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以全甲格鬥和無甲劍術為對抗項目的兵擊運動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使用歷史上真實出現的冷兵器,在安全環境下身穿護具,按照不同的規則進行基於史實兵器武術進行競技對抗的活動吸引力不少冷兵器和歷史軍事文化的愛好者。
而在兵擊運動中為什麼會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抗規則?為何模擬穿著日常衣物進行市民決鬥的無甲劍術,和披掛重型盔甲互相砍殺的全甲格鬥有著全然不同的規則和器械標準?在兵擊運動中出現的武器的技術來源跟歷史時期的發展究竟有何聯繫?這些問題的提出正代表了兵擊運動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即針對已經失落的歷史兵器武術進行溯源和重建。
今天活躍在全甲和無甲賽場上的裝備武器和兵器藝術的來源究竟是什麼?
因而,本文將基於兵擊運動對歷史武術溯源的研究為視角,以中國和西歐兩個地區為案例,討論歷史進程對兵器武術形態的關聯和對發展的影響,解釋活躍在今日無甲劍術和全甲格鬥賽場上的武器、護具和裝備的歷史背景,以及使用它們進行對抗的競賽規則的歷史依據。
本文引用的歷史復原甲冑武士形象部分來源為@咪咪媽的劉Sir,@大塗鴉國和@防彈乳牛幾位大佬畫師的作品,特此表示感謝!
兵擊運動簡介
1 兵擊運動的興起
兵擊,即以冷兵器進行技擊的藝術。其是近年來借鑑歐洲歷史武術(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 HEMA)活動的體系和經驗,在國內興起的一項針對歷史上出現過的冷兵器對抗技術進行復原和驗證對抗的、兼具學術性質和體育性質的文化活動。兵擊的主要目標是歷史軍事文化的溯源和古典兵器武藝的現代解讀,通過結合現代歷史學、體育學和醫學的相關科研工具,在實踐中實現對技術和文化的復原研究。
兵擊的主要目標是溯源和重建歷史兵器武術技藝,使用現代科學的對抗和研究範式。(圖源:四川兵擊聯合會)
Tips:兵擊一詞是國內原創的概念,並不等同於HEMA,其尚未有官方正式的英文譯名。
而針對古典兵器武術使用現代科研工具的復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有一批來自德國、英國和美國的歷史學家和武術愛好者開始進行復原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歷史武術的嘗試。對在考古資料、歷史書籍和民間流傳的劍術殘片進行嘗試性的翻譯、解讀和復原練習,並將它們帶到由安全兵器和護具的賽場上進行驗證和測試形制的模擬對抗,形成了HEMA運動的雛形。
而國內則在2014年前後,由一批中外武術愛好者和研究者共同發起了借鑑HEMA歷史研究和實踐驗證模式的兵擊運動,其同時囊括了中國傳統和歷史武術、日本傳統武術和HEMA,是一個十分開放的技術驗證平臺。
兵擊的概念借鑑了史實歐洲武術(HEMA)活動的經驗和模式
自然,面對不同環境下的劍術體系,兵擊運動主要劃分為全甲和無甲兩種主要項目。
在全甲劍術中,需要模擬盔甲防禦和制服性質的對抗模式,因此護具採用以13-17世紀的原型強化後的金屬賽用甲冑,武器採用同時期通用化或適當加重的刀、劍和長柄武器。為防止損傷風險,禁止使用刺擊和破甲類重型武器。
而在無甲劍術中,主要模擬穿著日常衣物使用隨身武器進行戰鬥或決鬥的模式,因此護具可以採用以防刺布和多層緩衝層縫製的武裝衣夾克配合帶腦墊的重劍擊劍面罩,而武器則採用歷史上適用於無甲戰鬥的、重量復原或輕量化的隨身武器。
全甲格鬥是兵擊運動的重要分支,其模擬13-17世紀的著甲對決武藝,但大部分規則禁止刺擊和採用重型破甲武器,因此更接近競賽而非戰場武術
