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知之路初探
By 銀髮三千雪滿頭
前言
半年前,我邊通宵猝死邊敲下《英雄與靈知》這個標題的時候,是萬萬沒有想到鷹角居然會出“靈知”這個幹員的。當我在風雪過境的PV裡看到這個名字時,表情那是相當地精彩。我本以為謝拉格的劇情不過是補全世界觀的填坑故事,可以讓《泰拉秘典》開個好頭,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
靈知、靈知,我對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早在20年4月份,我便在探索明日方舟世界觀的道路上和他初遇。從那篇現在看來極為粗糙的《源石及其對泰拉世界的影響綜述》,到頂著一知半解強行分析的《博士克蘇魯原型》,再到不久前連結論都難以確定的《“阿米婭”起源之謎》,我在鷹小姐的筆下走過了與靈知相遇、相識、相熟的漫漫長路。如今,在雪境又一次見到了這位老朋友,這不得好好談談心?
一、靈知從何而來?諾斯替主義與諾斯替態度



二、靈知所踏何地?現世的囚籠與知識的道路
靈知主義的幽靈是怎樣在雪境裡遊蕩的呢?——別急,先來講個故事吧,一個發生在群山環伺、風雪千里的古老國度中的故事。


這就是謝拉格的故事。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並沒有,如果這只是個童話,至此收尾便已足夠,可惜這片大地容不下那麼多童話。學不會在襁褓中取暖的孩童,終有一日會被凍死在冰冷的雪原裡。這就是雪境需要面對的現實。


三、靈知歸向何方?世界的疾病與拯救的旅途
也正是這個時候,我們來到了謝拉格,以一個異鄉人的身份,扮演那個既是毀滅也是拯救的“外力”。這古老的土地曾經死氣沉沉,而如今,來自異鄉的風,將為這片雪境吹來新的生機。



結語
從靈知的來路到歸途,我們看似講了很多,其實不過是冰山一角。篇幅所限,無論是靈知主義本身,還是謝拉格的設定,都沒法進一步地展開討論。不過諸位若是能在閱讀之中,有感靈知的沉默、銀灰的謀算、初雪的深思乃至雅兒的苦心等等其中之一,筆者讀的幾遍風雪過境劇情、十幾篇幹員檔案和密錄以及幾十篇文獻也就不算白白浪費了。
謝拉格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少女峰、馬特洪峰(角峰原名)、魏斯峰(訊使原名)還有靈知池子的雪絨花(Edelweiss’ Vow,雪融之諾,直譯為“雪絨花之誓”),都可以將原型確定在阿爾卑斯山脈,而劇情中提到的食物“呂斯蒂”能對應到瑞士;可《耶拉岡德》的記載“祂的淚是永不融化的冰,祂的背是堅不可摧的山岩,祂的呼吸是冬日的寒風,祂的笑是春日的暖陽”以及耶拉自己,卻又能將原型漂移到北歐神話典籍《埃達》起源的冰島,而冰島在《埃達》成文時期的維京海盜文化也可以在遊戲中敵人手持的經典盾斧中找到對應;並且,初雪的金剛鈴、金剛杵還有蔓珠院的聖山、天路,還能讓原型跑去西藏……只能說,不愧是有靈知主義的地方,連希臘化晚期的宗教混合主義都能neta,佩服佩服。不過除了《埃達》的詞源拉丁語“Edo”能解作“運用智慧”這點和靈知主義的思想還算有關係,藏傳佛教的密宗也勉強能和梁宣帝《迎舍利詩》的“靈知雖隱顯,妙色豈榮枯”搭上邊之外,謝拉格的地方原型和靈知主義倒是真沒啥確鑿聯繫。
最後,還是想說說我和靈知的緣分。從最早的源石本身,再到卡茲戴爾的阿米婭、拉特蘭和伊比利亞的律法、阿戈爾的知識與高傲、米諾斯的希臘英雄主義,我和諾斯替主義是真的可謂抬頭不見低頭見啊。隔壁原神和雲圖計劃都能看見你這老朋友,關係真鐵!等著,馬上就來寫你——明日方舟神秘主義哲學世界觀解析系列《泰拉秘典》,敬請期待。
特別鳴謝
1. T-A-Defender
2. Blemmigan
3. 黯影詩章
4. Dr.玲瓏
5. 先代的隨波逐流
參考文獻
1. 《明日方舟》鷹角網絡
2. 《源石的神秘學符號含義研究簡報》銀髮三千雪滿頭
3. 《諾斯替宗教:異鄉神的信息與基督教的開端》漢斯·約納斯
4. 《諾斯與拯救:古代諾斯替主義的神話、哲學與精神修煉》張新樟
5. 《西方二元靈知論:歷史與神話》約安·P.庫里亞諾
6. 《浪漫和靈知——一場沒有時間的遭遇》胡繼華
7. 《榮格與鍊金術》傑佛瑞·芮夫
8. 《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9. 《古典柏拉圖主義哲學導論》梁中和
10. 《解密失落的符號》約翰·麥克·格里爾
11.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身體——以早期中國身心思想為中心》周瑾
12. 《醫院騎士團全史》馬千
13.《埃達:冰島史詩》石琴娥 & 斯文
14. 《英雄與靈知:淺談米諾斯信仰變遷》銀髮三千雪滿頭
15. 《博士克蘇魯原型:<查爾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從鍊金術到重鑄未來》銀髮三千雪滿頭
16. 《烈焰與冰海:明日方舟謝拉格文化背景解析》GalladeC & 今天鴿子球咕咕了嗎 & 網紅茶
17. 《“阿米婭”起源之謎:<白鯨記>,夜雨,還是神明之女?》銀髮三千雪滿頭
18. 《靈知的迴歸與方舟的結晶:PV3暨覆潮之下先導PV淺析》銀髮三千雪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