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過世300年的忌日。這一天大概出生了20萬個嬰兒,但有一個比較特殊,就是這位:
襁褓時期的霍金
史蒂芬·霍金
正抱著他的男人是他的父親
霍爸:弗蘭克·霍金
弗蘭克·霍金。
弗蘭克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佃農世家,他的爺爺約翰·霍金擁有很多地,怎麼看也算富甲一方了。但不幸的是,正當弗蘭克的爺爺買了很多農場,準備大幹一場,帶領家族走向輝煌的時候,他沒注意到一件事——一戰要來了。
勞動力短缺再加上時局不穩定,很快老約翰就破產了。霍爸的爸看自己的爸要破產,這不行啊,得幫一把啊!然後,自己也破產了。
原本故事到這裡就應該是一個晚期賈寶玉,老年曹雪芹窮困潦倒,家破人亡的結局。但瘦死的駱駝終歸比馬大,曹雪芹破產了還能寫《紅樓夢》,而霍金家破產了還能送霍爸去牛津學醫。
霍金在自傳中這樣描述:
“幸運的是,我的祖母在巴勒布里奇擁有一幢房子,她在那裡辦學,並由此獲得微薄收入。這樣他們就能設法送自己的兒子去牛津學習醫學。”
霍爸也是爭氣,獎學金拿到手軟,除了自己花還能給父母寄點。二戰開始後,他作了一次橫跨非洲的陸路旅行,到達過剛果河,然後乘船回到英格蘭,準備參軍。然而,別人告訴他,他從事的醫學研究更有價值。
霍爸的這個決定至關重要,因為他會在返回牛津後邂逅一位美麗的女士——伊莎貝爾·艾琳·沃克,一位比他小十歲的同事,也是他後來的妻子,伊莎貝爾·霍金。
霍媽:伊莎貝爾·霍金
在二戰時,德國人和英國人隔著英吉利海峽互相轟炸。他們達成協定,德國人不轟炸牛津和劍橋,作為承諾,英國人也不會轟炸海德堡和格丁根。霍爸霍媽雙雙跑去避難,而霍金本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的。
二戰時的倫敦
在小霍金一歲半的時候,他的妹妹瑪麗出生了。和很多小朋友一樣,霍金對他的妹妹戒備心十足,以至於整個童年都關係緊張,直到成年後彼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才稍有緩和。我們都知道霍金成了科學泰斗,而瑪麗最終成了一名醫生。
霍金5歲時第二個妹妹菲利帕出生了,霍金是這樣形容她的“她脾氣急峻,悟性很高”,5歲的霍金已經能理解這個妹妹的到來是怎麼回事,他期盼著小妹妹的到來好三個人一起玩遊戲。
三兄妹
霍金家還收養過一個孩子。這個叫愛德華的孩子在霍金14歲時才來到霍金家。遺憾的是,他和其他三個孩子完全不一樣,引用原話就是“他是完全非學術、非智力的”。這個評價很委婉,但我們都知道這個評價背後的意思。愛德華在2004年過世,可能是因為公寓的乳膠漆中毒。終其一生,都和其他三個兄弟姐妹很要好。
和很多年輕父母一樣,霍爸霍媽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他們把兩歲半的霍金放到平均4歲的託兒所中。理由也很簡單,書上說:孩子兩歲就應該準備開始社交。
面對號啕大哭的小霍金,霍爸霍媽顯得相當手足無措,但要不說牛人就是牛人呢,僅僅一個上午,他們就把小霍金帶回家了,然後之後的一年半都沒有再提託兒所和兒童社交的事。
海灘上的三兄妹
小霍金去的這個幼兒園是很牛的。二戰期間以及二戰後的一段時間,海格特都是科學家和學術界人士居住的地方。這些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個叫拜倫宮的地方。
拜倫宮的教育理念是相當先進的,他們極其反對灌輸式教育,他們讓孩子自己讀書學習並讓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在上學,在接受教育。有些寓教於樂的意思。
也正式因為這個原因,霍金直到8歲才學會最基本的閱讀,而他的小妹妹菲利帕和我們用的是一套教育方法,她四歲就會流暢的閱讀了。
而廣為流傳的“霍金小時候並不聰明”的說法也來源於此。但大家也看到了,霍金小時候不僅非常聰明,而且他們全家都非常聰明,不括但不限於他們兄弟姐妹三個以及告知父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