2 對抗規則和器具
由於需要模擬歷史武術在實際對抗環境下的效果,全甲和無甲劍術在規則上也大相徑庭。全甲環境下由於甲冑的保護,因此往往追求在行動上制服對手。一方面可以使用武器儘量連續和多次實現對盔甲的有效擊打,即將衝擊力釋放到對手軀體內產生傷害;而另一方面可以使用體術將對手製服倒地。倒地後即視作被擊敗——在被制服的情況下武器可以輕鬆刺入盔甲縫隙以殺傷對手。
摔跤和制服對手使之倒地是全甲格鬥中重要的KO方式
相反,無甲劍術則基本遵循來自歷史貴族決鬥的“第一滴血”傳統,以一方的有效打擊為計分標準。由於沒有甲冑的保護,武器對軀體的殺傷效果是決定性的。一旦一方實現武器有效擊打在對手的軀體部分即停止對決,當然也會出現雙方在短時間內同時相互命中的“雙殺”情況。因此,無甲對抗中追求優先保護自己,再殺傷對手的基本原則,儘量在不被命中的前提下取得有效打擊。
無甲環境下刀劍的殺傷效能很高,絕大多數規則都遵循“第一滴血”模式,但擊中不同身體區域的分數存在區別
早期的兵擊運動由於缺乏合適的護具和安全武器,並未取得廣泛的普及和推廣。而在時間進入21世紀第一個10年後,全甲和無甲運動都開始發展出成熟的多層級武器-護具體系。在全甲格鬥中,正式的賽事護具為熱處理後的鋼製或鈦合金制的加厚金屬甲冑,內襯為織物緩衝的武裝衣,武器則為倒角和鈍化處理的鋼製刀劍;而在日常訓練或低等級對抗中,可以使用和無甲劍術等同的擊劍頭盔和輕型防護夾克,採用海綿制的刀劍進行對抗。
在全甲格鬥規則下,可以使用海綿武器和基礎護具進行訓練和基本的對抗練習(圖源:作者)
在無甲格鬥中,正式的賽事護具為防刺布加織物緩衝層的防護武裝衣或夾克,可以在關節或軀幹上加強部分聚合物材質的護板,武器則為倒角、卷頭和鈍化處理的鋼製刀劍;而在日常訓練或低等級對抗中,在保持護具不變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尼龍塑料材質的刀劍,或僅佩戴頭盔、護胸板、護襠和手套的情況下使用海綿制的刀劍進行對抗。
正式的無甲劍術規則要求穿戴覆蓋全身的防護夾克,重劍面罩和腦墊,防護手套,必要位置(例如小腿)可以佩戴硬質防護外掛(圖源:作者)
3 發展和現狀
兵擊運動近年來在國內逐漸開始流行,其所囊括的HEMA運動主要流行於德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其中德、英、意由於存在歷史上無甲武術的流傳,主要推動了長劍、武裝劍和小盾、軍刀、迅捷劍和側劍等無甲武器技術的發展;而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為代表的東歐地區國家則更多關注全甲運動的發展。而兵擊運動的概念自從在2014年提出後,以中國本土傳統武術為來源的苗刀、中式雙手劍、中式單手劍、中式刀盾組合等中式武器、和日本傳統武術以及HEMA一道也加入了兵擊運動的舞臺並大放光彩。
西歐長劍與中國苗刀的混合對抗在近年來的兵擊賽場上十分火熱,兩種兵器武術既有相同也有差異,而處於統一規則下的比賽更具備學術和研究的價值(圖源:作者)
目前較為主流的全甲格鬥對抗項目以5v5和12v12的團體戰鬥,長劍、劍盾、劍格鬥盾、長杆武器的單挑對決為主,而無甲劍術則以中世紀歐洲長劍、武裝劍和小盾、側劍/迅捷劍、軍刀、中國苗刀、中國劍和日本打刀等項目的一對一角逐為主。其中,有著較為明確和歷史技術復原的項目包括:
長劍:德意志地區的理查德納爾/梅耶技術體系、意大利地區的菲奧雷技術體系等
武裝劍和小盾:基於典籍《I. 33》復原的技術體系等
側劍/迅捷劍:意大利地區博洛尼亞技術體系、西班牙地區迅捷劍技術體系等
軍刀:英國和波蘭地區的軍刀技術體系
苗刀:基於典籍《單刀法選》《紀效新書》和民間傳統武術傳承等復原的技術體系
