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


3樓貓 發佈時間:2021-12-07 20:47:05 作者:輸入中 Language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張

“這門火炮看起來像是戰前的遺物,你對它為何出現在此處感到非常地好奇。”

 在輻射2中出現的榴彈炮,在戰前山嶺軍事基地中儲存著不少這種武器,不過仍然處於可用狀態的已經不多了,在新裡諾的軍火販子地下室中也有一門該型火炮,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人有興趣或是出得起把它買下來的價格。在遊戲流程中,你需要為山嶺基地中可用的那門榴彈炮尋找彈藥,以用於轟開被封閉的基地入口。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張

“一枚75mm口徑的榴彈炮彈藥,其表面已經斑駁不堪,但你還是能辨認出‘EXP. 9-25-98’的字樣。”

在背景描述中該型火炮似乎是使用的75mm彈藥,但是美軍二戰後裝備過的唯一一型75mm榴彈炮M1(M116)其形制與該型火炮可謂全無相似之處,反而是更大口徑的M2A1(M101A1)105mm榴彈炮與其幾近相同: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4張

M1(M116)75mm榴彈炮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5張

M2A1(M101A1)105mm榴彈炮

該型火炮是二戰時期美軍的標準輕型火炮,伴隨美軍經歷了歐陸以及太平洋戰場的一系列戰事。該型火炮發射105mm(4.1英寸)半定裝高爆彈,最遠射程達11270米(12330碼),這令它十分適合執行支援步兵的任務。憑藉其精準性和威力它迅速地獲得了部隊的青睞,並且在戰後推廣到許多其它的國家。

在二戰期間美軍的炮兵團由指揮部,一個155mm炮兵營以及三個105mm炮兵營組成,每個炮兵營的火炮數量均為12門,並且分為四炮一組的三個炮組,這樣以來一個炮團就總共下轄12門155mm榴彈炮以及36門105mm榴彈炮。與英聯邦國家普遍裝備的25磅炮相比,105mm M2A1榴彈炮的精度與之相當,但發射的彈丸質量更大,且炮架全重也僅僅略微超出。在9000米距離上使用M1型高爆彈時,其距離概率誤差為41米,而方向概率誤差為10米。

在1962年時,美軍對火炮的編號進行了重新規範,105mm M2A1型榴彈炮更名為105mm M101A1型榴彈炮,並且在越南戰爭中繼續發揮作用。其時美軍還擁有同口徑的M102型火炮,但顯然它並不足以取代M101A1。現今該型火炮在美軍中已經全部除役,但在部分其它國家中還有繼續裝備。

性能參數:

火炮全重:2260千克(4980磅);

火炮長度:5.94米(19英尺6英寸);

身管長度:2.31米(7英尺7英寸)22倍徑;

火炮寬度:2.21米(7英尺3英寸);

火炮高度:1.73米(5英尺8英寸);

使用彈藥:105X372R;

火炮口徑:105mm(4.1英寸);

炮閂樣式:橫栓;

復進裝置:液氣,恆定後座,復進行程110cm(42英寸);

炮架樣式:開腳式;

高低射角:-5°~+66°;

左右射界:46°;

炮口初速:472米/秒(1550英尺/秒);

最大射程:11270米(7英里)。

火炮配用彈種及性能列表: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6張

“大炮族是一個極度排外的群體,在莫哈維他們擁有的火力甚至比軍火販子還要恐怖,從來沒有一個外人能夠活著從他們那防衛森嚴的領地中回來講述那裡的事情。”

榴彈炮和其它許許多多種類的火炮一樣,都是戰前美利堅合眾國武裝力量曾經擁有的裝備,有些火炮是可移動的,有些則被固定在炮臺之上,不過總的來說它們的基本工作原理總是一樣的:使用火藥作為推進劑的身管武器,通過炮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和破片殺傷敵人。在戰場上各式火炮可以勝任包括火力支援、對空防禦、軟化敵方堅固陣地的任務,在研究設施中也承擔測試各種新型彈藥的工作,比如著名的土星合金破片彈藥。

