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


3樓貓 發佈時間:2025-01-08 05:41:35 作者:餘獨愛百歲山 Language

有明一代科舉號稱:狀元多吉水,進士半江西;這句話是否屬實呢?簡單看一下明代狀元籍貫信息統計即可。

通過統計了有明一代,89位狀元的籍貫做了簡要分析,有符合我猜想的,也有讓我感到驚訝,直接看結果。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狀元的身份,不只是看成績還要結合其他因素,能參加殿試的都是人中龍鳳,其中一甲進士即被選中狀元榜眼探花的理論上差距並不大,至於誰能被選為狀元那就有點其他因素的影響

洪武四年狀元, 原取郭翀,但因其貌醜而改為吳伯宗;

洪武十八年狀元,原取花綸,但因明太祖朱元璋夢見殿中有巨釘而取丁顯為第一

洪武三十年,當年春季會試,上榜的全是南方考生,狀元為福建的陳䢿,北方考生全部落第,後來明太祖罪責考官為胡藍黨,重新發榜,上榜的全是北方人,山東的韓克忠成為狀元。兩次發榜被稱為“南北榜”或“春夏榜”。

正統四年,原取張和,因張有眼疾而改取施槃

嘉靖二十三年 原取吳情,但其名不為明世宗朱厚熜所喜,且因明世宗夢見雷聲,遂改取秦鳴雷

可見要成為狀元不僅才學要好,運氣也要有一些,名字也要起得好,其次還要長得好,當然科舉那麼多,肯定有意外發生,比如正德三年,原取楊慎為第一,但楊因試卷為火所焚而落第,不過3年後再試也就是正德六年,成功成為狀元,這就是高手,有才任性!

也有三元及第的高手,這種人據說100年才出一個,明代的正統十年商輅浙江嚴州府淳安縣人(即今天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人)便是三元及第。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三元及第”,在連續的鄉試、會試、殿試中均獲頭名稱“連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舉制度下古代讀書人渴望得到的最高榮譽,中國古代讀書人獲得這一稱號者寥寥無幾。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0張

總名單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1張

1-29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2張

30-59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3張

60-89

各省份狀元數量統計

其中統計不按祖籍,僅按其居住地如楊慎祖籍江西廬陵,徙居四川成都府新都縣,就按四川算,

同時,朱之蕃屬於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世居山東茌平,後附南直錦衣衛籍,按南直隸算。故以此得出

其古代區劃和細分後的現代區分統計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3張

明朝區劃:南直隸包括江蘇,安徽和上海等地,湖廣包括湖南湖北等地,北直隸包括北京、河北、天津等地

進一步細分,根據狀元的籍貫進一步劃分,將南直隸劃分為江蘇、安徽、上海;湖廣劃分為湖南和湖北。北直隸劃分為北京、河北、天津等地

如崇禎元年狀元劉若宰南直隸安慶府懷寧人,一作潛山人,即安徽省安慶人,

萬曆十四年狀元)唐文獻 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即上海人

萬曆八年狀元張懋修 1555年─1634年 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即湖北省荊州人

天順元年 (1457年) 黎淳 1423年─1492年 湖廣嶽州府華容人即湖南省岳陽人

正德十六年 (1521年) 楊維聰 1500年─ 北直隸順天府固安縣人即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人

崇禎十三年 (1640年) 魏藻德 1605年─1644年 北直隸順天府通州人即北京市通州區人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3張

進一步細分後,浙江省以20人,高居明代狀元榜第一名,江蘇省和江西省以17人並列第二,沒成想,福建竟然出了11位狀元,位列第四,斷崖式領先第五名。上海一地竟然能出3位狀元,而身為明朝首都的北京僅一位。歷史悠久的關中、中原、孔孟之鄉、燕趙之地的陝西、河南、山東、河北表現不佳。

從這個也能大概看出,一個在歷史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經濟重心南移;前五名都是南方省份,即便減去前四名,剩下的:南方有14人(安徽和湖北按南方算),北方有10人。勉強南北均衡。即便是將湖北算作北方,南北也才勉強均衡各自12人,北方文風式微!


市級統計: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3張

市級統計

吉安市是孕育廬陵文化的人文故郡。古城廬陵歷史悠久,蘇東坡曾做詩云:“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這裡文化發達,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於世。廬陵府不但考取天下第一多的進士和數量眾多的狀元,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和永樂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為吉安人,這種“團體雙連冠”現象在中國科舉史上絕無僅有,因而吉安有“一門九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的美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吉安沉澱出了以書院文化、宗教文化、農耕文化、手工業文化、商賈文化等為主的厚重廬陵文化,併成為贛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冊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

蘇州7位位列第二;而福州竟然能有6位,位列第三!紹興市位列第四;而常州府、上海市、寧波市並列第五。

福州的學校教育始於西晉,初興於唐,從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進入全盛時代,官辦的府學、縣學普遍建立,私人講學書院大量湧現,各鄉里都有書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舉行502次進士科考試,產生502個狀元,其中50個是福建人,其中福州府十邑十個縣之人(宋代初期到明代後期是十一個縣,包括明代後期並回候官縣的懷安縣)佔了22個。科舉資料記載,福州府十邑十個縣“舉進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南宋學者呂祖謙的一首詩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舊弟兄,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


縣級統計

投票
  明代狀元籍貫統計,誰是明代最強狀元鄉?-第3張

縣級行政區

同時吉安府的泰和縣和蘇州的崑山、長洲縣並列第二,出了3位狀元。

所以通過上訴內容顯然可以看到明代出狀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省,20位狀元;最多的市是吉安市,12位狀元,最多的縣是吉安市吉水縣,出了五位狀元,明代一共才89位狀元。

當然狀元歸根到底還是會考試,然而,考試未必能把一個人的學識水平測驗出來,詩寫得好,八股文做的好,未必就會做官。狀元不如進士,進士不如落第舉子的現象常常發生。所以理性看待!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