中國單/雙手劍:基於民間傳統武術傳承復原的技術體系
日本刀:基於傳統武術傳承復原的技術體系
流行於13-15世紀西歐地區的長劍(Longsword)是活躍在無甲和全甲格鬥中最受歡迎的武器之一
上述體系有部分僅適用無甲對抗,也有部分同時兼顧了全甲和無甲對抗的需求。隨著兵擊運動實踐和歷史武術復原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的兵器戰鬥技術可以被挖掘和驗證。
在2023年的今天,國內已經有著大大小小數百個兵擊愛好者和俱樂部組織,為數萬名歷史兵器武術的愛好者提供使用各類安全武器開展教學和對抗的平臺。而在兵擊賽場上和各類同種異種武器的對抗練習,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傳統武術在無甲和全甲武器技術上的發展和進化過程。
歷史進程與兵器武術形態的關聯
那麼,既然兵擊運動是對歷史上出現的冷兵器技擊技術的發掘、復原和研究工作,那麼其針對的目標,即歷史上的兵器武術也同樣經歷了十分複雜的發展和演變。在人類文明史數千年的軍事鬥爭中,冷兵器之間的戰鬥佔據了絕對主流——從史前時期的獸骨石棍到現代文明前夜的長短刀劍,武器本身材料和工藝的進化,使得每一階段的武器使用方式和對抗策略都各不相同。而相對應地,戰士身著的盔甲防具、社會形態和軍事鬥爭形式、以及生存力水平的變化同樣對兵器武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下文將以中國和西歐區域內的兵器武術發展為案例,簡述其在歷史進程中的演變方向。
1 中國古典時期:兵器武術的萌芽時期
商周至秦漢(即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3世紀)時期,軍隊的主要構成是應徵的公民士兵和貴族,僅有部分脫產公民士兵可以獲得較為完善的武術訓練。在甲冑和兵器對抗水平較低、非職業化士兵等因素的影響下,整體軍隊的武術技術尚未能發展到系統化水平。基層士兵一般只需要較為基礎的武器使用技術、足夠的體能以及紀律性就可以參戰,而此時的武器也多為通用型的設計以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求。
現代畫師復原的秦代軍隊形象(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由於長期較高的戰爭烈度,中國古典時期士兵的披甲率始終維持在高水平(30-40%)。此時的盔甲以早期的頭胸單片甲、側襟結構札甲和筩袖結構札甲為主,可以為身體的主要部分提供一定的防護,但整體防護水平較低。而同時期的主流戰場武器為槍/戟/矛、短戈、環首刀以及單/雙手劍,均為採用兼顧對抗甲冑和無甲目標的通用設計。例如,環首刀刀身厚重,劈砍的動能傳遞效率較高,可以在打擊甲片的同時將衝擊力釋放到軀體;而秦漢的劍類武器則能夠有效應對盔甲縫隙和無防護區域等。
秦漢時期的重裝步兵,裝備皮革或金屬甲片編綴的側襟/筩袖結構札甲,手持類似後世迅捷劍的單手長劍(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此外,在漢代一度流行的鉤鑲與環首刀的搭配組合則頗具爭議,有觀點認為這種類似於歐洲小盾(Buckler)的裝備可以在市民的無甲決鬥中使用,其靈活輕便的特徵也適合日常攜帶;但還有觀點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戰場武器,裝備給那些需要應對長兵器封鎖的特種士兵,但其缺乏對投射物的防護又使得在戰場上價值有限。