在戰前有難以計數的火炮被分散儲存在全國各處的軍事設施之中,不過如今能夠意識到這些武器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7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8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9張

在內利斯空軍基地裡駐紮著的大炮族及其熱衷於用這種武器來保衛自己的領地——請務必不要忽視他們在這方面的決心和能力,哪怕你已經穿上了動力盔甲自認刀槍不入也不行,大炮面前人人平等!他們是廢土上極其罕見地擁有一支完整炮兵部隊的勢力。其它的例如NCR軍,英克雷軍和鷹爪傭兵也都在廢土上有著或好或壞,但都威懾力十足的名聲。在美軍戰前的其它基地裡,比如大山脈軍事基地和大分水嶺軍事基地裡也留存著不少這些武器,不過現在多數都已經變成毫無用處的殘骸了,只有極其小心精確的修復才能讓它們重新在戰場上咆哮。

除此之外,軍團不知從何處也弄到了足夠的零件拼湊出了一門榴彈炮以用來收拾那些讓他們頭疼不已的NCR神槍手,不過由於缺乏點火部件來擊發炮彈的緣故,這門火炮迄今為止都還是一門廢鐵。但恐怕這門火炮重新運作起來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軍團對火炮並不是全然無知,他們只是缺乏使用這些武器的興趣和動力。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0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1張

該火炮最有可能的原型就是蘇聯的ML-20 152mm榴彈炮

和輻射世界中的榴彈炮相比,ML-20僅僅只是缺少身管上方的復進裝置而已。

M1937 152mm口徑榴彈炮(ML-20,俄語:152ммгаубица-пушкаобр 1937г МЛ- 20)是一型蘇聯裝備的榴彈炮,它由172設計局設計研發,以費奧多爾·彼得洛夫為首的研究團隊在M1910/34 152mm榴彈炮(源自法國施耐德公司的M1910攻城炮,在一戰前設計出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它在1937年到1946年間被大量地生產出來,並在二戰中主要擔任了蘇聯紅軍軍團/軍一級的炮兵火力投送任務。這種武器甚至在敵人那裡也十分受歡迎,繳獲了它們的德軍和波蘭軍隊欣然接受了這種火炮,並且立刻把它們編入了國防軍和芬蘭軍隊的作戰序列。即使在大戰過去許多年之後,ML-20在二十世紀末的許多戰事中都還依然可見。

在新生的蘇聯紅軍(RKKA)接收了舊沙俄的軍事權利的同時,舊沙俄的軍事裝備體系也被一併接收了過來,在這之中就有施耐德M1910攻城炮,這種火炮在1930年代被蘇聯人兩次改進,從而誕生了152mm M1910/30和152mm M1910/34兩種型號的榴彈炮。不過對於蘇聯紅軍而言,這種火炮的機動性,最大仰角和移動速度仍然有繼續改進的必要,在1935年到1937年間位於莫托維利卡的172廠一直在試圖對這種火炮進行現代化改進,但是炮兵總指揮部技術委員會(GAU)還是認為只有更加徹底的改進才能滿足軍隊將來的需求。為此該廠的設計局開始了兩種型號的火炮研究設計工作:即ML-15和ML-20,前者為GAU負責的項目,而後者在當時相比之下還只是一個由費奧多爾·彼得洛夫為首的研究團隊負責的私人開發計劃,這兩種火炮均使用M1910/34火炮的身管和反衝系統,而ML-20更是直接繼承了後者的路輪、懸掛和大架。

1936年4月,ML-15的原型開始了地面測試,在評估後被要求修改設計,隨後於1937年3月再次進行實驗並取得了成功。ML-20則在1936年12月就通過地面測試並在來年試裝備到部隊中進行實際檢驗。在排除了設計上的一些缺陷(主要來自火炮大架)之後,ML-20被推薦投入批量生產並於1937年9月22日得到了152mm M1937型榴彈炮的編號(俄語:152ммгаубица-пушкаобразца1937года МЛ- 20)。

