和遍地傳送門之前,地精飛艇簡直就是奇觀。當然還有那個一腳把你提到對面大陸的貝克漢姆。

過於詩意了,誰還沒個跨陣營號啊。當年我已經不玩兒魔獸世界了,有一天哥們兒握著我的手, “打進去了!” 並假裝熱淚盈眶,聲音顫抖地說,“打進去了啊!暴風城,鐵爐堡。” 我,就回了一句“啊?!”上次一起聊魔獸,這傢伙還五音不全地唱《日不落》來著。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飛行坐騎和遍地傳送門之前,地精飛艇簡直就是奇觀。當然還有那個一腳把你提到對面大陸的貝克漢姆。

過於詩意了,誰還沒個跨陣營號啊。當年我已經不玩兒魔獸世界了,有一天哥們兒握著我的手, “打進去了!” 並假裝熱淚盈眶,聲音顫抖地說,“打進去了啊!暴風城,鐵爐堡。” 我,就回了一句“啊?!”上次一起聊魔獸,這傢伙還五音不全地唱《日不落》來著。

本來想找一個體現城鎮人口組成的圖,結果找到這個。太對味兒了!能不能設置成和神父的對話單獨用俄語?配圖?30多G我不太想裝回去了……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Gentrification 跟暴力執法是一夥兒的!”,“Gentrification 是反LGBT的暴力行為!”,“要回我們自己的社區!”,“讓小公司活!”。Gentrification 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武器,用自己作為統治者獨有的政策資源重構對自己不利的自然形成的社區文化。

現在鄰居們素質高了,為啥我就得搬走了?老大爺上了當,受了騙,心都碎了。一家老小何去何從?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Gentrification 跟暴力執法是一夥兒的!”,“Gentrification 是反LGBT的暴力行為!”,“要回我們自己的社區!”,“讓小公司活!”。Gentrification 可以說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武器,用自己作為統治者獨有的政策資源重構對自己不利的自然形成的社區文化。

現在鄰居們素質高了,為啥我就得搬走了?老大爺上了當,受了騙,心都碎了。一家老小何去何從?

再次推薦這本《Establishment-and how they get away with it》。深刻闡述了在英國,媒體,警察和法律是如何形成對統治階級的包庇的。也歡迎關注我在機組的 “伯納德小姐的書齋” 系列。
法即人的規範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皮埃特羅·科爾託納1630年繪製的《掠奪薩賓》。展現的是一段羅馬自以為光彩的歷史。羅馬建城初,人口緊缺。羅慕路斯一個外來愣小夥子想以身作則,討個當地老婆,多生幾個壯勞力。他看上了隔壁薩賓村長的女兒。很自然,被拒絕了。羅慕路斯心生一計,邀請薩賓人攜家帶口來我家Party啊!結果這小子果然不安好心,趁薩賓人酒酣,摔杯為號,帶著羅馬單身狗們就開始搶薩賓的女裙釵。帶回家去增長羅馬的人口(什麼狗屁哥布林行為)。 這個主題有很多作品,但我比較喜歡這一副。首先顏色非常好看,我喜歡那種剋制的顏色使用。然後就是圖中這幾位女士,身體非常健康強壯,很符合我的審美。 畫作原名不是這個,但寫出來會被罰款。

雅克-路易·大衛1799年創作的《薩賓婦女》。這應該是美術史裡比較著名的畫作了。頗有戰錘裡手辦王塔拉辛得感覺:要的是歷史感,年代細節不重要!建築,軍武,旗幟,著裝,都和歷史有差異。但只要是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紅頭盔的就是羅慕路斯,左邊黑頭盔是他岳父,中間白衣裙的女人就是他妻子赫西莉亞。養精蓄銳的薩賓人前來討還血債,陣前薩賓的女人們帶著自己和羅馬人的孩子前來勸阻。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不要讓奴家哭了丈夫再哭父兄啊~啊~啊~啊~啊~(請腦補梅派唱腔) 羅慕路斯並不是這幅畫得中心,他和赫西莉亞分享了中心的兩側。並且是赫西莉亞,而非羅慕路斯,伸展開的雙臂引導了這幅畫最核心的構圖。你還能從圖中他們的孩子,紅衣婦女,以及馬匹的眼睛發現,他們正在看著畫外的你。似乎你的下一個舉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幅畫本身的名字是The Intervention of Sabine Woman. Intervention 便有介入的意思。赫西莉亞代表的薩賓女人們介入了兩個部族的爭鬥,love and peace 全劇終。個人認為沒把這個詞翻譯到中文名中,強調了薩賓婦女的地位,是非常好的省略。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皮埃特羅·科爾託納1630年繪製的《掠奪薩賓》。展現的是一段羅馬自以為光彩的歷史。羅馬建城初,人口緊缺。羅慕路斯一個外來愣小夥子想以身作則,討個當地老婆,多生幾個壯勞力。他看上了隔壁薩賓村長的女兒。很自然,被拒絕了。羅慕路斯心生一計,邀請薩賓人攜家帶口來我家Party啊!結果這小子果然不安好心,趁薩賓人酒酣,摔杯為號,帶著羅馬單身狗們就開始搶薩賓的女裙釵。帶回家去增長羅馬的人口(什麼狗屁哥布林行為)。 這個主題有很多作品,但我比較喜歡這一副。首先顏色非常好看,我喜歡那種剋制的顏色使用。然後就是圖中這幾位女士,身體非常健康強壯,很符合我的審美。 畫作原名不是這個,但寫出來會被罰款。