裝備單手戈+盾牌和環首刀+鉤鑲的漢代輕裝步兵(圖源:大塗鴉國)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裝備明顯需要一定水平的軍事訓練,考慮到中國古典時期市民階層往往缺乏此類機會,因此其有可能還是主要裝備在少數的精銳脫產公民士兵中。而最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由精銳脫產士兵組成的“花隊”,即每個人使用不同類型、非統一制式武器的戰術小隊,這一點體現出早期的專業化兵器武術已經開始了萌芽。
畫師@大塗鴉國筆下的漢末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和士兵的風貌,可以看到和常見遊戲中的形象(往往是藝術設計後的宋代和明代甲冑)區別很大
小結:在商周至秦漢的古典時期,中國的兵器武術尚處於萌芽階段,沒有系統性和大規模普及的武術體系。此時的盔甲以部分防禦的單片/側襟/筩袖結構皮革或鐵質札甲為主,防護能力一般,而對應的軍隊武器也以環首刀等全甲/無甲通用化的設計為代表。
2 中國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通用兵器武術的黎明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軍事鬥爭的形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相應的社會結構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變化。在漢末三國、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等事件後,中原王朝原有的貴族和公民體系遭受了巨大的衝擊,導致以貴族和公民士兵組成的古典軍隊形式的瓦解。而隨後的王朝則以新興的軍事貴族為骨幹,向平民階層放開了加入軍隊並接受半職業化訓練的大門。此時,原先限制在古典軍隊內的兵器武術開始大範圍推廣和普及,逐漸形成較為完善的武術體系。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戰爭衝擊使得系統兵器武術得以出現長足進步(圖源:大塗鴉國)
以府兵制的建立為標誌,以新興軍事貴族擴張自身勢力為契機,大量的平民可以加入軍隊編制獲得軍籍,在平時訓練務農,在戰時應徵參戰,並可以持續獲得來自國家的補貼和薪資,而在退役之後也能夠繼續在民間從事緝捕等治安工作,進一步推動了軍隊武術的體系化和普及化。此時以平民為主的半職業化軍隊擁有較高的訓練水平,披甲率和武備水平也進一步提升。
南北朝時期的甲冑以成熟的兩當披裹結構為主,防護性能和麵積較秦漢時期有明顯提升。(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在南北朝,實現全身防護的兩當披裹結構札甲開始批量裝備,而對襟直身結構的札甲則在唐代進一步提升了士兵的披甲率(超過60%),讓士兵的防護水平相較於秦漢顯著提升。在兵器方面,隋唐保留了兼具對抗甲冑和無甲目標的通用化環首刀,但也逐步開始出現鞭鐧和斧錘等專門對抗重型甲冑的鈍器。不過由於此時民間和軍隊的高流動性特徵,大量的軍隊武術在民間廣泛普及,因此使用通用化武器武術依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形成較為成熟的系統武術。
隋唐時期的札甲結構進一步完善,且民間和軍隊流通性依舊較高,通用化的兵器武術發展逐漸完善,而專屬於全甲或無甲的兵器武術也開始萌芽。(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小結: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舊古典軍隊體系瓦解,新興軍事貴族和府兵制度打開了平民進入軍隊的大門,也形成了可以廣泛推廣和訓練的系統兵器武術,使得軍隊武術和市民武術合流為通用技術。此時以兩當披裹和對襟直身結構為主的札甲提供了全身的完善防護,而兵器則處於通用化環首刀和專業破甲武器過渡的時期,總體則是通用兵器武術的興盛期。