ML-20會在競爭中勝出的緣故尚未明晰,相比之下ML-15的質量更輕(戰鬥狀態下全重比ML-20輕了500kg,而運輸狀態下則輕了600kg),機動性更好(最大公路牽引運動速度45km/h),但相應地,ML-15的炮架設計也更為複雜(在ML-20最終的生產型號裡這個特徵也或多或少地被繼承了)。因此也有人猜測或許ML-20勝出的緣故是因為使用舊火炮生產線轉產新型火炮的兼容程度更高。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2張

施耐德M1910攻城炮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3張

M1910/30榴彈炮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4張

M1910/37榴彈炮

ML-20的正式分類是加農榴彈炮,意即此種火炮結合了榴彈炮和加農炮(但還是以榴彈炮為主)的性能從而得以兼顧此二者的任務。該通用性的事先得益於其極大的仰角調節範圍和多種不同發射藥的組合使用。為了兼顧榴彈炮和加農炮兩個角色,該型火炮還專門安裝了兩臺火炮瞄準儀,一臺用於直瞄射擊一臺用於間接射擊。為計算彈道和修正環境影響,該型火炮配備了一種被稱為氣象彈道計算器的機械式計算儀,包括一個專用的計算尺和事先編好的火炮射表(在通常情況下是絕密情報)。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這種機械式計算儀也被推廣到其它火炮上使用。

ML-20火炮的身管主要有一體式和組合式,不過據考證第三種松裝襯管的樣式也在實際中存在過。為了減輕後座力,火炮身管的前端安裝了一個碩大的炮口制退器。火炮的炮閂為斷隔螺紋式炮閂,在開閂式會強制拔出膛內的炮彈,為避免在發射前意外開閂,在炮閂上還設置了一道安全鎖,只有手動解除之後才能打開炮閂取出膛內的炮彈或藥筒。為了保證在高仰角狀態下裝填炮彈時炮彈不會從炮膛中自然滑落,該型火炮還設計了擋彈板。該型火炮採用繩拉擊發方式。

火炮的反後座裝置包含了一個液壓緩衝裝置和復進機,它們各自容納了22升的油液,在復進機中的壓力最大可達45個大氣壓。

火炮的大架型號為52-L-504A,於122mm M1931/37(A-19)型火炮相同,其採用開腳式,並且配備了防盾和平衡機,運動機構則使用了鋼製板簧懸掛和橡膠輪胎的鋼製路輪(一些早期生產型還是使用了部分輻條式路輪和M1910/34的實心輪胎)。在牽引過程中,火炮的身管通常會被推到後退位置,在身管前出位置式也可以進行牽引,但是這樣一來牽引速度就會受到限制,只能達到4-5公里/小時(縮回身管的話可以達到20公里/小時)。從牽引狀態轉變為戰鬥狀態需要耗費8到10分鐘。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5張

122mm M1931/37

生產歷史:

該型火炮於1937年到1946年投產,共有6884門牽引火炮被生產出來,而另有4000根身管被用於SU-152和ISU-152自行火炮,在1956年時,ML-20被擁有相同彈道性能的D-20 152mm火炮取代。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6張

在戰爭末兩年產量縮減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絕大多數在該時期生產的火炮都變成了ML-20S型(結構較為複雜),其二則是隨著德國人在戰爭末期越來越多地投入重型坦克進行防禦,ML-20型火炮的生產工作需要為穿甲性能更好的A-19 122mm加農炮讓位。

ML-20最開始是作為軍團級炮兵支援火力被部署到部隊之中的,和122mm A-19加農炮一道被稱為“軍團炮兵二重奏”。在1940年-41年時總共有三種編制的炮兵團在實戰中出現:

兩個ML-20加榴炮營,一個A-19或107mm加農炮營(共計24門ML-20火炮);

兩個ML-20加榴炮營,兩個A-19或107mm加農炮營(共計24門ML-20火炮);

