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嘶啦啦,今天晚上去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816》,也有譯名為《BIG–讓孩子拯救世界》。
先說結論,我覺得非常棒,也掉了幾十滴小珍珠。
因為現在是深夜,所以這篇可能比較囉嗦。
這場我是被迫包場看的,因為根本沒人看,笑死。導致包場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場次原本就極少;二是為了省點票錢我選的影院有點偏。
但這部目前其實也不算冷門了,在某瓣實時熱度榜單都排第一了。
然而,看過的人還是很少,為啥?根本不安排場次啊。
誰要看兒童片啊?還是這種題材。
我推薦的理由,就如標題的意思,有機會包場,還能哭。
你有多久沒哭過了?
成年人做什麼都需要理由,很多人會告訴你“給我笑”。
哭?成何體統。
這種壓力往往是被社交網絡捆綁著。
(我感覺咱們文化核心的孝道彷彿也是一種笑道,就是很重視社交譜系)
當然,也可以哭,但要分情況,分場合。
什麼情況?
比如感動的時候咯。
《泰坦尼克號》我哭爆,《血戰鋼鋸嶺》我哭爆,《隱入塵煙》我哭爆,《泳者之心》我哭爆。
或者害怕的時候咯。《異形奪命艦》會有點想哭。
什麼場合?
比如葬禮的時候咯。給我狠狠哭,立刻,馬上,哭不出來也要哭。
記得電影《父後七日》裡面,女主參加老爸葬禮,就被告知某個環節要狠狠哭。但她整個過程其實都是懵的,這時候的哭只是一種形式。直到很久之後在Party上告訴朋友“我爸掛了”,她才慢慢接受這個現實,然後才爆哭。
所以,成年以後,能夠自然地哭真的很難得。
電影是實現這點的很棒的方式,因為黑黢黢的也沒人看見。但誘人掉珠是有技巧的。不是每種技巧我都吃。比如《找到你》,電影中的母親一直在哭,我反而哭不出來了。
我現在也不追求爆哭了,感覺是一時情緒激昂,那種細水長流的哭才是最致命的。
明明眼睛已經幹了,但心海里還有個支流在微微滲著小珍珠粒兒。
《816》這部電影就可以讓你在電影院安靜的哭,而且很自然,又自然又放肆(因為包場),這點真的很難得。
咳咳,好像講半天都沒講到劇情啊。
首先,我們看下劇情簡介
最溫暖的孩子遇上最冰冷的病魔,小小勇士堅強迎戰。六組性格、背景迥異的兒癌家庭和醫護人員相遇在“816”病房,用樂觀和愛對抗最殘酷的現實,在笑與淚中互相治癒,收穫最“BIG”的力量。
當絕望和希望交織,他們決定開啟一場午夜出逃的神秘計劃……
簡單說就是6名癌症少年和他們的家長組團打怪的故事。
這6名少年分別是:
——5歲小女孩努拉,超絕可愛,爸爸是牧師,媽媽職業好像沒交代。
——5歲小男孩羅恆,爸爸坐著輪椅,媽媽懷孕,是出租司機。
——8歲小男孩是延,愛畫畫。父母離婚了。爸爸公交司機,媽媽職業好像沒交代。
——10歲女孩源源,喜歡跳舞。媽媽在動物園工作。爸爸沒看到。
——16歲女孩珈農,會談吉他,是一個樂團家庭,比較特別的是爸爸67歲了。
——14歲男孩大杉,左腿截肢,家裡做醫美的,應該很有錢。
邊看電影邊記的,可能有些不夠準確或完整,大差不差。
這6名少年的共同點是都得了癌症。
但他們不止是患者,還是戰士。一起對抗癌細胞的小戰士。
電影中,為了展現他們的努力,專門做了好幾段組團打怪的動畫。看似有點離譜,但又感覺用心良苦。
這樣的處理,顯然比讓小演員們皺緊眉頭、握緊拳頭、顫抖地說“我不疼”更有表現力。
整體觀感,其實是一部挺歡樂的電影,這種感覺是多層次的。
首先,演員的顏值很不錯。從大人到小孩都是。尤其2個小女孩特別可愛。
其次,整體的色調很明亮。音樂也不煽情。關於音樂,有一場映後交流導演是這麼解釋的。
歡樂的地方我要像早晨的朝氣,而不是像在夜店的那種歡樂;在悲痛的時候,我希望它是一種熟睡的安靜,是那種搖籃曲的氛圍。所以這部電影裡面所有的音樂都是有活力的,很陽光的。即使是悲傷的地方也像是媽媽抱著孩子在睡覺的感覺。
最後,某些故事設定很有趣。我在前面介紹6位主人公的時候,有3位是寫的小男孩、小女孩,還有3位去掉了“小”字。為啥呢?因為這三位有一段小小的三角戀所以已經是大人了。
10歲的源源喜歡大杉,而大杉又對珈農一見鍾情。
一般來說,這類題材的電影安排這類情節是有些悲傷的,但本片處理的很好,我很難形容,就是那個度拿捏的很好。不愧是拍過經典愛情片的導演。
本片導演魏德聖,上一部作品是《賽德克.巴萊》,籌拍了十二年,上上部是《海角七號》,經典愛情片。從愛情片,到戰爭片,再到兒童片,這幾部類型的跨越就讓人蠻佩服的。
主角群,有很多熟面孔,但最開始讓我知道並想看這部片是珈農的演員於卉喬。
咳咳算是我看著長大的,很久以前刷《康熙來了》看到的。
她之前還演過《我們與惡的距離》,另一名演員曾沛慈也演過《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也算本片在我這裡的一個大加分項。
(小聲說個暴論,《與惡》是近十年最好的國產劇)
但只看故事簡介也知道,這不可能是一部歡樂的電影。
簡而言之,有沒有刀?
有刀,為了讓這刀更加溫柔,導演讓主角們瘋了一次。也就是簡介中寫到的“午夜出逃計劃”。
儘管這種情節在不少電影都有類似的,但這種行徑當然是不應該鼓勵的。
所以本片中的醫生知道後,看見平安歸來的大家一片熱鬧,氣的一頓輸出,結果,被某個小孩一句“吵死了”就偃旗息鼓,接過一位媽媽背上的寶寶,說“我來吧”。
多麼溫柔啊,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又真實又溫柔。
這就是我感受到的本片的氣質。也是掉珍珠的原因。
劇情部分,只能說這麼多了,還是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去親自看看。
最後,再淺談一下技巧部分。
前面提到,誘人掉珠是有技巧的。
那麼《816》的技巧是什麼呢?我覺得是反差。
小孩子,小小的身體,大大的意志。
大孩子,殘缺的身體,還滿腦子愛情。
父母,房外偷偷的哭,房內滿滿的笑。
醫生,冷冷的表情,溫暖的心。
其實,這種反差也並非很特別的技巧,我感覺能打動觀眾,還有演技、對白包括前面提到的畫面、音樂的加成。
無論如何,我覺得片名816寓意BIG(形狀上也像)這個就挺反差萌的。
所以,Big到底指的什麼呢?
是求生的慾望。或者說意志?能量?
也是禮物。Being is Gift。
我看完電影收到了這份禮物,然後寫下這篇轉贈給你。
如果你也收到了,就去支持下本片咯,順便無情的(不要多想的,立刻的,馬上的)讚我、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