3 中國宋至明清時期:全甲與無甲武術的分流
經歷唐末藩鎮割據和五代十國的動盪紛爭後,宋代開始中國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一方面,繼承隋唐的科舉制度培養了大量的文官貴族成為行政主導,而大量軍事貴族被排擠打壓;另一方面,軍隊地位和待遇相較於之前顯著降低,而平民進入軍隊和途徑和意願都受限,重新開始形成軍隊武術和市民武術分流的局面。
當時間進入宋代,軍隊地位顯著降低的同時,也開始和普通百姓的環境脫離,促成了全甲和無甲武術的分流。(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在宋遼金夏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形式的進一步變化,士兵的披甲厚度逐步疊加到了巔峰水平。無論是中原王朝還是遊牧民族,都開始在原有的兩當披裹和對襟直身結構札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防護,例如步人甲的雙層胸甲和頭盔環形頓項結構等。此時,軍隊開始廣泛裝備斧錘、鞭鐧、連枷、長柄斧戟等專業的全甲戰鬥武器,甚至環首刀也發展成擁有厚重刀身且無尖的手刀形式以應對甲冑的挑戰。
宋代的甲冑進一步增厚完善,且開始大批量裝備斧錘和鞭鐧等專業全甲武器。(圖源:防彈乳牛)
而隨著平民和軍隊在社會形態的進一步分流,平民武術也逐漸向無甲方向發展。例如平民廣泛使用的帶尖手刀就相較於軍隊手刀輕便許多,而各類會道門和鏢局的出現也成為了中國民間傳統武術發展的起源,專精於在沒有甲冑防護的狀態使用靈活而致命的武器參與戰鬥。
當時間進入明代,世襲武職的衛所制進一步加深了軍隊和民間武術的間隙。隨著軍事科技的不斷進步,明代士兵的披甲率上升至80%以上,而早期火器面對甲冑依舊乏力,使得中國不得不長期將火器作為輔助武器,且採用霰彈作為攻擊手段。因此可以吸收霰彈碎屑和衝擊的,從蒙元時期傳入的布面鐵甲則廣受歡迎。
明代開始大規模流行的布面鐵甲成為了中國歷史最後一種普及的甲冑形式,兼顧防彈和抵禦刀劍的功能,其結構和西歐地區的板甲衣十分接近。(圖源:咪咪媽的劉Sir)
為了在戰場上能夠有效造成殺傷,軍隊進一步增加了專業火器和全甲戰鬥武器的裝備數量,促進了全甲武術的進步;但民間則難以獲得同等級別的武器和甲冑,而武術自然也就徹底無甲化,在民間和治安部門廣泛出現的,十分輕盈靈活的雁翎刀、雁翅刀就是典型代表。
明代的披甲範圍進一步增加,但甲冑開始向輕型化轉變,軍隊也開始同時裝備全甲和無甲武器。(圖源:防彈乳牛)
小結:宋至明清時期,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軍隊士兵和民間平民在社會角色上重新被分開,因而出現了軍隊全甲武術和民間無甲武術的分流發展。一方面,軍隊的甲冑防護水平和披甲率逐步增加,而應對的火器、鞭鐧、斧錘等全甲武器也進一步普及;另一方面,民間對大威力武器和重型甲冑的接觸被進一步限制,但在會道門和鏢局等組織的興盛下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無甲武術體系,即當代中國傳統武術的源泉,其所使用的雁翎/雁翅刀和明清單手劍等武器也向著輕便靈巧的方向發展和完善。
歷史兵器武術發展的簡單脈絡(圖源:作者)
4 西歐古典時期:興起又遺落的早期系統武術