三個ML-20加榴炮營(攻擊36門ML-20火炮)。

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之後,軍團級的炮兵編制很快就消失了(就像純步槍兵部隊編制被淘汰了一樣),但隨後在戰爭中又得到了重建。新的炮兵團編制中將包括122mm加農炮和152mm榴彈炮,但有不少人回憶稱ML-20加農榴彈炮也還在使用。

在1943年時該型火炮被下放到了軍一級的炮兵團中,每團的編制包括了18門ML-20。1945年初時近衛軍下屬的炮兵旅則擁有36門ML-20火炮。除此之外,這種火炮還以24門炮編制炮兵團和36門炮編制炮兵旅的形式出現在總部所屬的預備隊中。

這種火炮的主要打擊目標是敵方的有生力量,工事以及敵近後方的關鍵設施,其配備的OF-540 HE重型高爆彈可以穿透20-30mm厚的均質鋼裝甲,因此對輕防護裝甲車輛有著足以致命的殺傷效果,而重裝甲車輛的底盤、觀瞄設備還有其它零部件也很容易被炮彈爆炸產生的碎片損毀,有時候即使車體表面的裝甲沒有發生破損,車內被炮彈衝擊而產生崩裂的碎片也會造成嚴重的傷害。152mm炮彈的直接命中可以掀飛一輛中型坦克的炮塔,或者令一輛重型坦克的炮塔被卡住無法動彈。

ML-20的首次實戰是在諾門罕戰役,不過在這次戰役中它投入的數量有限。它在冬季戰爭中也被用於對付曼納海姆防線上的工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種火炮更是被大量地投入戰鬥,而由於其可靠型和可維護性,它在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仍然繼續在蘇聯軍隊中服役。

除去蘇聯人之外,他們的敵人也對這種火炮青睞有加,在德軍早期對蘇聯發動的突襲中,有數百門ML-20被國防軍繳獲,隨後它們就被命名為15.2cm KH.433/1(r)被編入了德軍的戰鬥序列,甚至在1943年2月的時候德軍還專門為這種火炮建立了一條彈藥生產線。

芬蘭軍隊在1941年-44年的戰爭中也繳獲了37門這種火炮,此外還從德軍那裡接收了27門,這些火炮被芬蘭人命名為152 H37並繼續在芬蘭軍隊中服役。在它們手上這種火炮的大架還和許多其它型號的身管裝配在一起,導致總共有152 H37-31多種型號的出現。不過,雖然這種火炮的性能令它倍受喜愛,但對缺乏牽引車輛的芬蘭軍隊而言它還是有些笨重,因此有部分火炮被部署在海岸陣地上作為岸防炮存在,這批岸防炮裡有兩門後來又被蘇聯紅軍繳了回去。在芬蘭的這批火炮在1988年經歷了現代化改造,時至2004年時仍以152 H88-37的名義繼續服役,在2007年時它們才全部被撤裝。

火炮型號:

該型火炮的身管主要為分裝式和整體式兩種,不過有消息表明松裝襯管的型號也有使用。

除去基本型號之外,只有ML-20S進行了批量生產,由於這種火炮的改型是為了安裝在自行火炮上使用,該改型修改了火炮的操縱機構使其在狹小空間內更方便使用;

ML-20使用藥包發射的實驗型:炮兵總指揮部技術委員會在1937年時出於經濟原因要求驗證中型火炮使用藥包發射的可能性(藥筒的生產需要大量的銅),不過該實驗並不成功;

ML-20SM:ML-20S的改進型號,移除了炮口制退器,該型號的火炮僅在實驗型ISU-152上出現過一次;

BL-20:ML-20火炮使用鑄造炮尾和楔式炮閂的實驗型,由OKB-172(內務人民委員部密令)於1946年設計;

ML-20型火炮身管配裝M-46火炮大架:在1950年時,152mm ML-20加榴炮身管和130mm M-46加農炮火炮的大架被組合到一起進行了測試;