雅克-路易·大衛1799年創作的《薩賓婦女》。這應該是美術史裡比較著名的畫作了。頗有戰錘裡手辦王塔拉辛得感覺:要的是歷史感,年代細節不重要!建築,軍武,旗幟,著裝,都和歷史有差異。但只要是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紅頭盔的就是羅慕路斯,左邊黑頭盔是他岳父,中間白衣裙的女人就是他妻子赫西莉亞。養精蓄銳的薩賓人前來討還血債,陣前薩賓的女人們帶著自己和羅馬人的孩子前來勸阻。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不要讓奴家哭了丈夫再哭父兄啊~啊~啊~啊~啊~(請腦補梅派唱腔) 羅慕路斯並不是這幅畫得中心,他和赫西莉亞分享了中心的兩側。並且是赫西莉亞,而非羅慕路斯,伸展開的雙臂引導了這幅畫最核心的構圖。你還能從圖中他們的孩子,紅衣婦女,以及馬匹的眼睛發現,他們正在看著畫外的你。似乎你的下一個舉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這幅畫本身的名字是The Intervention of Sabine Woman. Intervention 便有介入的意思。赫西莉亞代表的薩賓女人們介入了兩個部族的爭鬥,love and peace 全劇終。個人認為沒把這個詞翻譯到中文名中,強調了薩賓婦女的地位,是非常好的省略。

這枚硬幣描繪的是塔培亞被懲罰。硬幣本身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但這個事兒和前面那幅畫有聯繫。塔培亞當時是維斯塔貞女,侍奉永恆之火的女神官。薩賓前來複仇時買通了這位防火女,為他們打開了大門。兩個部族的結局我們已經知曉,雙方在薩賓女人的斡旋下和好。但塔培亞就比較慘了,維斯塔作為維護國運的女神,手下的女神官卻是個叛徒。這怎麼行?還記得薩賓女人那幅畫中的那塊巨石懸崖嗎?她被迫從上面跳下來摔死之後就叫“塔培亞巖”了。而且因為雙方沒打起來,只有塔培亞受傷的世界…… 順帶一提,羅馬的伊特魯利亞王駑馬·龐畢利烏斯把維斯塔神殿接到羅馬後,維斯塔貞女如果犯了死罪,要求不能見血。會關在一個地下室裡衰竭而死。死罪除了不貞,火焰熄滅和軍團戰敗這種敗了國運的情況也要死。難說不跟塔培亞這事兒有聯繫。

地圖中心便是Palatina,我們也可以看到位於其西南的Aventinus。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圖中可見護衛的兵裝以及攜帶的物品,儀式性遠大於實用性。

在這幅1515年的畫中,拉斐爾展現了盲眼以利瑪斯與Proconsul對話時施展神蹟,並使後者皈依基督教的故事。這裡首先可以看到Proconsul坐的椅子,和前一張展示的座凳相符。看一下左邊的束棒,不是很清楚,但是您使勁兒看,應該能看出上面細長的側面伸出部分,不是很突出。 這裡我很篤定他們是帶斧頭的狀態。Proconsul是Consul 的一個特殊情況,後者表示元老院最高執政官,共有兩人。Pro做前綴時表示該執政官正在行使他的軍事統帥職責。把界牆外的會面安排在外面的小神廟之類的建築內,是一個慣常做法。 凱撒和龐貝都曾經有過這個困擾。不帶兵,自己的政敵就要至自己於死地;帶兵,就不能進羅馬城。偏偏所有的政治建築都是在界牆裡面。

束棒作為權力的象徵,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都在使用。而他的名字,“法西斯“,則沒有和萬字符一樣被捨棄。包括法國國徽在內的很多設計都有這個元素,並且都用了帶斧子的形態,表現自己的絕對權力。
所以如果再看見這種雕像還說,“華盛頓帶了挺加特林”的,我只能說您《生化奇兵》玩兒多了。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圖中可見護衛的兵裝以及攜帶的物品,儀式性遠大於實用性。

在這幅1515年的畫中,拉斐爾展現了盲眼以利瑪斯與Proconsul對話時施展神蹟,並使後者皈依基督教的故事。這裡首先可以看到Proconsul坐的椅子,和前一張展示的座凳相符。看一下左邊的束棒,不是很清楚,但是您使勁兒看,應該能看出上面細長的側面伸出部分,不是很突出。 這裡我很篤定他們是帶斧頭的狀態。Proconsul是Consul 的一個特殊情況,後者表示元老院最高執政官,共有兩人。Pro做前綴時表示該執政官正在行使他的軍事統帥職責。把界牆外的會面安排在外面的小神廟之類的建築內,是一個慣常做法。 凱撒和龐貝都曾經有過這個困擾。不帶兵,自己的政敵就要至自己於死地;帶兵,就不能進羅馬城。偏偏所有的政治建築都是在界牆裡面。

束棒作為權力的象徵,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都在使用。而他的名字,“法西斯“,則沒有和萬字符一樣被捨棄。包括法國國徽在內的很多設計都有這個元素,並且都用了帶斧子的形態,表現自己的絕對權力。
所以如果再看見這種雕像還說,“華盛頓帶了挺加特林”的,我只能說您《生化奇兵》玩兒多了。

忍不住玩兒爛梗。羅馬束棒的兩種形態,帶斧頭的充能斧狀態和拆開之後的盾斧狀態……

昭告天下,是我,帶著這支軍隊,毀滅了共和國的敵人!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









想象一下,在需要出城的選舉日,全體羅馬公民看著旁邊空蕩蕩,不走。全都在這個小門口排隊……戲劇誇張,請別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