在古希臘至羅馬共和國(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時期,歐洲的軍隊組成包含正規軍性質的城邦軍隊和共和國軍隊,以及周邊蠻族軍隊。此時的城邦和共和國軍隊組成和中國古典時期類似,以貴族和公民士兵為主,需要自備全套裝備的公民士兵根據財力大小形成了不同的兵種等級。此時兵器武術依舊處於萌芽階段,戰爭烈度和武器裝備的水平也剛剛起步。
古希臘和羅馬王政時期的重裝步兵,其裝備有青銅的頭盔和胸甲,或亞麻材質的胸甲,防禦能力有限,戰士手中的青銅短刀即可造成有效殺傷
西歐的早期古典時期士兵披甲率取決於財力等級,例如富有的公民兵可以裝備青銅頭盔、青銅或亞麻材質的單片式胸甲,或是編綴有小型金屬甲片的鱗甲等,其能夠為軀幹和頭部提供基礎防護,而對應的武器也屬於面對甲冑和無甲目標均通用的青銅短劍、標槍和槍矛。該階段與中國古典時期的早期盔甲和通用性兵器形式較為類似。
羅馬共和國晚期的軍團士兵,可以看到軀幹的皮革或亞麻織物胸甲擁有類似札甲或魚鱗的結構
而當進入羅馬帝國時期,馬略軍事改革所產生的職業化軍隊取代了公民軍隊,大量平民得以進入軍隊長期服役並接受統一化的軍事訓練,此時誕生了西歐早期的系統化兵器武術,在軍隊和平民/奴隸角鬥士中同時流行。在帝國時期,重裝步兵廣泛裝備金屬半包圍式頭盔和襯衫結構鎖甲,並攜帶有木製大型盾牌、標槍和短劍。相較於同時期中國裝備的札甲結構,鎖甲缺乏結構剛性,難以應對武器的衝擊打擊,而廣泛使用的劍盾組合也是屬於面對低水平甲冑和無甲目標通用的武器技術。
經典的羅馬帝國時期軍團士兵形象,鎖甲襯衫和環片結構札甲同時裝備,而前者才是長期以來的護具主流,環片結構札甲很快因種種原因不再裝備軍團士兵
在西羅馬帝國晚期至其滅亡前後,軍隊的蠻族化一方面摧毀了原有的高度系統化武術體系,另一方面也將這些武術體系的碎片進一步擴散到了整個西歐的各個文明群體中。例如目前出土最早的西歐劍術典籍《I.33》即推測成書於該時期,其中以單手武裝劍搭配小型盾牌(Sword & Buckler)的組合一度在數千年的時光裡作為西歐民間無甲武術的代表而廣泛流行。
《I. 33》手稿主要描繪了使用武裝劍搭配小盾的戰鬥方式,畫面中人物均穿著日常衣物,因此屬於無甲劍術體系
小結:西歐古典時期完成了從公民士兵向平民職業化士兵的轉變,軍隊武術在羅馬帝國時期形成了早期的系統化和普及化,而軍隊蠻族化雖然嚴重影響了系統武術,但依舊將其部分內容擴散到了更大範圍的部落和民間,形成後世重新發展兵器武術的基礎。此時的甲冑從早期頭胸單片式結構過渡到鎖甲襯衫結構,防護水平和披甲率均較低,因此流行的青銅短劍、槍矛和標槍等武器也屬於通用化的設計模式。
5 西歐中世紀時期:重新發展的全甲與無甲劍術
距考古學家分析,在加洛林王朝(即查理曼大帝時期)出現的維京人南下劫掠法蘭克等歐洲地區的時間內,重新出現了系統化的軍事武術技術,即維京單手劍和維京長劍技術。長期的全民皆兵和遊擊作戰給予了維京人形成專業化訓練新兵戰鬥能力的方式,而在古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的征戰又進一步蒐集了曾經遺落劍術的殘片,最終和中國隋唐時期在幾乎同一時間段重新形成了系統化的軍事武術,以及其在民間和軍隊中的同步推廣。
裝備單手劍和大型圓盾的維京人重新為西歐帶來了系統性的通用兵器武術
在8-10世紀的維京戰爭期間,無論是法蘭克加洛林王朝的早期軍事貴族還是維京人的百戰老兵,都重新恢復或部分恢復了較為基礎的甲冑系統,即以鐵質半包圍尖頂頭盔(即後世的諾曼頭盔)搭配厚織物甲冑和鎖甲襯衫的軀體盔甲。但由於此時整體甲冑防護水平依舊十分有限,且披甲率較古羅馬時代進一步下跌,使得武器依舊為通用化的形式,例如維京劍、早期武裝劍、早期手半劍、長柄槍/矛等,均採用厚重劍身強化斬擊能力的設計。
11世紀的西歐騎士貴族開始成為軍事鬥爭的骨幹,此時騎士們的甲冑往往以一件鎖甲長衫搭配尖頂或平頂金屬材質的諾曼頭盔為主