152 H88-37:芬蘭對其進行現代化改裝的型號;

152mm haubico-armata(芬蘭語榴彈炮)wz.37/85:波蘭對其進行現代化改裝的型號,使用KrAZ 255B卡車的輪胎,新型氣缸以及車燈,使得火炮的牽引速度從20公里/小時上升到了50公里/小時,並且可以在公路上行動而不損傷路面。

ML-20型火炮在自行火炮上的應用:

SU-152:使用KV-1s重型坦克底盤,1943年2月至12月間投產,產量670輛;

ISU-152:使用IS-1重型坦克底盤,1943年11月至1946年間投產,產量3242輛;

ISU-152 M1945:使用IS-3重型坦克底盤的實驗型號,僅一輛原型車。

ML-20火炮可謂是蘇聯在二戰中最為成功的火炮之一,它的定位介於傳統的榴彈炮和加農炮之間,與前者相比它的射程更遠(以德軍裝備的15cm sFH 18為例,其射程僅為13.3km,而ML-20則有17.23 km),這使得它可以在敵軍炮兵射程範圍之外打擊敵人;而與後者相比它又在重量和成本上有優勢,因此在機動性和生產效率方面也就更強。以德軍火炮為例,15cm K39加農炮(最大射程24.7km)全重12.2噸,且只生產了61門,堪稱傑作的17cm K18加農炮(最大射程29.6km)全總23.4噸,產量為338門;更輕一些的10.5cm sK18加農炮(最大射程19.1km)全重5.6噸的產量更高一些(2135門),但其15kg重的炮彈殺傷力遠遜於44kg重的ML-2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聯人的ML-20火炮的產量高達6884門(不計算自行火炮),比前三者產量加到一起還要高出一倍有餘。德軍曾經在戰時試圖仿製該型火炮,但仿製品15cm sFH40由於結構缺陷的緣故並不成功,15cm sFH42的射程亦不理想,最終也只生產了46門就告作罷。在1943年至44年間國防軍一直在尋求一種最大射程18km的15cm口徑榴彈炮裝備部隊,不過到最後也沒能達成願望。

和ML-20火炮的角色相近的火炮有法國的155mm M1917和1918,它們的射程更遠,但重量比ML-20多了3.5噸(美國的155mm 長腳湯姆也是一樣);捷克的K4榴彈炮(被德軍繳獲後命名為15cm sFH37(t)繼續使用)重量比ML-20輕了兩噸,但射程也少了2km且產量只有178門;英國的BL 5.5英寸(140mm)中型火炮可能是和它最為相似的產品,其總重量僅僅6噸出頭,且在使用82磅(37kg)彈時射程達到了18100碼(16.6km)。

對ML-20而言其主要不足在於重量過大而導致的機動性有限,對ML-15的測試表明,該型火炮尚有可以改進的更加輕便更加適合高速牽引的餘地。炮口制退器的使用也帶來了一些小小的瑕疵:雖然它確實有效地減緩了火炮的後座力使得火炮大架的質量得以減輕,但在開火時它會讓炮口的衝擊波揚起地面的塵埃從而可能暴露火炮的陣地,不過這也算不上什麼大問題,因為其時同期的其它火炮上炮口制退器也是很常見的設計。

ML-20加榴炮配備的彈藥一覽: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7張

穿甲彈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8張

反工事彈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19張

高爆彈(加農炮彈道)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0張

高爆彈(榴彈炮彈道)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1張

榴霰彈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2張

照明彈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3張

特殊用途彈藥

彈藥穿甲能力一覽: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4張

ML-20的性能參數表:

戰鬥全重:7270kg(16027磅)

牽引狀態全重:7930kg(17482磅)

長度(身管處於牽引狀態的後退位置):8.18m(26英尺10英寸)

身管長度:炮膛長度4.24m(13英尺11英寸)27.9倍徑

身管總長4.412m(14英尺5.7英寸)29倍徑(不計炮口制退器)

火炮寬度:2.35m(7英尺9英寸)

火炮高度:2.27m(7英尺5英寸)

口徑:152.4mm(6英寸)

炮閂樣式:螺閂

駐退-復進裝置:液壓式

大架:開腳式

射角:-2°~+65°

射界:58°

射速:3-4發/分

最大射程:17.23km(10.7英里)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5張

在NCR控制的胡佛大壩頂端部署有一門高射炮,在世界大戰時它即被部署於此以保護脆弱易受攻擊的大壩不受空襲而損毀,問題是常規的空襲從來就沒有造訪過此地,取而代之的是遍佈全國的蘑菇雲。NCR佔領大壩後將這門火炮恢復至可用狀態以防止有利用戰前航空科技的敵人(比如英克雷)對此地發動突擊。然而這並沒有阻止大炮族和英克雷殘存者開著他們的B-29轟炸機和飛鳥直升機在大壩之戰中大搖大擺地登場。在金博總統訪問期間,曾經有軍團間諜密謀操縱這門大炮擊墜總統搭乘的NCR飛鳥直升機,未果。NCR曾經想過用高射炮打擊對岸的凱撒軍團營地,不過由於火炮射角太高的緣故未果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6張

關於這種防空炮的考證其實頗令人為難,因為出現在設定圖中的防空炮造型居然和遊戲中的建模完全不一樣,而後者的炮身實際上就是安克雷奇炮臺巨炮的模型去掉了兩根液壓筒再加了個看起來像是瞄準鏡的玩意……呵呵。所以,還是索性把遊戲裡的造型撇到一邊,看看設定圖裡的造型是不是有什麼來頭吧。

別說,還真有: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7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8張

除去尺寸比起來略小之外,德國二戰時的15cm口徑高射炮在形制上和胡佛大壩高射炮還是頗為相似的,尤其是後部那兩個對稱佈置的巨大彈倉。

在1936年時克虜伯和萊茵鋼鐵公司收到了一份開發15cm大口徑高射炮的合同,國防軍希望這種火炮能夠獲得更大的射高以應對飛行器的發展。在1938年時,兩家公司各自開發完成的原型火炮都進入了測試階段。在1939年時已經有600門火炮的採購合同被簽下。克虜伯公司開發的火炮得到了50型火炮(Gerät "55",“Gerät ”為德語設備之意,一下均以“XX型”代替)的編號,而萊茵金屬開發的火炮則被成為55型。這兩種火炮彼此的相似程度非常高,均在十字形底架上設置火炮的基座。從外觀上看,火炮的迴轉與俯仰由電氣控制的液壓系統進行控制。為保證火炮能夠持續地半自動發射,在火炮的後部還設置了兩個自動供彈倉,在一個彈倉打空的情況下火炮會自行使用另一個彈倉供彈,把打空的彈倉留待電動提彈機補充。50型高射炮可以拆成四個部分進行運輸:十字形底架、基座、搖架和身管;而55型則只需要拆成三個:十字形大架,上部炮架和搖架與身管。

為實現較高的射速,該型火炮配備了自動裝彈機。其左右雙向供彈的設計已經相當成熟。在實際使用中,火炮可以選擇從左部彈倉或右部彈倉供彈,每個彈倉中則各自備有四發炮彈,分別由兩個彈板固定。所以算上待發的兩發炮彈整個火炮上會有十發炮彈隨時待命,並且可以在一分鐘的時間裡全部打出去。重新裝填火炮需要兩人,一個訓練有素的炮組完成這項工作需要花費約40秒時間。在小於85°仰角的情況下火炮無法進行裝填。