而隨著時間進入中世紀中期,以諾曼征服為標誌,西歐的軍事貴族,即騎士階層開始成為戰爭的主導,封建騎士接受來自其屬地內自耕農的供養,因而可以逐步開始升級和強化現有的甲冑系統,並對應開始發展屬於騎士、侍從和高級士兵的全甲武術體系。同樣,處於徵召系統中的平民士兵依舊無法獲得足夠甲冑的防護和訓練,逐漸從軍事武術中分流,和市民決鬥等傳統一起形成了早期的無甲劍術體系。有趣的是,從11世紀開始的西歐無甲和全甲劍術分流現象很接近中國宋代的情況,儘管兩者造成武術分流的原因完全不同。
騎士階層的全甲化發展一騎絕塵,而平民徵召士兵卻長期只有有限護具,自然出現了全甲和無甲劍術的分流發展
在11-15世紀的中世紀中晚期階段,騎士和高級職業化士兵(私兵或僱傭兵)所裝備的甲冑開始了進化過程,從早期的諾曼頭盔配合鎖甲長衫(即加長的鎖甲襯衫)的形式逐步升級,一方面,頭盔進化為封閉或半封閉的巨盔、中盔和武裝盔,而鎖甲長衫也在不斷加長的同時增加了罩袍,單片板甲結構的護膝、護腿和護肩,並逐步增加為四肢和軀幹的板甲組件,形成全身板甲結構,同時罩袍內部也釘上了甲片並逐步完善為板甲衣,作為高級士兵或軍士的通用裝備。
右側的15世紀西歐騎士已經可以裝備覆蓋全身的完善板甲,而左側的資深士官則主要依賴內襯甲片的板甲衣保護軀幹,更基層的士兵則依舊難以獲得充分防護
因而,對應的軍事兵器武術技術也全面全甲化發展,一方面廣泛裝備斧錘和戟等重型破甲武器,另一方面將長劍技術進化為半劍技術,以使用長劍制服甲冑對手,將其摔倒後用劍刃攻擊盔甲縫隙。而於此同時,普通市民和基層徵召士兵的生活戰鬥實踐則使得決鬥化的無甲劍術開始流行,從早期的武裝劍配小盾體系,發展為無甲長劍體系和側劍體系,並最終在文藝復興時期特化為“無甲決鬥之王”的迅捷劍體系,能夠確保在無甲冑保護和簡單訓練的前提下造成足夠的殺傷效率。
側劍進一步拉長劍身和完善護手,形成威力巨大的迅捷劍
側劍進一步拉長劍身和完善護手,形成威力巨大的迅捷劍
側劍進一步拉長劍身和完善護手,形成威力巨大的迅捷劍
1 / 4
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隨身武器也從通用化開始向無甲化發展
小結:西歐中世紀時期興起的騎士軍事貴族重新主導了戰場並催生了武術的分流,從鎖甲長衫逐漸升級至全身板甲或板甲衣的騎士盔甲促使破甲武器和全甲武術開始興盛,而缺乏甲冑防護和訓練的基層士兵和市民開始在決鬥實踐中流行實用簡潔的無甲武術,並催生了武裝劍、側劍到迅捷劍等專業無甲武器的快速發展。
6 西歐文藝復興時期:決鬥劍術的興起
文藝復興時代的西歐軍事鬥爭形式相較於中世紀出現了顯著進化,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戰爭烈度的升級促使了職業化的僱傭兵和國家軍隊的復興,同時隨著貴族數量的大幅增加,傳統的騎士軍事貴族逐漸沒落在近代化的軍官化貴族的浪潮中。這一趨勢逐步打破了在中世紀形成了軍事和民間劍術的隔閡,重新開始出現通用化的系統劍術。
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職業化僱傭兵和職業化軍隊逐漸取代了舊貴族徵召軍隊,普通士兵的裝備水平顯著上升,而軍事鬥爭的形式也出現了變化(圖為現代的梵蒂岡教皇衛隊)
在16世紀的西歐,早期火器的逐步普及使得甲冑體系開始出現變化,為抵擋能夠對無甲或輕型甲冑目標造成足夠殺傷的實心鉛彈,騎士甲冑從全身板甲過渡至特化加強的四分之三甲或頭胸甲形式,保護軀幹核心的頭盔和胸甲開始增厚,而四肢甲冑被逐漸捨棄。此時普通士兵則開始僅裝備胸甲或拋棄金屬護甲,而在市民、司法或貴族決鬥中的、以對抗無甲或輕型甲冑的無甲劍術重新開始在軍隊和民間流行。
在文藝復興時期,士兵們往往只裝備加厚但防護面積縮減的胸甲或3/4甲,甚至開始只穿著厚實的夾克以防禦基本的冷兵器斬擊,無甲兵器武術逐漸成為主流