雖然如此,15cm高射炮的射擊測試結果卻並不令人十分滿意,在其高昂的造價下它的實際性能僅僅比12.8cm高射炮略高,而火炮的全重卻遠超過後者,因此實在是不符合投產的條件。再者說來,一發12.8cm的炮彈打上去威力已經足夠了,15cm的口徑有威力過剩的嫌疑,該型火炮的研發工作就此擱置。但在1940年時這個計劃又重新被撿了起來。這一次克虜伯得到的代號是60型高射炮,而萊茵金屬則是65型。計劃要求火炮應能用兩輛邁勒重型運輸車進行運送,而隨著發射藥技術的改進,火炮的炮口初速也應有所增加,從而達到18000米的射高,研究工作一直持續到1943年,隨後不得不無奈地宣稱研究團隊無法達到這樣的技術指標。萊茵金屬表示可以修改它的火炮設計,使其徹底作為固定高炮使用,為此在1943年時製造了65F(Fixed installation,即固定型),但該改型也未獲得軍方的青睞。該門火炮僅僅發射了87發炮彈,並且被用來進行了次口徑彈藥和錐形炮膛的實驗。

事實上,在1943年時,國防軍已經意識到12.8cm口徑的高射炮已經差不多到了極限,單純的挖掘身管火炮的防空潛力已經沒有發展餘地了。為此包括1941年開始的80型和85型(同樣是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各自得到的編號)24cm高射炮在內的更大口徑的高射炮計劃全部都終止了研發,而把更多的資源和人力投入到地空導彈的研究中去。

15cm高射炮性能參數:

火炮口徑:149.1mm

身管長度:7753mm

炮尾長度:6113mm

戰鬥全重:32000kg

最大射程:21000m

最大射高:16300m

射界:360°

射角:+30°~+90°

射速:10發/分

炮口初速(VO高爆彈):890米/秒

炮口初速(VO穿甲彈):850米/秒

高爆彈重量:43kg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29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0張

巨型炮臺:

有數門該型火炮以固定炮臺的形式部署在安克雷奇以保護阿拉斯加的輸油管路,然而,在戰鬥開始的時候,這些火炮無一例外地都落入了進攻者的手中,結果反過來成了對付美軍的利器。不過最終在安克雷奇戰役中,這些火炮還是被摧毀了,唯一能夠探究一些細節的可能性來自於戰前美軍生產的一型模擬訓練設施,不過該設施也並非是對安克雷奇戰役的準確還原。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1張

在大山脈處也有兩門該型火炮被安置在X-7a“左方”火炮試驗場以測試土星合金破片彈藥,並且預設了X-7b“boom小鎮”作為測試的目標。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2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3張

關於這種巨炮的彈藥,從彈體表面的塗裝可知其口徑為914mm,和“小戴維”火炮的口徑完全相同(事實上世界上也沒有第二種火炮還有這樣獨特或者這麼巨大的口徑了)。這種火炮起初是用於測試航空炸彈(通過高彈道把航空炸彈送到高處模擬其下落)而誕生,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戰線逐漸向日本本土推進,預計將會遭到堅固工事頑抗的美國人就開始想利用小戴維巨大的口徑來把它變成一門巨型攻城炮,不過隨後戰爭的結束導致它並沒有派上用場。對日本人來說,幸運的是它們用不著嚐嚐914mm巨型炮彈的味道。

不幸的是,作為交換它們就得親自測試一下原子彈的殺傷力了。

除去口徑之外,小戴維火炮本身和輻射世界中的巨炮倒是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4張

當然,如果要強行有原型的話,我們倒是不妨把這幾個關鍵詞聯繫到一起看看會找到些什麼:

“巨炮”、“核戰”以及“傾斜佈置的平衡機液壓缸”

然後我們就得到了這樣的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5張

這樣的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6張

以及這樣的傢伙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7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8張

蘇聯人的原子大炮(上為2A3“聚光器”,下為2B1“奧卡”)

2A3 kondensator 2P(俄語:2А3«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是蘇聯人的一款406mm口徑自行榴彈炮,在俄聯邦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GRAU)的主導下由格拉賓設計局設計並在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生產。