對應甲冑和早期火器帶來的戰爭形式變化,職業化軍隊中的士兵和普通民眾隨身攜帶的武器從早期的通用化武裝劍,逐步過渡到適用於無甲戰鬥的側劍、迅捷劍甚至是專門為貴族決鬥誕生的小劍(small sword,現代擊劍運動的鼻祖)。而在戰場環境中,一把既可以對抗輕型甲冑、也能夠在自身沒有防護的情況下保護手部的籠手劍-軍刀體系開始成熟,無論是英式軍刀或東歐軍刀都開始成為戰場上隨身的副武器,融入了無甲劍術的體系之中。
19世紀的英式軍刀,軍刀幾乎統治了近代西歐軍隊的隨身刀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佩劍項目的鼻祖(由軍刀的練習劍演變)
貴族決鬥使用的小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重劍和花劍項目的鼻祖
文藝復興的晚期大碗護手迅捷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重劍項目的鼻祖(迅捷劍的練習劍演化為小劍成為重劍,而小劍的練習劍進一步演化為花劍)
19世紀的英式軍刀,軍刀幾乎統治了近代西歐軍隊的隨身刀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佩劍項目的鼻祖(由軍刀的練習劍演變)
貴族決鬥使用的小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重劍和花劍項目的鼻祖
文藝復興的晚期大碗護手迅捷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重劍項目的鼻祖(迅捷劍的練習劍演化為小劍成為重劍,而小劍的練習劍進一步演化為花劍)
19世紀的英式軍刀,軍刀幾乎統治了近代西歐軍隊的隨身刀劍,也是現代擊劍運動中佩劍項目的鼻祖(由軍刀的練習劍演變)
1 / 4
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無甲刀劍類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紀的英國曾經掀起過一陣歷史武術復原的浪潮,使用軍刀的貴族軍官開始發掘數個世紀之前應用於民間決鬥的劍術,以重新構建和研發適用於當時時代背景的軍刀武術體系。這一行為最終和貴族決鬥的傳統在20世紀初期形成了早期的奧林匹克擊劍運動,並以小劍、迅捷劍和軍刀的練習武器為基礎,衍化成現代擊劍運動的花劍、重劍和佩劍項目,但最終其對抗形式已經不同於曾經血雨腥風和生死一線的歷史無甲劍術。
現代擊劍運動無論從規則還是器械角度而言,都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歷史兵器武術,而獨立演變為一項專業的體育競技項目
小結
回顧人類兵器武術的發展歷史,東西方的甲冑和刀劍武器在每一個歷史階段的相似巧合或分道揚鑣,都與其社會環境和軍事鬥爭形式的變化密切相關,反映出人類在生產力不斷進步的同時將保護和戰勝對手的技藝推至極限的努力。而在今天的兵擊賽場上,無論是披掛冷酷的甲冑、手持厚重的刀斧相互搏殺;還是身著修身的夾克、操控凌厲的長劍比試高下,我們也許都能夠藉由這些在歷史中淬鍊的兵器和甲冑追溯人類文明曾經的紛爭時光,並經由復原和再現曾經失落的兵器武術,窺見歷史中戰士和武者們的熱血一生。
無論是無甲還是全甲,持劍上場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變成了自千年歷史中走出來的勇敢戰士
相關閱讀
駕馭利刃:兵擊運動中的生物力學(一)
駕馭利刃:兵擊運動中的生物力學(二)
駕馭利刃:兵擊運動中的生物力學(三)
駕馭利刃:兵擊運動中的生物力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