2A3的誕生源自於對冷戰期間美軍制定的新“五群制原子步兵師”戰術規範的回應,該戰術規範包含了大量使用包括核子火炮在內的核武器的內容。美軍的M65加農炮(即著名的“原子安妮”)已經在1952年裝備部隊,並且在次年就被部署到了西德,為此蘇聯也開始開發自己的核子火炮來保證取得軍事對抗的均勢乃至優勢,該計劃隨即以“271工程”的名義展開。

在1955年時格拉賓設計局就完成了火炮系統的設計,而該型火炮的底盤設計隨後也在列寧格勒的科特林設計局手中完成了。該火炮系統很快就得到了正式的武器編號“2A3”並且在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完成了最終的設計及生產工作,總產量為4門。

在1957年時,西方的軍事觀察員在蘇聯的紅場閱兵中首次目睹了這種新式武器,而且在一開始的時候錯認為這只是蘇聯人造出來嚇唬人的一個大模型。

“聚光器”的服役生涯十分短暫,在短期進行了大量的測試之後這種武器被配屬給炮兵司令部作為預備隊使用,在那裡這些火炮一直服役到尼基塔·赫魯曉夫開始軍事改革為止,這名領導人對導彈的偏好顯然超過了斯大林時代盛行的所謂“超級火炮”和那些重型坦克,並且認為這些過時的武器都應當“扔進垃圾堆再踩踩平”。為此所有四門”聚光器“火炮在這樣的風波下很快就在1960年代中葉全部退役,並被送至莫斯科中央軍事博物館作為展品展出至今。

與其相近的2B1”奧卡“核子火炮則在1957年時完成了原型的設計,其底盤(273工程),同樣在基洛夫工廠完成了設計生產的工作,和271工程一樣,它的底盤也是源自於T-10重型坦克底盤的設計,為適應重量,每側的負重輪增加到了8個,拖帶輪則有4個。由於它們的後坐力都非常的大,設計人員特意加強了懸掛系統,但是在實際測試中,火炮的後座力還是很容易對驅動輪、齒輪箱之類的零部件造成損壞。由於這兩種自行火炮的體積和質量實在太大,它們的運輸和機動也相當麻煩 。 

和2A3型火炮相比,2B1的主要改變在於其使用了420mm口徑20m長的身管,因而得以將750kg重的彈藥發射到最大45km的距離。相比之下,2A3的406mm火炮只能將570kg的彈藥發射到25.6km之外。2A3 和 2B1 只能發射由火箭助推的高爆榴彈或戰術核彈,炮車自身不攜帶炮彈,由專用的彈藥車供彈,並由車尾的小吊車裝彈,射速每2-5分鐘1發。對於普通火炮而言這個射速是偏低的,但對於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的火炮而言,這樣的射速還算可以接受。

和2A3火炮一樣,在赫魯曉夫上臺之後,2B1型核子火炮也很快就退出了現役。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39張

義勇軍在固定據點中部署的火炮是一種重型迫擊炮,其威力和精度都相當不錯,就是射程較短且需要部署不少兵力對其進行保護,不過考慮到義勇軍的據點分佈廣泛且成員眾多的關係,這倒算不上什麼致命的缺陷。曾幾何時我認為這種武器是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其原型的,因為在它的身上你可以明顯地看到不同時代的技術特徵被糅合到了一起,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某地發生戰爭新聞……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40張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41張

要準確地考究這種綽號為“hell cannon”的武器到底有什麼型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幾乎每一門這樣的土製火炮都自有其特徵,但是總體而言它們都是使用大口徑無縫鋼管制造的短倍徑滑膛身管,而且使用由煤氣罐加焊尾翼製成彈體的彈藥。考慮到其裝藥量,即便裝藥的性能本身並不如軍用的火炮,其威力也應當相當可觀,不過精準度和射程就完全指望不上了。

【輻射系列】炮火轟鳴——廢土火炮原型小考-第42張

輻射4設定集中義勇軍的火炮和炮彈(畫面右側帶尾翼粗短罐狀物),與上述土造大炮的諸多外觀特徵頗有神似之處。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